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10:16:29
1岁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
1.宝宝7个月早产(33周),孕检中期偏小开始小一周,后来小两周。因查了糖耐正常,产检医生说不超过两周一般正常。我们就没在意。7个月回老公老家,突发破水,保胎约5天后因有炎症剖腹早产。出生1.85公斤。新生儿科住院21天,达到4斤出院。
2.出院后因奶嘴混淆不吃母乳,比较折腾。导致宝宝一直吃奶很少。我们一直以为是喂养问题导致的生长缓慢。上次体检14个月(矫正12.5月),身高73.1,体重9.1公斤。发育商72。发育缓慢。安排先做语言康复,但要等排队。
3.出生后有歪嘴哭,当时诊断歪嘴哭综合症,11个月医生建议做头颅MR,12个月我们做MR结果诊断为脑灰质异位症(中耳炎已治疗),做脑电图正常,神经发育测试偏低但正常(我后面把其他报告附上)。头颅MR报告如下图:
4.宝宝20年2月1出生,预产期3/17。目前情况是:
1)大运动:
爬行好(爬楼梯滑梯绳结笼子下床自如),自己扶东西走自如;能单手牵着走几步,独站约2秒就坐倒。牵着会踢球,不会独站举手和自己走路。
2)精细运动
能自己抓勺子喂嘴里吃饭(吃两口就上手),能捏小球放瓶子,找到杯子盖住的饼干,轻捏软烂食物;能自己拉开彩笔盖,并自己盖紧(不熟练要碰两次)。但不听指令,不会套彩虹圈(喜欢拉出来,不喜欢放进去),不会堆积木。无法把方块圆柱积木放进对应的孔洞里(可能因家里有练得少)。
3)语言
能说爸爸妈妈奶奶弟弟,但是很少大人教一句重复一句,大多是自己突然说的。爸妈进门都跑过来要抱抱,但是不会对人喊爸爸妈妈奶奶。开始怀疑有没自闭,后面又觉得注意力还行,孩子推拉门时我跟他玩闹似的重复门门,他也跟着说了。黑白卡能指出车;告诉他洗澡,他自己就去洗手间。但是没有语言交流,他想去哪要啥都是手一指就“嗯嗯”。你让他说出来才做,他就着急的“嗯嗯”或指着或张手要抱但不说。
4)社交
能被小朋友一起玩吸引,也会参与进去。但是比较怕陌生环境,去做发育评估经常哭闹转身要抱不能配合(但医生根本没时间和他熟悉呀)。去早教中心也要适应一个多小时才开始玩起来(早教课都快结束了)。
希望有这方面知识和经验的朋友能否帮帮我,给我一些治疗或者教育上的指导。从开始如遭雷击到现在貌似接受,可是教小朋友困难时还会时不时突然痛苦到要爆炸。感觉支撑的住和支撑不住就在一念之间。挺无助的,可是还是得撑着。
这里建议题主尽早干预尽早进行治疗
为了避免错过了纠正的关键时期(最佳的纠正年龄<6岁),如果发现宝宝有发育迟缓的情况,千万不能采取“再观察一阵”的态度,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受其影响,毕竟纠正儿童发育迟缓越早越好。
有效干预时间是每周25-40小时,一般机构一周可以为一个孩子完成10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需要家长在家里完成。因此,我会建议您能够把心力还有资源投入在机构干预以及自我的学习,这样才最能帮到孩子。
因此,我想您可能会需要了解如何透过「居家干预」来教育照顾好自闭症儿童。
它指的是以医学融入科技的方式,让家长在专家的指导下,以有效的游戏和日常互动方式来锻炼孩子的语言发展沟通力,奠定孩子日后在学习、言语表达和社交互动的良好基础。透过居家干预,家长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成为孩子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不仅能让锻炼回归日常作息,更能找回平衡的家庭时光! 建议要找到具有专业度且信任的机构长期合作,一同陪伴孩子的成长。
这里分享个得到线上团队协助语言干预后有,显著成长的家庭故事,希望能给您一些鼓励https://mp.weixin.qq.com/s/7-XUG-8tGiogMLiqp21r5w
孩子发育迟缓,家长这样做
早产儿发育迟缓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
7个月早产(33周),矫正月龄12.5,
很多新生儿妈妈拿自己的早产宝宝和那些足月的同龄宝宝相比,是不公平的,也是不严谨的。这会让她们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的宝宝比人家差好多,不但徒增焦虑和担心,还找不到弥补的方向。
所以早产儿需要用【矫正月龄】来作为评估标准,通过矫正月龄,妈妈会发现与正常同龄发育水平的真正差距,从而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干预。
计算矫正月龄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方法如下:
高危儿发育迟缓早期干预,怎么做?
