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20:17:52
宝宝一般多大能开口说话?
就语言的发展来看,这边有份干货可以给您参考:
3-4个月:听到声音回头,偶尔模仿大人的声调。
5-6个月:会因高兴而尖叫,开始出现字母音 。
7-8个月:听到声音可以判断从哪里传来。
9-10个月:对叫自己名字有反应,会随着大人的手或眼神注视某样东西。
11-12个月:有意义的叫爸爸、妈妈,以摇头、点头表示要或不要。
18个月:模仿听过的声音,并用一些单字,能说出一些两个字的名词。
24个月:会说谢谢,并用语言要求别人做什么,了解一般动作,如:亲亲、抱抱。
30个月:懂得简单数量多少,东西是谁的,里面外面,以及上下等观念,会回答“谁在做什么”的问句。
3岁:正确使用“我们”、“你们”、“他们”,会接熟悉的语句或故事。
4岁:会用否定命令句(你不要……),可以解释简单的图书,了解“昨天”、“今天”的意义。
5岁:正确使用“为什么”,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会用夸张的语调,并可说出简单相反词,也可以从一数到十以上。
6岁:可以说出物品的用途,并能流利的表达,能依大人的要求正确找出1-10中的任一数字,还认识一些注音音符及文字。以下提供一份干货可以作为孩子发展的里程碑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https://mp.weixin.qq.com/s/wrgS1SqmHMYc1sDXQCtMIg
宝宝语言的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多数宝宝遵循着以下的规律,比如说宝宝八个月的时候,可以无意识地叫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宝宝一岁的时候见到爸爸妈妈,可以主动地喊出爸爸妈妈的声音了,见到爸爸妈妈有喜悦的表情。宝宝1-2岁是语言发育的高峰期,多数宝宝在两岁的时候可以说出完整的三个字词了,而且可以说出某些物品的名称,比如电视、冰箱。所以一般两岁的宝宝可以准确地表达出他的意思了,但是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宝宝可能说话早一些,有的宝宝可能说话晚一些,和孩子的遗传、环境、教育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宝宝到了两岁还不开口说话是不正常的,要及时查明孩子不会说话的原因。
6-10个月(半周岁):
1. 微笑或发出声音。
2. 喃喃发声(这些音多为无意义的)。
3. 头会转向声源。
4. 会对别人发出声音(好像在说话、呼叫,但无词语出现)。
5. 用哭声、看着父母、以手拨弄,抓、丢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10-14个月(一周岁):
1. 牙牙学语(好像在说一串话或者单词,能清楚喊出爸爸妈妈)。
2. 会有类似说话的语调出现。
3. 能用手势、动作沟通(例如:指东西、点头、摇头)。
4. 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例如:不可以、过来、给我、再见等等)。
5. 会随音乐摆动。
6. 会试着引起他人的关注。
7. 会注视物体或图片
8. 正尝试模仿
14-18个月(一周岁半):
1.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懂多一些的词语指令。
2. 简单的叠词量增加到五六个(爷爷奶奶 花花草草 哥哥姐姐等)
3. 能听懂许多物品的名称(大人说一物品,宝宝能去拿,或者了解那是什
4. 听懂简单的指令(坐下来、出去、过来等等……)
5. 宝宝经常重复自己所听到的或已经会说的词汇。
18-24个月(两周岁):
1. 会模仿环境中的声音(猫、狗叫,汽车喇叭声等等)。
2. 会说30——50个词语。
3. 使用词语表达意愿多过用手势动作去表达。
4. 会称呼自己的名字(或小名)。
5. 能听懂较复杂的句子。
6. 会将自己会说的词语进行组合。(例如:爸爸抱、宝宝吃等)
7. 会尝试问问题。(有时说,有时做动作表示)
8. 会回答问题或轮流对话。
24-30个月(2周岁半):
1. 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
2. 词汇量增加快速,似乎每天都有新词语出现
3. 能说简单句(例如爸爸买车车,宝宝要这个,宝宝要嘘嘘等)。
4. 当大人没听懂或不明白他的意思时,会生气。
5. 了解日常物品的功能(例如:问宝宝用什么东西吃饭时,会指着碗筷等)。
30-42个月(3周岁后):
1. 了解长句子或复杂句,且能正确回答或反应。
2. 会听从连续2-3个简单指令。(例如:到厨房拿碗,放在桌上;衣服裤子脱掉,过来洗澡 等)
3. 会说自己的名字、姓氏。
4. 会用复杂句表达意愿。(有时会用错词语)
5. 能与小伙伴合作玩游戏。
6. 能简述刚发生的事情。
7. 会专注于某件事上几分钟。
8. 会使用很多词语。
9. 多数人都能听懂他的话。
10. 话语中会夹带形容词、副词出现。(例如:大、很多、里面、这个等等)。
