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08:33:33
孩子d和g发音不准,哥哥说成得得,苹果说成苹朵,但是用勺子压一下就能说准,是口腔发育不良?能纠正吗?
d发成g是因为不会用舌根发力。用勺子压找感觉不错呀,或者用咳嗽来找到舌根向上顶的感觉。
——小南听说,致力于成为最专业的听力语言康复咨询平台,为家长和孩子在康复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能纠正。
本文分为两大块,“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训练方法”
康复治疗师:“这是什么小动物呀?”儿童:“汪汪抖。”
康复治疗师:“这是谁呀?”儿童:“得得。”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小朋友尝尝会出现一些发音的替代、歪曲、省略等情况,上面的小朋友出现的就是我们最常见的/d/音替代/g/音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来诱导/g/音的发音训练呢?
首先,我们需要评估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影响我们构音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有哪些呢?
①孩子是否听的清楚。/d/音属于400Hz,40dB左右,而/g/音属于2000HZ,30dB左右。通过听力学检查和听觉辨识来判断孩子是否是由于听不清导致的。
如果是由于听不清导致的,我们需要听力师的及时干预,进行助听设备的调试,并且在语训课中要求语训老师进应相应的辨听练习。下图为各元音和辅音发音频率和响度图。
②舌系带过短。检查是存在舌系带过短的问题,导致舌运动功能受限。这种情况需要先去儿童医院就诊,看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③发音前位聚焦,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导致无
发音舌位图
④舌肌张力异常,导致舌根音无法完成构音。如孩子将“哥哥”发成“饿饿”,需要先进行相应口部运动治疗。
⑤年纪和言语环境的问题。如果目前孩子才两岁多那么/g
按照音位习得表的顺序我们先看孩子是否掌握了/g/音之前的第一阶段音和第二阶段音的情况。如果在对应年龄范围未掌握相应的发音可以干预训练。另外,语言环境的复杂和普通话的标准程度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发音正确率。下图为音位习得的年龄分布表。
音位习得的年龄分布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黄昭鸣-韩知娟词表
第二,我们来说一说具体训练的方法。
①听觉辨识训练。提供大量的/g/音的语言环境,增加孩子对/g/音的敏感性。
例如:鸽子、糕点、狗窝、哥哥、果酱、姑姑、哥哥、敲鼓 、公鸡、公主、骨头等图片,当孩子听到康复治疗师说的词语后拿出相应卡片或指认相应卡片。还可以改变/g/音目标词语的时长、强度和频率,增强儿童对音位/g/的感知。另外还需要进行目标音位的听觉识别训练,将/d/与/g/进行听觉识别训练。例如:刀-高,肚-鼓,蛋-竿,多-果等。
②音位诱导训练。通过下图能够发现/d/音与/g/音的发音方式相同,发音部位不同。/d/和/g/都是不送气声带不发生振动的塞音,但是/d/音的发声部位为舌尖中音,/g/音的发声部位为舌根音。发/g/音时,舌后部与软腭接触,气流突然爆破,少量气流送出,声带不振动。发/g/音时需要舌根上抬的力量最大,用力与软腭接触。它的发音关键是舌头能够后缩,舌根上抬且有一定力度。
具体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让孩子平躺或仰头,舌根自然往后,手指轻压孩子头、颈部交界处,发/g/音。
2)先仰头漱口,再练习口中无水假装漱口,诱发/g/音。
3)用舌后位训练器,在训练器上涂上果酱并告诉孩子用舌后部触碰舌后位训练器,孩子要吃到就要抬高舌根,训练舌肌力。
4)让孩子平躺或仰头,用压舌板、棉棒或手指压舌根,发出/g/音。
5)通过辅具(压舌板、棉棒)放在口腔中部,让孩子舌头往后缩并抬高舌头后发出/g/音。
③音位习得是在音位诱导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包含音位/g/词语进行音位类化训练来巩固发音。当舌后部能主动抬起来、软腭擦音能发出时,可以教孩子先学习发/g/ 与舌中后位韵母组合的音节。如/g/分别与核心韵母 /u/ 和/e/ 以及复韵母/ou/ 和/uo/、后鼻韵母/ang/ 和/eng/ 等组合,用这些词语强化训练舌后部上抬。学习过程要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先从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句子的顺序进行展开学习。更进一步的,可以练习绕口令。
单音节:
骨 高 狗 棍 给 噶 给 鬼 根 罐
双音节:
鸽子 糕点 高兴 狗窝 哥哥 蛋糕 鼓手 果酱 龟壳 规则 公路 篝火 拐杖 橄榄 干草 钢琴 冠军 罐头 过桥 公公 挂钩 姑姑 哥哥 敲鼓 公鸡 公主 骨头 棍子 工厂 国王 钢笔 狗窝
三音节:
割草机 呱呱呱 高尔夫 高脚杯 盖被子 高脚椅 感恩节 灌木丛 橄榄球 工具箱 光脚丫 高跟鞋 高压锅
句 子:
哥哥在跑步,小狗爱吃骨头,爸爸在吃西瓜,苦瓜太苦了,阿姨买蛋糕
绕口令:
《读古通古》
苦读古书懂古通古熟古,
不读古书不懂古不通古糊涂古。
