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 16:14:30
手部精细运动训练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中应用的个案研究。文件
手部精细运动训练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中应用的个案研究摘要:本研究基于一名医生。运动迟缓儿童手功能训练的研究。通过访谈、评估测量、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等方法,分析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手功能,配置治疗方案。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的干预和观察。从干预结果可以看出,病例手关节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为特殊教育康复教师和发育迟缓儿童家长提供了培训方向。
关键词:精细动作训练;运动迟缓;康复训练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G642.0文献识别码:A文号:1674-9324(2017)19-0241-02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也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形容运动或智力技能落后,不能满足正常发展的要求。儿童多由脑损伤引起【1】。常见原因有:围产期脑损伤;由出生缺陷引起;由遗传疾病引起;周围神经损伤或肌肉系统疾病;染色体疾病: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遗传性代谢缺陷等。手部精细动作是孩子使用手尤其是手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本质是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近年来,儿童手部精细动作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2】。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常儿童的精细手部动作上, 但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精细手部动作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从训练方法入手,以期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研究对象
小艺,女,6岁,是一名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他身材矮小,伴有智力障碍,肢体、言语等多处障碍,手部肌肉损伤程度2级,肌张力1级。2015年9月进入贵州某特殊教育学校智障班进行教育康复训练。他入学时,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经过近一年的训练,他基本学会了如厕等自理能力,但手部肌力仍较弱,主要表现在:(1)腕关节运动僵硬。(2)伸、屈、抓、握、捏困难。(3)手指难以分开等。
第二,研究方法
1.面试方法。此次采用家庭访谈和班主任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家庭和教师书面填报的案例的基本
2.评估测量方法。在该测量中,使用手关节活动度测量表用量角器测量病例。康复前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3.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法。本研究以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方法为案例,对精细动作进行评估和训练。通过使用康复辅具,锻炼个案手指功能的训练方法。
三、研究目标
1.短期目标。腕关节背屈、掌前臂旋前和旋后功能改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屈、伸、屈、抓、握、捏功能改善;手指分离、手指闭合和手指弯曲的灵活性改善
2.长期目标。手指内收外展、拇指屈伸、拇指外展内收能力改善;能完成拇指与其他手指的指向、拇指的屈伸;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研究和培训教具
本研究采用的康复方法是精细手部动作训练,其教学方法如下:(1)彩红按摩球(7.5?m),主要用于训练手指的屈肌和伸肌,也用于训练手掌肌肉以增加手部的血液循环。(2)握手棒(千斤顶训练)主要用于训练肱二头肌、手掌、手指和手腕的肌肉力量,加强外部肌肉和内部肌肉的训练。(3)剪刀(剪纸训练),使用剪刀的关键点是拇指和食指的用力配合,拇指和食指在整个抓、握、握手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研究和培训过程
这种训练每天进行一次,每次30分钟,每月30天为一个训练课程。每天30分钟的训练过程如表2所示。
不及物动词研究成果
通过实施为期一个月的手部精细动作训练为案例。表壳的手关节活动范围有所改善,具体改善程度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一个月的精细手部运动训练,左右手关节的活动范围在屈曲、伸展、内收和外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左手屈曲从30度变为50度,右手屈曲从20度变为45度。左手的伸展从6度变成了10度,右手的伸展从5度变成了8度。左手内收
通过一个月的精细手部动作训练,该病例手部关节的活动范围有了明显改善,其心理和智力也有了明显发展。可见,循序渐进的精细手部动作训练可以影响发育迟缓儿童的手部功能、心理和智力。这为我们的特殊教育教师和发育迟缓儿童的家长提供了一个培训方向。当然,在今后的教育和康复训练中,建议增加精细手部动作训练的活动,如珠算训练、扭转训练和握物训练等,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参考资料:
【1】唐乐群。唐氏综合征儿童精细动作训练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4,(11)。
【2】刘震寰。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图谱【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应用程序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