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05:35:58
女儿三岁半,语言发育迟缓,属于说话不太搭理人类型的,我现在好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干预?
2023年1月中旬女儿三岁半,刚从省儿童医院就诊回来,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认知水平有三岁半的样子,但语言表达能力只有两岁。其实在2022年上半年,她两岁多的时候就感觉她跟同龄孩子比,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差些。
当时怀疑自闭症,后来网上咨询,她没有刻板行为,而且喜欢玩想象游戏,喜欢跟父母爷爷奶奶撒娇,在外面表现得内向怕人,种种迹象都不像自闭症,后来跟家里、亲人有自闭症儿童的朋友以及康复机构工作人员交流,他们都觉得她不是自闭症。然后心里就松懈了。一直到读完一学期的幼儿园,感觉她跟同学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比差太多了,就还是决定去医院看看了。
很庆幸医生说她不是自闭症,是语言发育迟缓,沟通障碍。三岁半的年纪,语言表达能力只有两岁。
其实我女儿也挺喜欢说话的,但是说的内容很简单:我要干什么,我想要什么,这是什么颜色等等,没有深层次的交流。
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她不太愿意搭理人,完全看她心情。我们问她些她明明知道答案的问题,但她就是不回答你,老是说些其他的岔开话题,如:那是什么东西?我想要喝水。我好痒。奶奶去哪里了?各式各样的方法顾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你。当然她心绪好的时候她会回答你,但交流不了几个来回,她就又不搭理你。因此跟她交流,或者教她学什么东西,做什么游戏,都很难。
但是呢,总能感觉她很多时候特想跟你聊,只是不知道该聊什么,所以老是问一些经常问的问题,比如逛街的时候,问爸爸我们去哪里?爸爸我们去游乐场吗?爸爸这个是包子店吗?爸爸这是什么颜色等等这些重复的问题。感觉她想跟你聊,但又找不到话题的跟你聊。但你要是问她什么问题,她又开始岔开话题了(当然要是问一些她知道的问题,她会回答你。但你要是问一些她以前没有回答过你的问题,她就会岔开话题)。
但是老师(医生)一教她,她就不同了。会按老师说的做,会回答老师(医生)的问题。虽然比同龄人差点,但基本还是蛮配合。
因为不配合我们得教学,所以这导致很多同龄人会的东西,她都不会。比如在医院测评是让她垒积木,她会垒火车(就是一字排开),竖着能垒十来个积木。不会垒桥,但是医生教她两遍她就会了,然后在复习一点的垒城堡,教了两三次还是没垒起来。其实垒积木,我们也教过她,她就是不学!一教她,她就说你走开!我来!所以,有很多技能,感觉她有能力学的,但是她不愿意我们教,导致她现在都不会。如果她能像在医生,老师面前那样听话,我感觉她应该能学好,做好很多事的。但就是因为不愿意按父母教的做,读绘本(读一两页,她就开始问这问那,不听你读),玩互动游戏,这些都做不好。
给我的感觉就是老师,医生在她面前有威信,所以她会正儿八经的应对他们。但是在我们面前,她就无所谓,对我们的问题爱搭不理的。
第二点是,脾气倔,自尊心强。她特想干一件是,被拒绝,就会发脾气,大哭。两岁多的时候要买冰淇淋,没给她买,哭了将近一个小时,地上打滚,歇斯底里的。现在稍微好点,比如没给她买冰激凌,跟她讲冬天不能吃冰凌淋,她有时候不会哭闹,有时候会哭闹(比较少),闹不闹看她心情。不过哭闹的时间也短些,一般几分钟到十多分钟。自尊心强,受不得什么挫折,比如说拼图,一块图片放几次放不好,她就会找你帮忙,你教她让她自己放,她硬是不肯,害怕放不好,她情愿不继续玩了,她也不自己动手了。不按她的意愿来,她参与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比如画画涂颜色,跳圈游戏等等。
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性格遗传问题,她堂兄堂姐也很要强,脾气倔,很多事情都得依着他们,不然就哭闹。但是她堂兄堂姐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正常的。我小时候性格也内向,喜欢自己玩。但我小时候沟通能力没问题,两三岁的时候睡前都要跟奶奶聊天,说着说那的。
二是跟她交流少,以前对她很宠溺,基本都不违背她的意愿。平时是爷爷奶奶带的,我一直在
三是手机电视看得多,基本上电视都是整天开着的,也总是闹着要玩手机。这可能是导致她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吗?
