2024-08-26 14:13:01
如何专业地测试儿童的语言能力呢?
想了解相关的检验方法与工具
谢邀!我们会通过对几个关键问题的解答让大家了解儿童语言评估的概念、流程、分类和家长应该怎样做。
狭义上来说,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患有特定性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SLI),需要安排孩子接受全面的语言评估。
简单而言,如果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发育正常,并不患有任何其他发育障碍或精神疾病(如听力障碍、自闭症、智力障碍等),而只有语言习得落后于正常发育的同龄人,那么他可能患有特定性语言障碍。特定性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之一,根据权威研究,大约有7%-8%的学龄前儿童患有这一发育障碍[1]。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如下预警现象,家长们需要引起注意,通过为孩子安排适龄的语言筛查和评估了解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同时开展科学的家庭训练,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一岁的儿童还没有讲出真正的第一个词(比如,“妈妈”,“要”);两岁的儿童还没有50个词的词汇量,还没有开始把两个词放在一起(比如,“要饼干”,“爸爸抱”);三岁的儿童还没有开始出现三个词的简单句子(比如,“爸爸开车车”,“妈妈拿苹果”)。
此外,语言问题还可能引发孩子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或导致孩子阅读与学习困难等。据统计,所有面临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龄儿童中,80%左右同时患有语言障碍[2]。面临语言问题的孩子往往由于听不懂或读不懂老师和家长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指令,而显得“不听话”,“不遵守纪律”,或是由于不能与他人有效地沟通,而表现出多动冲动、脾气暴躁或性格忧郁内向、不合群,也往往由于语言能力落后于同龄人而面临阅读和学习障碍。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情绪与学习问题,却忽视了问题的根源——语言。因此,所有表现出情绪、行为和学习问题的儿童,均需要接受全面的语言评估。
广义上来说,儿童语言障碍往往与其他发育障碍和精神疾病,如听力障碍、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唐氏综合征、脑瘫等同时发生。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以上或其他相关发育障碍,家长则需定期安排孩子接受全面的语言评估和个体化的语言康复,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发挥沟通潜能。
除上述情况之外,由于在学龄前儿童中,儿童语言障碍常常与儿童语音障碍并存[3-5],面临语音障碍的儿童也同样需要接受全面的语言评估。
语音障碍指儿童在发育中或者发育完成后,清楚、流利地发音说话的能力严重落后于同龄人。根据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定义[6-8],功能性构音障碍、音韵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口吃、语言失用症、声带/声线障碍都是语音障碍的常见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在学习语言和构音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发展性的发音错误(Developmental speech errors),导致说话不清晰,这是正常的。儿童两岁以前的语言通常只有家长或熟悉的人才能听懂。到四岁左右,他们的说话清晰度会大大提高[9],足以令陌生人听懂。所以如果到四岁或以上的孩子仍然面临语音和语畅问题,家长需要安排孩子接受全面的语音和语言诊断。
首先要指出,全面的语言评估通常是全面的儿童发育评估中的一环,而为孩子进行语言评估的儿科医生或言语-语言治疗师则是跨专业诊疗团队(Interprofessional Practice, IPP)的其中一员。在跨专业诊疗团队的模式下,当儿科医生或其他专科医生在为孩子进行整体发育、听力、智力、运动功能等诊断后,怀疑孩子患有语言障碍时,就会转介孩子接受全面的语言评估。同理,当进行语言评估的儿科医生或治疗师发现孩子出现语言以外的问题,也会转介给其他相关的医疗专科。跨专业诊疗团队的合作模式有其必要性,因为语言障碍常常与其他发展障碍一并出现,需要多专业的介入,才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筛查诊断。
一个全面的语言评估包括几大部份:
