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21:36:38
你们的宝宝都是多大开始说话的?
你们的宝宝都是几个月的时候说的第一个词?说的第一个词是什么?
不知道为啥,现在很多小孩都发育的好,长得高说话早,搞得我一开始看到就很羡慕,后来看到就开始怀疑,为啥我的母爱滤镜就不是这样的?
我们小朋友,不到一岁开始发音,但是他脾气执拗,让干啥偏不干啥,导致我们的很多教导引导启发,都屁用没有。人家基本靠着自己的耳濡目染,终于在两岁生日的那个月,说了超过3个字的句子,真的是不容易啊
噢对了,还不爱吃饭,基本没有爱吃的,体重很轻,身高不高,可是医生也没啥好办法
小孩差异,可能不仅是几个月的差异,可能是1年的差异
我儿子一岁半体检,医生说疑似自闭症倾向
因为他那个时候不喊爸爸,不喊妈妈,教他什么都不说,平时叫他也不太爱搭理人,体检当天一个围栏门,来来回回开关玩了十几分钟。平时有时候东西怎么放,你给他换个位置就开始猛哭。玩玩具喜欢摆成一排。
当时真的感觉全身无力,回来以后搜了很多很多相关信息(导致现在知乎老是给我推荐自闭症的文章)然后天天陪他说话唠嗑,收效甚微
刚好我想上班了,本来计划要送回老家的,不敢送,怕本来情况就不好,送回去再二次伤害。就送去了托班,进了托班以后真的是翻天覆地,现在一岁7个月多,一下子会说好多好多话!
会说爸爸 妈妈 婆婆 谢谢 拜拜 佩奇 棒棒糖,抱抱,开门,钥匙 扭,拿,给,开,。。。等等等等生活上的东西,
会说猫猫,大象,狗狗,马,狮子。会自己数,2.5.8.9.10 现在基本上就是教他说什么,他都会学,尽管不标准,可是很愿意开口。
有时候问他,晚上想吃什么?他会回答说蛋蛋,有时候说虾。自主意识一下子就很强烈,必须穿自己喜欢穿的鞋,不然不出去。进了超市看到零食,会先看看我,然后我说可以买一样,他就拿着棒棒糖,不停的叫棒棒糖。会拿着爸爸的鞋,告诉我爸爸的。现在想喝牛奶自己去拿,拿了给我插管,给他以后他就说谢谢。晚上睡觉之前要自己挑绘本然后叫我讲。
现在让我最开心最幸福的就是,他特别爱叫我,有时候去接他,明明还有好远他就看到了我然后开始很兴奋的喊妈妈,现在我去做家务,去洗脸洗头,他都是在客厅喊妈妈!我每次都很热情的应他,说哎!他就继续玩。有时候会过来看看我,然后叫我妈妈~抱抱,我抱一下他就继续去玩。真的是超暖~
真的我在一个月前也天天在知乎搜一岁半的孩子会些什么,越搜越难受,我想说的是,父母的心态慢下来了,小孩才能成长得更快。每个孩子发育都不一样~
........................................................................分割更新一下
由于很多宝妈看到了我的回答,所以想在这里说明一下
1.自闭症这个事情,不要自己猜,也不要随便怀疑自己的孩子,一周岁以后的半年一次体检,建议尽量带去大型靠谱的儿童儿保科, 自闭症不是一个具体的病症,他不是靠医疗检测出来的,所以如果有医院说要做什么检查,或者是要大人填什么表格,那个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本人在深圳,深圳有几家靠谱的询证医学(不懂可以百度一下,大概就是说遵循有依据有数据的医学理念)的儿科医院,一个怡禾 一个卓正。广州成都等地都有连锁,
我这个一岁半去怡禾体检的是怎么样的呢,3点半开始到5点半左右,全程就是医生和我们一起陪我儿子玩玩具,在大厅走,房间玩,观察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在交流方面和咨询了我们语言方面,得出疑似倾向,叫我回来继续观察一个月,没有改善就换一家医院另外一个医生观察,不要找同一个医生,我回来以后两周,怡禾的医生打电话回访了半小时,总的来说还是叫我先多做改变,再有比较严重的现象建议去深圳儿童医院儿保再观察一次,所以说,宝妈朋友们,如果你去了一个医院,问了你几个问题,或者看了一下就叫你填表,缴费做干预什么的,千万别理,换医院!
