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 16:40:50
拥抱阳光与自信——以任务为中心模式干预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介绍
①客户介绍
16岁的小华智力低下,性格腼腆。她遇到陌生人时容易退缩,但她能照顾好自己。她会做简单的饭菜,整理家务和骑自行车。目前,小华在103中学读初三,学校生活中也有老师和同学照顾当事人。然而,由于他们自身的智力问题,客户在识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他们的识字水平仍处于学龄前阶段。此外,由于客户16岁,有未来的就业需求,他们敏感且自尊心强,他们的个人能力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因此,他们的自信心有待提高。
②客户家庭介绍
一家四口,父亲、母亲、客户和弟弟,家里有一家修理厂和工人。爸爸很忙,妈妈负责照顾客户和弟弟,有空就去店里帮忙。通过当事人母亲的零散语言和当事人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当事人的家庭氛围非常好,他的父亲和母亲非常爱当事人,他的哥哥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她。此外,根据客户自己的描述,家里的亲戚照顾她,比如家里的堂兄弟,堂兄弟会带她去玩,给她买好吃的。
③案例的来源
2020年7月,社工组织辖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开展青少年暑期安全防溺水活动,当事人及其母亲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当事人的母亲主动找到社工,希望为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服务。社工在采访和了解相关情况后,决定为他们提供个案服务。
二、分析和预测
客户的SWOT分析
1.服务对象的优势:性格开朗,自理能力高于同类型儿童。
2.客户的弱点:理解力差,语言表达和主动性差,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3.资源和机会:客户的母亲是所有幸福和彩虹之家(现已转型为慧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的老成员,并与社会组织中的骨干人员保持联系,客户早期一直参与相关服务。
4.外部威胁:特殊儿童职业教育资源短缺。
客户面临的问题
1.职业技能学习问题
当事人16岁,目前上初三。考虑到委托人的情况,他初三毕业后不会继续上高中,就业将成为委托人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郑州市还没有一所智障儿童职业培训学校。只有零星的企业,如汽车修理厂和慈善超市,愿意接受一些状况良好的智障儿童,有些需要父母陪伴。此外,由于服务对象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父母一起学习个人职业技能。
2.自信心的提高
在早期的采访过程中,当事人拒绝与社工沟通,这是对社工的相对排斥。当涉及一些问题时,客户知道但不敢说,或者回答问题的声音特别低,或者请他的母亲回答。此外,经客户母亲介绍,客户在所有人面前往往退缩,不愿意尝试新事物,认为自己做不好。“我不知道”是他经常使用的词。
(三)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通过对当事人及其母亲的访谈和社工的观察,当事人小华自我保护意识强,接受事物能力弱,自信心不强。然而,与其他同类型智障儿童相比,她高于平均水平,有能力学习一项技能。客户的母亲是付军等社会组织的老成员,她们一直与骨干家长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因此,在弱智儿童职业培训学校短缺的情况下,社工需要鼓励服务对象的父母发挥其现有的支持网络,并结合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寻找相应的职业学习课程资源。此外,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服务帮助客户建立自信,并愿意在他人的帮助下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服务计划
服务目标
1.通过与客户家长的沟通,为客户制定职业技能学习计划,为客户链接相关学习资源,并在个案服务期间开始实施部分计划;
2.个案服务后,客户的自信心提高了,客户敢于在所有人面前介绍自己。
服务战略
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理论认为服务干预必须满足五个基本要求:干预时间有限、干预目标明确、干预服务简短、服务效果明显、干预过程精准。在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看来,任务是案例所有者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只有在任务中融入以下三个因素时,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案例所有者的问题、案例所有者解决此问题的能力和案例所有者的意愿。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服务过程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的对象是需要解决问题和改变的主体,社工只扮演资源提供者和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在这个案例服务中,虽然服务对象是智力障碍儿童,他们有能力和意愿解决自己的问题,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者、父母和其他支持者的更多帮助。
⑶服务程序
理解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的母亲主动找到社工,并提出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在正式受理案件之前,社工会观察当事人在活动和访谈中的表现,对当事人做出初步判断,同时通过当事人的母亲了解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和需求。
2.正式受理案件和界定客户
根据社工的观察和客户母亲的描述,客户的问题被定义为职业技能学习和自信心提高。
3.干预阶段
(1)取得客户的信任并与客户建立专业关系;
(2)明确客户需求和个案服务目标,共同制定个案服务计划;
(3)为客户提供扫盲服务,为客户联系职业培训和学习资源,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评估和结束阶段