相关病史 (包括:出生史和病历;家族的语言障碍历史;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的担忧)听力检查口部肌质检查(Oral Mechanism Examination)—检查孩子是否由于构音器官和口部动作协调能力异常而出现构音异常。若孩子的构音器官和口部动作协调能力都属正常,则很可能是由于脑部处理语言讯息时出现问题,导致孩子运用了错误的构音方法。标准化 (Standardized)和非标准化(Non-standardized)语言评估—全面诊断孩子的语言发展进程
在鉴定诊断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的过程中,语言治疗师往往会根据家长的担忧和疑虑、孩子的年龄及性格、孩子表现出的语言特征和迟缓程度,和其他相关的诊断结果(比如孩子是否有听力或者认知障碍)来选择诊断工具和测试。诊断工具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标准化语言评估和非标准化语言评估。
标准化评估使用的是较为正式的测试诊断工具,具备如下这些特征:
有一定数量的学术研究来建立测试的可靠性(包括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这两项指标主要用于验证一个测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受试者的水平)具备大样本的受试者测试数据来建立常模(测试结果的参照依据),可以根据参照依据来详细对比受试者和同年龄儿童的语言能力;有固定的测试题和测试过程,操作测试的医生或治疗师必须按照测试指定的流程操作。
标准化评估是全面语言评估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最科学、客观的依据。
临床上,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出版的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特定性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1、儿童在不同的语言领域内(听说读写)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皆有长期困难,障碍常包括低词汇量、牵强的组词组句能力,叙事、对话困难;
2、儿童语言能力“大幅度地、可量化地”低于同龄儿童语言水平,并导致儿童无法正常社交、和他人无法正常交流、无法跟上课业或学习知识;
障碍初发于儿童发育早期;
3、语言障碍并非由听力或其他感官损伤、神经运动系统障碍、或者其他精神类障碍引起。在科研领域,该诊断也被称之为特定性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如果孩子满足以上诊断标准,将被确诊为特定性语言障碍。那么,如何判定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否“大幅度地、可量化地”低于同龄人的水平能?标准化的语言评估结果是医生和治疗师做出科学判断的主要依据。在儿童语言诊断康复较为成熟发达的国家(如北美和西欧国家),标准化评估因其科学、准确的诊断结果被列为医保报销体系中的衡量标准。
标准化语言评估的测试程序和计分标准统一,测试结果以标准分的形式呈现,孩子的整体和各语言单项的得分一目了然。由于标准化评估是基于特定国家或地区(比如中国大陆)儿童语言发育的常模建立的,并且经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医生、治疗师和家长均可以通过孩子各项语言的标准分是否低于正常范围,来判断孩子的总体和单项语言能力是否“大幅度地”落后于同龄人。很多标准化测试都会细分成几个单项,比如中国大陆首个诊断性儿童语言标准化测试“梦想语言评估DREAM-C”,包括总体语言能力、听力理解、语言表达、句法和语义等部分。通过孩子在各个单项上的得分,医生、治疗师和家长可以精准地了解孩子语言发展中的长处和弱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诊断孩子具体的语言障碍类型,也能够指导治疗师和家长开展最适合孩子语言发育特点的康复治疗。
除标准化评估之外,儿科医生或言语-语言治疗师在为孩子进行语言评估时,通常也会运用非标准化语言评估。这一类的评估工具,顾名思义并没有经历过正式的标准化过程,不具备大样本对比数据以及参照依据,但非标准化评估可以对标准化评估进行补充,提供更多关于孩子语言能力的信息。家长问卷、量表、语言样本采集、观察分析都是常见的非标准化评估形式。这些评估工具灵活度较高,治疗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特殊需求或是语言特征选择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测试。比如,家长问卷可以用于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情况、孩子的语言障碍对他和同龄人社交
总而言之,在诊断过程中,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语言评估相辅相成,将两者结合才能获取较全面的信息。
为了保证孩子接受的语言评估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孩子全面的语言能力,家长们在为孩子安排语言评估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将接受标准化评估,非标准化评估,还是二者结合?
