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17:43:51
孩子快三岁了,一直不讲话是自闭吗?
孩子今年就快3周岁了,一直不理人。去做过脑电图,正常的。可惜一直不跟人对视,也不会说话。是胆子太小(有人在的时候都不太敢玩)还是就是自闭症?医生说可能是自闭症。
脑电图正常的话是否能确认孩子的自闭性呢?
首先自闭症的判断是主观过程,没有人可以不见孩子就下判断。
而且自闭症的判断并不依据生理指标。
也就是说并不能通过脑电图 核磁共振 或者其他的检测手段来判定一个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同时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做类似检查都查不出什么异常。
但是你的孩子3岁,不理人 不对视 无语言。那是不是自闭症呢。
我的结论是:有可能。
因为不对视和语言落后确实是自闭症儿童早期表现形式的特征。
所以请尽可能去大城市的儿童医院做评测或者检查,如果有条件请多去几家。
但是如果是自闭症的话,并且无语言那同时也有很大的可能伴随着其他方面的落后,比如语言理解,所以我认为你的孩子不理人,可能不是他不想理你,而是听不懂。
所以如果有着其他方面的落后,如认知理解大运动精细这种的话呢,无论是不是自闭症都应该即可开始干预,3岁开始干预虽然错过了黄金时期(2-3岁),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所以请打消自我安慰之类的想法,即可开始吧。
我的专栏里也有给家长的一些建议,你可以去看看。祝好运。
李老西的家庭干预指南
大家一提到自闭症,联想到的词汇就是不看人、不说话,事实上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区。不与人对视,不说话是自闭症的其中一种表现。除了自闭症之后,还有许多原因会导致不说话,比如听障。
根据题主的描述,我只能说孩子可能是自闭症,仅此而已。下面简单说下听力问题跟自闭症儿童的区别吧,因为真的很容易混淆,尤其是小孩子。
失聪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行为特征十分重要,我们要特别注意,它可能反应其他的症状。失聪的儿童一般能接受常规的变化,但自闭症儿童却不能。他们在行为交流上存在困难,从而大发脾气。例如,如果改变听力测试的空间,或者你换个不同的位置,自闭症儿童会出现极端的反应,而失聪儿童却不会。
自闭症的儿童可能会表现出专注于某些物体和玩具。例如,他们可能只想玩有轮子的玩具。也可能乱发脾气,包括自我伤害行为,如咬自己、用头撞墙或拉扯自己的头发。一些患自闭症的儿童会产生自我刺激的行为包括摇摆、哼或唱歌,但这些的目的不一定是交流;相反,这些都是他们刺激自己的感官系统的行为。
失聪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历程
我们希望一个失聪的孩子,表现出适当的眼神接触,他们比听力正常的孩子甚至更直观地认识,以弥补他们听力下降的能力。我们希望自闭症儿童享受身体接触,如拥抱、亲吻的游戏,喜欢和其他孩子玩,甚至轮流和分享他们的玩具。对于自闭症儿童,我们并不期望他们有典型的眼神接触。
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语言发展的里程碑。听力损失的孩子可能会有语言延迟,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使用非语言的交流策略,如手势和指向。聋哑孩子会通过面部表情的表达来传达他们的感受。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使用社交语言,并适当地进行对话,包括保持交谈、结束谈话。自闭症儿童有许多技能发展存在延迟。他们有语言沟通的困难,也可能不会通过使用文字、面部表情或使用手语来传达他们的感受。
自闭症儿童重复通过从广告、电视节目、其他脚本学习的语言。他们通常很难解释非字面的沟通。他们很难用笑话、比喻性的语言和修辞。
失聪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评估
什么样的儿童需要进行评估?
叫名字没有反应
喜欢独处
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在某些方面显的早熟
到12个月还不会发生也没有牙牙学语
到16个月还不会说单字
到24个月还不会说两个字的句子
以及已经学会的技能有所丢失或者倒退
什么时间进行评估?
