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16:28:39
宝宝2岁说不清楚话正常吗?
邻居学霸夫妇的孩子2岁多还讲不清楚话,可是后来会讲了就非常流利,思路清晰。
迟语没有太大关系,这主要看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生长发育表现,如能不能听懂你的话,对你的动作语言是否有反映,反映是否正常,是否能咿咿呀呀的发音。如果都正常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个还不清楚,我家才不到一岁半只会说基本的家庭称谓。
一般正常的宝宝3岁左右在发音上已经基本清楚,不会影响到交流了,当然有些宝宝有些音发不到位也是正常现象,而如果宝宝3 岁了还有明显的发音不准,甚至别人根本听不懂,或者还没有学会说话,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今天我们主要说一下造成儿童语言障碍的原因,特别是先天腭裂及术后语言康复训练以及人们对舌系带的错误认识。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造成说话不清楚的原因多种多样,很多原因是不容忽视的。做语言障碍矫正工作这么多年里,在10岁以上的语言障碍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以为慢慢会好,结果一直拖到了十多岁,而这类孩子除了发音影响交流,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就是或多或少产生了心理问题,由于自身的语言问题,不愿与别人交流,常常有自卑的表现,这些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的影响甚至比语言问题本身还要大。
因此,家长们是否要抱着侥幸心理来赌一赌孩子将来是否真能如自己所愿会慢慢变得正常呢?
说回造成3岁宝宝说话不清楚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是发音器官的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如先天腭裂会造成发音器官结构的不完整,这里也特别说一下,很多人以为腭裂通过手术修复上腭结构以后,就可以正常发音了,但其实并非如此,首先,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体现在发音上也是从不清楚到清楚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发音动作实际上是个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动作,一个音素一个发音动作,要完全掌握这么多的动作,并且能把动作连接起来组成音节,对发音器官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要求非常高,需要长期学习和练习才能做到,先天腭裂儿童在手术前,很多发音动作根本做不到,手术后,新建立的完整结构也没有得到足够的练习,发音器官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不了准确发音的要求的,如果不进行语音矫正训练,发音器官的功能很难自然恢复的,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过了正常语言发育期,而且对于手术比较晚的患者,术前如果已经形成了发音习惯,术后没有外界干预,想自己改正就更难以实现了。
除了先天腭裂以及手术后的功能问题,还有听力障碍造
而这里面特别要提一下的就是舌系带的问题,舌系带短的确会造成发音不准,其原因舌系带过短影响了舌头的活动,对发音产生了影响。因此,舌系带短确实可以说是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之一,但多年的语言障碍矫正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孩子的发音问题并不是舌系带造成的,却误认为是舌系带造成的,糊里糊涂地割了舌系带,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发音,而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因为语音病理学的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领域的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人们普遍对此的认识不够,以至于只要孩子的发音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舌系带。何玲教授在多年的语音病理学研究初期,在大量实地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儿童语言障碍如果找不到其他原因,被误认为是舌系带短的现象非常普遍。
那么如何判断儿童发音不准说话不清楚是否舌系带短引发的呢?实际上这个工作并不难,首先可以测试孩子的舌尖是否能接触上腭前端,如果可以一般不会对发音造成明显的影响,另外,还要看年龄,年龄较小的孩子舌系带看起来有些短也是正常的,最后,可以根据发音情况进行语音病理学分析,找到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发音不准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需要深厚语音病理学知识和丰富的语言矫正经验为基础了。
总之,三岁的孩子有明显的发音不准是不容忽视的,最先想到的应是某些种疾病或损伤,最好能进行专业的语音病理学分析,来确定孩子的发音不准是否正常,或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从而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
据我所知,迷信“贵人语迟”的人越来越少了,聪明的大朋友们不再盲目地自我安慰,真是件好事。
不过我偶尔还是会陷入迷茫,尤其是“人比人,气死人”:你家的两岁能背唐诗,我家的三岁还在“
那心情真是酸爽,当场痛呼:“我的好大儿,你啥时候给妈争口气?!”
想想0~3岁可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究竟什么样是正常的语言表现?什么样属于语言发展迟缓?