如果孩子将接受标准化评估,则需要了解:
该评估是不是普通话评估?——由其他语言翻译而成的评估工具,由于语言之间词汇、语法、句法的不同,评估结果可能产生偏差。该评估是不是根据中国大陆儿童语言发育常模建立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的常模无法准确地反映中国大陆儿童的语言发展进程。该评估工具推出的时间——由于语言是不断演化的,语言评估工具也需与时俱进,才能准确地反映儿童当前的语言能力。
在孩子被诊断为语言障碍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语言治疗机构、康复中心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治疗(小年龄儿童通常以家长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开展家庭训练为主)。大量科研结果表明,及时的语言干预治疗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发挥他们的沟通潜能[10-12]。
治疗师主导的语言治疗通常一周一到两次,每次30-60分钟不等。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言语-语言治疗师参与孩子语言康复治疗。很多学术研究以及业内学者都呼吁家长积极参与治疗,学习一些简单的促进语言发展的技巧,在生活点点滴滴中创造机会帮助孩子取得进步[13-14]。比如家长可以设定每天或者是每周固定的阅读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互动性阅读,帮助提升孩子的词汇量,促进他们的读写发展[8-9]。此外,孩子接受干预治疗之后,家长和治疗师也需定期(每3-6个月)安排孩子接受全面的语言评估来跟踪康复进展。
本回答作者:
柯皓婕
美国爱荷华大学语言病理学硕士,曾在美国中小学实习,治疗个案包括患有语音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及口腔肌肉无力的儿童。现于上海一所特殊教育机构担任语言治疗师。
苏蕾
美国范德堡大学语言听力科学系在读博士,并在范德堡大学Bill Wilkerson儿童语言言语诊所实习。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障碍儿童与家长亲子互动,以及儿童早期词汇学习。
原文发表于:培声听力语言中心微信公众号。欢迎扫码关注,阅读更多儿童语言发展家长指南与专业科普文章。
参考文献:
[1]Tomblin JB, Records NL, Zhang X. A system for the diagnosis of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1996;39:1284–1294.
[2]A Hollo, JH Wehby, RM Oliver (2012). Unidentified language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Exceptional Children 80 (2), 169-186
[3]Sices, L., Taylor, H. G., Freebairn, L., Hansen, A., & Lewis, B. (2007).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sound disorders and early literacy skill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 Impact of comorbid language impair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JDBP, 28(6), 438.4.
[4]Shriberg, L. D., & Kwiatkowski, J. (1994). Developmental phonological disorders IA clinical profile.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37(5), 1100-1126.
[5]Pennington, B. F., & Bishop, D. V. (2009). Relations among speech, language, and reading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0, 283-306.
[6]Child Speech and Language. http://www.asha.org/public/speech/disorders/ChildSandL.htm
[7]丘卫红. (2004). 构音障碍的评价及语言治疗. 中国临床康复, 28.
[8]LAW, C. W., 罗颂华, LEUNG, C. S. S., & 梁长城. (2011). 香港学前儿童语音障碍
[9]Speech Sound Disorders-Articulation and Phonology https://www.asha.org/PRPSpecificTopic.aspx?folderid=8589935321§ion=Assessment
[10]Almost D, Rosenbaum P. Effectiveness of speech intervention for phonological disord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v Med Child Neurol 40(5):319–25. 1998.
[11]Law J, Garrett Z, Nye C.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speech and language delay/disorder: A meta-analysis. J Speech Lang Hear Res 47(4):924–43. 2004.
[12]Beitchman JH, Wilson B, Johnson CJ, Atkinson L, Young A, Adlaf E, et al. Fourteen-year follow-up of speech/language-impaired and control children: Psychiatric outcome.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40(1):75–82. 2001.
[13]Miedel, W. T., & Reynolds, A. J. (1999). Parent involvement i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disadvantaged children: Does it matter?.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7(4), 379-402.
[14]Roberts, M. Y., & Kaiser, A. P. (2011).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ent-implemented language 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0(3), 180-199.
不好意思,不是做言语的,没法系统回答您。
楼上答案写的很详细,可以参考。具体的可以咨询当地言语治疗师,或者是儿科医生
更新~~~~
偶然看到了原来写的回答,错误百出不说,还一直搁在这里没有及时更新...
问题是关于儿童语言能力测试,我的回答完全是说的言语,所以是完全跑偏的回答...
如何测试儿童的语言能力呢?
