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 05:19:56
灰机、停果、的的……孩子4岁,说话不清、发音不准,问题严重吗
当孩子把“飞机”说成“灰机”
“狗”说成“斗”
“鸭梨”说成“鸭尼”时
不少家长可能会觉得
这样说话萌萌哒
现在还小 长大了就好了
其实不然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主治医师刘新琼提醒,正常的幼儿语言发育都有它的进程,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会发出相应的语音,或者孩子已经超过三岁半,虽然会讲话,但语言不流利、口齿不清楚、发音不准确,家长就要警惕了。
下面是不同年龄段孩子语言发育进程表,家长可以自测一下:
婴幼儿言语和语言的发育进程
婴幼儿语言发育预警征
孩子说话不清
是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的这些问题,被称为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分为三大类。功能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没有神经系统损害,也没有构音器官损害。
但孩子就是发音不清楚,这种类型比较常见。
但是大多可通过构音训练可完全治愈。
如果孩子说话不清楚,首先,家长需先排除以下疾病:
听力障碍:轻度的听力异常,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容易被家长忽视,建议3岁内每半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一般同时有运动和智力发育异常,需全面评估干预。
口腔健康:舌系带短、唇腭裂,需要口腔科检查,必要时手术治疗。
另外,完成“说话”这个动作,并非只用嘴巴发出声音就可以,而是需要胸腔、口腔、舌头、唇、咽喉等各个器官顺利配合,才能流畅地说出语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幼儿的喂养越来越精细,语言环境发生变化,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舌头:舌头不灵活,肌肉力量差,影响部分语音及共鸣的产生;
嘴唇:撅嘴、缩唇、展唇等动作力量不够,也会影响发音;
下巴:下巴动作会改变口腔性状与大小,发出不同的韵母和声母;
腭部:分硬腭和软腭,软腭后方小舌的上提或下降,会变化鼻腔或口腔共鸣产生鼻音或非鼻音;
牙齿:缺牙让气流无法适当的阻止或修饰,会影响f的发音。
如何帮助孩子
纠正常见语言问题?
基本原则:不要破坏孩子说话的意愿
大家都知道乡音难改,当我们一旦形成一套语音模式之后,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如果开始说话时有语音语调问题,最好是在学习语言的最初1至2年纠正。
但是,如果孩子不愿被纠正,家长过分纠正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说话意愿下降。
因此,当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时候,就尽情让他们说话,不要为了几个小音节而破坏了想说话的意愿,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01
气息弱,说话不连贯
主要表现
小朋友说话声音微弱没力量,说起句子来一个一个字蹦出来,不能控制音量的大小,就像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他们可能也控制不好吹气和吸气的气息,导致字与字之间的换气困难。
可能原因
肺、气管、隔膜等器官动作力量不足。
干预方法
需要增加肺活量及整个身体的运动量,可以定期参加跑步、爬山、游泳等运动。
让孩子多吹泡泡、吹蜡烛、吹纸片,或者联系口琴等吹奏乐器。
带着孩子进行连贯说儿歌或唱歌。
02
声音平,无音调变化
主要表现
小朋友说话声音很平,没有起伏,好像没有四声变化,像机器人说话一样没有感情。唱歌也没有音调,好像五音不全。
可能原因
声带等器官先天构造原因或后天发展不佳。
干预方法
有相当多的人天生五音不全,这和声带的先天构造有关,此类无需特别纠正。
小朋友嗓音是后天发育不佳,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唱歌及四声变化。
家长可为儿童挑选儿歌,反复收听,反复唱歌练习。
四声变化训练则需要儿童具备一定配合力和认知理解力,才可逐渐训练。
当儿童达到4-5岁,为儿童挑选一门乐器学习,也可增加音调的准确度。
03
唇音不清晰
主要表现
小朋友对唇音b、p、m、u等无法正确发出,或将p与t、b与d,m与b弄混淆,把“苹果”说成“停果”,把“饼干”说成“顶干",把“蘑菇”说成“蘑布”。
可能原因
调音区的唇部发展不佳。
脑部对于易混淆的声音分辨不清。
干预方法
每日进行唇部动作练习:双唇紧闭、嘴唇撅起。
唇音闪卡练习:将容易发错的屏音相应卡片作为闪卡让儿童反复练习,如苹果卡片、饼干卡片、菠萝卡片、葡萄卡片、白兔卡片等。
04
舌音不清晰
主要表现
小朋友不能灵活控制舌头,如不会用舌头舔嘴唇,或舌头不能前后、左右运动。
对于舌音l、t、g、k等无法正确发出,或将l与n、g与d等弄混淆,把“楼房”说成“弄房”,把“哥哥”说成“的的”。
可能原因
调音区的舌部先天构造不足,需到医院口腔科、生长发育科检查。
舌部后天练习不足,肌肉的灵活度欠佳。
脑部对于易混淆的声音分辨不清。
干预方法
每日进行舌部动作练习:舌部前伸及回缩、舌舔上下唇、舌部左右运动。
舌音单词练习:即找到发音不佳的舌音单词,反复练习,对于个别音,必要时需要使用压舌板辅助舌头发音。
05
说长句时,口齿不清
主要表现
小朋友单个单词能够说清楚,但是只要超过2个单词连起来,就会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有时还有句子语速加快的情况。
可能原因
口腔肌肉整体动作不协调。
偷懒,因为囫囵吞枣地说话可以省力气,此时家长要及时叫停,要求小朋友重新说。
干预方法
逐渐增加语句长度,如“苹果——红色的苹果——桌子上有红色的苹果”,进行绕口令练习。
刘新琼医师提醒家长们:
儿童正常的语言发育过程本来就是从不准到准确,这也是发音器官功能的完善过程。
儿童在三岁半之前说话不清楚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这个年龄依然有口齿不清的表现时,就要及时治疗或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