评估:评估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客户职业技能学习资源的链接和职业技能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②提高了客户的自信心。
结案:案件服务目标达成,在社工、当事人和案主母亲的协商下结案。
四、服务计划实施流程
服务计划的初步实施
1.理解信息定义的问题
在服务计划实施的最初阶段,社工主要通过采访客户及其母亲并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来获取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客户的性格特征、基本家庭情况、学校生活等。
2.制定服务计划
(1)服务计划的制定是服务对象、其母亲和社会工作者协商和讨论的结果,最终结果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
(2)本案例从两个方面跟进了客户的问题:职业技能学习和自信心,但客户的母亲也建议社工可以为客户提供扫盲服务。根据社工的评价,本个案服务的有效开展需要当事人母亲的配合,因此社工在之前的服务中也安排了扫盲服务。
(3)在职业技能学习的问题上,社工知道母亲比社工有更多的资源,因此社工建议他们联系同富和艾慧等社会组织的骨干人员,了解目前是否有相关的课程设计。
(4)在自信心方面,社工在每次面谈服务中给予当事人足够的鼓励和支持。此外,通过指导客户完成小目标,他们可以理解他们可以完成它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社工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当事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客户还将在休息时间参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社工建议家长与组织者沟通,并在活动期间多关注客户。
3.获得客户母亲的信任
通过与客户母亲的交流,我们
4.与客户建立专业关系。
在个案服务的早期阶段,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相对排斥,特别是在正式受理案件之前,服务对象与社工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因此,在个案服务开始后,社会工作者借助客户喜欢的绘画和跳棋等游戏来与客户建立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始终注意身体和语言的使用,为客户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㈡服务计划的中期实施
1.建议客户的母亲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客户寻找职业培训资源。
一些特殊儿童的父母加入了许多社会组织,他们周围有许多资源,其中一些是社工不知道的。因此,当社会工作者得到客户时,他们的母亲很早就加入了喜福会等社会组织。虽然近年来,他们带客户参加活动的次数减少了,但他们仍然与组织中的骨干人员保持联系。同时,在与他们讨论了客户的职业规划后,社会工作者建议他们与他们的社会组织进行沟通。据了解,目前有烘焙课和职场礼仪培训课程,正好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烘焙课也是客户的最爱。但是客户参加过几次烘焙班,效果都不好,所以客户的妈妈一直犹豫要不要报名。了解原因后, 社工与客户的母亲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她们带着尝试的想法为客户报名,这样客户将每周学习一次烘焙和工作场所礼仪。
2.多管齐下,增强客户的自信心。
客户们每周一到周五都要上学,除了周六上午的烘焙和专业礼仪培训课。社工周六下午为他们提供个案服务,周日有时也会参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在个案服务过程中,社工尽力为他们创造积极鼓励的环境,如有意识地使用大量鼓励性语言并邀请他们参加志愿服务,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社工还建议客户的母亲与其他社会组织中的活动负责人进行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所有人面前表扬和肯定客户,并在所有人面前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进行自我介绍培训
当客户被邀请介绍自己时,客户往往会保持沉默,尤其是在正式场合,自我介绍是与他人相处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社工首先与客户一起整理自我介绍的关键词,帮助他们撰写自我介绍的内容,然后与他们一起练习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会根据服务对象的表现设定不同的小目标,并有相应的奖励,以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完成任务。该奖励引起了客户的极大兴趣,并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合作性。即使是机械地重复,客户也总是很有耐心。客户在完成一个小任务时会特别高兴。随着任务完成度的提高,委托人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 社工还邀请家长配合并指导服务对象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介绍训练,不断强化和巩固自我介绍的记忆。
㈢服务计划实施的后期阶段
在服务计划实施的后期,社工主要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与服务对象及其母亲进行讨论,并进行目标达成检查。社工观察和了解当事人解决问题的稳定性,以评估和决定结案后是否需要继续跟进。
1.职业技能学习问题得到解决。
在社工的建议下,客户的母亲安排了客户的职业技能学习,并结合客户的兴趣点为客户报了每周的烘焙课和专业礼仪培训班。而且未来的客户在初中毕业后也做了相应的职业规划:初中毕业后让他们参加一个社会组织举办的职业培训班。解决了客户的职业技能学习问题。
2.自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客户已经能够在大家面前顺利地介绍自己,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面对陌生人,他们不会很忸怩作态和置身事外,他们会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回答问题,并且他们会在面对奖励时积极争取奖励,并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奖励。减少了“我不会,我不能”的字眼。
