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18:16:29
孩子说话不清楚,说是轻度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去机构进行训练么?
您好,如果是轻度语言迟缓,一般来讲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干预治疗,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选择机构进行治疗,但机构有一定的弊端,他们没有专业的医学检测报告,也没有专业的医生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随时调整,效果因人而异,如果选择机构的话,家长也要有指定的时间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了解孩子发育具体情况,以免延误病情。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先,孩子已经确定是语言发育迟缓了,应该尽早采取言语治疗,不要相信“贵人语迟”这样的话。
1、环境因素家庭中用多种方言与小孩讲话
如孩子的爸爸讲普通话、妈妈讲上海话、奶奶讲宁波话、保姆讲四川话,那么这个孩子学说话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家长与孩子交流过少,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或是自己少言寡语,忽视与孩子的言语交流,使孩子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很寂静的环境中,没有机会与大人讲话,说话也会延迟。特殊环境(条件很差的孤儿院)中长大的孩子说话也迟。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说话延迟,改善环境和加强训练后会很快赶上正常。
2、病理因素一些疾病
如智能发育落后、脑性瘫痪、听力障碍、婴儿孤独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功能失调等,可导致说话延迟,同时也存在其他相应的异常表现。轻度智能发育落后的小儿,开始说话的年龄要比正常迟1~3年。
1、适度的语言刺激
语言刺激一定要及早的开始。千万不要等到宝宝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我们再进行语言刺激,要给宝宝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宝宝在没有出生之前,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和宝宝进行交流。宝宝出生之后,大家每天要和宝宝说话,促进宝宝语言中枢神经的发育。妈妈说话语音一定要轻柔与松要放慢。
2、全语言的日常交流
在平常生活当中,当给宝宝喂饭的时候或者带宝宝外出时,我们都和宝宝要进行一些口头言语的交流,我们可以跟宝宝多说话,创造一些比较好的交流环境,可以让宝宝明白自己的意思。还有就是大家也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做出相应的面部表情,让宝宝明白自己的感受,但是千万不能戏弄宝宝。
3、学会怎样说话
不管大家是在讨论什么,都要让宝宝看到自己的情感,这些提升话语都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力,让宝宝试着理解自己在说些什么,用声调来了引起宝宝的注意,用降调来安慰或者是唤起积极情绪,然后再说一些宝宝喜欢听的拟声词或者是叠词。
4、训练手势
婴儿学会用手指食物时间越早越好,就越早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宝宝在8到10个月已经学会用手指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会用手触摸一个物体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希望能够满足他的需要。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了吧。其实很多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主要是因为言语刺激过晚导致的。所以在宝宝出生之后,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和宝宝建立起语言关系,要多和他们说一些话。还有就是也要让宝宝以训练自己的手势。
总说贵人语迟,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语言发育迟缓确实可以通过家庭的训练进一步得到改善。但及时的治疗和机构干预,可以起到更快更好的效果。
以前有个家长问过我们,“我家二宝三岁半,口水一直不断,去儿童医院诊断轻微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评分73分,综合评分83分。我打算在家训练她,多陪她玩。她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吗?我应该去上语训课吗?”
语言评分73分,距离达标线85分相差不多,估计有个别能项落后,可以说是孩子的语言发展处于迟缓边缘,有轻度落后。但是这些微小的差距也值得警惕。如果遗留到学龄后,进入小学可能会遇到学习困难,比如阅读、理解方面的落后等等。所以,及时、有效的科学训练,还是有必要的。
1、首先要考虑家长有没有这个能力,每个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知识结构都有很大差异,您是学习型的家长吗?您有把握短时间内掌握康复训练技巧吗?从书面计划到实际操作,非常考验家长的能力和耐心。这些都准备好了吗?
2、您打算用多久完成孩子的语言康复呢?如果拖到学龄期后,一边是学业一边是语言训练,可能会有冲突。您如何取舍呢?
