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 15:22:35
三岁宝宝语言沟通能力差,怎么办?
我家宝宝三岁多一点,会简单的交流,以及一些长句子,自己的想法会表达,也能听明白指令,会一些儿歌之类,数字记忆力不错,能背下家里四五个人的电话号码。开始觉得我没什么很正常,后来渐渐发现,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说一些比较复杂的话,分不清你我他,不喜欢骑小车子,不喜欢玩球。原因我们自己总结是,看电视动画片较多,出去瞎跑,没有很认真耐心地与宝宝语言沟通。九月就上幼儿园了,担心和其他孩子差距大,适应不了幼儿园生活,甚至被别人欺负等,现在自己压力特别大,后悔自责自己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关键老公还不理解我的心情,觉得我小题大做。孩子很喜欢自己表演所看动画片的内容,台词语气动作都模拟的很像,不知道这是好事坏事。现在我努力和孩子各种交流,一起读故事。他也有了一些进步。不知道我孩子的这种情况,需要去医疗专业机构做干预么,我还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呢?
说不定您家宝宝现在正处于语言的沉默期。
儿童在口语发展中有五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分别是沉默期、开口期、表达期、流利期和近母语期。
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甚至更长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一般在0~6岁的孩子会处于语言沉默期。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就像我们从小学中文,1岁前通常都不会开口说话,在爸爸妈妈及周围人大量的语言引导和刺激下,才逐渐学会说简单的字、词,会叫“爸爸”、“妈妈”,最后才发展为说完整的句子。这个沉默期可长可短,因人而异,一般会在4~6个月,慢的则需要半年以上或更久。
孩子在沉默期的表现
1、孩子不开口,无论成人怎样引导和启发就是不开口;
2、孩子语言接受慢、学得慢,学了好长时间只会说几个单词或几句话;
3、家长让输出时表现的很排斥。
看你的描述感觉孩子不存在语言障碍,而且你也发现了症结所在。他之所以表达沟通能力与同龄人有一点点的差距,完全是因为在他之前那三年,你没有对他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但你也不要太焦虑,既然已经错过那段时间那就从现在开始吧。你已经说了,经过你的改变孩子已经有了进步,那就证明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培养好的。
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与孩子说话交流。甚至家长在做饭做家务时都跟孩子说,不要吝惜你的言语,多多益善。另外多给他讲故事书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我们平时说话一般都是生活中的场景,用的大都是重复单调的词汇,但故事书中的词汇却丰富有趣得多,而且句子很有逻辑性,可以让宝宝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而从中学会更多的表达能力。
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故事要反复多次的给他读,甚至让他达到完全背诵的程度,那些好的词汇、句子就自然的渗透到了他的脑海里,在沟通交流中他可以随时从脑海里调取出这些好的词汇、句子来。但注意背诵不要强求,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多次反复的给他读故事书就好,背诵下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1、学会倾听并鼓励孩子多说。
三四岁的孩子已产生了一些具有社会性的心理特征,想象力丰富,喜欢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意愿。当孩子想要表达或喋喋不休时,做父母的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倾听,并可尝试从不同角度刺激孩子说话。尽管孩子的表达不是十分完整或不切合实际,也不要妄加制止。久之,会形成孩子喜欢与大人交流的习惯。
2、用身边的物品教孩子练习说话。
家庭中有数不尽的语言训练对象,居室装修、电器炊具、茶点水果、日常用品,都可用作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素材。在说话训练中还能教孩子认识事物和数字等,何乐而不为呢。
3、让孩子置身玩具和童话的世界。
玩具和色彩斑斓的孩子读物是他们所钟爱的两大宝贝,放手让他去玩,去翻看,在玩乐与“读书”中,加上大人的善意指点,不仅能够促进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对孩子形成良好思维、发展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4、有意识引导孩子说话。
