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18:37:36
宝宝一岁八个月了还不太会说话怎么办?
一般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宝宝说话是要很好的语言环境的,有时宝宝不说话是因为他的心思大人都明白都懂了,他也就懒得去说了,宝爸宝妈要引导他去说,比如他要吃奶,却又不说。家长就要引导他说,吃奶,多重复几遍,每次吃都要教。而不是问他是或者不是
有妈妈问,宝宝快2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但是我能感觉他很多时候是想说的,就是说的不清楚,一着急就用“嗯啊”或者肢体动作来代替了,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能更好的说话呢?
我们先看下图,下图是孩子在每个阶段相对应的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在接近2岁时,已经能够连续的说2个字以上的短语了,比如我家点点现在正好处于这个阶段,她会说“爸爸吃,妈妈吃”“找妈妈”“穿鞋”“起床”“吃饭”“我要玩”“我还要”“工作”“休息”“晚安”等等。昨天她吃了一个橙子之后,突然自己冒出了一句“好甜”。还有,去年12月份的时候,点点还不会完整的叫外婆,外公,舅妈,但是会叫爷爷,奶奶,舅舅等。每次叫外婆外公都是“婆哦””公哦“,每次叫舅妈都是“妈哦”,临近春节时,就很自然的学会了叫“外婆”“外公”“舅妈”。
所以,孩子在临近两岁时,是语言发育的爆发期。
此时,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更好的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其实是有秘诀的。
秘诀一:生活中,爸爸妈妈要经常和宝宝对话。
比如,早上起床给宝宝穿衣服啊,给宝宝换尿布湿啊,给宝宝洗澡啊,和宝宝做游戏啊,吃饭前叫宝宝洗手啊等等,就可以多花时间耐心的和宝宝对话。
点点早上醒来,有时会赖床,于是我和她对话。
我说:“点点,你看天亮了吗?”
点点的小脑袋会朝窗口瞄一瞄,然后说:“亮了。”
我说:“对啦,天已经亮了,那天亮了我们要干什么呢?”
点点说:“起床。”
我说:“那谁要起床呢?”
点点说:“妈妈起床。”
我说:“还有谁要起床呢?”
点点说:“爸爸起床。”
我说:“还有谁呢?”
点点说:“点点起床。”
我说:“那点点就起床吧。”
接着,很多时候她就配合我给她穿衣服起床了。
秘诀二:爸爸妈妈要多和宝宝读绘本。
前一阵子我分享过给宝宝读绘本的几个好处,其中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孩子通过绘本学习更多的词汇。“休息”“晚安”这两个词就是通过阅读《小鸡球球》学到的。
读绘本时,爸爸妈妈应该侧重和宝宝一起互动,比如指着图中的鸭子问宝宝,这是什么?宝宝说错了,不要责怪宝宝,只需要帮他纠正就好;说对了,就要鼓励宝宝,但是鼓励应该避免使用“你真棒”“真厉害”等评论性表扬,而应该用“宝宝都认识这是鸭子啦,真为你高兴”等描述性表扬。
秘诀三:在宝宝哭闹时,往往是妈妈教宝宝学习语言的好时机。
2岁左右的宝宝,一不如意,往往就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妈妈们因此常常困扰,以为孩子是个急脾气,其实是他还不知道应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只好哭闹了,并非孩子脾气大。此时,妈妈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就能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一个台阶。
前一阵子,我带点点去外婆家找她的胖胖哥(点点舅舅的儿子,比点点大3个月)玩,两个人在一起玩篮球,突然哭闹了起来,原来是在抢球,谁也不让着谁。点点舅妈于是把胖胖哥抱开了,球给了点点,我蹲下来和点点交流。
我说:“点点,为什么哭啊?”
点点拿到球已经不哭了,说:“球。”
我说:“点点要打球,是吗?”
点点说:“打球。”
我说:“哦,原来是点点要打球啊。那点点,你知道这个球是谁的吗?”
点点不说话。
我说:“球是不是哥哥的?”
