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 14:54:37
三岁宝宝不能正常交流是不是不正常?
我家老大还一个月就三岁了,从小就存在一些问题,两岁的时候去医院查过自闭,但是太小了,我们这里医疗也跟不上,就没查出来。我翻了很多资料说自闭症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妈妈,我一直很担心。因为他和其他小朋友多少有不一样。希望有经验的朋友们,能帮我看看。先谢谢大家。
1.他从小对视就差,而且应名差。五六个月起,我发现我叫他名字他不理我,而且看人都是瞟一眼带过。随着慢慢长大,情况好了很多,但是叫他要好几遍才能回应,或者是很大声表示妈妈生气了就回应?与人对视还是瞟一眼,除非你在做他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才会盯着你看。
2.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与大人正常交流。。比如,让他叫阿姨,他会重复"叫阿姨",而不是阿姨。
比如,问他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好几次我问他,他回答的是一样的菜品,但是幼儿园不可能天天吃同样的菜。
经常答非所问或者自言自语背古诗。但是他也不是完全不能交流,比如问题幼儿园有哪几个老师,他会说王老师杨老师等等。比如让他数一数有几个人,都能答对。
3.不爱和小朋友玩,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玩玩具。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弟弟,天天追着他,但是他很少和弟弟玩。弟弟玩了他喜欢的玩具,马上抢走。外人把弟弟抱走,他也没有反应。
4.喜欢数字 字母 文字,专注力很强。记忆力很好,学东西很快。能理解一些逻辑关系。比如玩游戏,
苹果 苹果 梨子( ),他会把梨子选进去。
1 2 3 4 ( )6,他会填5。;
他在看电视或者研究什么玩具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注意到身边的人。比如妈妈离开。但是我小儿子才一岁半,都时刻能发现大人的动向。
5.没有刻板形象,会模仿,会指物。主要是觉得他不太理人,不爱和人玩。眼神对视差,其它都觉得不错,甚至在记忆力有过人之处。但是,有时候你和他交流,又觉得他好像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我有很多时间陪着他,所以不存在缺少陪伴的说法,请各位有经验的朋友帮忙看看,谢谢
我发布的有几个自闭症儿童筛查量表,你可以再填一下,看一下风险。
自闭(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特征——“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及兴趣的狭窄”3个方面来判断。儿童自闭症以上特征的具体表现为:不听指令、独自玩耍、自言自语或无语言;有刻板行为如摆弄手指、转圈、踮脚等;多动、与人无目光对视、智力发育迟缓等。
关于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自闭问题,主要介绍以下两个方面参考:一是提示自闭症的预警特征,二是儿童语言发展阶段。
一、提示自闭症的预警特征
国家卫健委于2013年颁发了《儿童心理发展技术指南》,其中明确列举了不同年龄儿童提示孤独症的预警特征。见下表:
年龄 提示孤独症的预警征象
3月龄 1. 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 2. 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的人或物品
3. 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6月龄 1.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8月龄 1. 听到声音无应答 2. 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12月龄 1. 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2. 呼唤名字无反应
18月龄 1. 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或“妈妈 2. 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3. 与人无目光对视
2岁 1.无有意义的语言
两岁半 1. 兴趣单一、刻板 2. 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3岁 1. 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2. 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二、儿童语言发展阶段
一般儿童语言发展经历的8个阶段:感官反应期(0~8个月)、沟通发展期(8~12个月)、词语运用期(12~18个月)、句子组织期(18~24个月)、早期句子应用期(2~3岁)、句子应用期(3~4岁)、深化期(4~5岁)、逻辑思考期(5~6岁)。
1.感官反应期(0~8个月)
早期没有与人沟通的动机。
以哭声和笑声回应环境的转变或身体的感受。
后期会看着人,对人微笑,发出“嘎嘎”声。成人会对婴儿“无意”的行为赋予解释。
只明白非语言提示,例如:手势、说话、语调、生活程序等,不能真正明白说话。
2.沟通发展期(8~12个月)
有目的地传递讯息。
喜欢与人沟通。
开始能与人保持共同专注。
以动作、脸部表情以及发声来与人分享、交流。
3.词语运用期(12~18个月)
没提示情况下理解语言。
明白熟悉的人和物件名称。
先学名词,再学动词,从具体到抽象。
成人要精简说话,用简单问题→帮助幼儿明白说话、保持对答。
4.句子组织期(18~24个月)
明白简单指令,例如:亲亲爸爸,拿拖鞋。
明白简答问句,例如:布娃娃在哪儿?
