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19:13:05
孩子说话不算数,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96
一诺千金,不动如山——名句
作为家长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说话不算数,对自己的承诺,转眼就忘了。
比如孩子刚答应认真做作业,但是没隔几分钟,孩子就三心二意改变主意,改变的速度比伦敦的天气还快,有时候都想给孩子贴个小标签——“小骗子”。
又比如孩子可怜巴巴的跟咱们说,
再比如孩子说好的周末早点起来去郊游,结果早上叫孩子起床,孩子早把昨天答应的早起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磨蹭到10点钟才起来。
……
这些都是孩子不信守承诺的一些表现,其实总结起来,孩子说话不算话对象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对于父母说话不算话,伤害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
第二种是对于家庭外的人轻易许诺,但是不兑现承诺,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孩子为什么会说话不算话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咱们给孩子树立了说话不算话的模版——给孩子的许诺没有兑现。
咱们有时候为了激励孩子,给孩子许下了一个诺言,但是当孩子达到要求后,咱们却忘了兑现诺言。
孩子也在模仿咱们,当咱们说的和做的不一样时,孩子就会感到特别困扰。当说话不算话的情况反复出现时,孩子就会习以为常,认为这反而是正常的,就有模有样的学咱们了。
如果这样教育孩子,首先孩子会对咱们非常失望,其次也会让孩子失去对我们的信任感。她长大了之后,容易对周围的同事产生不信任感,很难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
分享一个经历。
三年级上学期小舟考了班上第一名,这属于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意料之外是因为孩子原来成绩并不是很好,属于班上的中游。特别是数学,之前经常只考七八十分,跟其他几个名次靠前的同学差距非常大。而且上课的时候,经常搞小动作,走神,甚至睡觉。
有一次正讲着语法,转身来发现小舟把书立在桌上,视线并不是看着黑板,而是看着桌面。大家都是从孩童过来的,肯定知道这时孩子肯定在搞小动作,慢慢走过去,发现孩子居然睡着了。
为了这个事儿,还专门跟孩子在办公室谈了一次,所以小舟能考第一是意料之外的。
意料之中的是因为孩子上学期特别努力,下课的时候还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早上总是最早一个来,拿起英语书或者语文书就开始大声朗读,孩子的变化太让我意外了,在这样努力的状态下认真学习,孩子成绩自然进步非常快,所以考第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过这学期小舟不知怎么的,又开始懈怠了。上课的时候频频开小差,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经常反映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家庭作业也不认真做错了很多,期中考试孩子成绩一下掉了几十名。
找孩子做了几次沟通,孩子最开始不肯说。最后孩子终于说出了原因,原来上学期开学的时候,小舟爸爸给他许诺,如果考了班上前三名,就给他买一台小舟一直想要的苹果电脑。孩子得到了爸爸的承诺,于是发愤图强,早上很早就出发,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坚持了一学期,终于考上了班上第一名。
孩子兴奋的把这个消息带回家,非常开心的跟他爸爸宣布这个事情。结果他爸爸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搪塞了过去。隔了段时间,小舟又跟爸爸提这个事,爸爸说买电脑不实用,还影响学习。后来干脆就说不给小舟买电脑了……
孩子特别委屈和沮丧,瞬间失去了动力……
后来为这个事情专门跟孩子爸爸做了沟通,最后圆满的解决这个事情。只是觉得这个事情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可能会持续影响孩子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二、孩子成长规律。
幼儿专家研究表明,孩子处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时期,想问题很难像成年人那样,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楚的判断,很容易因为判断不足,思考问题不成熟,而导致说出的话难以兑现。
比如有个孩子说自己要一周写七篇作文。但从精力和时间上都有限,最后孩子没有实现。
第三、孩子被迫做出的承诺。
有个故事叫做《城下之盟》,讲的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准备去卫国,结果途经一个地方,被当地人包围了起来,要求孔子不要去卫国,不然就……结果孔子只能答应这些人,这些人才放行,后来孔子还是去了卫国。有人觉得很诧异就问,“你不是说做人要讲信誉嘛。为什么已经答应了不去卫国,但却没做到呢?”
孔子说,“那个答应是不平等条约,自己是被迫答应的,这个事难以执行。”
很多时候孩子面对的也是这样的情况,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孩子必须要答应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得不听父母的,违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意愿被动的答应。孩子压根就没有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当今诚信越来越重要,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孩子缺乏诚信,成长过程中,很难交到朋友,毕竟大家都喜欢跟诚实守信的人打交道。对孩子以后的事业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国家在推行诚信体系,失去了诚信,在社会是寸步难行的。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诚信守承诺的习惯呢?这里有四个教育孩子的原则和方法:
1、家长要做言而有信的好榜样
父母就是榜样,如果大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比如答应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做到,让孩子体会说到做到的实例,孩子就更能学到“说到做到”的做事态度。
另外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的给孩子许诺,一旦许诺必定做到。因为一旦没做到,就是对孩子失信,会让孩子养成说话不算话的习惯。
比如答应孩子成绩提高多少,给孩子买什么的许诺,一旦许下,如果孩子完成了,就一定要兑现。
2、让孩子产生切身体验。
孩子答应别人的事情容易反悔,咱们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孩子有时候说话不算话,那当咱们答应孩子一件事时,可以稍微让孩子感受一下说话出尔反尔带来的后果和滋味。
比如周末答应孩子出去玩,但是我们周末那天先故意不带孩子出去,等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咱们就借着这个机会教育孩子,告诉她要守信用,如果不守信用,会给其他人带来困扰,就像妈妈以前答应带你出去玩,但是不带你出去玩一样。
3、给孩子讲诚信的故事。
很多时候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愿意听,也听不进去。不如跟孩子讲述一个故事,俗话叫做,“说1万个道理,不如讲一个故事。” “故事更久远,一个永流传。”
咱们可以跟孩子讲信守承诺的故事,比如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也可以跟孩子讲不信守承诺的故事,比如《狼来了》的故事。通过故事来教育孩子,做人一定要信守承诺,说话算话。
4、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提孩子很难做到的要求
咱们不应该像《城下之盟》那样,让孩子被迫作出承诺。比如孩子本来成绩处于班中游,但是咱们要求孩子半学期考上班上前三名,要求过高,孩子迫于我们的奖励诱惑,或者压力而无奈的做出承诺。
一旦孩子没有实现这个承诺,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在以后生活中容易轻易给他人许诺,但是又无法兑现,造成信任危机。
总之,培养孩子说话算话,做一个遵守约定和信守承诺的人,咱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哦!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继续为大家分享《100个好习惯》系列97——孩子总爱哭鼻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