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03:35:08
轻微语言发育迟缓,我可以在家交吗?
我家二宝三岁半,口水一直不断,去儿童医院诊断轻微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评分73分,综合评分83分。我打算在家训练她,多陪她玩。她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吗?我应该去上语训课吗?
孩子能力还是不错的~建议家庭做些语言训练,也可以去机构训练,都可以的~
我知道一个启儿宝团队, 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在线居家语言康复指引, 有专家一对一的在线指导, 家长可以透过日常生活训练孩子的语言沟通力, 推荐可以到他们网站看看。启儿宝家庭工作坊
在孩子语言康复之路上,孩子进步慢、孩子配合度低、孩子哭闹等关卡都挡在家长面前,正所谓“关关难过”,依然要“关关过”。
“宝宝迟迟不开口说话,怎么教也不会。我也在家努力自学各种方法,但往往收效甚微”;“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进步很大,我家宝宝却原地踏步不见效果,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很多父母带孩子康复的经历是很曲折的,花了一两年时间,换了三五个机构的常常有之,费尽了人力、财力、时间精力,但迟迟没有效果,越发焦虑。
我们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都希望孩子能马上好起来!但是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差异很大,所以干预的效果和速度也同样有很大差异。
有的孩子3个月可以从语言迟缓追上同龄孩子,语言基本达到正常化。有的孩子可以用一周时间的干预从精神发育迟滞毫无回应变得有回应。也有的孩子用一个月时间,摘掉了“自闭症”的帽子……这些小学员,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还需要遵循孩子本身的发育规律!
“孩子没有语言的时候,我心急如焚,认为孩子能开口说话就知足了!当他刚能够开口说话,我盼着他什么时候能正常对话?等三字词,五字词的短语出来了,我又会想孩子什么时候能自己讲故事......”
家长的内心在过一个一个的关卡,孩子的各项能力也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从一开始入学的适应,到配合老师做动作训练,从单字词到多字词句子的连接,从单纯模仿说话到正向回答问题,从简单对话到主动表达,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等等等等。
每个阶段我们都要给孩子一些时间,逐渐从量变到质变,而如果不停地更换方法,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哪怕每次简单的适应新环境,对于小小的他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那些矫正成功的家长怎么做?
1、认清症结,理性面对。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自学语音病理学知识,是对的,但不要因为随便看了点资料,就觉得完全了解了语言康复整个领域,觉得自己为孩子选择的方案都是最好的。一旦孩子迟迟不见进步,很多家长觉得不是自己选择的失误,而是孩子自身能力不够。
而那些矫正成功的孩子家长,在了解了语音病理学的知识后,也不会完全对号入座,而是通过专业机构的详细评估,听从专业意见,选取最佳的矫正方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认真学习,多方配合。
很多家长本身资金不充裕,还想让孩子多接触其他矫正内容,一会上早教,一会上感统,把本该全方位矫正训练的矫正计划打破,影响了矫正速度和效率,也让矫正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手里不富裕的家长,最值得投资的就是自己,除了机构必须支出的费用,紧跟老师的步伐,多配合,多请教,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康复知识,肯定是最适合孩子的,这比去其他地方大海捞针,甄别优劣强得多,无形中就为自己省了很多时间和金钱。
3、投机取巧,最要不得。
世界语言病理学发展二百多年,很多疑难的临床案例,至今都未曾解决,科研学者一直在研究更佳训练方法的路上,你从别人家孩子那里借鉴来的康复经验,未必适合你的孩子,白天老师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晚上家长按照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训练,你觉得可行吗?
如果方向错了,1+1≠2,千万别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开倒车。按专业机构给出的矫正方案,遵循老师的步骤,才能事半功倍。
4、放平心态,关注孩子。
不要羡慕那些先康复的孩子。虽然同为语言发育问题,但类型和程度不一样,意味着起跑线不同,有的孩子在起初配合上就很难,别的孩子可能老师抱着乖乖跟着走了,而他要哭一个月,一开始就从配合度上拉开了距离;别的孩子可能理解认知差距和同龄孩子差距很小,只是不说话,而他认知理解差距很大,这也是距离。
不同的孩子,训练方法不一样,所用的课时也会有很大差异。另外,孩子自身的性格,学习能力,专注度、年龄优势等等,都是影响康复时间的因素,不去过分对比,放平心态很重要。
5、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远离各种负面信息,别人家孩子没有康复成功,不代表自己的孩子没有希望,不要让他们的经历浇灭自己的信心,很多时候,那些放弃的家长,不是因为孩子的能力差而放手的,而是被打击失去了信心,你需要的是和你一起关注孩子健康,一起探讨家庭辅助训练,帮助老师一起完成康复的家长。
记住:任何时候,和学习
最后,附上一些矫正成功的学员前后对比音频,给各位迟缓学员家长增加一些信心,祝愿所有迟缓宝宝的家长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阳光语言:说话不清楚的孩子,提前结束训练后,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阳光语言: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不容易干预?5个家庭训练方法值得一试
了解更多语言问题,请戳↓营销页面
可以的。如果孩子配合你安坐下来,学习,是可以在家里教学的。流口水要关注下,是否为吞咽不好,或者唇部闭合不好。
若没有其他构音器官异常,认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
首先我们要从名词词汇开始:有初级词汇,中级词汇,高级词汇;
然后是动词词汇:有初级词汇(和自己身体相关的动作,喝水,吃饭,搬椅子等),中级词汇(相反动词,开始,停止;来、去;进来,出去;等)高级词汇(和他人心里相关的:给,追,亲,拍等)
形容词词汇:颜色,形状,相对形容词(大小,高矮,长短,粗细等),质地形容词(木头的,纸的,金属的等)动作形容词(轻轻的,快快的,整齐的等)人物形容词(美丽的,难看的,可爱的,可怕的等)事件形容词(真的,假的,难的,容易的)
空间词汇:上下里外中间前后左右,旁边,周围,这里,那里等
数量词汇:数字1-10,点数,唱数,按数取物,数量匹配等。进一步还有逻辑词汇:有没有,是不是,一共,剩下,加减等
时间词汇:白天,黑夜,早上晚上,昨天,今天,星期,季节,先,然后,马上等
自我意识词汇:人称代词,能不能,想不想,知道不知道等
情绪情感词汇:哭,笑,疼,痒,高兴,生气,紧张,兴奋等
句长就是从短语到句子,到说一段话,可以看图说话,讲故事,讲动画片,回忆已发生的事情,计划未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