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1:12:07
孩子5岁了还不说话?到底是不会,还是不想?
前几天带着乔乔和闺蜜一起吃了饭
闺蜜也带上了她自家的孩子一起出来玩
虽说两个人有一点年龄差距
但闺蜜儿子自来熟的性格
很快带动了怯生生的乔乔
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其实上次见到他的儿子然然的时候
闺蜜还非常的苦恼
虽然小家伙已经上幼儿园了
但是跟同班的小朋友相比
说话非常的不熟练
口齿不清
说话嘤嘤呀呀
让人难以猜测。
除此之外
你跟他对话的时候
他也经常一副懵懵听不懂的样子
闺蜜为此可没少着急
她跟我说
她很久以前问了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
每次跟孩子说话
小朋友都不愿意理自己
也不愿意主动地开口说话
这样该怎么办?
当时那位从事教育的朋友
问了一些小朋友情况后
就下了一个定论
你应该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确定一下是否有自闭症。
听完那位朋友的话
闺蜜气得不行
因为然然除了沟通不顺畅以外
很多方面跟同龄人比起来是非常优秀的
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会背很多古诗
也会从1数到100
英语的词汇量也有100左右
上了幼儿园之后
学习能力也是比其他小朋友强很多
唯一不如意的就只能是说话含糊
其实闺蜜也知道
然然其实就是不愿意开口
但她又有无法放心的心结
所以希望能在专业人士的口中
听到然然其实并无大碍的安慰
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的孩子
其实跟别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俩夫妻想了很多
最后决定花更多的时间
陪陪孩子,多跟他说说话
每天换着花样跟孩子玩
平时带着孩子读读绘本
教他唱儿歌、一起跳跳舞
时间久了,然然跟他们有了更多的互动
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来。
虽然比起同年龄段的小朋友
说话并不是很厉害
但是偶尔蹦出来的金句
也足够他们夫妻二人高兴很久了
后来她才知道
然然之所以不怎么说话
并不是不会说
是因为他不想说
父母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也不跟孩子聊天
孩子怎么会愿意主动地跟父母交谈
而且小朋友的想法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的
大人自然是不好揣测的。
所以这种不愿开口说话的小朋友
自然多了起来
我同事的侄女
今年快一岁了
但是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更不会叫爷爷奶奶。
为此她的一家人也是操碎了心
带去医院检查
医生也没说什么
你可能会猜想
她是一个很安静的小姑娘
所以不愿意开口。
但其实闹腾得很呢
因此她的父母就开始反思
是不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
后来仔细想想才知道
两夫妻平时都是心血来潮才逗逗小孩
平时孩子都是交给自己父母照顾的
这样缺乏沟通的陪伴,自然是问题所在
对于现在开始提倡普通话的广州来说
这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广州
非常的不友好
所以当他们与新新一代交流
就显得非常的吃力
其实我家也是如此
老公的爸爸妈妈都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他们仨平时都是用粤语交流
而老公跟我就是普通话
但是我跟我的妈妈则是用重庆话
在一个语言不统一的环境下
语言的上手时间
肯定是比单一语言的语言环境慢许多
当然这只是造成语言障碍的原因之一,还是有很多外界或是内在因素。但不管怎样,如果出现了孩子已经到了该说话的年纪但是依然吐词不清,或者是词不达意的话,我还是会建议大家先去医院确认一下,了解了问题的根本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判断孩子哪里出了问题。
排除一些生理因素
其实大部分的原因
还是在语言环境太复杂
以及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少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不说话,或者是说话晚的情况,那么这些情况你一定要确认一下。
1、
2、 父母两人有一人是照顾孩子更多的
3、 小朋友很少与同龄的孩子接触
4、 父母很少花时间陪伴孩子
如果你占据以上其中一项,那你就要尽快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毕竟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了解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说话呢?
1.多陪伴
我觉得所有的“方法”都一定离不开父母更多的陪伴,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一定是最重要的,而在这一时间中做一些高质量的亲子活动对孩子的帮助则会增大。
2. 成为一个大小孩
我们与孩子最难沟通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的世界,所以当我们试着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与他一起“探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
当我们成功地理解孩子的时候,才能用孩子的视角跟孩子沟通。
3.一起读绘本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是会说简单的词语,但是要连成一句话还是有难度。
所以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句子,最适合的呢就是带着孩子一起读故事书。
即有绘声绘色的剧情,也能对孩子说话有帮助。
4.“诱导”孩子说话
很多时候孩子因为说话不清楚,作为家长的我们,就会帮孩子说出他想说的话,这样是不好的。
我们不应该询问孩子,“你是不是想说这个?”而应该引导孩子说出他想说的话。
如果他想要一个东西,你就指着这个东西让他说想要或者是不想要;
如果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让孩子跟着你一起学着说。
当然,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些小小的奖励,让他知道说话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小朋友并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他们更多的是需要陪伴,或者真的只是懒得理你。
所以比起瞎紧张,或者是盲目的去医院,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还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