现在想调职回去专心带她,但是现在最闹心的是她不太搭理我们的教学和交流。她玩什么游戏会拉我去跟她玩,但只能按着她的来,我要是教她另一种玩法,她就生气。这让我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她不接受我们的教学,那要怎么干预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按她自己的想法来,完全没有干预的作用啊。她不搭理父母的沟通交流,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她这性格,很难教她东西。
她不搭理我们,而对老师,医生的指令很遵循,是因为我们以前宠溺她,导致我们得话对她没有威信,没有指令性吗?如果真是因为这样,要怎样徐徐渐进慢慢改变?我感觉太急让她听话也会适得其反。
先戒了她的电子产品,会好一些吗?
大家能提供一些干预训练的专项计划吗?我们有点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干预。
家长别焦虑,和您女儿同类情况的孩子有的是,就在现在,我隔壁的教室里就有一个,年龄比您女儿大两岁,是个小男孩。最初,周围的人也都认为是自闭症,但我们认为是语言发育迟缓,以及一些比较严重的特殊行为问题。
其实小男孩什么都懂,只是家长
不过好在,目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比刚来的时候,一个字都不会说,强得多。
需要说明一点,我不是医生,不会从诊断的角度去给您女儿下结论,凭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从社会障碍来看,判断是不是自闭症有一下几点
社会交往障碍1. 两岁前很少有分离焦虑,不认生;2. 对人和声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3. 三岁后不合群,无法融入同伴,对同伴没有兴趣;4. 回避与人的眼神接触;5. 不主动要求父母安慰;6. 不分享不炫耀,以自我为中心;7. 假想游戏少,玩游戏时不会创造、多变和互动。尤其是最后第七条,自闭症儿童大多不太会玩捉迷藏等游戏,也无法参与到同类游戏中,因为这类游戏需要想象力,需要图景,需要假想。 这个与年龄和轻重程度关系不大,很多大龄的自闭症孩子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根据题主的描述,孩子会撒娇,会和爷爷奶奶互动,玩假象游戏,这比自闭症孩子强太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会玩捉迷藏也不能排除孩子的其他发育障碍,毕竟,发育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关联性较强的系统。
建议:改变抚养方式,从家庭环境做起,语言发育不是你今天教孩子说了多少话,认识了几个词汇,需要在互动和交流中,刺激他们的语言社交欲望。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主动表达动机。
根据您的描述,孩子长时间由老人带,父母在亲子方面,属于严重脱离,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学会玩手机。真的不是好现象。
3岁前就玩手机的宝宝,语言和大脑发育正在悄悄改变
语言障碍
无语言是自闭症孩子的一个特征,但并不意味着自闭症孩子不会开口讲话,有时候,有些自闭症孩子是可以出口成句的,只是他们的语言无法支持完成沟通和交流。
他们普遍存在三个难题
1. 语言发育延迟或者缺乏,导致无语言;
2. 语言运用能力受损,如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对话等;
3. 非语言交流受损,如不会使用手势、姿势、表情、视觉等非语言行为交流;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很多重度的语言发育迟缓,同样会有类似的三种表现。而且康复干预的难度较大。
从题主的描述看,孩子有语言,但持续交流能力差,利用语言学习的能力更差。很多颜色,儿歌,数字,都是从电视上学的?要知道,电视只是单向输出,不会和孩子互动,跟不会主动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引导。所以,您女儿学会的这些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够宽泛。
建议:根据孩子的语言特点,最好制定一个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哪里弱就从哪里入手,语言是目前孩子最核心的干预内容。别放松。
行为问题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障碍,主要特征是,兴趣范围狭窄、刻板
1. 兴趣范围不广泛或者对某些物品特别感兴趣甚至迷恋,如只喜欢玩会旋转的东西;
2. 刻板重复动作,如活动量特别大或者特别安静,喜欢转圈等;
3. 固定、强迫的行为,不能接受细微的改变,对食物挑剔,只吃固定的食物。
您的女儿虽然,不爱搭理人,动手能力差,甚至还有关注度不足,注意力方面等问题,但这些都与自闭症孩子有较大差别。在玩的表现上,孩子不仅能玩想象力游戏,而且还能轮替着玩不同的玩具,参与不同方式的游戏。这一点表现非常突出。
