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10:17:33
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个案例说明问题
原标题: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个案例说明问题
“我家孩子得了语言发育迟缓,现在看着也不是很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发育迟缓能自愈吗?”这么说吧,根据美国儿童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中,能做到自愈的孩子仅占7.624%。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展迟缓还必须结合其生理年龄,一般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有的甚至到了四五岁还一句话都不会说。在“孕婴健康风控”中,从1岁开始已经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语言症状,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认定他存在语言发展迟缓,最好送他到专门机构进行检查。
下面用2个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如何通过通用的训练方案来解决:
周女士家有3岁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目前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呀咿呀地自言自语,谁也听不懂。宝宝3岁前都是姥姥带,但是姥姥年纪大了,双耳背得很,听力很差,平时大声说话她都听不清。
我们的评估结果显示,这个3岁宝宝智力正常,大脑发育没有器质性损伤,发音器官也没有结构性缺陷,平时宝宝性格很好,电视放卡通片,能看一整天。因为姥姥耳背,平时和宝宝交流的少,互动得更少。正是因为早期缺少语言刺激,宝宝才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康复训练办法:
对于这种因为外部因素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方法比较简单,因为宝宝的智力和认知并没有明显的差距,通过密集的
王先生的儿子刚刚3岁半,从来没有叫过爸爸妈妈,是典型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3岁生日的时候,全家人带宝宝去进行专业检查,发现宝宝脑发育不良,属于中度脑损伤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
王先生回忆说,宝宝在出生的时候,产程过长,有明显的缺氧症状。从小这个宝宝就翻身晚,爬行慢,15个月后才能勉强站立行走。在大、小运动方面表现得极差。尤其是语言发育迟缓表现得非常突出。
对于脑损伤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是有一定康复难度的,可能需要更多的医学手段介入,除了语言康复训练,宝宝还需要进行运动、感统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办法:
一方面进行肢体运动和感统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进行语言开发,对于这类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训练不能过于急躁,要从基础的语言发音做起,让宝宝先学会模仿,利用现有的运动能力,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智力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语言引导,帮助宝宝开发认知和理解潜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及早开展有效的干预,过了5岁后,大脑发育完成80%,过了最佳的可塑期,宝宝的语言干预通常会困难很多。
不管是哪一种,我建议家长先做专业评估,如果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