《过沟》
哥挎瓜筐过宽沟,
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
瓜滚筐空哥怪狗。
《哥哥和姑姑》
哥哥挂钩,
钩挂哥哥刚穿的白小褂儿。
姑姑隔着隔扇去钩鼓,
鼓高姑姑难钩鼓,
哥哥帮姑去钩鼓,
姑姑帮哥哥把小褂儿补。
④音位对比训练。音位对比训练主要是用来进一步巩固已经习得的声母音位,可以将混淆的声母提取出来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之前我们进行了听辨训练,在音位对比训练中我们可以来说一说。可以找一些有关/d /音和/g音/两个音位的词语,例如肚-顾,赌-鼓,蛋-竿,多-果,大-嘠,兜-钩等。也[t1] 可以放在一个词语中进行语音切换练习。例如打鼓、地瓜、糕点、蛋糕、轨道等。
有少数听障儿童通过音位诱导和加强听觉识别训练就可以正确习得/g/音了,但部分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构音练习,下颌、舌、唇等都存在一定的运动障碍,发音习惯较差,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需定期进行专业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改变错误发音。
如果您是康复教师或科研人员,欢迎添加小南“nanstech”,由小南邀请您加入全国言语认知听力康复交流微信群。
我们将共同讨论有关教学及科研方面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对接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我们还会每周推送行业资讯、学习资料以及康复教学音频图片素材哦!
“小南听说“是由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临床康复团队共同打造的听力、语言康复咨询平台,致力于为所有有需要的家长和教师带来满满干货。
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孩子多大了?
除了gk音还有没有其他音发不准?
孩子能不能听懂大人说话?
孩子的病史。
孩子出生及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其他异常情况?
……
知道了更多情况才能做出更准确判断,并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1、 可以造成gk不准的原因也不止一个。
G、k音是舌根音,需要舌根上抬与软腭共同对气流产生作用,而软腭也要上抬,其实是发音动作中对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
先天腭裂就可能造成的这两个音的发音问题,但一般先天腭裂可能还会存在其他发音问题,所以要问题有没有其他音素发音不准,只有对整体的发音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的情况进行晚明确的了解才能更明确问题所在。
另外如果孩子还比较小,比如两三岁甚至更小,而且只有这两个音有问题,也可能是语言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孩子还会学会呢,还需要慢慢练习,当然还是要听了具体情况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以免耽误可能存在的病理因素。
如果孩子已经四五岁甚至更大了,并且可以明确没有相关的病理因素,那么则可能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相关部位肌肉功能的落后。
2、 不同情况的解决办法
如果可以明确存在病理因素,那么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及时进行语言训练。
如果孩子还比较小,处于正常范围中,家长可以增加和孩子说话的机会,但不建议刻意去教,特别要避免强硬的态度,因为这可能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反而起到反作用,甚至变得不爱说话,害怕说话,在孩子比较放松的时候增加正常对话就可以了,比如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
而对于其他非病理因素,如果是功能障碍,也建议及时进行语言训练。
3、简单教说话和专业的语言训练是有区别的。
简单教说话只是把发音动作给孩子做个示范,最多也只能是让孩子明确发音动作的要领,但如果孩子相关发音器官肌肉功能有明显的落后,也往往并不会起到作用,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功能会慢慢走向固化,而且还可能形成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发音的进步。
而专业的语言训练,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找到具体问题所在,如果是肌肉功能的问题是哪个肌肉哪块肌肉出了怎样的问题,并据此做出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最终解决相关的语言问题。
你需要给小孩进行构音训练。请问他几岁呢?
当然可以纠正啊!
每天按照我这个视频,每天进行五分钟,连续练习21天,轻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