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 16:16:53
孩子分不清左右,原来跟这个能力有关
前两天有位家长跟我说,自己3岁的女儿穿鞋的时候老是分不清左右,还经常用左手拿勺子,家里奶奶因为这个经常唠叨,她教了好多次也不见有改善。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分不清方向、写数字的时候“6、9”颠倒、“b、d”不分等等。
其实不止是小孩,有很多大人也不分左右,对方向感、空间感都很迷茫。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是我们的“视觉空间感”不良。
什么是“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远近及方位等由空间特性所获得的感知。
对于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类来说,“空间知觉”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比如我们需要对事物的方向、远近、高低等做出判断,这样有利于我们躲避危险。
空间知觉对于孩子来说相当重要,它可以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对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空间知觉能力对于学习上的书写、数字概念的理解、计算,以及处理比较复杂的学习问题,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家长要尤其注意孩子的表现。
空间感不佳的表现有什么?
写字经常张冠李戴、左右颠倒、笔画顺序错乱;
阅读常跳行跳字,抄写漏字、漏行;
对形状辨认有困难,画不好图画;
经常看不全老师黑板上书写的内容;
外出会经常迷路;
考试总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等等
比如下面这道题,如果空间感不好的孩子就可能会无法辨别出哪个才是正确选项。
各年龄段空间感知能力培养目标
1~3岁空间感知能力培育的目标
①引导关注各种形状的物体,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形状的物体。
②培育和满足孩子对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③喜欢玩各种图形或各种形状的物体。
3~4岁空间方位培育的目标
①引导孩子感知体验物体的简单空间关系和邻近关系。
②引导孩子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包括自己身体的上部与下部和自己的上面与下面的空间位置关系。
③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和说出物体所处的上下位置。
4~5岁空间感知能力培育的目标
①在生活与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前后方位,可以先感知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然后再引导孩子感知其他物体或人的前后,如房子的前后,别的小朋友的前后等。
②引导孩子从多种空间方位去观察物体上下、前后的特征。比如带孩子路过立交桥时,看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与站在地面上看到的汽车有何不同的感觉。
③引导孩子感知远处物体的上下、前后等方位,让孩子感受按不同方向运动时不同的状态。
5~6岁空间能力培养的目标
①感知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并在实际生活中随时加以运用。
②能够感知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位置。
③能够感知体验物体运动的方向与物体位置的变化。
④辨别各种画面中物体的空间方位。
如何提升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
迷宫游戏
家长可以带孩子玩一些迷宫的游戏或者去到迷宫的场景,迷宫图本来就是依靠方向感来完成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训练孩子的方向感。
一开始父母可以买一下迷宫的图画,让孩子找出那唯一的一条出路,随后可以将难度慢慢提升,换越来越难的图。
找不同游戏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找茬的游戏,这样类型的游戏孩子也会更愿意接触,找茬游戏可以让孩子观察这两个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寻找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能有效的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形状认知的能力。
临摹绘画
也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图画让孩子临摹,鼓励孩子尽量还原两张图片的相似度,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感知物体形状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绘画水平。
父母要注意从简单的开始
多形容、多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做到对孩子多进行一点提问,比如询问孩子今天做了什么事情,看到了什么景色,也可以问问孩子某一个东西处在什么方位。
除了提问,父母也可以多形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让孩子在脑海里构建想象,当孩子出现一些方向感的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并告诉他判断的方法。
拼图游戏
在拼图的时候,孩子需要转动脑筋思考,怎样旋转卡片才能放到空缺的地方,不仅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还能提升孩子的逻辑推理和视觉判断的能力。
此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走平衡木、荡秋千、拍球投球、骑滑板车、翻跟斗、青蛙跳等游戏,用弹跳运动进一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
总之,家长不要一直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及早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帮孩子建立更扎实的人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