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09:34:50
孩子3岁,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是怎么回事?
我的闺女还有3个月就满3岁了,平时和爷爷奶奶带着,周末爸妈回家带孩子,平时看这个孩子挺好的,可是最近我发现她比较软弱,且不会与陌生人交流。
1,今天带孩子去淘气堡玩,她先玩一辆小车,然后一个比她还小的小朋友冲过来要玩,我闺女吓得直接扔下东西就跑了。
2,游乐场有活动,其他小朋友都在那做活动,偶尔还有一些互动,气氛比较好,但是当别的小朋友或者游乐场阿姨和我闺女说话的时候,我闺女特别害怕、拘谨,不会回话。
3,小区有一个秋千,小朋友都说自己要玩,只有我闺女在旁边站着不说话,就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我知道她想玩,就给她排了个队。她玩的时候,旁边小朋友说也要玩,我闺女马上就不玩了给人家玩,自己在一边看着。
4,我发现我闺女很少主动与外人或者其他小朋友交流,总是很害怕的样子。
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害怕因为早起教育问题导致她有性格缺陷。求助!
@黑色大拇指 谢谢信任。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初为人母的家长就会比较担心和焦躁,请题主放宽心,尤其是孩子才2岁9个月。
我首先排除自闭症,因为平时表现挺好的,所以最焦虑的部分排除了,剩下的,只是每个孩子发展曲线的问题。
幼儿阶段(学龄前)每个儿童发展的规律是不同的,就犹如每个孩子跑步速度不同,但到最后都能跑到终点,也就是6-7岁,步入小学进入另外一个发展阶段。
如果每个幼儿阶段的发展,是一首独一无二的曲目,那么有些孩子会在先前一部分就演奏出高潮,比如有些孩子1岁半就能对三字经,唐诗朗朗上口,认字无数。有些孩子却刚刚相反,一开始波澜不惊,有些甚至4岁才会流利说话,然而,不得不说,到了5-6岁,大家的差距都不大的。
现实中,很多人来给我说,姐,我孩子很聪明,如何聪明,说了如何早慧的话,多喜欢讲故事等等。我都会耐心的回答,重要的是心灵的环境,其他的,别人都会赶上来,现在没有智商低的孩子。
然而心灵环境往往是最受忽视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会先让题主回家仔细观察和思考:
1:孩子是否比较专注做某事,喊她/他也没反应。
2岁-3岁,仍旧是感知世界,发展各种感官的阶段,但是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环境比较安静,受干扰少,所以会在思考能力发展上面比较超前,也就是喜欢观察,有自我的世界。
表现是胆小,不跟人交流。要我说,这个阶段是最珍贵的,需要竭尽全力呵护的。但是往往心急的家长跟人家孩子比,觉得自己孩子不正常或者发展太慢。
题主可以观察下,你家闺女是否这类原因。
2:主要监护人,最有可能的是爷爷奶奶,用传统的方式带孩子,经常粗暴打断孩子的说话或思考,孩子不能被真正聆听。
首先要明白,孩子是先发展内在,再发展外在的。2-3岁绝对不可能顺畅的应对外界的环境,呃,除非他穿越来的。
这种养育模式,孩子经常被呵斥和说教,会导致孩子内在混乱,没有秩序,无法发展自我,就会对外界产生排斥,造成心理负担。表现出淘气,不听话,大喊大叫,任性的行为。
请谨慎对待一般人说的淘气点是聪明,这种论断。请分清楚什么是合理的淘气。
3:家庭环境不够和谐,经常吵架。
题主孩子的表现,还有这种可能,就是没有安全感。所以请观察,家庭中是否有成人,情绪不够稳定,而且把情绪带入与孩子的交往中。让孩子有种错误的认知:我不被疼爱。
(若有冒犯请抱歉,无意指责谁。)以上,大概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做法:
1: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就是多抚摸孩子,如果妈妈仔细观察,当你用手摸孩子脸颊的时候,孩子会发出满意的砸吧嘴巴的声音。这就是爱的连接。
2:每天对孩子说:我爱你。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发现很多人说不出口。
3:单独与孩子相处时,绝对不能拿着手机,要保持高品质的陪伴。放一些轻松的乐曲,与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精神世界。
4:当孩子试图与大人表达自己的时候,大人要安静的聆听,绝对不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心不在焉。相信我,很快就要付出代价的。
5:尽量减少与小区里老太太一起谈没营养家务事的时间,带孩子去户外,郊野,绿地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多观察大自然,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6:不要把孩子跟那些已经被驯化的孩子去比,比如别人3岁已经会喊人,为什么你不会。就呵斥他们不听话。拽着孩子去喊人,认为那才是礼貌。
我的做法是:带着孩子遇到熟人,我会主动停下,拉着孩子的手,微笑的对熟人说,宝宝!跟阿姨说早上好。然后微笑着离开,那时候孩子是否真的说了早上好,不重要。你言传身教了即可。只要这么做,以后孩子不会没礼貌的。没礼貌的孩子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粗鲁的环境中长大。
我们不需要驯化孩子去证明自己家教好,默默在家做一个有素养的父母就是最高级的礼仪训练。
再次强调,不要为了面子去做一些伤害孩子的行为。
7: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沟通,选举出一个领导人专门负责对孩子教育的自我学习,阅读。有好的思想和概念,要与他人分享,形成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再一次强调,最高级的教育首先是教育好家人(拼爹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这里了!)。
