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11:12:13
孩子舌系带短真的需要手术吗?(建议收藏)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吐字不清或大舌头的问题,这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舌系带过短惹的祸,需要动手术解决。然而剪了舌系带真的对宝宝发音影响大吗?这一刀值得挨吗?
很多父母对舌系带这个词都感到陌生,所以我们应先了解下舌系带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看看孩子是否需要挨这一刀。
在我们出生前,舌系带就存在了。它位于口腔正中,当你对着镜子卷起舌头时,有一条连接舌头和口腔底部的薄条形组织,这就是舌系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舌筋”。
正常的舌系带能使舌头灵活地伸出口外,并能舔到鼻唇沟或上卷或上前牙。舌系带能够协助各器官组织完成说话、吞咽、咀嚼等重要生理功能。我们可以发出z、c、s等平舌,也可以发出r、sh、ch、zh等卷舌。
其中舌系带对随意卷舌、平舌收放自如的技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舌系带过短,就不能正确发对卷舌、腭音。
此外,舌系带还可以协助舌头将奶头很好地裹住,从而在口腔内形成负压,保证宝宝顺利吸吮到乳汁。正常的舌系带可使我们的舌头在口腔里活动自如。
正常新生儿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因此常常被误诊为舌系带过短,实际上在舌头的发育过程中,舌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但是在发育不正常的情况下,舌系带没有退缩或退缩不充分,就会出现舌系带过短的情况。
舌系带过短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口腔畸形。舌系带短会使患儿舌头外伸受到限制,舌伸出口外的部分不及正常小儿长,而且舌尖因被牵拉出现一个凹陷,舌尖呈“W”形,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不能舔至上腭,同时舌头不能上卷。为克服舌系带的牵引,患儿发音时错误地将舌伸于上下齿之间,或代偿性地使舌背上抬,从而形成异常的发音,不能正确发出舌腭音及卷舌音。例如表现为“4”和“10”的发音分不清楚、“2”(卷舌音)这个音发不对[1]。
首先舌系带过短,无法正确发对卷舌音、舌腭音。其次影响吃奶。在正常哺乳过程中,婴儿的上颌牙龈、颊部黏膜与舌一起和产妇乳晕形成紧密的吸附,通过舌尖的上下摆动在口腔内形成负压帮助乳汁顺利流入口腔。但是舌系带过短的患儿由于其舌系带对舌头活动的限制,常导致不能正确吮吸,出现漏奶,甚至导致乳房常常被宝宝的牙床咬伤,出现损伤,甚至导致一部分妈妈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最后,舌系带过短患儿舌前伸时,系带与下切牙切缘摩擦,可能导致创伤性溃疡[2]。
其实从90年代开始,不少专家就在研究舌系带手术是否矫枉过正?是否舌系带对语音障碍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有专家通过3000名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舌系带过短与语音异常并没有很明显的关系,儿童的语言发育要到5岁才发育完善,5岁之前有语音不准属正常现象。而且,有大量成年人存在舌系带过短却无语音障碍[2]。
实际上,导致语音异常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因素:
一部分语音异常与器质性疾病(即先天性因素),如腭裂、舌系带过短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或听觉障碍等有关;
另一方面,大多数发音不准儿童的发音器官无异常,只是由于不良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语音障碍,这些儿童只要通过正确的语音训练即可矫正[2]
因此,引起孩子语音问题的原因很多,不要急于归罪于舌系带,况且,正确的语音训练可很大程度校正语音障碍。
以往发现有舌系带短,常常予以手术,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对于舌系带是否需要尽早手术也是众说纷纭。
新生儿时期,舌系带常延伸至舌尖,常常被误诊,而予以手术。然而,随着儿童的舌体生长,舌系带也将相对后移,但如果出现哺乳困难,漏奶、创伤性溃疡,还是建议手术,目前大部分专家建议6个月内手术,可尽早缓解哺乳困难和反复溃疡问题,手术效果佳。若宝宝不存在哺乳困难、反复溃疡问题,但5岁以后仍存在语音问题,建议行舌系带矫正手术。若宝宝并不存在语音问题,目前大部分专家并不建议手术[3]。
孩子成长无小事。舌系带到底要不要剪,还是要分情况对待,听医生的建议。父母做到不焦虑,理性分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佟冬冬.宝宝舌系带短怎么办[J].江苏卫生保健,2016(03):26.
[2]黄椿棚,刘显,包崇云.婴幼儿舌系带过短的临床诊疗新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8,45(04):485-491.
[3]口腔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志愿,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