3.正式结案
在服务实施的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一直在巩固服务对象的学习成果。在正式结案之前,当事人一直在学习职业课程、烘焙课程和职场礼仪培训,据课程老师介绍,当事人的表现越来越好。在提高自信心方面,人们在面对陌生人时不会很胆怯,他们可以在所有人面前介绍自己。面对服务中分配的任务,客户非常积极,并相信他们可以完成这些任务。
综上所述,经过社工的调查和评估,个案服务的目标已经实现,当事人的表现非常稳定,因此该个案服务不再需要跟进。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和评估
本案的结案以客户的目标结束,评估主要针对实现目标的评估和衡量。在个案服务过程中,社工给予了指导和建议,当事人的母亲报名参加了岐阜的烘焙班和专业礼仪培训班。此外,客户将在初中毕业后参加岐阜县组织的职业培训课程。烘焙课前期客户表现不佳,不愿意合作。在早期的礼仪培训班中,一些游戏互动中的客户是被动的,不愿意参与,不愿意介绍自己,也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干预过程中,社工应注意对服务对象的鼓励和支持,协助服务对象完成服务中设定的小目标, 让服务对象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服务对象参与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他人的肯定以增强其自信心。同时,帮助客户整理自我介绍的内容,并对他们进行自我介绍方面的训练。此外,在每次服务后,社工都会建议客户的母亲结合社工的服务对客户进行日常生活训练。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当事人可以在大家面前介绍自己,并且可以积极完成社工布置的任务,“我不知道”之类的语言减少了。
服务对象的变化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详细描述了案例服务中的方法、角色和服务满意度评估。
方法评估
在个案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在有效的时间内为客户的母亲找到与其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学习资源,这有助于客户提高自信心。整个服务过程目标明确,干预过程严谨,服务策略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社会工作者评估的作用
社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反馈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指导客户的母亲从周围的资源中找到适合客户的职业学习资源。每次服务后,作为反馈,社工会告知客户服务进展阶段、客户表现、服务内容等信息,并建议他们结合社工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对客户进行培训和鼓励。当服务对象从服务中的一些任务中退缩时,社工会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服务对象感到社工与他在一起,并慢慢引导服务对象关注自己的能力并愿意尝试和努力。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多重角色
③服务满意度评价
在服务的中后期,每次服务结束后,客户都会抱着社工,有时还会亲吻社工的脸颊以表达感谢。看到服务对象的变化,服务对象的母亲高度肯定了社工的工作。同时,他们向社工介绍了一名自闭症儿童,并希望社工也能为他们提供服务。
第六,专业反思
为特殊儿童提供的服务必须首先获得父母的信任。
特殊儿童,特别是有精神障碍的儿童,大多数情况下由父母陪同,因此是否能正常参加服务由父母决定。在此背景下,个案服务的有效开展首先要获得家长的信任。当事人母亲陪同当事人参加社工组织的青少年安全防溺水活动后,主动找到社工,希望社工能为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服务,但当事人母亲对社工不了解,对社工能否提供有效服务持怀疑态度。在交流过程中,社工发现了彼此认识的人的共同点,社工建议他们从熟悉的人那里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和社会工作者。在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后, 当事人的母亲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与社工合作,更全面地告知当事人,帮助社工与当事人建立专业关系,交流信息,共同为当事人的改变而努力。
(二)建立专业关系是开展个案服务的切入点。
要实现个案服务的目标,需要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是个案服务有效开展的前提。在早期,服务对象对社工相对排斥,不愿意与他们交流。因此,另一方面,在服务过程中,社工首先通过客户的兴趣、绘画和玩游戏(如玩跳棋)与客户建立专业关系,从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打破客户对社工的原有排斥。当双方的职业关系相对稳定时,社会工作者开始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出回应。
(三)家长的配合是实现个案服务目标的有效助力。
本案服务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在个案服务的早期阶段,客户的母亲会在家里鼓励客户。当客户对社工比较排斥时,客户的母亲会陪同客户参与服务,直到客户与社工的职业关系稳定为止。基于此,在每个案例之后,社工都会与客户的母亲就当天的服务进行沟通,建议她们结合自己的服务对客户进行日常生活培训。同时,在社工的建议下,他们的客户母亲积极为客户寻找学习职业技能的资源,让他们参加职业培训班并学习烘焙,并为他们初中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做出相应安排。
挖掘客户的潜力并信任客户。
虽然当事人是智障,但与同类孩子相比,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有能力做一些事情,但他不敢尝试,因为他不自信。因此,在具体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以目标为导向,挖掘服务对象做出改变的意愿,并通过使用倾听、鼓励、总结和指导技巧来促进服务对象参与到自我改变的过程中,使服务对象逐渐发现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自信心不断提高。
(报送单位:郑州市金水区文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