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 08:08:24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张静宜兴市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常规教育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融合教育的研究现状,研究了我国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学现状,指出国内融合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刀切、流于形式的问题。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现状,提出针对性语言能力培养、创设多样化游戏环境、促进居家共育生活常态化、加强语言学习互动四项措施,旨在为随班就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教学现状;应付策略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预期的正常语言水平的现象。具体体现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作为儿童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的主要交流工具,语言功能的缺失也会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导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进入小学时仍存在语言问题,将影响小学阶段认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形成。基于此,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应在幼儿园尽早进行干预,以缓解语言发育迟缓对后期学习的影响。
如今,国家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合,让特殊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建立更丰富的社会联系。目前,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教育策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随班就读教育至关重要。鉴于此,本课题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融合教育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学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教育干预儿童语言发展能力的策略,以期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融合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1835年,西方特殊教育传入中国,但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和发展。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特殊教育才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21世纪初,中国逐步开展特殊教育,给予残疾学生特殊素质教育。2013年,中国提出“融合教育”,即为残疾学生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使他们的教育能够与社会接轨。纵观全球特殊学生教育模式,除了通过特殊学校提供特殊教育的传统模式外,融合教育也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尝试, 融合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应对残疾学生的一种新的教育趋势。实践证明,科学的融合教育可以大大提高身心残疾儿童的教育水平。
自融合教育提出以来,学者们围绕融合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指出融合教育将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使残疾学生能够进入师范教育体系,与师范生和最新的教育模式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基于融合教育的实践,周曼生【2】指出,在推进融合教育展的过程中,提高与特殊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建立与融合教育相匹配的教师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他同时指出,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 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此外,学校还应建立融合特殊儿童成长、鄙视对特殊儿童偏见的环境,促进融合教育的良性发展。史静【3】指出,随班就读在中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传统观念的障碍。有必要完善特殊教育立法和随班就读投诉机制,构建多元包容的学校文化,促进融合教育发展。刘慧丽【4】指出,在融合教育模式下,教师也需要转变角色,转变指导方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师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学习融合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为融合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王艳等人【5】指出,普通教育应纵向发展,提高教师在处理特殊学生时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特殊学生的情况要与教师的专长相匹配,使教师和学生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常规学习的发展。
国外特殊教育起步较早,最初主要由教会承担;Montgomery等人【6】通过调查系统研究了1999年至2001年北爱尔兰特殊学生融合教育的发展情况,指出北爱尔兰的融合教育已形成初步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残疾儿童的教育。Susanne等人【7】研究了乌干达的融合教育,指出自1997年实施融合教育以来,乌干达教师积极实践并充分肯定了融合教育的作用,这对融合教育的实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融合教育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教师推进融合教育经验不足,融合教育的配套资源不完善, 因此,培训教师、改善教学资源迫在眉睫。麦格林等人【8】认为融合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世界许多地方难以发展;这些国家融合教育的长度夹杂着各种宗教冲突和民族冲突,融合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对国外融合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发现,融合教育虽然起步早,但却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表现为部分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较高,但部分国家发展缓慢,而我国融合教育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
综上所述,融合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发展融合教育也成为全球教育共识。然而,融合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教师技能不足、配套资源不完善以及融合教育发展的文化环境缺乏等方面。从这些问题出发,才能解决融合教育的发展问题。
研究表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容易出现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的问题,这需要特殊干预【9】。目前,融合教育中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学主要包括游戏指导和文本强化。一方面,通过游戏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单词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研究发现,教师普遍缺乏特殊儿童教学经验,没有好的案例可供参考,儿童情况因人而异,导致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开展不畅。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来说,语言训练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治疗方法。国内教师和学者围绕语言训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具体如下。
正常的语言环境是儿童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条件【10】。它可以被定义为从正常听力到大脑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语言构建过程,从而促进语言感知、理解和发展。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儿童的语言构建过程会不断加强,从而建立起强大的语言能力;然而,在不良的语言环境中,儿童的语言建立过程受阻,从而影响大脑语言功能区的发展,进而阻碍语言能力的形成。基于此,在融合教育中,教师通常通过丰富儿童的语言环境为其提供丰富的交流机会,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再生。研究表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在丰富的语言环境的刺激下, 显著增加了他们的语言词汇量和更活跃的语言交流【11】;研究人员通过干预语言环境和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生成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2】。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对如何丰富幼儿语言环境缺乏指导,大多处于摸索状态,具体干预效果不佳。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因为长期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孩子自卑和自闭。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提供语言交流机会。大多数教师通过游戏促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逐步建立儿童的语言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学者们通过对照实验研究了游戏结合言语训练对2-5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作用。研究表明,言语训练结合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逐步恢复【13】。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意愿, 并且更倾向于积极理解同龄人的表达方式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交流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14】。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更需要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进行科学干预,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在融合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建立了更有效的联系,共同为孩子建立了敢于交流、乐于交流的语言环境。家园合作是促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能力的一种良好方式,但发现真正实施家园合作的学校并不多,大多数学校仅停留在交流有关儿童的信息上,并没有实际行动。