2.第二个就是有些朋友问托班的情况,看来很多都是一样的没人在身边帮忙带娃,又不想让孩子做留守儿童,每个孩子托班的利弊都不一样,我儿子是利大于弊。他进了托班以后改善真的不是一点两点,主要的还是要他自己开心,愿意去才行,而且托班其实时间是和幼儿园差不多的。下午四点半就放学,我在的这家比较好,4点半到6点前接都可以,如果接不了就付晚托费,我是长期晚托所以谈到了一小时10元,我上班,托班,家 三个位置都是比较近的,各地距离都是电动车10分钟左右,开车4-5分钟。由于我老公去其他市出差常驻,把车开走了。所以我买了个小电动车,每天送我儿子上托班自己去上班,其实还蛮方便的,就是确实又上班又接送孩子晚上还要照顾孩子吃喝洗澡睡,真的蛮累,
找托班机构我觉得不一定要大型。主要的几个点有就行,要近,要有监控,要环境宽敞。然后就是很多托班其实不太愿意要2岁以前的,因为不懂交流,不知道说尿尿或者大便,也还要换纸尿裤,还要喝奶。我这个机构是因为说一个班里7个小朋友,有一个比较小的可以照顾,我儿子就拖了,而且他白天不喝奶,都是下午一瓶纯牛奶,纸尿裤目前在慢慢戒,不强求他,不过他自己喜欢说脱裤裤尿尿,可能是托班环境影响。希望朋友们的宝宝都健康成长。
再不要脸的晒两张丑儿子的图,请不要举报~哈哈哈哈哈哈哈
给玩具狗狗喂猪肉脯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9660915916029952
我女儿多大会说话的呢?好像自从蹦出来第一个词“妈妈”后,每日都有惊喜发现。突飞猛进发展应该是在20个月左右。
哈哈,还好我有记录,有个独属女儿一人的大概语言进程流水账。
10个月的时候
开始每天不停地叫着爸爸爸爸…妈妈妈妈……好像能听明白很多话了,模仿能力超强。听到有人咳嗽,也会咳两声,看见有人拍手也会拍手,听见说再见就会挥动小手。
12个月的时候
会说爸爸、妈妈、蹦、灯、这,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发音。
每天会把家中各处的灯指给我看,告诉我那是灯。每天会不停地说着“这”,要么是在告诉我这是什么,要么就是让我告诉她那是什么。
13个月的时候
会嘟嘟囔囔地说话,甚至睡梦中也会时不时地说些什么,除了简单的那几个词语外,还听不懂在说什么,所以只能尽力去猜了。
听到狗吠声,或者看到小狗,无论是地上跑的,还是墙上画的,还有我衣服上的小狗图案,都会可爱地学着狗叫,发出类似“eng、eng”声音。
15个月的时候
能听明白大多数话,打招呼,拜拜,握手,刷牙,拿过来水杯、手机,打开、关闭火火兔……自己会做很多事情。
视频聊天的时候,打电话要结束的时候,听到我说“不跟你们说了,先不说了,好了就这样了”,或者干脆说“挂了”之类的话,就会在一旁不停地挥舞着小手拜拜。
让亲亲,会亲吻我的额头;让抱抱,会伸开双臂来抱抱我;让趴下觉觉,会撅着屁股趴下、把小脑袋放在枕头上“奥奥奥”地哄自己觉觉,然后几秒钟后再爬起来。
每天说得最多的话是爸爸、妈妈,像唱歌似的变换着音调,喊个不停。
爬楼梯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喜欢哼着自己自创的小调,开始是“哒哒、哒哒……”,后来是类似“engeng、engeng……”的声音,第一个字会发一声,第二个字发二声,很是欢快。
16个月的时候
除了会说爸爸、妈妈、这、那、灯、蹦,之外,还会说鸡蛋、木马、姐姐、奶。
只要看到我拿着鸡蛋,或者正在玩耍的时候听到敲碎鸡蛋的声音,都会不停地说着鸡蛋、鸡蛋……
骑木马的时候,不停地“木马、木马”说个不停,要喝奶的时候,会不停地扒拉着妈妈的衣服,口中说着奶、奶、奶……
关于绘本中的那些动物们,除了会模仿小绵羊的ba、ba声,还会了小牛的Moo,小狗的woof(会发f、f的声音),小猫的miao(会发成mao),还有小山羊的ma。
17个月的时候
会说很多简单的词语了。除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发音wawa)、奶奶(发音nana)、鸡蛋、大灯、袜子、娃娃、姐姐、蹦、吃、这、噗(噼里啪啦立体玩具书鱿鱼那页第一个字)、那、脏、剥(要吃东西时,会边说着吃吃剥剥,边做着剥开的手势,还要配上使劲的嗯嗯声)。
还有披萨(发音piba)、小猫叫mao、小牛叫mu、小绵羊ba、山羊ma、车声wuwu、香蕉nane,妈妈mum,还有泡泡bubble(兴奋的时候发音babi、一般发音babl)。
会经常说“脏”。玩滑梯时,滑梯上有雨水,洗手时,衣服上被溅上水,地板上有一些莫名黑点,桌子上有饭粒,会指着说“脏”,然后让妈妈擦擦。
