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08:27:39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分不清你我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觉得人称代词很难教。孩子总是分不清“你、我和他”。语言中的人大多是戏仿的,不明白它真正指的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之所以分不清你我和别人,不能正确使用人称代词,是因为我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强,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身心)的全方位认识、体验和渴望。它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简单的几次训练就能完成的。父母需要观察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以便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
仔细理解自我意识的构成
了解自己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认知理解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首先要从基础能力上培养自我意识,即从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年龄和性别开始。
识别和理解词汇:我的名字、性别、年龄、父母的名字和其他基本信息。
亲身体验
它是自己的心理体验,主要基于身体、情绪和感觉。我的痛苦,我的欢笑,我的需求,也就是我对我的需求、感受和愿望的认知和表达。而且这种体验正在逐渐增加。我们的心理体验始于生理体验,从最基本的饱腹感和饥饿感到情感体验,如快乐和愤怒,最后达到道德情感。
识别和理解词汇:我渴了、饿了、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等等。
控制自己
它不仅包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还包括对自己情绪和意志的控制。
举两个生活中的小案例:我们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发脾气,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多成年人想减肥,喊了很多次口号,但都坚持不下来。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因此,成年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我们应该从基本掌握自己的身体开始。
自控行为:能够按要求安静地坐着或不说话,并能够自由地进行某些活动,如控制手和眼睛以及协调身体。
如何训练孩子分清你我他?
事实上,孩子的自我意识可以
1.视觉线索的巧妙运用
人称代词有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视觉提示,提醒孩子指向关系。例如,在教授“我”时,孩子可以在模仿“我”的同时轻拍自己的胸部,并提示他们参考自己。在教“你”的时候,可以用手指指着面前的人,这样孩子就可以直观地明确“你”和“我”指向的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还需要逐渐从视觉暗示中撤退,只在孩子表达错误时轻拍孩子的胸部,等待孩子独立表达“我”;当孩子表达“您”时,出于礼貌,孩子的手指指向应慢慢降低高度,从胸部指向逐渐减弱到腰部指向,最后收回手势提示。
2.加入第三方,及时协助。
在教学中,有些家长可能会问“要不要喝酸奶?”同时,我立即进行了“我想喝酸奶”的语言演示,但这样不清晰的指向训练往往会导致混乱,孩子很容易进入机械重复。
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加入第三方来辅助教学:当妈妈问:“你想喝什么?”这时候,父亲坐在孩子身后,拉着孩子的手拍胸口(视觉暗示),并在孩子耳边小声说“我想喝酸奶”(语言暗示),引导孩子模仿。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机械重复的状态,协助父母需要抓住机会,在孩子开始模仿之前立即进行语言示范。
3.交替使用姓名和代词,以加强理解和概括。
在孩子能够掌握“你”和“我”的人称代词后,我们可以尝试交替使用姓名和代词,例如改变“XXX多大了”和“你多大了”的问题,以促进孩子的语言灵活性。教“他”的时候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比如交替表达“小狗在吃骨头”和“它在吃骨头”,让孩子理解“它”的代词含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逐渐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并越来越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人称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