也许你的孩子也在经历同样的情况:说话晚、说的少、口齿不清……
或者你并不清楚,孩子目前的语言发育是不是处于正常的水平。
孩子语言发育的一般规律
总的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学说话的过程中,每个宝宝都会经历以下几个成长阶段:
1、建立语言基础
0~3个月时,宝宝会发出各种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6个月以后,宝宝常常发出一些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的“啊——”“哦——”这样的长音。再过一两个月,宝宝就能发出“妈——妈——”“哒——哒——”等连续音了。
2、将语言和动作相连接
8个月以后,宝宝能够对环境中一些熟悉的、特定的语音做出反应了。9~12个月时,宝宝拥有了一定的模仿声音的能力,这属于有意识的发音,是宝宝学习说话的开始。
3、开始说简单的字词
1岁到1岁半的宝宝,已经能慢慢说一些有意义的词。这时宝宝的理解能力突飞猛进,他们能够听懂大人的大部分语言。
4、掌握与人沟通的简单句
2岁到2岁半的宝宝,已经掌握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词汇,并能够使用简单句了。
5、语言更自由活泼
2岁半到3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很多句子了。3岁末的宝宝,语言能力飞速发育。
虽然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节奏,但是0-3岁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具备一定规律的。孩子语言发育早或晚3个月以内,是正常现象。
语言发育迟缓,不容忽视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孩子的语言发育遵循正常的顺序,但尚不能够达到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水平。
遇以下两大情形,要引起重视:
除了上一部分表格里提到的、孩子语言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需要干预的情况,总得来说,以下这些情形不容忽视:
1、不能执行简单的指令
孩子不能准确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比如,你和孩子说:“宝宝,指一下自己的小鼻子”,他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或者不理会你。
2、不能用身体语言交流
孩子无法通过身体动作、眼神等方式去表达需求,或和我们做简单的交流。如果孩子有上面两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这时孩子的语言发育已经遇到了障碍,请及早带孩子去相关机构,请做进一步的评估及干预。
孩子说话晚的原因:
1、食物过于软烂
长期的咀嚼,不仅锻炼了面部、口腔等肌肉,还训练了唇舌等器官的灵活性,而这些肌肉和器官恰恰是说话时需要运动的。
说话时口腔肌肉的运动咀嚼能力不好的孩子,通常语言学习能力也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例如发音的清晰程度等。如果孩子正在或已经萌出磨牙,要适当吃硬一点的食物,锻炼咀嚼能力。
2、父母总是挑剔孩子的发音
有时我们太过在意对错,动不动就纠正孩子开口说话时的错误发音,孩子觉得自尊心大伤,当然也就不愿意开口说话了。
3、剥夺孩子说话的机会
有时我们自以为摸透了孩子的心思,不等孩子开口,一个眼神就知道要喝水还是吃饭。结果你的过分勤快,让孩子觉得不用说话也能满足所有的需求,自然也就不愿意开口了。
4、父母说话太快
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做过一项实验,实验中,妈妈尝试用一种“提高语调、拖长词语发音、节奏清晰”的说话方式对孩子说话,这种“父母语”让孩子听得非常专注。但是,妈妈换回正常的说话节奏时,孩子的注意力就飞走了。
父母语中包含的大节奏变调,可以给孩子的大脑提供很好的语言输入,能让孩子更积极地学习语言。如果平时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调太快,孩子的大脑很难接收到确切的语言信息,学习说话的难度也就变大了。
如何促进孩子语言发育?
6-12月龄
——让孩子多听,为语言发育做准备有的人对着家里的猫都能深情演讲半小时,有的人却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拒绝尬聊。其实,不管你在做什么,想什么,都可以说给孩子听,甚至都不需要太过细致地组织语言。
1岁以前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弱,基本靠听力来接收语言信息。你越话痨,他接收到的语言刺激就越多,语言能力就会发育得越快——
这些温柔的话语,不仅仅是在为孩子的语言发育做准备,还能让孩子获得更为坚实的安全感。
13-24月龄
——孩子开口说,掌握简单的词语寓教于乐,对婴幼儿来说是最有效果、最容易被接受的教育方式。讲故事和做游戏,最能够激发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词汇量。
1、做游戏
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还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比如假扮医生和患者,招待客人、扮家家酒等等。注意,做游戏时的主导权,要交给孩子。
2、讲故事
讲故事,能够从三个方面系统地促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增加词汇量,掌握清晰正确的发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故事营造的特定情境中,宝宝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词汇,并逐渐学习到一些组词和造句的语法规律。选择故事书时,一定要考虑宝宝的喜好,选择他喜欢的主题图书。接着就是拼演技的时刻了,想把故事讲的绘声绘色是个技术活。
25-36月龄
——多和孩子对话,学会流利表达
让宝宝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跟随他的注意力,多谈论他感兴趣和正在关注的事物。所以,请每天留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跟宝宝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孩子能在你全身心的关注中,感受到充足的爱和安全感,他以后开口说话的自信值才会upup!关掉手机和电视,看着孩子的眼睛,专注而耐心地聊聊天吧。这半个小时的专属时光,不应该被任何妨碍所打断。
每个孩子的发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一边要尊重他们独特的语言发育过程,一边又要对语言发育的滞后现象足够警觉。还是那句话,发现孩子语言发展迟缓时,请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及时干预。做人父母就是这样,太焦虑不行,太侥幸也不行;要有耐心,又要足够敏感。
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麻烦请点个赞哟,谢谢
2岁宝宝说话不清楚,有可能是正常现象。因为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一部分,其与大脑、咽喉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及听觉是否完善有关。
按照正常的语言发育,2岁的宝宝应该可以指认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会说2-3个字构成的词组。如果宝宝达不到上述标准,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听力障碍、认知发育迟缓、口腔发育的问题,如腭裂。
通常到5周岁左右,大部分孩子可以将所有的音都发清楚,包括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如果到6岁开始进入小学,仍然发音不清楚,则需要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