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08:33:40
如何区别孩子是自闭症还是发育迟缓?
我们专业的综合评估后或者干预过程中会知道,这个就是一种综合能力,说起来很麻烦的,
如何测试孩子是自闭症还是正常人的七种方法,他们最大区别是什么?
你可以用这七个办法测试一下,如果孩子不到五岁,第七个办法不适合用来测试
自闭症是偏科生,有些自闭症智商很高,但是站在别人立场想问题能力约等于零,而迟缓孩子是差生,门门不及格门门有分,非常平均,天生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只是比nt差一些。甚至有智商很低的迟缓孩子把高智商自闭症孩子钱骗光的
大家对发育迟缓这个词都不陌生,当孩子自闭症不能被确诊的时候一般医生会初步断定为发育迟缓,有很多家长也会不把发育迟缓当成自闭症,或者是把自闭症当成发育迟缓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孩子的干预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了解清楚发育迟缓和自闭症的区别,再做判断,那么家长对发育迟缓和自闭症有哪些误区呢?
1、发育迟缓和自闭症没有关系?
发育迟缓是一种症状描述,它分很多种,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等。
自闭症是一种疾病名称,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语言和多个社交领域都会存在发育落后现象,发育迟缓和自闭症虽然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他们也有一定关联,虽然虽说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他们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但是发育迟缓不一定就是自闭症。
2、孩子测评结果是发育迟缓,就可以放心了?
孩子在发现异常情况是家长们都很担心孩子害怕孩子是不是自闭症,但是孩子被确定发育迟缓,家长们就觉得松了一口气,家长的这种心理是错误的,发育迟缓同样要引起重视,孩子在三岁前不能做出自闭症的诊断,医生都会给出发育迟缓的结论,所以孩子发育迟缓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3、发育迟缓慢慢自己就会好?
一些家长认为发育迟缓就是孩子发育得慢,慢慢长大就会跟正常儿童一样,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家长会耽误孩子的,不管是发育迟缓还是自闭症,家长只要发现孩子有一定程度上的发育落后,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康复检查。
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唿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
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
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1、非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
2、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
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
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儿对于正常儿童所喜爱的游戏和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儿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儿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儿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四)其他症状
约3/4该症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约1/3-1/4患儿合并癫痫。部分患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可出现“孤独症才能”,如在音乐、计算、推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超常表现,被称为“白痴学者”。
智能障碍
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1、轻度发育迟缓:早期发育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差,存在语言发育迟缓,但是有一定表达能力,一般在上幼儿园后或者是上小学后会发现有学习困难,领悟能力低下等现象,有一定社交能力,表现为温驯,缺乏主见,没有对环境变化的应付能力。
2、中度发育迟缓:语言功能与正常儿童相不缓慢,常常不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意思,学习能力低下,如果耐心训练可以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
3、重度发育迟缓:常合并某些脑部较重的损害,可以同时有脑瘫、癫痫等神经系统的症状,多存出生不久之后即被发现精神及运动发育明显地落后,年长后也能学会简单的语句,不能自理生活,不能接受学校教育,不能接受训练以学会简单的技能,无社会行为能力。
4、极重度发育迟缓:一般孩子不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亲人,面对危险的人和事物不知道躲避,完全没有表达能力,有时有爆发性攻击或破坏性行为,全部生活需要人照料。可以看到发育迟缓也是表现在身体发育、语言、运动、社交等综合能力的内容,跟咱们自闭症症候群表现大多相似。同样是需要干预训练的,否则,孩子就是会落后于普通孩子。
家长们在遇到孩子以上的症状表现,不能确定时,不要轻易盲目地给孩子定下标签和定义,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检测,不管是自闭症还是发育迟缓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都需要引起重视,越早发现,对孩子进行干预治疗,对孩子的恢复越有利。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交障碍与刻板行为,部分自闭症孩子伴随着有发育迟缓的症状。
家长问:男宝,2岁,会叫妈妈、走、抱,不会指物,都是拉着大人去看或是拿,简单指令能听懂,比如开门,关门,坐下,会配合穿衣服,特别粘人,不喜欢在家待,喜欢出去玩,对玩具新鲜劲一过,就没什么兴趣了,不喜欢别人抱,不和小朋友玩,叫他偶尔不理人,出门基本是跑,不懂危险,不挑食,没有刻板行为,兴趣广泛,什么东西都玩,不特别依赖某样物品,这是自闭症,还是发育迟缓呢?
2岁时,想要诊断自闭症较难,目前国内的自闭症诊断情况多是三岁以下不确诊,当然特别严重明显的除外,原因:一是孩子年龄小,也可能是别的发育障碍,二是太小的孩子误诊几率较大。
自闭症孩子一般在婴幼儿时期就出现了发育偏差(2岁以后,3岁最为明显),有几个重要的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育指标,如果孩子缺乏下面的能力,家长要引起重视了,必要的时候要去求助医生了。1、到12个月的时候当你拿着一个物品,并对孩子说“看!”的时候,他能够看着这个东西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挥手表示“再见叫“妈妈”“爸爸”,或者至少能发一些其他单音节词。
2、到18个月的时候向你指出他感兴趣的事物。至少可以正确使用10个以上的词语。可以做一些角色扮演(假装)的游戏,例如,喂洋娃娃吃饭。
3、到24个月的时候能够指出几个身体部位、物品及图片。模仿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成年人或大孩子的行为。说出2个词以上的短语,词汇量达到50个以上。
4、到36个月的时候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并模仿其他孩子。说出含有3个词以上的句子,能够使用一些代词。和洋娃娃说话,或者在假装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
5、到48个月的时候当被问到的时候,可以说出朋友的名字能够回答疑问句(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能清楚说出含有5-6个词的句子。
相比于自闭症来说,发育迟缓涵盖的范围更宽泛,可能是体格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等等,我们只从两者近似表现进行区分。
我们也接触了很多大龄的自闭症孩子,有的孩子程度非常好(属于轻度自闭症的一种——如何快速分辨阿斯伯格综合?这些观察是重点),他们很多都与正常孩子差不多,甚至更聪明。但同时也会遇到更多困难和障碍,比如情绪问题,思维问题,和同龄的社交,就业等等。
自闭症和发育迟缓的发现年龄都比较接近,而且两者都可能同时存在,想要清晰的区分,普通家长是很难辨别的,最可靠的做法就是去专业机构,让医生根据相应的评测来筛查。为了孩子的未来,早确诊早干预,才能有效帮助到他。
常见的康复的方法是行为干预(ABA干预),越早开始,并且坚持下去,医教结合,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注意,这里说的康复指的是改善!想要变成和普通孩子一样,难度很大,即使是轻度自闭症,和普通孩子依然存在差距!
@知乎亲子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这三个自闭症孩子的康复经验都值得学习,您会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