18个月的时候
看到各种球时,不停地说着“ball、ball、ball”,看到小车的时候,就不停地说着“呜呜呜”,看到星星的时候,特别兴奋地说着“jiji”。
除此之外,还会说了一些词语,背背、抱抱、妹妹(发momo)、尿尿、姐姐、星星(发音“叽叽”)、啊呜、苹果(发音不吧buba)、哈、啊呜等。
现在最多一次可以说五个字了,就是“爸爸抱抱抱”,然后还会说一些听不清是什么的句子。
每天都会巴拉巴拉地说很多我听不懂的话,当然说得最多的就是“抱抱”。
还会模仿爸爸妈妈对话时的一问一答“爸爸,eng,妈妈,eng”,自己开心得说个不停,重复着这一问一答的简单句子。
口渴的时候,或者咳嗽的时候,会张开嘴,指着舌头,说“啊啊啊”,想吃东西的时候,会说“吃吃吃”,或者“啊呜、啊呜”。
喝到好喝的新鲜橙汁、酸奶,吃到好吃的煎三文鱼、鹌鹑蛋,会开心得鼓掌。
很喜欢去自己的小马桶上坐坐,会指着厕所方向,说着“尿尿”。
20个月的时候
表达欲望越来越强,有的时候会不停地说,每天很多时候小嘴都不闲着。大多数听不懂在说些什么,而宝宝只管自说自话,乐在其中。
模仿语言能力超强,听到一个词,会立马跟着说起来,词汇库进一步扩充着。妹妹,舅舅,豆豆,宝贝,哇,到,倒车,哎呀,elbow,baby,拜拜,兜,爷爷(你发音yaya),奶奶(相似音)……
好吧,其实是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现在差不多处于听到什么就说什么的阶段。每天都会从嘴里蹦出几个新词,发音还挺标准呢。
每次汽车要开往小区地下车库的时候,会兴奋地说着“到,到,到……”有一天晚上我指着自己的胳膊肘说了一句elbow,然后她就跟着重复,然后一晚上不停着说着elbow、elbow。
语言学习,能分清了四肢五官的大多数英语单词。eyes,ears,nose,mouth,hands,fingers,foot,toes,belly button,都能指出来在哪里。除此之外,还会一些动作,bend your neck,turn your head,wave your arms,clap your hands,stomp your foot。
还有动物叫,只要提起cow,sheep,cat,dog,duck,就会模仿着所提及的动物叫声。
跟爸爸打电话时,还会eng、eng地给爸爸哼唱小歌,唱着自己独创的歌曲。
21个月的时候
语言表达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吃完饭,会把自己吃饭的两个碗从餐椅上移到爸爸妈妈吃饭的桌上,说着,“饱,拿走”。
问还吃不吃,会说“不吃”,当吃完一碗时,发现另一碗还有吃的时,会说“还有”。会说热、烫,凉,不烫,时刻也在用着这几个词。
喝水的时候,水凉了,你就会说“凉”,然后等着给换温水。吃饭的时候,饭菜热了,喊着“烫”,把食物拿在手里,或者端着碗左右摇摆,以图散热。
洗澡的时候,我试好水温后,还会让她也试一下,她伸出小手,放进洗澡盆 ,说着“不烫、不烫”,才坐进洗澡盆。
洗脸的时候,不小心打湿了衣服,说着“脏”,就要脱下来。脱下衣服后,放在床围上,说“晾晾” ,给拿了新衣服穿上,开心地说“干净,不脏”。
带着去打疫苗时,我告诉她,“这次是妈妈打针,不是给宝贝打针”,她拉过我的手臂,指着肩膀处,说“妈妈打针,妈妈打针”。
最喜欢的娃娃不见了,bunny兔被拿去洗了,说着“娃娃,跑,没,找找”,“bunny,跑,找找”,就在爬爬垫上、床上四处翻看。
外出的时候,看见工作着的锅炉,大烟囱冒着烟,兴奋着指着那个方向说着“冒烟”。热水、热菜等冒着热气的时候,也会说“冒烟”。
刮风的日子,走在外面,冷飕飕的,会拽着我的手,说着“起风,大风,冷,跑”,然后就会看见一个小娃娃在风中拽着妈妈奔跑的画面。
特别喜欢跟人说拜拜,跟电梯里的叔叔、阿姨说拜拜,跟商城里的阿姨说拜拜,那一句“阿姨,拜拜”俘虏了不少人的心
爸爸上班的时候,不停地挥动着小手,说着“爸爸,拜拜”。下车的时候,会跟小车说拜拜,走出卧室的时候,会跟bunny兔、火火兔说拜拜,出门的时候,会跟积木、玩具车说拜拜……
玩积木的时候拼接成功后,会兴奋地说着“棒”。有时让我帮忙,看到我拼插好时,会拍着小手,开心地喊着“妈妈棒,妈妈棒”。
自己想偷偷看几页书,发现后会把我的书合上,放到一边,说着“妈妈玩,妈妈玩”
以前说香蕉从来都是nane,开始说完整的banana发音了。指着各个商场挂着的南瓜灯,说着pumpkin的类似发音pa ken。
喜欢读书,有时还会不读不罢休,一本又一本,一遍又一遍,喜欢说“读,读。
并且会自己选书读,说着“蹦”,把《蹦》从书架上拿出来让读,说着“baby”,把《don’t wake the baby 》递过来。
