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22:44:02
儿子5岁,脾气特别暴躁怎么办?
儿子5岁,脾气特别暴躁,一生气就摔东西,打人。有朋友来家逗他一下都不行,就开始打人骂人,很头疼,让人一看就是个没有教养的孩子,教育好多次都没有效果!
问下你们家里人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以打骂的方式 如果是请先改变自己
小时候教育很重要,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学会控制情绪
家长不可以过于心急而打骂小孩,给出更加负面的示范
这个时候如果小孩子特别暴躁骂人甚至打人,男性家长可以抓住孩子,控制住他的手,注意,不是过激的行为和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只要控制住就可以,然后冷静的告诉孩子要控制情绪,问他究竟要的是什么,等他冷静下来你们才会听他说话,他现在哭闹都是徒劳。
他自己控制情绪一定有一个时间和过程,家长一定要耐心等他自己去控制情绪。
五岁的孩子处于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他们还小,靠肢体触摸认识世界,同时特别需要身边亲近的人(如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的引导和交流。
摔东西、打小朋友这一类糟糕的行为出现,我认为孩子产生这些行为是源于对爱的需求。现在长辈很容易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给他们吃饱穿暖,而容易忽视孩子爱的需求。
爱的需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对孩子溺爱,而是给孩子尊重和关爱。
孩子通过
我会选择把孩子抱到只有我两的地方,和他讲道理,立规矩,道理和规矩并存,切忌打骂或宠溺,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打骂孩子。
五岁的孩子自我中心强,对“我的”特别在乎,父母是“我的”,玩具是“我的”,食物是“我的”,家是“我的”。打小朋友是否是因为小朋友侵犯他的领域,拿了他的东西呢?五岁小孩,作为家长,这时也不应该教育孩子分享东西,因为孩子还小,自我中心性比较强,这时教孩子分享东西,孩子会有自己的东西被父母剥夺,父母不爱他。
如果进大班,分享的事由老师教,在群体中慢慢成长。家长要做的是处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孩子离开家上幼儿园,孩子会以为父母不爱他,抛弃他了,家长应该用奖励,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家长和孩子约定好几点接他放学,用物质奖励和口头奖励嘉奖孩子认真上幼儿园。
我认为五岁孩子脾气暴躁,家长应该在安静的场所和孩子讲道理,立规矩。同时,家长平时也不应该暴脾气,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你不能只看表面的现象,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了解一下为什么打人。
推荐一本《再见,“暴脾气”小孩》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丰富,情景还原,系统阐述儿童情绪管理的方法,适合家长学习阅读。它以现代情绪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现实生活中3-12岁儿童情绪管理问题的各种表现,介绍了与儿童健康发展紧密相连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情绪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解决家长在儿童情绪教育中的痛点问题。
1、家长对孩子暴躁行为的观点和态度
家长对孩子暴躁行为的观点和态度,决定着怎么处理孩子行为的解决办法。
一种态度和观点是:他有意这么做的;想引起我的关注;就想控制大人;他就是这样的坏孩子!
如果家长是这种观点的话,一般结论就是欠教育,打一顿就好了,批评一顿就好了。
一种态度和观点是:孩子暴躁的行为是某方面的能力欠缺:适应能力差、受挫能力差、转变场景能力差、表达能力差,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暴躁。
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能力,他会表现很优秀。孩子不是故意要惹人不快。孩子不是故意要发脾气,是有原因的。
如果家长是这种观点的话,就会想办法了解孩子,包容孩子,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慢慢走出来这种困境。
2、怎么处理孩子暴躁的行为
把孩子的暴躁行为事件分为甲、乙、丙三个篮子,在孩子针对不同的事情,引爆之前,首先考虑这是个具体的什么问题。
篮子甲:安全问题或原则问题-必须遵守的,就算要引爆,也要坚决遵守的,绝不退让。
比如打人、骂人行为,坚决制止。
篮子乙:需要引导和孩子共同面对,协商解决的,可以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锻炼和提高孩子面对问题或各种状况时的应变能力、处事能力、思考能力。
比如,你准备了包子 ,孩子突然要吃水饺,那么要耐心听取他的意见,看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篮子丙:小事情,没必要因为坚持一些小事而必须引爆的。
比如大晴天孩子今天出门就想穿雨衣,那就穿着也无妨。
3、孩子暴躁行为阶段,越早介入越好
①气阻阶段(脑子短路),就跟发动机突然熄火似的。这个阶段,孩子失去思考能力,就算大人责骂、教育、讲理、惩罚,孩子都会关闭他思考的能力,已经不能接收任何信息,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迅速给他降温,让他冷静下来。
②交叉路口阶段,父母应该怎么应对?要么是引导,共同面对,理性化解;要么是爆发,双方敌对,恶化事件
为了减少孩子暴躁的频率,最重要的是在事发之前着手解决问题。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在他没有爆发之前就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