点点说:“哥哥的。”
我说:“那球是哥哥的,点点要打球,是不是要问一下哥哥愿不愿意给你玩。”
点点说:“好。”【备注:“好”是点点经常使用的万能词】
我说:“你看哥哥还在哭,那你先把球抱过去还给哥哥,问哥哥愿不愿意给你玩。”
点点又说:“好。”于是把球还给了胖胖哥,但并没有走开。
看她的样子是很想问哥哥,但又不知道如何问。
我又走过去蹲下,说:“点点,你是不是想问哥哥愿不愿意把球给你玩啊?”
点点还是说:“好。”
我说:“你可以这样说,哥哥,打球。”
点点还真的听懂了,说:“哥哥,打球。”胖胖哥并没有理会她。
这时,我说:“点点,哥哥现在可能不愿意给球你玩。我们去玩溜溜车吧。”
点点说:“好。”
然后我带点点去玩溜溜车了。
从这之后,点点就学会了说“打球”,只要是看到球,“打球”两个字就从她嘴里冒了出来,乐此不彼。
秘诀四:当宝宝“嗯啊”时,爸爸妈妈要学会拒绝。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宝宝不会说话,而是没有给机会让宝宝去用语言表达。
比如宝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或者“嗯啊”等,爸爸妈妈都能完全理解宝宝的意思,直接去帮宝宝做了,这样势必造成宝宝用语言表达的机会减少。
所以,当宝宝只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需求时,爸爸妈妈可以先拒绝,再引导宝宝用语言来表达;
当宝宝只是用“嗯啊”来表达需求时,爸爸妈妈明知宝宝的需求,也要故意装作不知道,反问他是想要做什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需求,然
好啦,就是这4个秘诀,赶紧试试吧。
要注意自闭症之类的,去医院发育科检查一下
我家宝贝到了1岁八个月才开口说话,当时我正抱着他,突然一声妈妈,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的让他叫妈妈,当清晰的听着宝贝声声的叫着妈妈妈妈妈妈的时候,我紧紧的抱住他,眼泪早已不受控制,哗啦啦的流下来,这是我听过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感慨到:儿啊,你终于开口说话了。
关于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话,是不是得了自闭症,说的人多了,听的人也会莫名感到害怕,于是我到网上查了些资料,看看是不是?
①一岁左右仍不会呀呀学语,两岁以后还不会说出两个字有意义的话语。
②无论你怎么逗宝宝,他就是没反应,没有任何的表情,也不爱笑。
③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与人交流,喜欢重复的做着相同的一个动作,说同一个字或词,如果强行改变,他就会变得很焦躁,会大声尖叫,大声谛哭。
④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不喜欢“过家家"
很多父母会把自闭症患儿与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混淆在一起,孩子性格内向与他的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系,孩子在这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而自闭症也叫做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简单来说也就是先天性的脑部发育的缺陷。
若排除自闭症,孩子就是不愿意开口说话,可能与他自身生长发育有关,孩子不是从工厂流水线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自带说明书,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定相当程度的差异。或者是与家庭环境的氛围,父母与他的相处方式有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去引导他,让他开口说话呢?
①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指挥官,不要孩子指什么,我们立马条件反射去执行,应该引导他开口说话。
②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让他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会伤害到她,那就更不愿开口,要多鼓励,多赞美。
③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但不要只注意到自己单方面的演讲,要跟孩子互动起来,多观察孩子的反应,鼓励他,试着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④说话不要带着疑问句式,而是要转化成陈述句,或者你可以自问自答,把结果讲出来。比如说桌上有一个梨,我们不要问孩子这是什么,应该直接告诉他,桌上有一个梨。
其实只要孩子不是疾病上的隐患,说话晚了,并不代表孩子认知发展就慢,可能是性格原因,可能是家庭环境,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可能是自身发展的原因。俗话说贵人语迟嘛,就如我老公,婆婆说,他到了三岁才开口说话,一开口就什么话都会说,当时还担心是不是哑巴,不过听力没问题就不必担心,跟他说什么都懂,执行力也强。
语言这门学问,只要用的多,说得多,练的多,自然而然就学得快,他也没啥捷径的,顺其自然,别太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