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20:22:11
孩子说话卡顿、不清楚、口吃,家长这样做把说话问题“一网打尽”
原标题:孩子说话卡顿、不清楚、口吃,家长这样做把说话问题“一网打尽”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语言-言语发育门诊,有不少因为口吃、说话声音尖细的孩子就诊。这些语言问题对孩子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人际交往都有不良的影响。
家有口吃娃,家长看这里
案例1
3岁多的布布近半年说话总是磕磕巴巴,时好时坏,家长开始也没有在意,可最近几天严重了,布布有时说不出来自己急得直哭,慢慢变得不愿意讲话。
案例2
最近琪琪有些口吃,家长也有意引导孩子慢一点说话但收效甚微。现在孩子幼儿园也不想去了,反复询问才得知,一名同学老是学琪琪说话,引得其他人哈哈大笑。
认识口吃
儿童口吃是指讲话不流畅,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卡顿、延长,造成说话困难。
孩子肌肉控制能力、语言能力,心智发展,人际互动等都不同,会影响语言学习速度。一般在语言快速成长期(2—3岁)有可能出现说话不顺畅,大部分孩子会在几个月或半年后自动消失。
字词重复
我我我我看到 大大大苹果
卡顿
说话嘴巴张开
持续 1秒以上才出气、说出声音
拖延
拉长音,如 我~喜欢花~裤子
插加
在词、短语或句中插入 嗯、啊、这个等
这个狗狗 这个~很好看
判断是否会发展成持续性口吃
孩子口吃会消失还是会持续?也是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不过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预测,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一些风险因素家长要注意了。
男孩多于女孩
口吃 第一次发生年龄在 3.5岁以后
持续时间 超过6-12个月或更长
父母、兄弟姐妹口吃或曾有口吃
说话不清楚, 患有其他发育迟缓
如语言发育迟缓等
此外,孩子出现口吃越来越频繁,还伴有 眨眼、点头、摇晃身体等习惯性动作;因自己口吃紧张焦虑,说话 回避目光对视,逃避说话等情况时,要尽早就诊,接受全面的发育评估、语言和口吃评估等,进行科学干预。
家长可以这样做
语言治疗师吕海萌介绍,如果孩子在2—3岁刚出现口吃,平时在家可以这样做:
不要频繁提醒。尽量保持放松的、开心的对话环境,如果家长保持耐心,孩子就没有尽快把话说出来的压力,自然会感觉到更放松。
跟读或齐读。口吃孩子会存在语速过快,不
跟孩子说话放慢速度。说话习惯跟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家长语速过快,孩子不自觉模仿,口吃也会更严重。
不逼迫孩子说话。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逃避说话就气不打一处来,逼迫孩子说话,这样不仅没有用,反而增加孩子对说话的恐惧。
家有“尖叫”娃,家长看这里
5岁男孩小宝说话像小猫咪,像捏着嗓子,声音又尖又细,这种情况持续将近半年,医院检查喉部生理结构均无异常,家长也很无奈。
经过评估发现小宝
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都正常
但在嗓音方面存在 音调升高
肌肉紧张、呼吸短浅、缺乏共鸣等问题
诊断为 音调过高的嗓音障碍
医生王少雯及语言治疗师,为其制定嗓音训练方案,包括呼吸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降喉发声训练及胸腔共鸣训练等。
认识嗓音障碍
是指由于儿童器质性、功能性、神经源性或心理性疾病,导致发声器官的结构和形态、发声功能及发出的声音出现异常状态。临床表现为声音沙哑、粗糙、气息音、男生女调、音调过高、音调过低、声音颤抖、突然性失声等。
功能性嗓音障碍
错误用嗓或用嗓不当
如大声喊叫、频繁清嗓、习惯性咳嗽等
器质性嗓音障碍
发声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致
如声带息肉、小结、囊肿或瘢痕等
神经性嗓音障碍
由神经性疾病导致
如声带麻痹、痉挛性嗓音障碍
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
家长可以这样做
注重嗓音保健。嗓音保健也是嗓音康复治疗核心之一,家长要督促孩子每日适量饮水。儿童期避免大喊大叫、频繁清嗓,青春期适当练声,避免产生嗓音疾病。
及时就诊。当孩子声音一直沙哑、说话漏气,鼻音重、音调过于尖细或声音过大时,及时就诊。因疾病导致的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配合后期康复训练。单纯的嗓音障碍可以通过嗓音训练缓解改善。
儿童保健科 吕海萌/文
宣传科 王雪燕/编辑
谢梦莹/排版
又一娃洗澡时发现了肿瘤!“肿瘤自测秘籍”拿走,不谢!
选择太多不知道怎么吃?最新膳食指南8准则!饮食千万条,健康第一条!
儿医“大白”采样忙,疫心一意守护人民健康
河南儿科24小时服务热线
拨打 96995可提供健康咨询、健康宣教、慢病管理、双向转诊、急救电话、用药咨询、预约检查。
郑东院区(核心院区)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外环东路33号(平安大道与农业东路交汇处)
东三街院区 郑州市岗杜街255号(优胜北路与东三街交汇处)
南院区二七区航海中路119号(航海路与大学路交叉口)
西院区郑州市棉纺西路与秦岭路交汇处
来都来了,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