很多发育迟缓儿童在早期都是高危儿。比如早产儿,出生时缺氧,产程过长等等。
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这三个阶段,高危儿都存在先天发育不足的可能,受到孕期并发症、分娩困难、新生儿窒息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受损。大部分高危儿在认知、语言、运动、适应能力方面相对落后,所以,高危儿出现发育迟缓的概率要比普通孩子高。
介绍一些常用的家庭训练方法。让高危儿得到更贴心的照顾,远离发育迟缓。
1~2月龄的宝宝,重点进行视听觉刺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眼睛还不能很好地聚焦,家长应当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温和的声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用各种有趣的物品轻轻在眼前移动,尽量吸引宝宝用视线追踪。在听觉方面,要经常在宝宝的耳边轻声说话,用不同物品的声音去刺激听力。
3月龄的宝宝,在原来的视听训练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通过两个人或者两个物体的转换,训练宝宝的视线转移能力。用声音或者动作吸引宝宝视线的转移。抱着宝宝多走动,让宝宝观看一些动态的物体,比如窗外的人或车等等。
4月龄的宝宝,要增加一些语言刺激。妈妈要用清晰、亲切的语调与宝宝说话,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比如“这是爸爸,那是妈妈”、“这是桌子”。当宝宝发出任何声音时,家长都要回应,并亲切的给予鼓励和爱抚。这样可以增强宝宝的交流欲望和学习动力。
5月龄的孩子,要用活动的玩具,吸引孩子用眼睛去追随,让他们跟着转头,抬头去寻找,建立肢体运动意识。高危儿普遍存在肌张力异常,通常比较懒,家长不仅要让宝宝动起来。还要多与孩子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物品,鼓励孩子在听到物名后不但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去指,这是认知发展的训练重点。
6月龄的孩子,这个时候就要教他们认识社会关系,那些是陌生人,那些是最近亲的人,父母要保证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互动游戏,对于高危儿来说,他们的认知功能普遍落后
7月龄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具体做法是,先与孩子对坐,指向自己的鼻子说“鼻子”,然后拉住孩子的小手指向他们的鼻子说“鼻子”。然后抱孩子对着镜子,拉住他们的小手指向自己的鼻子和孩子的鼻子,重复说“鼻子”。当孩子能够用小手指向自己的鼻子时,家长可以亲亲孩子以示鼓励。
8月龄的孩子,继续使用游戏方法教导孩子认识身体部位。还可以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例如握着孩子的手教他们拍手或按音乐节奏模仿小鸟飞。家长还可以让他们闻闻香皂和牙膏的气味并尝尝糖和盐,以培养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这个阶段比较关键,当孩子学会爬行后,就要引导他们做“找玩具”的游戏,提高四肢的运动能力。
9月龄的孩子,家长要多抱着宝宝去陌生场合转转,培养宝宝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接近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同龄小孩子。这有助于让孩子逐渐感到放松。和陌生人接触越多,互动越多,社会适应性就越好。
10月龄的孩子,这个时候要注意2个语言方面的训练,第一个是语言的模仿,让孩子多模仿大人说话,不仅是发音模仿,更重要的是语用功能的模仿,让宝宝知道打招呼应该说什么,再见意味着什么。第二个是学习语言符号的匹配。每个语言符号都有相对应的实物,家长可以让孩子认识图卡及各种物品。当孩子认识4~5张图卡后,让他们从一大堆图卡中找出他们熟悉的那几张。
11月龄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他们指出图中的特点部分。例如将孩子带至动物园或使用画有动物的书,说出各种动物的特点(如小兔子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等)。家长除了告知动物名称外还要让孩子注意动物的特点。反复几次后,可以问“兔子有什么”,孩子会指耳朵作答。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从1~2分钟开始,且必须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能强迫指认。
12月龄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相当多的沟通经验,这个时候就要鼓励他们说有意义的语言,注意,一定是主动性的语言,不要再做过多的模仿了。家长可以多用提问+提示的组合方式,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事物。比如:孩子看到皮球,妈妈可以问他是什么颜色的,问宝宝喜不喜欢,要不要玩儿?
总体而言,0-12岁高危儿的家庭训练,要以语言认知和社会适应性为主。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陌生人的信任感、提高模仿能力和认识能力以及学习新的词汇和特点。当然,每个高危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调整训练方法以适应其发展需求。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
发育商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