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8 18:35:18
关于语言发育迟缓家长你了解多少?
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无法达到同龄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比如到了2、3岁还不会说话,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被怀疑存在语言发展迟缓。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这样?语言发育迟缓有跟遗传有关系吗?这里就给各位家长解答一下。
一、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是什么?跟遗传有关系吗?什么因素可以影响到他呢?
临床分析原因,有生理上的,比如家族性遗传,也有孕程或是产中出现异常状况,比如难产时胎儿脑缺氧、或是妈妈本身有高血糖妊娠问题,都可能会影响。
还有一种后天环境上的问题,提供给孩子的语言刺激跟练习机会不够多。当然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家里父母太忙,没有时间陪小孩,小孩可能看电视很久,缺少一个互动。
我们也常常看到,比如一个小孩脑瘫,家长很关注并积极的带他做治疗,协助给他很多的练习机会,小孩的语言能力就会拉上来了。有一些小孩甚至可以拉到跟一般小孩的正常状况,他接下来的路就很顺;有一些小孩他是本身天生没有什么问题,可能家里面一些功能性替代掉了,有些该练的没练,所以他就变成有一点落后。如果在孩子发育早期存在家庭心理环境、语言环境和教养方式不良等现象,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语言能力发育迟滞。对这些儿童的治疗应以补充嘤智优营养素与言语训练为主,而且越早越好。
二、一、二岁宝宝经常玩手机、iPad、看电视,会影响语言发育吗?
会,影响在于孩子跟人的互动的熟悉度没有那么高。虽然小孩会从电视、iPad上面看到影片里面的人物在讲话,可能学到一些内容,可是关于跟人互动的这个部分,他的经验相对来讲就少。会产生的问题不太一样,在这种对答的能力方面,影响就会比较多,知识的部分有可能是正常的。
三、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每一个年龄段,沟通能力有衡量标准吗?
6个月的时候,小孩开始用一些声音跟大人互动,想要找人,想要跟妈妈玩,他会出声,甚至有的时候是用哭声来叫你,这些都是该有的一些表现。
1岁他开始“玩声音”,有的时候很像在讲外星人的话dadada……之类的,可是我们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这是一个语言前期的现象。这个时期还应该能听懂一些简单指令,比如跟他说丢掉垃圾,他会知道东西要拿过来,然后到那边去丢。开始做这些简单的,有单步骤的指令的理解。或者说拍拍手,他会有拍的动作出来。
2岁,能把两个词儿拼在一起,比如他知道妈妈要出门的时候说“妈妈拜拜”,或者说“爸爸抱抱”。
3岁他能讲基本的简单句,“我要吃饼干”、“我想尿尿”类似一些生活常用的规则,开始自己表达。开口一定要有一个人物,中间要有一个简单的动词,后面有一个简单的说明,一个很简单的结构。另外孩子开始会简单的对答,听懂很多不同的问句:“你几岁了?”“三岁。”“你要去哪里?”“我要找妈妈。”
4岁,他开始用一些简单的句子去描述一个情境。比如说“杯子打翻了,妈妈来帮忙”。前面有一个事件,然后简单的描述,他会有一些自己的意思表达。
5岁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讲得完整了:“妈妈我刚刚没有拿好,杯子打翻了,能帮忙吗?”“地上湿了,要帮忙擦一下。”
四、宝宝出现了什么表象的时候,家长要警惕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了?
首先,观察孩子在同年龄段里面该会的语言能力跟理解能力,是不是都会了。
其次观察一下小孩讲话的音清不清楚。通常来说3岁小孩的语言应该是要清楚的,“裤子”跟“兔子”说的是不是够清楚,如果两个词,听起来裤子跟兔子是一样的,有可能是他咬字上面的问题,他的口腔肌肉控制能力没那么好,这也是其中一个要看的点。
第三是口疾、语言流畅的问题,这个部分观察到差不多4、5岁左右,如果5岁还有这个问题,就需要特别再做一些训练。
最后,需要关注小孩跟大人之间、小孩跟小孩之间的沟通方式。如果您的小孩不是很会跟人聊天,尤其是跟同龄聊天,有可能他在同龄人社交互动上面可能他
五、我的孩子会说话,但是好像语言发展的速度很慢?
正常的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年龄,一年里能够掌握的词汇很多,特别是在3~5岁这一年龄段,掌握的词汇量是呈几何数增加的。
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可能在一年里只能掌握四五个词,且需要很大的努力。
六、我的孩子好像是确实比正常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低,常出现各种错误,也属于语言发育迟缓吗?如何进一步判定呢?
1、不会说话或者说话令人费解;只说一个音,如语首音或语尾音;说话有前后颠倒、混淆或省略的现象;
2、词汇少、说话很幼稚,没有组织,没有头绪;
3、常常使用娃娃语或拟声语如用“汪汪”代替“狗”,用“喵喵”代替“猫”等;
4、说话断断续续,语句不连贯,只有单字,不成句子;
5、从某一时候开始不再开始学习说话;发音含糊不清,令人难以理解;
6、说话不合语法,没有助词、连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
7、没有时间概念,无法区分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等。
七、孩子爸爸/妈妈小时候也说话比较晚,那我的孩子是不是只是遗传,所以开口晚?
确实,由于语言学习需要较好的注意力,而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难以在一件事情上保持精神的长时间集中,因此“开口”的时间相对要晚。
民间也常有这样的说法:贵人语迟。在以前爷爷奶奶辈的时候,营养不一定跟得上以及大人必须在外劳作,所以能够照顾和看管孩子的时间有限,会造成部分人出现说话比较晚的现象。
现在生活水平的发展如果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父母最好还是带孩子去专门的机构做一些检查。
通常医学界定如果两周以上没有实质语言则诊断为发育迟缓,如果三周以上没有沟通语言则被诊断为语言和智力发育迟缓(三周岁以上未出语言会影响智能发展);如果四周有语言迟缓通常孩子是属于智力低下。
八、我的孩子心情好时候想说就说,当我想跟他互动的时候,他又不说了,这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
1、孩子想说的时候偶尔说出来了,不想说的时候又没有语言了,语言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说明孩子可能在认知、理解能力上还相对薄弱,未达到正常发育标准,需要我们通过专业训练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2、我们称此类情况为语言心情化,说明孩子还没建立正确的学习模式,或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教学来帮助孩子建立有交流的学习模式:基础的跟随以及模仿能力。
一定要注意,这个过程中不可强迫孩子,否则,孩子会极容易产生厌学和抗拒的心理。
九、我平时工作和生意太忙,没有太多和孩子沟通的时间,都是老人家带,是因为这样所以不会说话吗?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这是客观原因之一,孩子的语言环境很重要,平日应给孩子创造大量的语言刺激,哪怕孩子听不懂,也应给予儿童简单的旁白,让儿童有仿说和双向沟通的意识,应当增多自己与孩子共处、沟通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注意在与儿童沟通时语言尽量简单明了,不要过于啰嗦,
其次,语种不要过于混乱,尽量统一用普通话,因为孩子以后融入社会,最主要的语种还是普通话。不能把孩子交代给老人之后,自己就放手不关注。
并且,并不是所有宝宝给老人家带都会导致不会说话,绝大部分的孩子不会说话的原因在于孩子自身的病症。
所以,当发现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就应当重视,及时地去医院进行诊断,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在最佳的语言康复期让孩子得到最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