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 16:33:34
语言障碍?孩子说话词不达意、吃字、漏字?可能是表达性语言障碍,教你如何帮助孩子改善!
孩子说话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遇到词不达意、表达不清楚怎么办?
来看看家长怎么说: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我发现他的语言表达有一些问题,说话一直词不达意,断句吃字情况很严重。“我吃饭”说成“我饭”,没法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可能是孩子表达性语言障碍。
一、什么是表达性语言障碍
表达性语言障碍: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比如,2岁还不会讲单字词,3岁不会讲短语。随年龄增长,仍然词汇量少,语句结构过于简短,且常有语法错误,难以叙述往事。
但他们一般能够听懂他人指令和要求。非言语性沟通正常,能够利用示范、姿势、模拟等非言语表达形式,主动寻求与人交流。
部分孩子会出现同伴关系不佳、情绪失调、多动注意不集中等社交一情绪一行为问题。
表达性语言障碍是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languagedisorder)的一种分类。
发育性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而不是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
发育性语言障碍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表达性语言障碍呢?
二、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原因和锻炼方法
01、发音器官锻炼不足
在发音器官的锻炼上,很多孩子都存在不足,这也是造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比如,孩子缺乏大量的坚硬物质的咀嚼,孩子们喜欢吃的糖、肉、汉堡等都属于偏软物质。
加上家庭生活品质的提升,很多父母会把水果去皮和切成小块让孩子吃,或喜欢直接将水果打成果汁让孩子喝,减少孩子口腔和牙齿的锻炼机会。另外长期流食喂养,尤其是菜汤泡饭,不仅会让孩子的发音器官缺乏锻炼之外,消化系统也容易发生问题,牙齿长的不好,扎得不深。
父母如何改善:
所以说,在孩子可以吃硬质食物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啃苹果、梨、桃等水果,从而锻炼口腔肌肉。舌头更加灵活,说话自然流利,发音自然就准确。
02、听不清或者听不懂
孩子学会“说”之前,要先练习“听”,“听”是孩子最初的语言学习重要途径之一。听不清和听不懂都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或发音不准。
孩子要想会口语表达,首先要听到发音→模仿发音→自主发音→理解发音,最后才能进行语言表达。
父母如何改善:
父母教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发音正确、教孩子说话的范围不要超纲。
03、家庭语言环境不丰富、不充分或太过“丰富”(含3点)
孩子语言学习最直接来源是家庭。
● 家人都不喜欢说话、缺少交流,沉默寡言的氛围减少孩子语言学习的机会。
孩子从胎龄6-8周听神经就开始发育,20周左右具备听觉,出生之后就具备听力。
父母如何改善:
准妈妈们多给孩子听听音乐和用语言跟孩子互动,孩子出生后,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直接给孩子听语音或视频。
● 语言表达机会缺乏。孩子一哭就把奶嘴塞嘴里,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就包办代替,都是减少孩子表达能力的元凶之一。
父母如何改善:
孩子1岁以前可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1岁以后要延迟满足。
不要孩子一哭就把奶嘴塞嘴里,造成孩子连
孩子描述困难的过程就是语言训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大量的体验过程中感官得到了刺激,心智得到了发展,认知得到了提升,这些都是语言发展的前提条件。
● 家庭语言环境复杂。
父母如何改善:
家庭里尽量保证孩子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普通话、方言夹杂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孩子“听”“说”能力发展。
04、感觉统合不足
“感觉统合”也是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大脑皮层分别有处理听觉、发音、词汇、认知、语言组织与推论的功能区!透过神经组织将这些功能区与身体感官密切配合,高度统合,最终形成了语言能力。
语言并不是单纯的口语表达,实际上是大脑高度统合能力、词汇量、逻辑理解力的综合,并且通过说、读、写等不同形式表达出来。
当孩子想要向父母表达:“我想吃苹果”,孩子必须先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来认识这是一个苹果,并且知道它的作用是营养和解渴,然后在自己想吃或口渴的时候说“我想吃苹果”。
如果孩子连认识都不认识,见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那让孩子给你交流什么呢?
应对方法:
到专业机构做感统训练、根据康复老师指导做家庭康复训练。
最后, 熊宝提醒大家:这些应对方法只是初步阶段,更专业、有效改善,还需要前往专业医院或正规康复机构!
下面文章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
儿科医生-鲜涛:孩子说话结巴该不该纠正?如何纠正?关键看这7点儿科医生-鲜涛: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如何治疗干预?牢记这4点家庭训练原则。
跟多关于孩子语言问题可以戳下面给我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鲜涛医生公益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