说着“洗澡”把小熊宝宝绘本中的《洗澡》那本书递过来,还有《睡觉》、《尿尿》、《拉》那几本书,总是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说着“睡觉”、“洗澡”、“尿尿”、“粑粑”……
22个月的时候
依然是语言发展的突飞猛进期。只要听到的话,几乎都能模仿出来了。
会说“大moon”、“大妈妈抱宝宝”、“不舒服”、“没不舒服”、“肚肚疼”、“姥姥(你发raorao)”、“太阳”、“大海”、“大海踩bubble”……
会试图抱起我,然后说着“妈妈重,抱不动”,会拿起盘子里的木耳,指着大点的说“大”,小点的说“小”,搬过来高凳子说“高”,指着旁边的矮凳说“矮”。
发现爸爸去上班了,会说“没爸爸,爸爸上班”。路过瀑布,声音比较大,爸爸抱着路过瀑布的时候,会说“爸爸抱,不怕”。
我的手不小心被盒子闭合时挤出淤血,说着“疼”,吹吹”,就给吹吹,吹完后说“不疼”。
要洗漱睡觉的时候,会跟自己的玩具说拜拜,“ball 拜拜”,“马拜拜”,“拼图拜拜“,“积木拜拜”,“都拜拜”
很喜欢说“不”,“不饿”、“不吃饭”、“不睡”、“不洗脸”、“不洗手”、“不洗澡”、“不刷牙”、、“不出去”、“不穿”、“不戴”,还有各种“不要不要”
24个月的时候
现在俨然一副小大人,不仅能听明白所有的话,还能说出好多好多话,只要是听到过的,都能说出来,已经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小复读机,我说一句,就跟着说一句,连语气都要模仿。
随着表达能力的提高,自主意识也开始增强,每日都在不停地说着“不”,捍卫着自己说不的权利。
洗手的时候,刚洗完一只手,把另一只手往后一缩,说着“不洗这只手”。穿衣服和鞋的时候,刚穿完一只脚,一条腿,一只胳膊,就开始把另一只脚、另一条腿,另一只胳膊往后伸开,说着“不穿这个”。
戴帽子的时候,不停地说着“不戴星星帽子”,帽子中间有个星星logo,就被称作星星帽子。已经会说星星了,可还是习惯发音jiji。
还会把各种娃娃,还有气球放到窗帘后面,自己再跑到门口位置,说着“one、two”,再小跑到窗帘后面找到自己藏起来的东西。
拿着《月亮的味道》看窗外大月亮,要够月亮,够不着,就说“开飞机够moon”,还要让爸爸开飞机够moon
喜欢喝奶、睡觉前、醒来后、玩耍中……说着“喝妈妈奶”,就兴奋地奔向我。有时奶被喝没了,还要挨个捏一下检查 ,确认后才说着,“妈妈奶没,喝牛奶(酸奶)”。
喜欢趴在我身上,或者大腿上,让我给挠痒痒,挠完以后,还要帮我挠痒痒,看着我身上的一个小痣,说着“妈妈这里痒痒”,就要给挠两下
这段时间几乎次次都在马桶上拉粑粑了,不需要提醒,提前喊着“拉粑粑”,就让领着冲向洗手间。
拉完粑粑后,一边说着“趴妈妈腿上,用湿巾擦屁屁”,一边把小脑袋趴我腿上,让给擦干净。
除了中文突飞猛进,基本表达没有任何问题之外,每天还会蹦出很多出乎意料的单词,purple、boots,window、door、ear、nose、eyes、hole、chimney……还有好多。
前几天还蹦出了第一句英文句子“I see you”。
25个月的时候
更加有主见,说话也更加流利了,中文句子表达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会有模
比一个月前更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喜欢,不喜欢,舒服,不舒服,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表达出来。
穿袜子勾住脚丫了,穿靴子没有穿好,纸尿裤或者小裤穿歪了,直接说“不舒服,不舒服”,调好后,就开心地说“没舒服”,意思就是没有不舒服了。
洗澡的时候,喜欢用水舀把水洒在自己身上,脖子上,特别享受地倚靠在洗澡盆上,说着“舒服、舒服”
有一次嘴不小心磕到床头上,就把嘴靠过来,说“不舒服,不舒服,碰到这里了”,然后指指床头,会说“没事,没事,小心点”。
有时还会把小嘴凑过来,说“不舒服,妈妈照照就好了”,然后让用手电筒给照照。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会自己爬起来,说着“没事没事,小猪佩奇也摔倒了”。
哭得时候,每次都会边哭边说“**哭了,**哭了”,然后想想接着说“乔治哭了,乔治哭了……”
睡梦中也会大哭一场,喊着“不要开厨房窗户”,或者“不要拿走ball”。第二天醒来,会自己说“**昨天晚上哭了,**为什么哭了呢?”
