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21:02:12
5 周岁的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怎么矫正?
不用管。否则后悔莫及。
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怎么做。
袁运录:儿童口吃三个月后……
儿童在口吃发生时,往往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如内疚感、困难干、羞耻感、挫折感、恐惧感等等,尤其是他人给予过多的关注,或者给予过多的打断,比如“你快点说,好好说,再说一遍等等”“你想好了再说,”这些语言暗示和打断行为,都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甚至会极大的诱发一系列的不安情绪。从而加强了孩子对自己口吃的负面意识,口吃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再说话时变得更加犹豫、胆小,甚至拒绝开口讲话。
孩子在家庭中是关注的焦点,很多宝爸宝妈一旦发现宝宝刚学会说话时磕磕绊绊,就会格外紧张,语气、眼神和表情等,表现出的焦虑和心态,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这种潜意识也在传递一种不良信号,父母一定要警惕。别一边提醒孩子,一边安慰孩子,让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
通常来说,在2-5岁左右正在开始大量学习语言、说话量也越来越多的孩子当中,大约每20名幼儿中就有1名会出现口吃的症状。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口吃的症状,很多家长都会非常着急。如果处理得当,这种口吃可能只是阶段性的问题。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变化,在这个时期,即使孩子有口吃,也不要过度焦虑,这一点很重要。
要试着关注孩子想说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要培养孩子不管有没有出现口吃,都可以把想说的话都说到最后。而家长作为倾听者,学会如何与口吃的孩子交谈以及如何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 家长和孩子说话时
无论有没有口吃,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讲都是处于语言发展过程中,大人的话(信息量和速度等)孩子在短时间内同时运用“听”、“理解”、“说”等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 尽量放慢语速
2. 用简短容易理解的话
3. 孩子说完后,大人稍微停顿一会再说
4. 提容易回答的问题
? 倾听孩子说话时 优先考虑孩子想表达这一动机。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如果孩子表达了他想说的事情,那么下一次他还愿意再一次表达。
1. 听孩子说到最后
2. 即使孩子出现口吃,也不要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3. 不要说关于说话方式的内容(例如:慢点说、再说一遍)
5. 孩子中途说不出来时,我们可以重复孩子之前说的话
? 生活中要注意的事
无论有没有出现口吃都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敢于毫不犹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目标。而且有安全感的环境会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
1. 尽可能放慢整个生活节奏
2. 每天多和孩子相处
3. 如果孩子之间抢着说话,要让他们轮流说
4. 创造一种可以自然的谈论口吃、自己的尴尬等等的氛围
5. 随时可以咨询医疗机构和专业机构
孩子还小,不用过于着急。因为孩子词汇量不多。会边思考边说话,出现断断续续或重复现象很正常。另外,因为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如果周围人有口吃,最好不要让孩子去接触,因为孩子喜欢模仿,很容易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口吃。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长不要给孩子灌
五岁孩子口吃怎么改的?家长需要注意两点:
一、孩子口吃了不要总去打击他,不要刻意的提醒他,不要去打断他讲话,不要去训斥他,因为越这么做孩子口吃越严重,如果因为口吃以后总去打击,孩子会变得害怕口吃,害怕说话,说话时忐忑不安、紧张,这样反而容易加重口吃,所以说需要做到欲擒故纵,我们越是想要帮孩子改变口吃,越是不要去老提醒他别口吃。
二、儿童口吃主要源自说话急,说话快、节奏混乱的一个容易口吃的语言习惯,既然口吃源自不好的语言习惯,我们通过引导他去做发音训练,改变了这个口吃的语言习惯,建立培养一个比较流利的语言习惯,那么他的口吃自然能改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