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 17:31:33
对语言中ress_语言迟缓现象的考察——基于对符号与指示性内容关系的评价
一个
语言发育迟缓的流行病学研究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阶段落后于同龄人的现象。McLaughlin等综合文献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患病率为2.3% ~ 19%。即使经过强化干预,1-5岁儿童严重的语言和语言障碍也会对其教育成就产生负面影响。许多研究表明,2.5 ~ 5岁儿童的语言问题会增加小学阶段的阅读困难。语言和语言障碍持续存在,五岁半以上儿童的注意力和社会融合障碍的发生率将增加。与没有语言和言语障碍的儿童相比, 7.5 ~ 13岁语言和言语障碍儿童的书写能力受损,拼写和符号系统明显不足。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最佳预后与持续的交流困难和语言功能障碍的程度直接相关。
2
语言发育迟缓评估的基础
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临床指导文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常规使用简短的正式筛查工具来检测5岁以下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发育迟缓。换句话说,根据儿童语言发育表现,及时准确地确定儿童语言发育障碍仍是困扰儿童语言康复治疗的难题。临床上出现的儿童“不会说话”和“说话晚”的现象更符合一种障碍的表现,并不能因此就断定儿童语言发育障碍仅仅是因为他们比同龄人说话晚。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语言和言语发育所必需的听觉功能、运动功能和发声器官的发育外,还包括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对言语声音的注意、模仿口语动作的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形成。这些因素可以通过符号和指示语之间的关系来概括。儿童口语的出现是这个过程中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儿童语言行为的符号和指示关系的评估是判断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手段。这种对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是评价“为什么孩子不会说话”,而不是评价“孩子到底会不会说话”。事实上,儿童的语言发展很难回答儿童是否会说话的问题, 但从康复的角度来看,对言语和语言形成困难或潜在困难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是评估的重点。
系统评估的另一个作用是比较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协调发展的问题,更好地分析儿童口语迟缓的原因,为今后儿童语言功能和行为干预提供直接的训练依据,更好地评估儿童语言发展中的系统问题,从而不仅为家长提供儿童语言行为干预的早期指导和引导,而且为儿童高危不良语言行为提供康复治疗,为儿童后续的语言发展和言语外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
语言的形成是符号化的过程,这是基于个体对具体事物的认知。根据这一观点,符号和指示语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语言符号形成的基本过程;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沟通行为(沟通态度)。
3.1语言符号形成的基本过程
形成语言符号的基本过程就是认识周围事物的基本过程。当孩子注意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并将其引入记忆时,意味着孩子开始认识事物,这是语言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正常事物的认知始于他们定位声源、凝视事物、触摸事物、初步控制事物、开始随意丢弃事物的过程。同时,孩子具有对事物的记忆功能。当他们关注的东西被隐藏起来时,孩子们会表现出焦虑和不耐烦,希望再次看到它们,但当它们再次出现时,他们会表现出喜悦和愉悦。在基础阶段结束时,孩子们已经能够给出方向,并逐渐有目的地拿着和放置东西。
3.2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在活动和父母口头语言的刺激下形成的。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总是先操作事物,然后建立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如鼓槌和鼓),从而形成类似事物的操作特征的概念并将其符号化。这个符号可以是手部动作(手语或肢体语言)或基本的语音信息(儿童语言),并可以使用这些符号来表达基本需求。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之间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立体到平面、由少到多的发展规律。这个时期也是儿童形成口语的阶段,口语是符号化的结果,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正常孩子的英语口语是在语言理解之后出现的。
3.3与语言相关的交流行为(交流态度)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口语是直接执行语言功能的工具。因此,语言的出现必然是交际需要的结果。儿童在生活中交往和互动的积极动机、环境对其互动的支持以及父母与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了儿童交往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当交流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符号时,复杂而高级的口语就
四
S-S检验
4.1设计背景
S-S考试和评估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语音学会语言发育迟缓特别委员会的研究和设计。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上文提到的语言符号与指令内容之间的关系。这种检查方法从1980年开始试行,并进行了临床研究。1991年由日本语音学会正式发布,1992年修订,1993年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投入使用。它是由李胜利等人修订的,适用于中国。1997年,特别委员会收集了正常人口的数据并出版了韩文版。此后又多次修订,现已是第四次修订版。
4.2检查结构
S-S检查表由四部分组成,即结果汇总表、阶段检查结果记录、调查问卷和检查与评估结果记录表。这项考试主要考察儿童语言符号和指令的发展阶段,也考察儿童的基本操作功能,即语言的基本功能,而对交流态度的考察主要来自对儿童的观察和父母的调查。这套检查方法的重点内容主要是测量儿童语言符号和指令内容的发展阶段。儿童符号与指令内容的关系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儿童能够出现的语言符号的指令内容。具体分类见表1。
4.3语言发育迟缓的分类
根据儿童获得符号指令的不同表现,语言发展分为五类。A组是言语理解尚未习得的组,儿童理解和表达语音的能力尚未形成。t组是一个言语表达尚未习得的群体。这群孩子已经能够理解事物的名称,主要集中在对事物单词形式的理解阶段,但言语表达尚未形成;B组是言语表达困难组。这群孩子对语音的理解能力可以达到两个字以上,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理解水平。C组是言语年龄落后于生活年龄的群体。这群孩子可能有一定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他们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的水平。最后是发育正常的那群孩子。根据孩子的沟通态度,他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沟通态度好的孩子,第二类是沟通态度不好的孩子。根据以上分类,我们可以选择儿童语言干预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4.4正常人群调查
1998年,Fumiko Koji等人对1岁6个月至6岁11个月的正常学龄前儿童的S-S符号和指示语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理解方面,儿童在18-24个月时可以理解熟悉的物体名称和动作,在24-30个月时可以理解由2-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在4岁时可以理解词序功能。在表达方面,儿童在18 ~ 24个月时可以说出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在24 ~ 30个月时可以使用动词和2个单词,在3岁半时可以使用3个单词。根据这项调查,确定了正常发展阶段儿童语言符号与指示性内容阶段之间的相关性,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表现和训练提供了依据。表2显示了第四版S-S方法中阶段和年龄之间的正常对应关系。
五
摘要
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方法是基于语言符号与指示语关系的S-S方法,该方法综合评估了语言形成的三个层次,即语言符号形成的基本过程、语言符号与指示语的关系以及与语言相关的交际行为。这种评估方法可以检查语言发展过程中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而解释儿童不说话或说话晚的原因,并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包括父母的指导和语言康复治疗。该表在研究正常值时得到了日本正常儿童数据的支持,但由于中日语言差异和生长环境的差异, 中国版S-S法尚缺乏国内儿童的正常数据和制作检查工具的统一标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语言发育迟缓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18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