首先一定要熟知的就是现代汉语和儿童语言发展!如果康复专业或言听专业没有儿童语言发展这门课,可以提前学习,不然学到儿童语言障碍的时候,再加上自己也没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样的表现是一般儿童的语言表现,什么样的表现是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非标准的评估,通常语言测试会包括三个大的方法,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社交语用方面,我们需要去看儿童分别在哪些水平上。
比如说语言理解是能够理解“杯子”这样的单词句、还是能够理解“看”这样的动词、还是能够理解“找牙刷”这样的双词句、抑或是理解“红色气球”这样的双词句、还是能够理解“哥哥吃香蕉”这样的三词句、或者是不常见的指令“给妈妈冲牙器”、再或者是含有特征的短句“大的黑色斑点的狗”、或者是含有位置特征的句子“把桃子放在盒子前面”,或者更复杂一些“把大象放在狮子和猴子之间”、或者变成一个复句“要是你洗碗的话,我就给你买棒棒糖”、再难一些变成儿童上幼儿园、小学时候的话,看看儿童是否听得懂。
同理,语言表达也是类似的,能不能表达出来
单词句双词句三词句简单句复句对话
单词句又会思考,说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还是...”
双词句会思考,说的是什么结构的双词句“主谓、动宾、偏正、定中、状中、动补、联合...”
三词句通常会用谁在做什么的句子,但是会思考,怎么增加“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什么”或者是“什么样的什么东西怎么做了什么样的东西或什么样的事”来逐渐拉长句子长度
简单句也会思考,“把字句、被字句、给字句、双宾语句、兼语句...这些都会说了吗”
复句也是,那“因果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复句”都能说了么
可以看到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在思考的维度上是非常相像的,只是一个在看能不能理解,一个在看能不能说。最后一个语用社交方面,孩子的眼神交流怎么样?能不能和同龄人、大人一起愉快的玩耍?有没有共同注意?能不能恰当的发起、维持、转化和结束一个话题?能不能交到朋友、维持友谊?能不能行为恰当?游戏技能是不是符合年龄?这些都是语用社交方面会思考的点。
分析的这三个大点了解了,那我要是不想做非标准的评估,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用呢?下面总结了一些国内可以用的一些标准化的语言评估工具
s-s法
已经在国内用了20年的一套评估工具,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1999年从日本引入中国,并取了正常儿童的数据。是一套非常全面的语言评估工具,适用于1岁到6岁半到儿童,而且购买评估的价格美丽~是个人强推的语言评估工具
Dream-c
可以参考下面培声的回答,也是一套标准化的语言评估工具,有数据常模,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但是价格并不美丽,和上面的评估相比,目测差了10倍以上...
学前儿童汉语评测cpls
我原来的答案提到了pls,preschool language scale,是英文的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评估测试。这里的c代表Chinese,是汉语的学前儿童语言评估,但是内容和英文的pls的关系不大,只是名字一样。这个测试是由香港教育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完成的成套测验,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很久之前深圳有家公司将它的一部分做成了平板版本,但是里面的数据分析不能确定。没有常模数据就会感觉期待研究结果中~
英文版的pls
英文版的分成了语言筛查和语言评估两大部分,语言评估又分成了语言理解、语言表达两大部分,但是评估的最后面有语用和语音的筛查。我个人看到有直接用英文版的pls给汉语的小孩做评估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结果如果用于分析标准分数的话,是欠考虑的举动...
华师大版本的《普通话儿童语言能力临床分级评估表》
我原来的答案也提到了celf,华师大的语言评估的英文名称mcelf,全称mandarin clinic evaluation of language fundamental,MCELF,和英文的celf也没有什么关系,中文版的评估包括基本沟通技能、语音感知、语音产生、词语理解与命名、句子理解与表达、综合运用6个方面。使用的年龄范围也是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是华师大从2013年开始研制的语言评估工具。
英文版的celf-5
英文版celf-5第五版是一个适用于5岁到21岁的学生的语言评估工具,内容巨多,测试时间也会很长,而且内容并不适合直接翻译成汉语来用,但是好处是能够快速找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而且有标准分数,能够快速判断学生需不需要iep的语言服务...