在茶余饭后,在家务劳动中,经常选择不同的话题引导孩子说话,一个小小提示,一张彩色图片,一段精美诗文,一个故事结局的编续,能引出孩子一大段对话或独白。时间久了就形成习惯,孩子就能自己去寻找问题了,况且孩子已具有惊人的无意识记忆能力,多诵读诗文对日后的学习无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5、多和孩子交流。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孩子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就会处于明显的劣势。有的孩子对社会环境不适,就是因为理解能力差。这不是指词语本身,而是指他们不懂得对话的规则,不会交流。因此,要多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到亲切、自然、随意。谈话内容、形式因人、场地而异,可多可少。
6、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当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要让他们知道自己那些地方没有表达清楚,为什么?可以让孩子指挥父母做事。父母严格按照孩子的指令去做,以便让孩子看到使用语言的效果。即使有的孩子说话发音不清楚,也不当众纠正发音,而是针对孩子的发展情况,给他适当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口语好的问题难,发展差一点的问题给的要简单一些。不肯说话不爱说话的孩子往往是心里明白不愿说,原因很多,比如内向胆小、紧张或口吃等。
语言能力的开发始终是自闭症孩子康复训练的主旋律之一,如何让孩子交流也成为了众多家长最关切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怎样最有效的训练三到四岁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
1.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
方法:1.对孩子提出下列问题:“谁的玩具(小床、衣服)?”、“谁想要甜饼干?”2.说自己的衣服,用“我的衣服”来表达。用手指着说:“这双鞋是我的”、“这顶帽子是我的”。3.一边说:“把那件东西给我”,一边互相传递物品。4.孩子说话时,要仔细听他说的内容。当他使用了“我”、“我的”时,要表扬他。5.给孩子做示范时,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强调说“我”和“我的”。
2.用话语要求“再来一个”、“再添一碗”等
方法:1.大人进餐时,如果想再添一碗饭(菜),要用话语清楚地表达出来,给孩子做示范。2.在孩子要添饭的时候,要问他:“你要添饭吗?”等他说要添饭时,你再给他添饭。3.给孩子吃点心的时候,你也要问他:“还要一块吗?”他说:“还要一块”时,你要再给他一块。4.孩子要他喜欢的物品时,最初你少给他一些,如果他还想要时,要等他用话语提出要求后,你再给他。
3.安静地听5分钟故事
方法:1.给孩子讲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说明画中的意思,让孩子说出有什么样的画。2.为了解孩子是否真的注意听你讲故事,可提些与故事有关的简单简单问题。3.在你开始给孩子讲故事之前,你可以预先让他知道,你讲完故事之后要问他什么问题。4.在每天同一个时刻给孩子讲故事,把这个时间作为你和孩子的最快乐、最轻松的时间。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5.在孩子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用定时器,定1、2分钟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在铃声响之前专心地听故事,你要表扬他,给他奖品。当他能够在一二分钟之内集中精神听故事之后,可以稍稍延长一些时间。
4.按照口头指示,完成两个不相关的动作
方法:1.对孩子所熟悉的某些事物做简单的指示。2.最初,从一个指示开始,孩子如能服从,再给他另一个指示。3.告诉孩子,要仔细听你说的话,并照你说的去做。掌握游戏的要点,使这个活动有趣。4.在孩子做这个活动之前,先让他复述一下如何做。
5.被问叫什么名字,要说出姓和名
方法:1.按下面的顺序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引导孩子说出他的姓名。2.家人轮流说自己的姓和名。3.与孩子说话时,要经常叫他的全名(姓和名字)。
6.即使不被提醒,也能正确地说问候语
方法:1.为孩子做示范,家人之间用清楚的语言互致问候。2.如果孩子不能用这些问候语做出清楚的回答,请再清楚地说一次,鼓励他用问候语回答。3.在要求用问候语的场合,如果孩子没能说这些问候语,你可以提醒他。4.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醒,让他自己主动地说。5.如果孩子能想到正确地运用问候语了,你要回答并给予表扬。
