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12:04:27
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办?|科普:儿童口吃
每个做父母的,都盼着蹒跚学步的孩子能够开口说一句话,哪怕是孩子说一句简单的“爸爸”、“妈妈”,父母都会乐上半天。
随着孩子逐渐掌握越来越多丰富的词汇,他们也越来越愿意表达,越来越能说,有的时候就像个“小话痨”,整体说个不停
但某一天,孩子忽然和你说:“喝……喝……喝……水。”你就会马上皱眉头,担忧道:“我家孩子怎么口吃了?”
一些2-6岁学说话的儿童会有口吃的表现,在说话的时候,儿童虽然确切知道要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发音的不随意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维时产生困难,如果这种情况出现6个月以上,即被诊断为口吃。
口吃就是平常所说的结巴,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中,其发生率成人为1%左右,青少年儿童为3%~5%,男女比例为 3~5:1。
研究发现,口吃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分较低,Murray和Reed也发现,口吃儿童在语言测试(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PPVT)中得分比正常儿童低。这也正是家长担忧的原因之一,担心孩子说话口吃会影响语言发展。
从2岁开始,孩子的语言迅速发展,词汇量不断地增加,但是他们还不能够轻松地组织语言,容易出现停顿和重复。当孩子出现说话结巴时,家长既不用小题大做,也不能掉以轻心,可以帮助孩子找找他说话结巴的原因,防范于未然。
1.遗传原因
从遗传的角度看,直系亲属中有口吃,孩子说话结巴的可能性会高很多,目前已经发现有3组与口吃相关的基因,基因改变了大脑结构,让孩子更容易口吃。
脑成像研究发现,口吃者左侧语言区激活不足,可能是口吃产生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口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孕期或分娩时的生理损伤、大脑性麻痹、躯体或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也会造成孩子说话结巴。
除了生理原因外,大部分孩子说话结巴都是【自然现象】,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恢复,排除语言飞速发展现象,孩子说话结巴还可能与模仿和心理压力相关。
2.行为模仿
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强,爱模仿,当他们经常看到说话结巴的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或者他们觉得说话结结巴巴很有趣,还有的孩子为了表现得与众不同,故意模仿,久而久之行为得到强化,平时说话也开始结结巴巴了。
3.心理压力
有一些家长注意到孩子偶尔口吃现象时,表现得过于焦虑,给孩子贴标签,或态度严厉,孩子说话一结巴,就严肃纠正,不允许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这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孩子看到父母担忧、焦虑的神情,就会更紧张。孩子每次在家长面前说话时,害怕说错,结果心理压力越大,越容易出错。出了错,父母又批评他们,导致恶性循环。
1.区分口吃与说话结巴
首先要分清严重的口吃与偶尔说话结巴的表现,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孩子持续结巴时,可以去医院检查是否存在生理病理原因,如果是,家长应当及时治疗,预后会越好。
2.忽视不强化
当发现孩子是在模仿别人时,当下家长可以先采用忽视的态度,避免强化孩子的行为,
如果这个行为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强化,孩子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只要周围大部分人都是正常说话的,孩子将来也会按照大多数人说话的方式来发展。
在平时的教育中,可以告诉孩子模仿别人说话结巴的样子,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同时,说话结巴也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3.放松不焦虑
父母可以觉察下,当孩子说话不连贯时,是不是内心特别焦虑,会不会控制不住地打断、纠正和提醒孩子,比如会说“再说一遍!”“好好说话!”“想好了再说!”
这些语言会暗示孩子刚刚说得不够好,其实换位思考,我们在说话时,经常会打断,被一次次要求重复,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认为,口吃是孩子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过口吃的方式减轻自己的焦虑体验。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理解孩子的表达愿望,并接纳他们有时说话会断断续续地状态,做到耐心倾听,而不是横加指责。
4.良好语言环境
最后,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多与孩子交流,用完整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帮助孩子组织他们的语言,父母自身可以适当放慢语速,不要语速过快,避免给孩子造成“我为什么说话慢”的心理压力。
Reference:
Byrd, K., & Cooper, E. B. (1989). Expressive and receptive language skills in stuttering children. 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 14(2), 121-126.
Maguire, G. A., Riley, G. D., & Yu, B. P. (2002). A neurological basis of stuttering?. Lancet Neurology, 1(7), 407-407.
Murray, H. L., & Reed, C. G. (1977). Language abilities of preschool stuttering children. 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 2(3), 171-176.
Organization, W. H. (1977). Manu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causes of death. vol. 1.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54(637), 775-c.
韩红琳. (2012). 儿童口吃初期的家庭指导. 中国实用医药, 7(34), 268-269.
宁宁, 卢春明, 彭聃龄, 李坤成, 马振玲, & 杨延辉. (2007). 口吃的脑成像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3(4), 120-123.
专业眼动测评、定制化早教,更多内容请关注“启睿宝婴幼儿成长测评”微信号
(言语能力测试,PPVT我们也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