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02:39:54
5岁孩子不听话,特别倔强,该怎和他沟通?
家里孩子幼儿园5岁..一点不听话,打了打了,就是死犟 不写作业。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好好跟她说,也不听。反正不想做的事就是不做。属于软硬都不吃那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天天气死人
1、其实成年人也一样,不想做的事,如果不是被更强的人
2、如果你觉得这是个问题,那对自己也应该一视同仁,不能说你自己不喜欢的不想做的事可以不做,但是孩子不想做的,你就可以逼迫他去做,并且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3、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以玩乐为主,读书写字这种学习并不是重点。当然,这不是说书本学习不重要,而是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许有其他原因。
比如,冢里没有学习氛围,大人都在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让他一个人读书学习;
比如,不喜欢某位老师,或是被老师批评过,所以不想学;
比如,还没适应学习环境和小伙伴们,注意力不在学习上;
比如,确实不喜欢,同时老师教的也很无趣,所以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等等等等
那么做为家长要做的应
不完成就要挨打打骂,如果你在上班的时候,工作没做好或是没完成任务,领导给你一巴掌,不知道你明天还会不会来上班。
我想,只要有选择,你都不会再来上班了吧,甚至反手回两巴掌,让他长长记性。
那到孩子身上,为什么就可以打骂?
是因为孩子还小还不了手,所以欺负他吧。
4、孩子听不听话,听话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得看做为家长的定义,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不听话;如果你觉得孩子早上起不来床是不听话;如果你觉得孩子贪玩是不听话;那就是你的要求太高了。你希望孩子是一个机器,他的一切行为听你的控制,那你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对待么?
5、好好说不听,是这么说的么:快写,不写完别吃饭;不写明天我跟老师说处罚你;不写,不认真学习,成绩不好,一辈子没出息........如果是这么说的话,孩子不听就很正常了。
6、怎么办?先反思一下,自省一下,如果别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自己是否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遇到同样的事情,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会比较能接受一点,你就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尊重,理解,接纳孩子,慢慢的,关系就会得以改善,就看愿不愿意去做了。
7、家长如果希望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自己应该先做好榜样,同时引导孩子,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通过打骂。
8、为人父母是对自己的修炼。你教育反了。
家长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我的解析如下:
1、死犟,其实反过来我们也是一个死犟的人,只有死犟的人碰上死犟的人才会两败俱伤,所以当当孩子死犟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要做那个死犟的人,要想办法去缓解这种关系,比如:逗他一下,只要孩子一下开心了那么再跟孩子沟通就不成问题了。
2、孩子不写作业肯定有不写作业的原因,我们必须要找到不写作业的原因才可以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靠打他哄他才可以的。
3、考虑孩子是否有多动症,畏难情绪,能力不足的问题,一般这三类孩子都会有不愿意写作业的问题,如果是这三类孩子,通过一定的干预训练会好很多,祝好
多多同学已经说得很好了,我就不废话了。
正人先正己。
这次我想直接用一本书名来回答题主您的问题——
看了你问题的描述,挺无力的。
首先看得出来不听话挨打是常有的事。题主你正在给他示范用暴力来宣泄情绪,这是你想教给他的东西吗?
其次,五岁的幼儿园的孩子有什么作业是非得完成的?现在小学一二年级都不布置书面作业了不是吗?
再次,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才五岁就已经被判“不知道怎么教育”了。可见说和打都不管用了,确实不知道怎么办了,现在才在想其他办法,早干嘛去了?
咱们当家长的,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条件,让孩子绘本读名著的同时,自己也不能原地踏步啊,你让五岁的娃做家庭作业,明显带着“鸡”他的想法,说实在的,鸡娃不如鸡自己,家长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孩子真的差不到哪儿去。
为什么我要给你安利上面那本书呢?因为里面的方法真的有用。
就拿《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来说,我那三岁的侄儿是个典型的脾气暴躁的小家伙,总是突然大爆发大崩溃,情绪就像火山喷发,一起聚会的时候我们都怕他突然炸了,往往他闹起来就得一两个小时。
有一次在他家,我儿子(一岁)跟他一起玩玩具,我们大人在聊天,我注意到我儿子伸手把他摆好的磁力片扒拉开了,他摆好的形状被破坏了。他立即跳了起来,叫着“不要你玩!”就冲向他的妈妈。
我表妹拉住他说:“乱了重新摆嘛,带着弟弟一起好好玩。”
侄儿听了又是跺脚又是喊叫,接着就要往地上躺。
表妹眼看哄不住要发火了,我给了她一个眼神,蹲在侄儿面前说:“弟弟把你的磁力片弄乱了你很生气对不对?”
他嘴角撇得像个八字点头说对。
我说:“你朝妈妈扑过去是想把这件事告诉她吗?”