7.回答“怎么办”的提问
方法:1.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 “天下雨了怎么办?”如果孩子不回答,你用动作表示,让他回答。2.给孩子读图画较多的故事书,读时可以不时地停下来问他:“如果......该怎么办呢?”指着那些画面给孩子一些提示。逐渐减少提示,让他自己回答。
8.说“然后怎么样?”、“后来呢?”催促孩子继续说下去
方法:1.孩子让你做某件事或让你讲简单的故事时,在说话的中途你问他:“然后怎么样?”催促他继续说下去。2.当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好好听你讲话或讲故事时,你在中间停顿一下,问孩子:“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直至他催促你继续说下去。3.如果孩子不催你,你要促使他催促你,你可以先说:“后来呀”然后继续说下去。4.等孩子渐渐地能够进行催促了,当他在你谈话中间能够很好地进行催促时,你就立刻接着讲下去。
9.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
方法:1.与孩子说话时,使用一些表达过去和未来的用语,并做示范。2.与孩子谈到昨天曾做过什么事情时,要明确地说出:“是啊,昨天做过××了”。3.对孩子谈到明天要做的什么事情,要明确地说明:“明天我们将要去××”。4.如果孩子能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帮助他增添一些正确使用的内容。5.向孩子提问:“明天要做什么?”鼓励他用这类话做出问答。6.如果孩子能主动正确地使用有关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奖励他。
10.提问并回答正在做什么
方法:1.当孩子正在努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问他:“你正在做什么呢? 2..当孩子刚刚看完电视节目时,让他告诉你,刚刚电视演了些什么?
李玫瑾:“孩子3岁前再难也要自己养。”妈妈自己带的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远超老人带的孩子。
建议每个父母在孩子出生到3岁期间,能自己带孩子最好自己带,不能自己带也要抽空带,挤时间带。因为研究表明:父母自己带的宝宝在语言能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和思维方面远远超过老人带的孩子。今天我们重点讨论孩子出现问题最多的语言能力。婴幼儿语言能力好坏与刺激环境密切相关,后天刺激环境越丰富,孩子表达能力越强,说话越早,这里的“刺激环境”是指丰富的词汇输入。
母亲语言输入量与儿童词汇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系。母亲话语中词汇丰富性和句法复杂性,会影响今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老人因为年龄关系,因为新信息接受程度不一样,对孩子语言得刺激相对欠缺。
所以李玫瑾教授也曾说:“孩子3岁前父母再难也要自己养。”目的是为孩子语言能力发育提供环境。但父母如果话少,或者在孩子3岁前天天只说那几句话,孩子也会自闭,话少,语言能力差。
丰富的词汇量则包含了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反义词、修辞等。
一、多说名词
宝宝1岁半以前主要学习名词,比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狗狗、猫咪”等,他们表达也是一两个往外蹦,所以这时父母可以多说名词,“左右上下、南北东西、上午、下午、晚上、雨伞、茶杯”等让孩子潜移默化把词汇输入大脑,进行意识储存。名词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物与词的对应关系。
二、多说动词
动词是与宝宝大运动、精细动作息息相关的词汇,帮助孩子理解走路、跑步、抓、握等动作,孩子
三、多说形容词
孩子2岁后在积累一定词汇量后,开始学说句子,丰富的形容词能让句子更加丰满。
比如“邋遢的人、凶恶的狗、乱糟糟的屋子、震耳欲聋的声音、叽叽喳喳的小鸟、单薄的衣裳”等。这些词汇对未来孩子表达和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多唠叨形容词孩子表达更生动。
四、多说量词
量词对孩子学习数学,正确表达有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量词用在不同的词中间,错一个字意思都千差万别。
比如“五件衬衣、八条裤子、六个包、三双袜子、一对耳环、一本书、两只脚”等。父母多唠叨这些词汇,孩子的表达才会更精确。
五、多说反义词
说反义词是对孩子逆商思维、想象力、空间能力的训练。孩子3
六、多说修辞
孩子4岁后可以完整表达句子,但句子有可能会说反,或者顺序颠倒,说不全,而修辞能让句子表达更完整。又体现含蓄和意境。
可以说“向日葵总是无限崇拜地仰望着太阳。秋姑娘伴着落叶慢慢离开,冬姑娘身披银装缓缓道来。”一下让句子水平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