3岁以后我们称为宝宝语言发育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基本就能够对答如流的交流。10个孩子中,约有1个就有语言问题,且多为构音障碍。 3周岁前,宝宝有构音问题,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可继续观察。
关注公众号:麦田青苗训练中心
提升儿童综合能力,守护每个家庭。
一个月:
一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发出细小的喉音,当妈妈与他谈话时,他会注视着妈妈的面孔,停止啼哭。不过从表情上看来,他还没有直接的注意能力,面部也没有表情。
两个月:
一般父母,特别是妈妈在宝宝说话时会不由自主地抬高音调,像唱歌一样,而两个月小宝宝的听觉就特别习惯这样的说话声音,甚至当父母与他说话时,他还会努力用喉咙发出声音(如哎、啊、呜、哦等)来做回应。当你在他的最佳视觉距离,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并且说的话非常生动时,你会发现,他也在努力地扭动全身,并试图朝你吐舌头。
三个月:
宝宝开始尝试通过发出声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还知道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可以在发音是在元音中添加辅音,其中第一个辅音通常是“m”,接下来会有一些爆破音,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多给他示范咂舌头的动作。此外,除了声音语言,宝宝还会用肢体语言,比如高兴时就摇摆身体,表达兴奋。
四个月:
这个月龄的小宝宝在语言发育和情感交流上的进步是比较快的。他在高兴时会笑,笑声清脆悦耳,在有人跟他讲话时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与对方对话。
五个月:
五个月的宝宝,不只会注意到大人说话的方式,还会注意到大人发出的每个音节。他开始能够听出元音和辅音,并注意把两者结合成音节、词汇,或句子的方式,开始用母语的许多节律和特征牙牙学语。尽管在大人听来他们是在胡言乱语,可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听就会发现,他是会升高或降低语调的,就像是在发音或询问问题一样。
六个月:
随着与外界接触和与亲人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此时宝宝的发音欲望已经越来越强烈,他好像总想要说些什么。而且他能说出来的,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元音和辅音,而是开始发出一些音节,当家长有意识地教他一些音节的发音,比如ba-ba 、ma-ma等,他
七个月:
这个月,宝宝开始主动模仿说话的声音,当他学会一个音节的时候,会整天或连续几天一直重复这个音节。同时他还能熟练地寻找声源,听懂不同的语气、语调所代表的不同意义。现在,他对于父母的声音反应更敏锐,并不断尝试和父母说话。这就要求父母要十分耐心地教他许多简单的音节和词汇,比如,走、冷、热、小猫、小狗等。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理解你平日所说的话并逐渐说出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的词语和句子。
八个月:
八个月的宝宝,可以笨拙地发出“妈妈”或“拜拜”等声音,当他发现自己发出的这些声音可以让你很高兴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意义,从而不久之后开始利用“妈妈”的发音来召唤你或引起你的注意。当然,此时他更多的是在练习发音(他甚至会在学会把声母和韵母连起来发之后,进入重复连续音节阶段,比如ba-ba-ba,ma-ma-ma),并不是真正明白了“妈妈”的含义,并不能真正把“妈妈”这个词和你联系起来。但是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后面他才能真真的喊出“爸爸妈妈”,并在想要和你交流的时候,说出这样的称谓。
第一阶段:前言语时期(3-4个月)
百天左右的婴儿就已经懂得用“有意义的哭声”来表达不同的需求,饿了,困了,着急了……细心的妈妈总能从小宝宝的哭声种捕捉到不同的需求。
第二阶段:言语准备期(6-8个月)
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进入咿呀学语的时期,这个阶段只要大人多跟宝宝说话,对着宝宝说话,多说和宝宝相关的话语,那么这个小家伙就已经开始悄悄积累词汇啦。
第三阶段:言语发生期的开始(12-16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推开了语言的大门,大多数宝宝已经开始喊mama,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更多的词(30个左右)
第四阶段:言语发展期(3岁左右)
通过前面几个阶段的积累,只要孩子开始开口说不同的词语,他们会试着将这些词语组织成简单的句子,而当他们能说出完整的简单句,代表着思维的完整,孩子的语言学习也进入了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