他平静一点了说:“我想叫妈妈不准他玩。”
我说:“他太小,还不太懂规则,你可以自己告诉他吗?跟他示范应该怎么玩。”
他擦擦眼泪说好。然后转身对弟弟说,你不准弄乱我的玩具。你可以玩那个。
弟弟只是眨巴着眼睛盯着哥哥,对刚才发生了什么浑然不觉。
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两个孩子各玩各的,互不打扰。
你看,这就是当你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时,他们能给我们展示的自控力。
题主,想想自己,有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需要被尊重的人来对待。
当然,我知道你会有担忧,你担心自己失去威严,担心不打不骂就变成了事事顺从,事事顺从就等于溺爱你的孩子。不给他建议,你怕他学坏。
书里有答案——
你想要设立界限,前提是你得接纳和理解他的感受。这样的结果才会是你跟他一起去面对困难,而不是他在心里跟你对抗。
再来说惩罚,代替惩罚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他不完成作业,那就让他承担自然后果,自己去跟老师解释,接受老师的批评。
你替他急,他自己就不急,你急得揍了他一顿,他会觉得既然都挨揍了,扯平了,犯错的负疚感也没了。所以你这次打了,他下次还敢。而且他跟你学着用暴力解决问题,揍孩子得不偿失,你好好考虑。
当然这本书还介绍了如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等十分行之有效的办法。虽然读起来有种浓浓的翻译腔,里面的一些事例也不太符合我国国情,需要你融会贯通一下,但是里面介绍的方法的确是经过我这个和许许多多孩子打过交道的八年班主任老师认证的好方法。
来看看它获得哪些荣誉吧——被《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图书”;荣登《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你可以先翻看里面的漫画,领悟了精髓,再来仔细研读文字部分。
这的确是一本我为之疯狂打call,操作性很强的好书。
题主,如果你看到我这篇回答了的话,真的,听我一句劝,咱们当家长的,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孩子成长得很快的,别拖着拖着发现来不及了。
愿我的回答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在父母说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想法的时候,孩子却不去接受,反而习惯性地一意孤行。那家长怎么办?是只能强行压制自己的脾气?或者先换个心态,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到听话。
首先还是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管教呢?
第一、孩子的理解力有待提升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父母说的话,孩子并不理解,根本不知道父母想表达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正是因为这种不理解,使其对自己的想法过分信任,而听不进去父母所想说的的话。所以一切完全取决于你的表达,跟孩子的理解力息息相关。
第二、孩子自我认知有偏差
孩子在3岁-5岁期间,正是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孩子开始对自己感兴趣,开始注重自己的表达,也会开始变得很在意他人的看法,有的会被别人的看法和表达影响行为,造成心理认知的一种错误的偏差。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表扬过度、甚至溺爱骄纵,都可能造成孩子内心的“自我膨胀感”不断扩大,变得自负起来,也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第三、孩子自己不满意
孩子对父母不满意,尤其是一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比较专横、控制欲很强的父母。无论大事小情,都喜欢控制孩子的一切,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
哪怕是孩子逐渐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些父母也不会听取。反而固化地用老方法管教孩子,孩子内心就会萌发反抗的情绪,与自己的认知形成反差,变得不听话起来,甚至是为了表达反抗,而故意不听话。
第四、父母言行不一
有些父母在要求孩子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做到。言行不一致,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不尊重。尤其是孩子的心性成长期,孩子就会认为,家长自己没有做到,就没有权利去要求孩子做到。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家长的威信出现了问题,那孩子如何能敬重父母呢,父母说的话也就必然不会听了。
当然了,孩子偏执不听话,还是需要教导的,尤其有一点注意事项。
孩子需要管教,管教需要使用一些语言,有哪些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呢?
——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总是说:“你必须……”“你得听我的”“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类似于命令的话,是很难让有主见的孩子接受的,基本上家长说出来后,孩子就很排斥了。
没有谁愿意被命令着去做事情,而且时间久了,负面情绪就会越积越多,跟父母的亲子关系就会变得很差。
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想法,在意自己的感受,十分渴望被尊重了,是不可能接受父母的这种命令口吻的。
那家长如何利用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引导呢?
——
1、首先谨慎言行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要注意言行的控制。情绪失控或者不理智的时候不要去管教孩子。先做好情绪的控制,再来教导孩子,才能把教育真正的做得恰到好处。对于孩子接受来说也会十分的容易,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自尊心。
2、其次会倾听谈话
以身作则最重要的是要会倾听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或者或者是灌输。
这一点如果父母能做到,孩子也会跟父母一样,学会倾听。在与孩子沟通的建立上也会因为有了它出现而变得更顺畅。不会出现一些抵触的情绪,影响沟通氛围和进行。
3、还有就是共同遵守
和孩子一起制定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规则要求,要共同遵守。不要认为是家长就可以有特殊待遇,一视同仁的教育从孩子本身来说更容易接受。
一旦家长自己没有遵守规定,建议要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遵守落地规则,孩子会变得有主见,这可不是偏执了就,在有主见的同时,也会听从父母的管教。因为家长和孩子的共同遵守,换来了家长的威信树立。
4、最后就是要坚持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的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有些家长有时可能有点情绪化,如果能够坚持每天都有正能量的传递,减少情绪化,利于孩子接受自己,改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