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03:28: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1)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哥哥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关系的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想用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在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起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4-5岁
1、在群体中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缠手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基本能听懂普通话。
5-6岁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同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教育建议
1、多给孩子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
经常和孩子一起探讨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引导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孩子)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孩子交谈时,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
对孩子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对孩子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孩子理解。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预期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应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4-5岁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居聚居地区孩子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5-6岁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赶在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能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孩子基本会说普通话。
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4、讲说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教育建议
1、为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交谈。如讨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西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积极的回应。
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
和孩子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当孩子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事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4岁
1、与别人讲述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承认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4-5岁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5-6岁
1、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
3、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4、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教育建议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孩子做出表率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孩子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吧话说完。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行
结合情境提醒孩子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提醒孩子注意公共场合的语言文明,不大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