8:创造好良好的精神环境,心灵环境,让孩子感到心情愉悦,被聆听,被爱,那么,5-6岁就会有很好的收获了。那时候,情绪稳定,甜美可爱,乖巧可人,认知部分猛烈的自我发展,开始成就自我教育。所以不要担心输在了起跑线。未来,最不重要的就是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内在的软实力。
另外,我说下我个人不太赞成4岁之前的孩子去以下环境(纯属个人观点,因人而异)
1:逛商场和shopping mall: 理由是产品太多环境太嘈杂,容易影响注意力。
2:游乐场:卫生条件糟糕;玩具太多,容易养成猴子掰苞米的习惯;社交没发展好的孩子很多,冲突非常多,对题主孩子这类的,容易受挫。
3: 部分没有责任心,纯粹以盈利为目的早教机构:打着培养爱因斯坦的口号吸引众多心情急迫的家长,要谨慎选择,除非确定他们懂得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发展规律并有体系传承,而非某个厉害老师专家坐镇。
前段时间我发现深圳有个画画机构,竟然打着培养未来CEO的旗号,不得不说,他们挺聪明的,我发现周围挺高知的朋友也进入了这个圈子... 我很开心,终于不再焦虑中国的实力了,因为我们的CEO都能批量生产了,简直是超越宇宙的新技术。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蟹妖。我认为小孩子害羞谨慎是优点,可以帮她避免很多不可预期的伤害。
1、淘气堡。小孩子没经验,判断不出对方是否有攻击性,因此提前躲开,是很聪明的表现。很多时候,一两岁的孩子是很危险的,他们会毫无顾忌的打人,而且不容人有任何违背,家长放任自己的孩子和这样的陌生的小孩子直接接触,是非常不谨慎的。
2、游乐场。小孩子就是有样学样,但他们学习的对象是父母,而不是同龄人。父母是否能随时随地与陌生人愉快的交谈呢?如果不能,让孩子如何学会呢?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孩子随时能跟陌生人愉快交谈,作为父母,觉得这种行为安全吗?
3、秋千。她处于好奇和胆怯的纠结之中,家长的决定帮她结束纠结,是很好的做法,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有类似的状况,也可以这样做,当然,让她自己在纠结中做出选择也未尝不可,都是属于她自己的心理体验。
4、不主动与陌生人说话是正常的,是谨慎的表现,主要还是看家长与其他人交往的态度,如果是家长很亲密的朋友,孩子都不搭理的话,那才是性格问题。试想一下,一个陌生人,随便说说笑笑,一两块糖,就把孩子哄得团团转,这样的孩子才真让人担心呢。
综上所述,可能是孩子平时和家长出去的时候,家长更关注安全,较少和其他人交流,所以孩子不太习惯和他人交流,等到上幼儿园之后,熟悉的小朋友多了,就会更开朗热情了。
昨天我家小宝在幼儿园里被一个男孩抱哭了。新来的男孩,非要抱她,她不喜欢,就哭了。小宝现在两岁半,上了一整年幼儿园了,至今不和任何一个男生说话,她和男同学们很熟,能一起玩,也知道他们名字,就是不跟他们说话,这种独特的个性,让大家都非常“佩服”。
别担心,每个小孩的成长都是不一样的,她这方面慢一点,其他方面一定会有突出的表现。我儿子2岁4个月,从生下来起就不大搭理人,跟他说话和空气说话差不多,除非他感兴趣或愿意的时候,去外面玩对大部分人(包括小孩大人)一脸冷漠,不喜欢人多,再好玩的只要人多了他一定会走开。但我儿子记忆力好,一岁半就能背《我爸爸》、《我妈妈》,现在能背好多首诗,绘本能背二十来本,喜欢看书。我觉得只要排除病态(如自闭症)情况就不必过份担心,多陪她,多带她到户外玩,其他的交给她自己就好
孩子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平常是不是有点胆小害羞呢?有的孩子天生避性高,也就是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第一反应就是逃避,这样的孩子本身安全意识的发展会好一些,还有一些孩子适应性慢一些,但一旦适应后就会很快投入,这样的孩子观察能力很棒,千万不要因为攀比而随便给孩子贴“胆小害羞”的标签,即使你知道他有这种表现。不要批评他的害羞胆小,不要让他对此产生自卑和恐惧,那只会造成真正的心理问题。
还有一种害羞胆小是因为家庭不得当教育造成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害羞胆怯的时候,好多名人也害羞。在某个特定场所,适当的羞怯是心理的一种保护和调剂,没有什么不对的,为什么要担心呢?好好保护它才是正道理。孩子害羞时多半内心活动丰富,他们不喜欢也不容易接受内心平静被打破,外在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害羞和胆小。在“害羞”的这段时间,其实是在思考和谨慎评估眼前的状况,很多家长不懂这个道理,要么焦虑担心,要么横
怎么办?
首先自己不要背包袱,不要自己吓自己,把自然的害羞胆小当成了大问题。
家长可以以身作则进行示范,并告诉孩子,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接近人和事,不要勉强,你越推他,他越退缩。而最好是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孩子的社会人格自然发展。允许你的孩子拥有独立空间,让他们做他们认为舒服的事情。
另外,找出问题的成因。比如怕去幼儿园,是怕人?怕环境?怕吃幼儿园的饮食?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一旦理解了她为什么怕,就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了。
害羞和胆小是儿童心理成长一个必经的阶段,不要焦虑着急,你若淡定孩子才能拥有晴天,一切都会顺利度过。一个害羞胆小的人照样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我想问一下你家孩子会跟亲人对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