以下为17年的原回答
这学期学的一门课主要是关于言语的(课程名称是articulation and
phonological disorder),如果怀疑他有言语方面的问题,综合的评估要包括以下方面:(汉语为尝试翻译,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articulation test and stimulability
measures (发音评估和可刺激性)conversational speech assessment in varying
contexts(多场景下获得语言样本)hearing testing(听力检查)speech mechanism examination (发音器官检查)
额外可能要做的测试有:
language testing(语言测试)perceptual performance(感知能力)cognitive assessment(认知评估)
注:综合评估是你了解case history(病史),和家长、老师沟通之后进行的。
这学期只是在临床观察,我只能大概说一下观察到的内容及课上学到的,应该不会违法吧……
课上讲过几个常见的语音测试,GFTA, AAPS, LAT, CAAP等。实际观察中有使用第二版的GFTA,也有使用第三版的。(这些测试可能不太针对汉语儿童,汉英的语音特点还是不太一样,汉语的话,个人了解的语音测试有各个医院编排的字词句,在国内接触使用的是腭裂字表和中康的构音障碍检查)
可刺激性是指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能不能引出这个音,主要是看孩子发音的一致性和确定以后的干预目标及采用的方法。
言语/语言样本更能反映出孩子的语音面貌,因为一般的语音测试看图片说词语,而不会是长句子,就是收集样本的时候如果听不懂一定要gloss,也就是要补一句,这样便于以后分析。
构音器官的检查就是检查头、面、唇、舌、腭、牙等的结构与功能。比如嘴巴做鼓气的动作(puff
up the cheeks),是在检查软腭的功能。国内的这个口肌训练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并没有科学依据说能够改善speech
sound disorder,所以这个的使用见仁见智吧,比如我之前看到文章说说话时用到10~20%唇部肌肉的力量,只练习唇部肌肉而不练习发音是没有用的。
听力检查,SLP可能不太需要做的像听力师那么专业,就我观察到的一个听力评估而已(因为刚好碰到听力评估的机会比较少)在学校的SLP只在20dB测试了1000Hz,2000Hz和4000Hz(注:这次不是第一次评估,是学期快期末进行的reevaluation,然后评估者也知道他IEP开始的评估中没有表现出听力问题)
语言测试(对不起…可能提问者更想知道这方面内容,等下学期学习language disorders in
school以后应该可以就加以补充了)
据说有言语问题的80%可能有语言问题……语言测试我在临床观察到的是CELF-5,适用范围是5-21岁,有很多分测试,比如看图造句,词义关联、段落理解、跟随指令等等,涉及到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国内不是很清楚,之前听过DREAM,北语使用的还是比较老的s-s法。
(注,当时观察的这个就是语言问题,所以只做了CELF-5,不是言语的问题哈)
感知测试,就是看client能不能分清音,比如能不能听出来l和r不同,漏和肉不同。但是不能分清楚并不能代表这两音不能加入训练目标。
认知测试,这个IQ测试好像在这边SLP是不够资格做这个测试的,需要团队合作。但是看需求吧,如果只是发音不清楚,可能不太需要做这个额外的测试,但如果智力是有问题的,可能会有需要。
(注:就是言语和语言不一样,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也不一样,在具体观察治疗之前,一般会先问治疗师client的情况,她们会分的很细,speech的话,是articulation的问题还是phonological的问题,还是fluency的问题,还是都有,如果是语言的话,是receptive的问题还是expressive的问题,还是都有)
儿童言语语言评估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6021803203964928
儿童言语语言评估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1236021803203964928
附上一个可以检测孩子「语言沟通力」的线上测评管道。
启儿宝CDE专家测评扩充到6岁啦!
语言沟通力包含「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口部肌肉」、「社交情感」和「早期阅读」这五大领域,任一个领域若没有达到一般孩子的正常水平、而且没有在学龄前干预的话,会对未来的学习有很深的负面影响,对孩子和家长都会是一辈子的遗憾。这个测评资源可以明确地判断孩子的能力发展情况,所以相信对有需求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实用又有意义的工具。
我们的服务 | 启儿宝家庭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