三岁以上的孩子根据其年龄需要选用韦
评估哪些方面?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评估诊断时,除了进行智力评估,还要进行适应能力的评估。
许多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在诊断初期,一般都会进行听力及视力的诊断。对于失聪儿童,需要评估是否可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因为影响孩子全面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对孩子的评估需要全面彻底。
最后题主说的脑电图问题,一般来说自闭症是无法通过这个评估出来的,就像乙肝两对半不能检测出你是否怀孕一样。
要判断孩子是否为自闭症,以下几个判断标准供您参考:
口说语言的发展迟缓或完全缺乏(未伴随企图以嘴外的沟通方式如手势或模仿来补偿) 在语言能力足的个案,引发或维持与他人谈话的另有明显障碍 刻板及重复地使语句或使用特异的字句 缺乏与其发展水准相称的多样而自发
目前您孩子就描述来看,比较遇到得问题是语言以及社交方面的,尚未能直接判断是否为自闭症。 鼓励您能先找机构做个更进一步的测评,了解看看孩子的弱项为何,以及是否为自闭症。 其实现在趁早给孩子做干预的效果会是最大!
另外跟您分享份孤独症妈妈在家给孩子做干预的干货:实例|如何让爱不孤独?孤独症孩子妈分享居家干预秘招 https://mp.weixin.qq.com/s/DWGq0tqqpz9MBub3fFXvNA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DSM-5中关于自闭症的定义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障碍:1、社交交流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持续性缺陷;2、受限制、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由于自闭症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法通过基因检测、血液检查、核磁共振、脑电图等生化性指标确诊,只能是医生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给出行为的诊断。
通常来说,去医院儿童精神科看诊自闭症要经历如下几个步骤:1、家长依据孩子发育和养育经验填写一些量表;2、做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3、医生与家长访谈,回忆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情况;4、医生与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互动,观察孩子的行为反应。
2020年10月,ALSOLIFE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爱尔公益基金会、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开展了一项调查,8000多份有效问卷显示,自闭症孩子早期被观察到的异常表现前三位是:呼名不应、没有语言、缺少目光交流。
针对题主的问题,建议还是应该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
对于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表现,临床上有一些预警征象分享给大家:
极端的气质与行为,一种是特别容易哭闹、特别难安抚;另一种是过于安静,完全不需要家长的陪伴。眼神接触差,尤其是与妈妈或其他带养人没有眼神接触、对视或者时间偏短。对声音反应差,特别是对叫自己名字时毫无反应,不看妈妈或其他带养人。互动游戏的企图差,如不爱跟妈妈玩“躲猫猫(Pi Ke Beng)”“大眼瞪小眼”等游戏。注视物体的兴趣强于注视人的兴趣,如不喜欢看妈妈的脸,更喜欢看自己的手或眼前的物品。对需求和分享时的手指指示延迟或缺乏,如9-10月龄以后婴儿会用手指指引家长看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表示需要或根据家长说出的简单常见物品用手指指出;一直没有食指指物的动作。反复的咿呀发声少,前语言期2-3月龄元音如“a、o、ao”,6月龄后辅音+元音如“ma、da、ba、dai”等发音少。快乐情绪的分享和互动性表达的缺乏,如“妈妈在身边的嘚瑟或显摆劲儿”或很高兴时会主动看妈妈,冲妈妈笑等缺乏。4个月时不会看着别人的脸微笑。6个月时没有明显的快乐情绪。9个月时孩子对声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仍没有互动式的分享。12个月时听力没有问题但喊其名字不理睬;还不会咿呀学语。16个月时不会说任何一个单词。18个月时不会用食指指点东西;目光不会跟随别人的指点看东西;不会玩假扮游戏。到24月龄大,还不能说两个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不包括模仿或重复的语言)。在任何年龄出现语言功能、社交能力方面的退化。
上述孤独症早期表现的预警征象重点关注了由于社交动机缺乏或不足导致的社交功能受损,语言发展进程异常等,还需要关注儿童在有社交障碍的同时,是否还有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种类繁多,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重复动作(如反复看手、转圈、摇晃、蹦跳等)。重复行为(如反复开关、撕纸、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听或唱同一首歌、看同一部动画片或某一段动画片等)。重复刻板语言(如每次听到游戏就会说“one、two、three go”再往后说等)。强迫行为(如总是走同一路线、吃同一种食物、用固定的杯子喝水等)。强迫思维(如重复问题、难以摆脱的痛苦)。对某些物件或事情(如天气、宇宙奥秘、恐龙等)不寻常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