词语数量突飞猛进地增多。
能说出200个单词。
组合单义词成为双词短句,例如:尿尿,吃蛋糕,喝果汁。
5.早期句子应用期(2~3岁)
跟从两个步骤的指令进行活动,例如:擦嘴巴,然后去洗手。
拍手,然后站起来。
3岁时,能进行数次一来一往的对话。
对自己引发的话题较有兴趣。
使用二至三个词语组成的句子,例如:妈妈去菜市场。
用说话表达情感。
游戏时自说自话。
说故事时,句子并不连贯。
明白简单概念,例如:大/小,干净/肮脏。
6.句子应用期(3~4岁)
能较详细地说熟悉的故事,包括介绍主题、提供背景资料。例如,故事发生的地方,参与的人物、结局等。
明白相反词,例如:轻/重,相同/不相同。
跟从含有大小、颜色、空间等概念的指令,例如:把红色积木放椅子下面。
能回答知识性的问题,例如:去哪里买菜,很累了怎么办。
有时间观念,明白“早晨”、“晚上”,“睡觉时间”。
很留心听故事。
喜欢问问题,例如:为什么?这是什么?
能使用超过1000个词语。
使用由3至5个词语组成的句子,例如:哥哥穿红色裤子,爸爸坐公交车上班。
运用抽象词语,例如:代名词,方位词。一般是3岁知上下,4岁知前后,5岁知左右。
7.深化期(4~5岁)
在电话中聊天,遵守轮流对话的规则。
明白笑话。
明白简单的故事内容。
能回答较深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怎么样”。
说话已经很清晰。
运用超过2000个词语。
运用复句和连接词,例如:因为……所以,如果……就……
能较详细地描述生活经验,程序和故事。
8.逻辑思考期(5~6岁)
用说话表达不如意的事情。
会反驳、骂人,以表达不满。
说话流利。
句子结构大致上与成人相同。
运用语言来计划、学习和想象。
能综合资料,以推断和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
接着话题做出回应,并不会离题。
整个语言的发展过程:模仿发音→单词句→双词句→应答→对话→叙事
以下为声母的发展年龄(北京),供家长参考。
年龄 语音发展90%
1岁半~2岁 d, m
2岁~2岁半 n
2岁半~3岁 b, t, f, h, x
3岁~3岁半 g, k
3岁半~4岁 p
4岁~4岁半 l, s, j, q, r
4岁半以后 zh, ch, sh, z, c
注:到了相应年龄,发不清楚或者不能发出以上音的为语音异常。
关于以上问题,最先发现的主要是家长,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了问题尽早去专业和权威机构做出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因为孩子快三岁了,所以建议您可以做一个针对「沟通力发育分析」的测评,详细了解孩子在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口部肌肉、社交情感和早期阅读,这五大领域的详细发育状况。附上这个线上测评的连结:
http://www.qierbao.com/expert
也建议您可以看看家庭干预指引的视频,里面有教家长如何开启锻炼孩子互动沟通的窍门。里面也有语言治疗师的联系资讯,第一次咨询都是不收费的,分享给您:
http://www.qierbao.com/videos案例|非专业的家長也能有效帮助孩子语言鍛煉的窍门是?
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与大人正常交流。比如,让他叫阿姨,他会重复"叫阿姨",而不是阿姨———这是鹦鹉学舌的表现,孩子缺乏社交意识、对话意识,我觉得孩子是不是自闭症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他只是一个背书,但是孩子目前落后什么,我们就要提高什么,正确的选择社交方面的教学体系,积极进行融合教育,这是我们应该面对、着手去做的事情。
自闭症和食物不耐受关系非常密切,哈佛大学已经发现问题了,主要是后天因素导致的,先天过敏体质,后天吃的很多过敏食物,所以都吃辅食喝牛奶后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食物不耐受igg和过敏原ige、叶酸基因代谢等等,鸡蛋牛奶小麦大豆山药糖和所有零食马上严格忌口,很快改善的,身体好了就慢慢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