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19:08:58
7周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该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已经7周岁了,还是不会说话,在三岁的时候检查脑发育不良,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后吃过一段时间中药,好了许多,能走路了。到5岁时因还不会说话就带到杭州儿童医院检查,做了智力测试和认知测试,不怎么理想,脑发育还是没跟上。回来之后就放在我们市里的红十字会医院做物理治疗(里面的医生不是专业的)。现在只有叫奶奶是叫两个字的,叫其他人都是叫一个字的,我们教他说话时,他的舌头不会有太多的活动,只会用嘴唇来模仿我们的嘴唇的动作。这种情况还能有好起来的机会不?
我娃两岁的时候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髓鞘发育迟缓,疑似自闭症,机构干预了一年只会模仿动作,就是不模仿你开口发音,但是他自己会发很多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但是都是无意义的,后来上了口肌课第一天回来就会模仿你啊了
我记得他当时有个很大问题就是不让人碰他的嘴巴,残联的机构老师说没办法,后来去的一个语言很出名的机构开的音,模仿你说话了,后来一年慢慢出来命名、表达需求,虽说现在语言还是很差,但是最起码开口了
我不太理解你,为什么孩子很早就检查出来发育不良不去专业的机构治疗,要拖到现在?
然后还来这里问该怎么办?医生没告诉你该怎么办吗?去康复中心治疗啊还能怎么办?
你在指望知乎的朋友们告诉你什么灵丹妙药呢?还是发些可怜你的话安慰安慰你呢?
三岁检查过孩子,已经知道孩子是脑发育不良,为什么当时没有尽快干预呢?大脑发育不良会影响孩子很多功能的发展,比如语言功能、大运动功能、精细化功能等等。
如果当时就开始干预,那么孩子落后同龄孩子的差距就会因为科学的干预而逐渐的减小,但是现在孩子七岁了还是不会说话,已经与同龄孩子相差太多了,智力上落后的差距也太大了。
您的儿子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如果孩子在三岁左右被诊断为脑发育不良,并且现在仍然不会说话,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再次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头颅核磁检查、听力测试、语言能力测试等,以了解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具体原因。
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是由于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那么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您所在城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物理治疗可能对孩子的康复有一定帮助,但如果效果不明显,建议考虑寻找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全面的语言康复训练。在康复过程中,家长也需要注意与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鼓励孩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此外,您的儿子舌头活动不灵活可能也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语言治疗师,了解一些可以帮助改善舌头活动的家庭训练方法。
虽然无法确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完全康复,但只要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并且在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下持续努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整体发展都有可能得到显著改善。希望您能够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4岁的小叮当(化名),是一个全面发育迟缓的宝宝,从无语言变成小话痨,整天跟在妈妈后边说不停,妈妈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
爸爸妈妈一心扑在工作上,人到中年才生下了小叮当。为了继续打拼,小叮当出生3个月后,妈妈就交给爷爷奶奶带养。
在1岁半的时候,爷爷奶奶发现小叮当有些不一样,逗他玩的时候,眼睛总是斜着看向另一边,很少有表情微笑,注意力也很差,教他说话也很少回应。妈妈带他去儿童医院检查,判断结果让妈妈陷入了黑暗当中,医生诊断小叮当可能是全面发育迟缓,发育商的五项检测都落后较多,由于年龄较小,暂时无法进行自闭症诊断,需要在3岁左右再次进行筛查和评估。同时建议妈妈及早开展家庭干预,后期可能需要进行专业机构的帮助。
在接下来的1年里,妈妈辞掉工作开始全力以赴,买了很多网上的资料教小叮当说话。一年的付出并没有看到希望,让全家恐慌的是,小叮当表现的发育异常越来越明显,对视差、注意力无法集中、无语言交流,认知方面也很差。
和很多家长一样,家庭干预走不通之后,妈妈带着宝宝开始“转战四方”,积极寻找改善现状的方法。多方辗转,最终在某三甲医院的主任介绍下,得知了北京阳光语言矫正学校。
尝试了多种方法的妈妈带着疑惑与期待走进了阳光语言,北京、上海、长春的几位专家连线,针对小叮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检查,量身订做了《AFPC》综合训练方案,包括综合训练、诊断训练ACA、低密度训练LACA等几个方面。
这个方案非常适用于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综合干预,针对同时存在语言、认知及行为问题提升非常快。它以功能和语言矫正训练为主线和学习任务、同步进行行为(behavior)、理解认知(cognition)、语言开发、语言表达(expression)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训练,从而保证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我们对小叮当的干预分为两个阶段:
综合一段:语言开发,功能训练,语音矫正,认知训练,行为干预,表达能力,家长指导等。
综合二段:达到音准和配合度标准后进入二段,语言、认知、行为、表达能力等综合训练提高。
小叮当的第一个阶段用了120个课时,每次训练结束后都会有较大的进步。
2周的时间,小叮当从无语言交流转变成为能发出简单的音节,比如说“要”“给”“好”,能够简单地表达出需求。与他人对视时间增长,开始关注外界和父母的动态,会追踪父母的脚步,观察外界的变化。
2个月的时间,进步更为突出。不仅对于外界的信息更为包容接纳,而且能够说出更多的短词,在看到妈妈时,会主动叫“妈妈”,早上入校的时候,会说“老师早上好”,在家里和父母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很多亲子游戏都能够顺利的展开。不会再同训练前一样,妈妈怎么教他都没有反应,不配合,不听指令。
第一阶段训练结束后,小叮当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妈妈都说宝宝表现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孩子”了。
变化一:眼睛越来越有神了
“视而不见”曾经是妈妈最头疼的问题,以前的小叮当眼神总是呆呆的,盯着一个方向不知道在看什么。妈妈买了很多图片,绘本,玩具,用这些来做视觉注意力训练,一点效果都没有。
现在的小叮当不一样了,眼神变得灵动了,有神采了。知道用眼神去表达了,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有趣的,都会主动去要。老师有专门的视觉注意力训练技巧,对这些全面发育迟缓孩子来说,视觉注意力提高了,语言认知学习的窗口就打开了。
变化二:会用语言进行共情交流了
“无动于衷”是我们见到小叮当的第一印象。妈妈说,以前小叮当不仅无语言,对妈妈的依赖感也很弱。很多亲子游戏都玩不下去。
现在的小叮当不一样了,妈妈每天都会抱着小叮当下楼遛弯,教他如何打招呼,如何说“拜拜”。在亲子游戏的互动中,小叮当的情感依赖表现得越来越好了,妈妈一旦离开视线,他就会发声寻找,离得很远就朝着妈妈的方向伸手要抱抱。
变化三:社交意愿增强,有融合迹象
妈妈最担心的问题是能不能上幼儿园,来阳光语言之前,妈妈曾经尝试过把宝宝送进幼儿园,结果无一例外都被婉拒了。对于这种比较严重的发育迟缓儿童来说,很多幼儿园是不敢冒这个风险的。
对于小叮当来说,迈进幼儿园的最大门槛就是语言和社交。在第二阶段的干预中,小叮当已经能够字正腔圆的发声,能够用短句进行交流,流畅地表达需求和描述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情,交往能力、跟随玩耍的能力都有了发展与提高。已经完全具备了幼儿园“融合”的基础条件。
现在的小叮当,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小“话痨”,一刻都不会闲着,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稀奇,总会拉着妈妈问个不停。句子已经能够达到8字以上,交流对话虽然慢一些,但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小心思了。
在接下来的后期干预中,我们相信,随着注意力水平提升,多动行为减少,自理能力增强,小叮当很快就能进入幼儿园,开始一段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