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 12:44:28
自闭症患者从不说话吗,为什么?
根据孩子能力不同,表现也不一样。
最差的可能终生无语言,原因是生理上的构音系统的障碍,一般训练通过图片交换系统进行沟通。
好一些的可以发音的,通过干预是可以说话的,刚开始可能词不达意,表达不准确,但通过有效干预可以学会较为准确的表达,比如会基本的提要求,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过跟人主动沟通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正常人那么足,看起来比较安静。
更好的情况自闭症的孩子语言表达也不错,智商很高,情商低,不会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一般以自我为中心出发去表达,不太会考虑别人的心理。
每个孩子程度不一样,能力也不相同,有的孩子有语言有发音,但是不能应用到正确场景,还有的孩子发音不清晰,可以锻炼一下口肌和气息;如果孩子一直没有语言,可以提高孩子认知理解能力,指认动词名词项目,模仿口部动作,口型和发音,进行仿说
通常来说,家长会因为孩子没有语言引起警觉,因此去医院就诊而发现是自闭症。但是,是否有语言不是自闭症确诊的必要条件。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DSM-5中关于自闭症的定义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障碍:1、社交交流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持续性缺陷;2、受限制、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由于自闭症病因不明,目前尚
在自闭症患者中有一部分人终身没有语言,而大部分是有语言的,甚至有些高功能自闭症人士、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语言能力与正常人几乎没有区别。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但幼儿语言发育迟缓并不是不可逆的疾病,早期干预完全有可能改善孩子的语言障碍。如果发现孩子有出现明显的语言落后,应该及时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是儿童语言障碍的一种主要类型,即儿童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相应年龄所应达到的标准。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会有如下表现:
语言理解障碍:语言理解出现不同程度延迟,遵循指令困难。
言语表达障碍:语音运用和口语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普通儿童。如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开始说话后,语言表达比普通儿童发展慢或出现停滞;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水平等。
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不会说句子只能说单词、言语不连贯、发音含糊不清、言语令人难以理解、回答问题时出现鹦鹉学舌等。
影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众多,诸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构音器官异常、语言环境不适当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语言落后。
◆自闭症谱系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在自闭症儿童中很常见,可能表现为无口语或无意义的语言、缺少主动表达和沟通,语言落后,缺乏对语言逻辑的理解等。比如孩子4岁了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全,词汇贫乏,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等语言落后现象,往往会引起父母较多担心,语言问题也是自闭症问诊的主要原因。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是指在儿童发育期间整体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导致或同时伴有适应行为障碍,也称智力发育迟滞。儿童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孩子的智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大部分智力儿童常常到了5~7岁,只会用手势或点头、摇头表达想法,他们对词语的内涵理解困难,对词语从名称过渡到概念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有智力障碍的儿童的构音器官运动也常常存在缺陷,影响发音的准确性。
◆听觉障碍
听觉障碍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最明显,由于听觉性语言信息输入障碍,从而导致语言障碍。长期存在语言信息输入障碍,如中等以上的听觉障碍,会影响到语言信息的接受或理解,进而影响语言信息的表达。听觉障碍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其严重程度常与听力障碍程度平行。如果儿童自身发育不足,听力不健全,会自发性地少说话,来避免说错话,继而导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环境不适当
儿童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发育早期被剥夺或脱离语言环境也可能导致语言发育障碍。长期被隔离的儿童由于无法接触到语言刺激,而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
◆构音器官异常
构音器官的功能性病变,例如脑瘫及器质性病变,例如唇腭裂,这些疾病会阻碍语言的表达。
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还会影响儿童情绪、个性及人际交往,甚至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说话晚不等于语言发育迟缓,而语言发育迟缓也不一定就是自闭症。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明显的语言落后,就要及时带孩子进行专业的医学诊疗,明确病因,及早开始康复训练。
不是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从不说话。一小部分自闭症患者从不说话是因为他们没有语言能力。
他的问题可能在于构音障碍,更在于心智地基不够,练习也不够,而不是嘴皮上的语言,想想中国人学英语,光考试答题学了10年后,面对面听说反应能力能达到秒懂秒反应秒回复吗?
对话能力,参考学英语练习听说能力的过程,不但要积累理解能力,还要神经通路的反应速度能跟上,大学生本科基本都学了10年英语词汇量4000/6000以上,但和外国人正常交谈能瞬间秒懂秒回答依然不容易。
不但积累理解基础,还要经过大量练习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用出来,这个非常重要。
3岁以上孩子要高密集度一对一为主的干预(干预是自然生活游戏不是上课,家庭带养时间也算),心智提升了,主动语言才能自如。
家长做好用心带养互动的支持,孩子确诊初期的白天干预交给专业机构,家长也跟着多学,晚上周末多陪玩互动,也为6岁后家庭长期专业带养做好准备。
用应用行为分析干预自闭症谱系孩子非常有效,aba实践验证过的循证干预办法,但是否灵活自然取决于操作人的水平,有持证Bcba和Bcaba督导的机构基本上灵活自然方面就没大问题,注意干预是一对一为主自然玩耍不是上课,DTT桌面教学也只是能力差时候建立基础的起步过程,好的老师是玩耍不会是很死板的上课。
国内机构普遍的野路子aba太多:“拍手-摸头-鼓掌-跺脚-然后好棒-给零食强化”,这种野路子aba确实是在驯兽。
找机构时候一定要看机构的督导有没有持证BCBA或者副分析师BCABA(注意不是操作老师),
准确的说自闭症包括轻度谱系不能治愈,医学和干预都不可能从生理上治愈,但可以改善能力,无限改善后少数成功者可能无限接近正常人。
根据一些成功案例总结,3-6岁(7岁前均可),中重度孩子预计3年左右,轻度孩子最快也要1.5年左右,每个孩子都有个天花板,基础好的能接近正常人,基础差的也能改善很多转轻度。
可能成功前提一、
要选择督导有持证Bcba或至少Bcaba的机构保证正确方向以避坑减少弯路风险,“干预”旗号太复杂,参考各种乱像就不难理解。
可能成功前提二、
3岁以上孩子要高密集度一对一为主的干预(干预是自然生活游戏不是上课,家庭带养时间也算),最好是全天班6小时一对一为主,至少要半天班一对一为主,且必须在持证Bcba或Bcaba督导下。
第1年:
每天至少3小时(有条件的家庭尽力去全天班6小时)大量一对一提升基础,干预方向以自然环境下的本能观察学习先备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塑造为主(行为情绪问题需要家校联合同步配合)。
第2年:
继续一对一为主,同时过渡2个3个孩子都小组游戏查漏补缺,一对一解决(行为情绪问题需要家校联合同步配合)。
第3年:
家里加必要学业,幼小衔接适应,家长或影子陪读(行为情绪问题需要家校联合同步配合)。
最终社交和行为,离开机构后,依然需家长长期努力持久进行细节改善(最后是记录问题,并定期咨询原来带过孩子的持证Bcba督导)。
如果对机构水平打分的话:
bcba督导+全天班一对一为主机构90分+;
bcba督导+半天班一对一为主机构80分+;
bcaba督导+半天班一对一为主机构70分+;
bcaba督导+不足3小时一对一为主机构60分+;
bcba学徒老师开的机构+不足3小时个训的50分+;
国内零散30分钟个训的机构30分以下;
医院+机构各种奇葩疗法的直接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