如果上面2点都不是问题,那么在家里训练是非常合适的,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康复,还有利于衔接幼小教育。相比于康复机构,家庭+幼儿园的融合模式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很大。
曾经推荐给其他家长的康复模式,题主不防参考一二
1、家庭干预为主:
一定先去做好全面的检查,确定原因,类型、程度等。最重要的是寻求专业的康复方案和训练计划,那些适合在家庭干预,那些需要专业的帮助等等。
另外,对于家庭干预的预期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否则偏差大了,可能会影响您的信心,对宝宝的康复影响较大。
家庭干预最好要进行动态的评估和检测,因为每一个阶段的效果如何?下一步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这些可能需要一些更专业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家庭干预的周期比较长,原因很多,不做赘述。
2、家庭+机构干预为主:
如果妈妈担心宝宝太小,也可以采取家庭+机构的康复方案。那么干预主体也要分清,有的侧重于家庭,有的侧重于机构,这个问题要妈妈自己判断,究竟哪个方式对宝宝有利。
机构为主体的话,即使你在别的地方做过多次评估和检查,还是要听从机构的再次评估,按部就班地进行各项检查,比如语言评估、智力与发育评估、情绪与行为评估、听力诊断、口腔运动功能等,另外,还要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确定语言发育迟缓的程度,是轻度还是重度等。
至于评估工具,每个机构可能使用的都不一样,甚至同时使用多个评估工具。只是侧重点不同,但整体评估不会偏离大方向,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对发育迟缓程度分级:语言发育评估常用的工具很多,比如:Gesell发育量表(偏向于智力能发育评估以及运动、社交、语言、行为等5个能区)、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符号表达、语言理解、动作性课题等)。
孩子发音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话题。孩子正确发音不清楚,首先要找准原因。孩子发音不清楚?试试给孩子做好构音器官运动练习!
孩子发音不清楚,孩子要做好构音器官运动练习:舌、唇、下颌、软腭、喉是构音的主要器官,当其运动控制功能结构受损时,即出现构音障碍。再者来说就是为了孩子的气息,尤其肺活量的训练,这就要求需要大量的活动量,可以提高孩子的肺活量。
给孩子做好构音器官运动练习的方法:
1、舌运动功能训练。孩子训练时先做舌外伸训练,再做舌伸缩能力训练。为锻炼舌的伸出力,可用压舌板抵抗舌的伸出。待舌外伸功能改善后,可做舌伸出、舌尖舔上下唇及左右嘴角训练。平时可用舔棒棒糖诱导舌的运动。
2、唇运动发展功能训练。训练方法先从口唇闭合训练开始,令患儿双唇紧闭夹住吸管、压舌板等物,尽可能逐渐成为保持,以增加嘴唇的收缩力,接着做双唇的活动教学训练:双唇尽量选择向前噘起,然后才能尽量拉向两侧做呲牙状的反复交替模型训练,以增加唇运动的灵活性。
3、下颌运动功能训练。下颌运动在构音过程中形成具有非常重要因素作用。当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时,必须同时进行了解下颌关节上抬、下拉的运动技能训练,促进其下颌逐渐过渡到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如:口的开合;尽可能把嘴张大,使下颌下降,然后再合上,缓慢减少重复 3-5次,再休息。后面加速但要使下颌保持最大的运动变化幅度。平时吃饭加强咀嚼功能训练。
4、软腭的训练。先要对软腭进行系统性的按摩。用压舌板或干净的手反复地把软腭推至后咽壁。可多使用咀嚼、打哈欠、吞咽、咳嗽、叹气等自然保护动作的训练。它们都能使软腭上升,接触后咽壁。为避免舌根与软腭的接近,开始训练时,可让儿童把舌头伸出口外。
5、肺活量的训练。负责发声的各个不同器官得到了一些训练,但是这些孩子的语言环境还是存在不清楚,这个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其他孩子的气息是否得到足够,有没有力气说话,训练孩子的肺活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部分图文源网络
肺活量训练方式就是提高孩子的活动量,让孩子真正体会累的感觉与用嘴巴深呼吸的感觉,平时的钻爬跑跳必不可少,还可以提供辅助引导孩子做仰卧起坐,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学会游泳。通过训练后,孩子的气息会更加有力量,声音也更加的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