特别爱问“这是什么?”,拿着风车,拿着小木槌,拿着自己小时候的安抚奶嘴,或者指着书中的某个画面细节,不停地“这是什么?”乐此不疲。
特别爱问为什么,趴在地上说“**为什么趴地上呢?”,换衣服的时候,会说“**为什么没穿衣服呢?”,自己边闭上眼睛边说“**为什么闭眼睛了呢?”
看动画片的时候,读书的时候,特别爱跟书中内容过不去,每次还会把自己气得够呛!
“小猪佩奇不坐椅子上”,“小羊不坐星星上”,“maisy不坐在车里”,“小老鼠不戴帽子”,抠着书中的气球说“要气球,要气球 ”……
拉粑粑尿尿的时候,会一边喊着“尿尿,马用马桶”,或者“拉粑粑,马桶马桶”,一边喊上妈妈一起冲向洗手间。
我亲吻额头说晚安的时候,也要朝我额头方向回一个亲吻,会挥着小手跟站在门口的爸爸说“睡觉,拜拜,晚安”,会兴高采烈地跑向厨房,说着“**来了,**来了”……
还会自己数数了,可以很熟练地从1数到 ,还是用英语。
会说很多英文单词了,从简单的ball、boots、moon、eyes、nose、ear、hole、door、tail,到复杂点的banane、bubble、purple、yellow、window,再到更复杂点的pumpkin、chimney、dinosaur……
再到I see you,one、two、three……ten,还有读《small Pig》的时候,蹦出来small pig、people、pigpen几个单词。
把一个大发夹用手放在我屁股上,开心地说着,“妈妈的tail,妈妈的tail”。 我买的卫生巾收到了,会把好几盒摞到一起,爸爸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答道“妈妈的纸尿裤”
26个月的时候
语言能力进一步增强,还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每天早晨刷牙的时候,会再三商量,“等一会再刷牙,先下楼”。
读《wheels on the bus》的时候,会说“**不是也有bus吗?”,吃饭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的小夜灯遥控器,会说“这不是小夜灯的遥控器吗?”
用的词语和会用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起来。一起在外面玩要回家的时候,会特别不舍地说“再玩一会儿”,还会说“再玩五分钟”。偶尔还会特别配合地说“到时间了”。
一起晾晒衣服的时候,会说着“晒晒太阳吧”,把衣服搭在有太阳的地方。即使是晚上 ,也要搭在白天有太阳的位置。
告诉她说“晚上没有太阳,晾在哪里都可以哦”,还是坚持着“搭这里就有太阳了”。
吃东西的时候,会说着“一人一个,一起吃”。
依然在不停地蹦着英语单词,lobster、bicycle、bus,甚至还会说读“wheels on the bus”。
一起玩滑梯积木的时候,一起放飞玩滑翔飞机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说着“Ready ,steady,go!“。临了还问一下“ready,steady,go”是什么?
唱little bee的时候,我唱“little bee ,little bee”,会接“round round round”,临了问一句“round round round是什么?”
说话越来越幽默风趣了。在小马桶上尿完尿,拿纸擦擦,然后看着扔到大马桶中的纸说“纸在马桶里游泳呢。”
自己拉衣服拉链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下巴,说“拉链扎胡子了!”