但家长要注意,孩子在玩的能力上,精神注意力方面有不足,就和我上面发的视频案例一样,很多发育迟缓的孩子,都会大概率存在并发的行为障碍,这一点不要担心,不是您家孩子特有的,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建议,解决行为问题也不难,在以语言为核心的干预中,不断的加入行为干预,同样,这部分干预也需要根据评估才能制定方案。
最后,由于缺乏对孩子的了解,不知道应该给哪些更有建设性的建议。
如果您打算在家陪孩子,那么在亲子互动和游戏方面,分享一些小技巧改善语言发育迟缓,一个游戏就够了
语言发育迟缓家庭训练,三个小建议
我觉得题主是很爱女儿,很用心地在努力帮女儿。我在题主身上似乎看到了一点点我自己初为人母时候的影子,想为孩子定制一系列完美的成长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好好地培养孩子。可能题主在事业上是比较成功的吧,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不过如果你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抚养中来,也许你会慢慢感受到,带孩子和工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目的性非常明确的结果导向任务,但前者更多地就是在享受过程本身。
你不妨试试就按孩子的节奏,不要试图去改变她或者教她,单纯地只是陪着她玩。这样她才会慢慢接纳你。所有你想要教她的,塑造她的,都只有在她和你亲密起来之后才会变得顺利。退一万步说,哪怕她什么都改变不了,也值得你付出时间和精力用心陪伴。
最后,孩子对父母和对老师态度不同,这太正常不过了。成人对待家人和对待同事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态度。我觉得不需要太担心。
孩子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家长。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相信题主应该是个爱孩子的家长,但是从列出的问题来看只是在分析或怀疑孩子的问题。但是家长父母缺失的陪伴和有问题的教育方式没有分析。
孩子在医生和老师的面前配合并不是因为她们的身份而是因为她们都用了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轻松自由有趣她就会配合,相反爸爸妈妈管教方式让她觉得无趣不开心所以她不配合,爸爸妈妈就觉得孩子心理有病,越是用管教的态度她的心离你们越远,再加上没有父母的陪伴,她会很孤单,越发的不想交流,这是恶性循环。
我觉得爱孩子首要的是有效陪伴,挣钱给她买多少东西都不如父母的陪伴,当然不是你在玩手机她在旁边玩的那种陪,而是做她的小伙伴一起跟她做游戏,讲故事,搭积木等等她喜欢的都陪她玩,最重要的是以她为主,她 玩积木就陪她玩,她搭汽车你搭火车,她看一半绘本不想看就不看,她不说话你跟她说,讲故事唱歌读儿歌,孩子不说话但是有耳朵,她听到喜欢的会跟你说的。学习用引导而不是管,这个年龄的孩子活泼好动爱模仿善于利用这点
有您这样的家长是孩子的幸运,千万别去怀疑孩子心理有病,她能感觉的到。加油,希望您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幸运和快乐
正值升学季,焦虑会像病毒一样在家长群体中蔓延,从幼儿园到小学,又从小学到初中,家长们的择校焦虑,只能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在各类学校间反复权衡利弊,各种犹豫不定,焦虑难眠。
或许你还没有自己的小孩,但是年龄的焦虑,有时候会让你无所适从。一方面自己坚定信念,在未遇到对的,跟你同频的人之前,你是绝对不会恨嫁或恨娶而组建家庭;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年龄大了,再遇到心动的人,无可奈何的年龄遇见爱,会是怎样的无奈。
或许你已经完成了一胎,但是二胎焦虑、三胎焦虑,又顺势爬上心头。看着去年还跟你一样,信誓旦旦地说,这辈子绝对不会考虑二胎的好友,前不久刚生了二胎,儿女双全。你开始焦虑,人生需要为求圆满而生二胎吗?
或许你已经儿女双全了,但是职业发展的焦虑,时不时会冒出头来。看着刚来公司没两年的小年轻们都不断升职加薪,而自己为家庭,为孩子成长,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自然职场表现没有全力以赴了,结果也只能差强人意,能不焦虑吗?
焦虑类型鉴别测试,可以帮助你缓解焦虑哦!焦虑类型鉴别测试,焦虑类型分为逃避型、特质型、攻击型、状态型、支持型和拖延型6大类型,通过测试将精准定位你的焦虑类型,从三大方面来分析你焦虑的原因,并给出专业的缓解建议。赶紧测试一下吧~焦虑类型鉴别
题主你好,感觉你家的情况跟我家差不多,我们今年下半年刚上幼儿园,平时沟通交流就属于,指令类的、手指问答、以及她喜欢的卡通里面的问题她会回答你,且平时生活常识且她看到的场景她当下都能简单的描述说出来,但是想要深层次的交流就没有了。就比如你问她早上吃了什么呀?幼儿园好玩吗?幼儿园吃了什么好吃的?学了什么儿歌?这种抽象的需要想象回答的或者回忆回答的她就不会理你,你问她问题她就自管自说完全不沾边的东西,你在跟她交流她就东张西望不看着你不跟你沟通。平时跟她说话能听懂,她会说想买饼干吃,你说不买饼干她就开始闹,也不会问为什么。能听懂生活中的对话就是不回复不回答,对你的问题就充耳不闻。请问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有进步很多吗?平时怎么引导的?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