综上所述,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纵观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现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此外,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非常复杂。大多数儿童不是精神和智力问题,而是经常在语言功能区发育迟缓,不同儿童的表现和严重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通过教学方法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干预时,不应看到干预方法的应用,而应针对具体个案采取匹配的方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成因十分复杂,学术界也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但尚未形成指导教学的突破性成果。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虽然复杂,但大致可分为语言理解能力不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两个方面。从语言发育迟缓的结果中,我们可以推出教学策略,获得更好的教学方法。
从理论上讲,现有的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如游戏教学、课文强化教学等都是适合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学方案。然而,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许多措施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干预方法对幼儿的适用性,导致干预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语言训练应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也有很多。作为一线教师,要根据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表现对症下药,在干预过程中避免“一刀切”。例如,一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他们无法区分平舌和上翘舌。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通过童谣进行干预。比如《山上有个木头脑袋》就非常适合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长期的练习强化孩子的发音能力,逐步纠正他们的发音。对于一些词汇量少的孩子来说, 他们应该通过有针对性地传授语言知识来逐步丰富词汇量;同时,增加这些孩子与正常孩子的接触机会,丰富他们在社交活动中的词汇量。对于一些胆小不敢说话的孩子,要增加孩子说话的机会,让孩子唱歌,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利用游戏来激发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在活动中缺乏参与感和情境意识。例如,当孩子们被允许玩游戏“现在几点了?”,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扮演老狼的角色,这原本是为了让孩子们扮演主角,但实际上,“老狼”并没有多少说话的机会;而且由于“老狼”总是语言迟钝,其他孩子在游戏中没有乐趣。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兼顾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需求;让孩子有参与感,同时整个游戏有脉络感。例如,游戏活动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一起唱一首歌, 让正常孩子可以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一起唱歌;例如,二重唱比赛允许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扮演他们身后的说话者,增加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说话的机会。
家庭共育是干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重要方式,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家庭共育仅停留在概念上,表现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上。这种简单的家庭同校教育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帮助不大。“语言”的特点是生活常态化。有鉴于此,家园共育也需要生活的常态化,而不仅仅是微信上的交流和班会上的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多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及其家长参加春游活动,让儿童在春游活动中进行生活化对话,促进儿童语言功能区的发展。此外,有必要使家庭男女同校教育正常化,例如每周一次, 使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常态化的活动中积累词汇和说话的勇气,促进语言功能区的发展。
语言学习需要不断的互动,但对于一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被学校和家长忽视,那就是互动阅读。调查显示,幼儿在园阅读时间基本稳定,而幼儿在家阅读时间呈下降趋势,这与幼儿返乡后接触更多电子娱乐设备有关。
正常的孩子通过默读或大声朗读来阅读,这足以完成词汇的积累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但是,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需要加强阅读的互动性。在常规阅读的基础上,将阅读、讲解、讨论、表演融入阅读中,从而强化幼儿的园本学习,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十二生肖绘本时,除了常规阅读外,学生可以表演绘本内容并丰富阅读的外延。互动阅读训练适合家长和孩子在家完成,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互动阅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同步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国家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本文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常规教育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融合教育的研究现状,指出融合教育存在教师融合教育技能欠缺、配套资源不完善、融合教育发展文化环境缺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中国语言障碍儿童教学的现状。尽管通过建立丰富的语言环境、通过游戏促进语言交流和家庭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刀切和流于形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四项措施:有针对性的语言能力训练,创造多元化的游戏环境, 推进居家共育常态化,加强语言学习互动,旨在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常规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
【1】辛,郝振军。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7(22):18-23。
【2】周曼生。关于“融合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4,35(02):151-153。
3史静。中国式融合教育:普通班的文化解读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刘惠利。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引导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王艳,黄玲玲,王跃,张丽丽。中国随班就读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1):26-32。
【6】蒙哥马利、艾莉森、弗雷泽、格蕾丝、麦格琳、克莱尔。北爱尔兰的融合教育:实践中的融合【J】。2003
【7】Susanne,Arbeiter,Sally,等。乌干达教师和学生融合教育的经验【J】。《国际残疾发展与教育杂志》,2010年。
【8】麦克格林C,泽姆比亚斯M,贝克曼Z .冲突社会中的融合教育| |【J】。麦克米伦出版社,2013年。
金靖邹小兵。发育行为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
[10] Jiang Yan. Related factors of children's language retardation [J]. International Medical and Health Herald, 2020(02):166-169.
[11] Liu Shilin, Jiang Sumin, Zhang Li.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language retardation in children [J].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2006(03):179-181.
[12] Deng Yuqing. Clinical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language retardation in left-behind children aged 1-3 [J].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6,26(02):24-26.
[13] Song Fang, Huang Ping, Luo Jing, Li Hongmei, Ye Jingang, Lei Xiaoli, Wu Ting, Peng Zheng, Chen Huiye, Xu Yilan, Feng Luyao.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game combined with speech training in rehabilitation care of high-risk children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 aged 2-5 [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2020(10):1291-1296.
[14] Huang Ruif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game counseling for children with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