我身上有一个痣,每次看到,都说着“妈妈身上有一个ball,痒痒”,然后就要帮着挠挠,挠一挠后再帮着用衣服盖上,说“盖上就不痒了”。
中午太阳会照射到厨房,在厨房的时候,太阳光会照眼睛,说着“照眼睛,在这里就不照眼睛了”,然后就躲藏在我的睡裙里
……
然后到现在28个月了,完全可以无障碍沟通交流了,每天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会接很多英文童谣下一句,还会自己唱完整的little star了,每天所带来的惊喜依然继续着。
其实不必纠结着早一日、晚一日说话,早一天、晚一天走路,就是早一个月晚一个月的事,或者早一年晚一年的事,凡事顺其自然就好。
而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多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不管他说还是不说。
@知乎亲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CDC,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网站上发布的儿童发育里程碑。
我家希希是一个稍微落后于平均值的孩子。如果跟身旁朋友家的孩子相比,我经常会稍稍郁闷一下。然而,儿医从来没有对她表示过担忧,因为她的发育完全符合CDC发育里程碑的要求。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偏快偏慢都属于个体差异,是并不需要担心的。
语言方面,我简单解释一下:
我们儿医说,18个月之前并不需要在意孩子会不会说话。18个月的时候,要求能说几个有意义的词。能说3-5个词就是及格了。
而“词”的定义呢,就是只要孩子能发出一个固定的音,并且可以与一个固定的意思联系起来,哪怕是自己胡编的,也算。学小动物叫也算。哪怕孩子不会说别的,你问“猫咪怎么叫”孩子说喵,问“狗狗怎么叫”说“欧欧”,问“鸭子怎么叫”说个嘎嘎,这就合格了。
到两岁的时候,儿医要求孩子会说20个以上的单字,并且开始把两个以上的字连在一起说。比如,“妈妈抱”,“爸爸吃”,“猫猫爬”,这就算数。
儿医说,大多数孩子的语言爆发期是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两岁之前只会蹦单字,两岁之后才进入语言爆发期也是很正常的。确实,有的孩子特别早,一岁半就开始说句子,但是晚一点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对于孩子来说,发育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说话晚的孩子也不是说孩子以后的语言能力就会比较差。就比如说,有的孩子十个月就会走路了,有的孩子十五个月才走路,那十五个月走路的孩子长大了走路会走得比较差吗?好像也没这么个说法。对于孩子的发育来说,发育早不代表成年后的能力就会比较好。早就是早,仅此而已。
在我回答了一篇关于自闭症的问题之后,很多忧心家长私信问我儿童发育问题。有家长发私信问我,”我家邻居的孩子一岁半说话都一串一串的了,我家也一岁半只会蹦词,正不正常?“ 或者是 ”我家孩子快两岁了还不能说句子,正不正常?“其实这些家长是书读的不够,却跟别人比的太多。小孩子发育有快有慢,比不得也急不得。只要在正常值范围内,那就没有对不对好不好之分。
事实上,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家长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能听懂多少。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对于小孩子来说,”听懂“远远比”会说“重要得多。如果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能听懂大人讲话,能执行大人指令,但是孩子不说话,我可能会比较乐观地觉得孩子是个体差异说话偏晚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不能听懂大人说话,不能按照家长的指令拿东西,不能按照家长的要求指出常见的物品,那我就觉得家长得带孩子去看看医生,看看专业意见,不能耽误了。
继续拿我家希希举例吧。希希是个各方面都不太快的孩子,属于中等偏下。我对她的观察也比较仔细。同样焦急的家长可以对比一下我家孩子的发育时间线。
希希开始明确地表现出听懂人话,是将近一岁的时候。在此之前,对她说任何话都并没有有效的反馈。家里人由于带孩子实在太无聊会经常进入无限话唠模式,一遍又一遍地跟她讲”这是小海马,这是书,这是娃娃,这是希希的手手,这是希希的脚脚“,然而希希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想啃就啃,想哭就哭,想嚎就嚎。至于你教她什么? ----"这是什么背景噪音啊不用理!”
然而在将近一岁的某一天,妈妈我非常无聊地对希希说“希希你看那里有个南瓜,南~瓜~,你知道哪个是南瓜吗?”
结果,结果!希希准确地从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玩具里面拎起了那个布艺小南瓜,爬过来递给了我!
那一刻我感觉好像看到了神迹。
那一整天,全家人在没完没了地尝试,看希希到底认识多少东西。
妈妈比较保守,重复实验“南瓜”,发现有50%几率希希会拿来南瓜,20%几率希希随手递给我点啥,20%几率完全无视我,10%几率直接愤怒开嚎。
妈妈心想:根据这个数据统计,希希很有可能真的听懂了南瓜。
爸爸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对希希分别输入“书,手机,南瓜,猫头鹰”等多个指令,希希居然每次都拿对了!爸爸又惊又喜,下午进行重复实验,结果大失败。爸爸说:南瓜!希希随手捡起一个球递给她爹。爸爸:不是球,是南瓜!希希把球一丢,塞给她爹一个猫头鹰。爸爸摇头:南瓜!希希大怒,把猫头鹰一丢,愤怒狂嚎,涕泪交加。估计崽崽心里在想:“这人怎么这么麻烦,居然糊弄不过去!”
总之,一岁前后,希希开始听得懂人话了。这是认知大爆发的开始。
从递给我南瓜那天开始,我们每天都发现希希懂的越来越多。大概13-14个月大,我们发现可以教会希希一些类似于欢迎再见之类的东西了。她开始知道听到“再见”和“打招呼”的时候要晃晃小手手。某一天希希自己乐此不疲地拍肚肚,妈妈趁机教了她“肚肚”,于是她每次听到“肚肚”这个词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不久,她就可以指出自己的耳朵、手手、肚子、脚脚了。鼻子很不好教,因为她只知道鼻子好像在脸上,具体在哪儿就摸不对了,一会儿摸上脑门,一会儿摸进嘴巴。
在希希十四到十五个月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听懂很多的指令与长句子了。告诉她“把纸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她就乐颠颠地照做。告诉她“拿拖鞋给爸爸”,她不但可以做,而且可以分辨出哪双鞋是爸爸的,哪双鞋是妈妈的,绝对不会拿错。
更重要的是,也是在十四个月大,希希解锁了新技能: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嘎嘎。
当过家长的人都懂,孩子在真正学会说话之前,会有一段胡乱发声的时期。可能有的孩子两三个月就发出过”BaBa MaMa"的音,但并不是有意义的。在十四个月的某一天,希希乱喊的词是”GAGAGAGA“。妈妈依旧闲着无聊嘛,听到希希”GaGa"大喊,就顺势开始教:”鸭子怎么叫呀?嘎嘎~ 鸭子怎么叫呀?嘎嘎~“ 希希已经进入认知爆发阶段,学东西很快。没教几次,她就会在妈妈说”鸭子怎么叫?“之后非常愉快地大喊一声”嘎嘎!“
在这个阶段,我只觉得自己是呆着没事教会了希希一个好玩的小把戏,可以出去逗邻居乐乐。妈妈问一句”鸭子怎么叫“, 孩子喊声”嘎嘎“,怎么想都是挺好玩的。但是当天晚上,希希就指着一张画着鸭子的卡片,认真地喊了一声:”嘎嘎!“
这其实是一个里程碑一般的突破,希希忽然明白了,她的嘴巴发音是可以有意义的,她可以用”发音“来代表一个东西!在这之后的没几天,她解锁了身边一切跟嘎嘎相关的东西。泡澡的小黄鸭是嘎嘎;卡片上印的鸭子是嘎嘎;小猪佩奇动画片里面永远在池塘里游泳的黄鸭子是嘎嘎;有尖嘴的是嘎嘎;有翅膀的是嘎嘎;黄色的是嘎嘎……喂,你有点过分了嘿!
总之,我们得告诉希希孔雀不是嘎嘎,小鸟不是嘎嘎,黄色的花也不是嘎嘎。嘎嘎范围不能无限扩展。但这就是她至关重要的第一个词:嘎嘎。
然后希希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学会了妈妈、啊呜(猫咪)、噢噢(狗狗)、嗷(恐龙和大老虎)等等容易发音的词。为什么这一切又是突如其来的?因为首先,她已经能听懂这些词,她的脑海里面已经有了这些概念。其次,她明白了自己用嘴巴发音是有意义的。最后,她只会发这些音。。。。
只有”爸爸“这个词,希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极大困惑。
有可能是因为希希某次拉臭臭之后我们说过”拉粑粑“这个词,希希执着地认为”baba"这个音就是跟屎尿屁有关。屎=BABA,尿布=BABA,尿布扔进了垃圾桶所以垃圾桶=BABA,垃圾桶里有脏东西所以脏东西=BABA;拉屎跟放屁有关所以放屁等于BABA。。。。也是这个时候我们发觉这个娃的联想能力极强,稍微有点关系她就能连到一起。娃姥姥笑称希希是在“合并同类项”。而且这小家伙记性居然也很好。有一次妈妈给她讲“棕熊棕熊你看见了啥”,有一页是个黑白条纹的臭鼬。妈妈顺嘴提了一句“臭鼬会放屁,很臭的。”结果希希指着臭鼬大喊“BABA!”——那几天娃爸爸非常的郁卒。崽子每次翻开棕熊书都会指着臭鼬大喊一声“BABA”,但是死活不肯管亲爹叫爸爸。她爹只能苦中作乐地对我说:“我崽一定是觉得我不是脏东西所以不能管我叫BABA。”
但是没多久之后崽子开始管她爹叫Baba了,那时候她爹已经不知道是高兴好还是不高兴好了。对,娃终于喊爸爸了,但这是不是说明娃觉得她爹也可以被归类为脏东西了呢。。。
十八个月例行见儿医检查时,希希可以说二十个左右的单音词和叠词。儿医说,做得很棒,没有任何不正常的地方。——十八个月的标准是,能听懂大部分常见指令,并且可以说5个以上的词。单音节词和叠词都算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算数。小猫怎么叫,小狗怎么叫,都算数。自创词也算。我家希希不知怎么想的,管所有吃的叫”不哇“,既当名词也当动词用,儿医说也可以算一个词。(其实后来妈妈觉得不哇可能是从blueberry变出来的,然后希希的联想能力太强,就把一切相关的都联想进去了。)只要达到了这个标准,恭喜你孩子合格。至于你觉得慢,觉得比别人家落后?那医生帮不了你,觉得落后就多教教吧。
两岁也有语言标准。两岁时的语言标准是,能说20个以上的词,并且开始把两个或以上的词连在一起说。注意,“说句子”不是一个明确的标准。”把两个词连起来“才是标准。
希希21-22个月的时候,开始把词连起来努力地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了。有一次,她指着院子里的草莓叶子说:“丝丝,不哇,妈妈,啪!” 妈妈笑得扶着柱子走不动路,完全听懂了她在说什么:她说有条小蚯蚓吃草莓,妈妈把草莓扔掉了。
还有一次,她在猫头鹰床单上吐了,妈妈赶紧拿床单去洗。希希认认真真地描述:“希希,噗,owl, BABA(对的她仍然用BABA来表达脏脏的意思),妈妈,哗哗哗。”
我就觉得,这还挺有逻辑的嘿。。。
目前希希两岁半,基本上日常的简单交流都会说了。语法仍旧是混乱的,代词也是弄不太懂的,但是意思表达得都很清晰。要吃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吃什么,不要做什么,都在努力地用她自己的方式和我们描述。比如,前两天她想吃樱桃,但是想不起来樱桃怎么说了,她的说法是,“red,核那个”。嗯,红色,有核,妈妈听懂啦!
昨天买了荔枝给她,她又忘了荔枝怎么说。这次是“red,核那个,不要樱桃”。
好的,妈妈又听懂了,红色,有核,不要樱桃,荔枝无误。。。
然后,两岁半的希希说话仍然非常有逻辑。
带她在湖边玩叶子丢下水的游戏,来了一群鸭子。希希丢了一片叶子给鸭子们。妈妈问:“希希是要嘎嘎们一起玩叶子吗?”
希希摇头:“希希有手手,希希玩叶叶。嘎嘎没有手手,嘎嘎不要玩叶叶。”
简直超级有道理好吗!
四十个月,开口说了第一个单词:巴士。四十个月前没有说过一个字,哪怕是爸爸妈妈都没有说过。简单的单词指令听得懂,难的不行,他不爱和人玩,无视规则,喜欢一个人玩车玩积木,在托儿所永远是自己玩,不合群,别的孩子听故事的时候他一个人玩积木。
两岁还不说话的时候带去发育中心被诊断为智力40,智障,让我们读完托儿所以后去残障人士学校。
三岁的时候体检还是没有说话,穿衣服没有喜好,喜欢玩具车,会用动作表达需求,语言没有反应,不听指令,不会模仿,在儿童医院判断为自闭症,在体检中心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智力没有大碍。
三岁半的时候他开始说话,会说巴士,苹果汁,妈妈,爸爸,香蕉,等大约四十个单词。这时候我们搬家,正常幼儿园拒绝收他,再次带去诊断,诊断过程对医师没有兴趣,不看人,不听话,只玩自己的玩具,儿童医院判断为自闭症,国家残障中心判断为语言发育迟缓。
现在他四岁了,入学了一家收他的托儿所,我们在日本,政府出钱托儿所给他多配了一个老师协助他上课。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话慢慢多起来了,先是一个字蹦单词,现在开始说两个单词,比起动作,他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了,会说冷,热,喝果汁,喝牛奶,看汪汪救助队,肚子疼,难喝,好喝,喜欢,讨厌,不要,出门,回家。也开始喜欢和人玩了,爱笑,会看大人脸色做反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
他和普通孩子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他每天都有进步,哪怕是一些微小的,我都觉得很满足,昨天让他帮我去隔壁房间拿块饼干,他帮我拿来的时候我觉得他好厉害!和他玩贴纸游戏他会把鸟贴在天上,鱼贴在河里,胡萝卜贴在兔子面前,我觉得他好聪明!他看见地上的垃圾会捡起来去扔掉我觉得他好有素质好懂事!
他出生前我设想了很多教育方法,我们生活在日本,我和前夫都是受的英语授课的教育,打算从小和他说英语,再说中文,这样他就能有三种母语赢在起跑线了。现在我只想他这辈子快乐就好,哪怕他这辈子不能独立生活了我愿意养他一辈子,作为家长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他的人生负责,有能力赚钱给他买房,满足他的生活需求,他能力上落后但自身心态挺好的哈哈整天笑嘻嘻乐呵呵的,很容易开心,他快乐我就快乐,发育落后也有自己发育落后的幸福吧。
谢谢评论们,你们很温暖
今天四岁四个月,带去外面吃饭时候问他想吃什么他会看着菜单表达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