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13:32:38
宝宝说话吐字不清怎么办?
当面临说话吐词不清这种问题的小孩子时,首先需要对孩子进行语言筛查,具体包含有语言发育迟缓以及构音障碍鉴定。如果小孩子一旦出现构音障碍鉴定,就需要去判断小孩子到底是因为器质性问题还是功能性问题,或是运用性问题,不同问题出现之后,需要以不同方法去面对,具体如下:
1、比如器质性问题需要进行局部医疗手术方式去干预;
2、运用性方面问题可能更多是以家庭语言引导为主;
3、功能性方面问题可能就要进行适当的系统医疗干预,包括寻常语言康复训练、口型训练等。
1、培养孩子听力能力
听得清,是说得好的基础。
孩子年龄较小,听觉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因此,适当的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听觉能力差的孩子,可以让其感受环境中的声音,让他们分辨声音的大小,声音传出的位置,分辨不同的声音。平时也要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与沟通,加强孩子的听觉注意和理解力。
2、为孩子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
孩子最初的语言学习就是模仿,但许多孩子从小都是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老人平时说话难免有些口音。
因此想要纠正孩子的发音,就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比如孩子平时“g”和“d”分不清,那家长可以多重复带有这两个声母的词语,并且让孩子进行重复。除此之外,多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也很重要。
家长平时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述,创建足够多的联系。
比如孩子爱看动画片,家长可以让孩子讲述动画片中的情节,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孩子模仿里面的角色说话。
3、练习口腔肌肉
许多孩子从小吃流食,添加辅食的时间较晚,这就会导致孩子口腔肌肉张力不足。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或者口腔肌肉锻炼锻炼较少,都会导致孩子说话口齿不清。
相应的,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孩子的口部肌肉训练。
家长们平时可以让孩子进行咀嚼训练,多咬一些比较硬的食物,如牛肉干、干果等。
另外,也可以通过游戏,如吹气球,进行练习。除此之外,家长们可以找一些专业的口部操视频,让孩子跟着练习。
哪里有问题就练哪里,按以上操作,相信孩子的口部肌肉一定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4、改善孩子的说话习惯
有些孩子性子比较急,说话的时候也很着急。而说话语速过快就会导致舌头跟不上,进而导致咬字不清。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可以尝试放慢语速,适当停顿。也有的孩子说话含糊不清,有吞字的现象。
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口腔没有打开,进而导致了唇舌动程不够,说话时两个读音相似的音节黏在了一起,其中一个音发不出来,就导致了说话含糊,吞字。
面对这种情况,要鼓励孩子张大嘴,打开口腔,
做到: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希望以上对你们有些帮助。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赐,每位家长也都会有自己孩子最可爱、最厉害的感觉。但当看到同龄孩子小嘴巴拉巴拉说个没完,再看看自家孩子咿咿呀呀连个整句都说不明白时,难免会有失落。
那么,孩子语言发育什么情况算是落后,什么时间算是正常呢?孩子说话早晚和什么有关系又该如何引导呢?今天小雀就和爸爸妈妈们就好好聊一聊这个“语言发育”的话题。
孩子语言发育黄金期是什么时候?
0~3岁是公认的孩子语言发育黄金期,这期间孩子语言发育突飞猛进,从咿呀学语到整句输出,发展过程十分明显。
孩子的语言发育,不仅指语言表达(生成或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感受性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和姿势沟通(非言语沟通,点头、摇头、面部及眼神交流沟通)等,需要家长综合考量。
促进语言发育家长如何引导?
想要促进孩子语言发育,一定要抓住语言发展黄金期,即三岁以前。这时候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语言刺激,非常有利于以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越早和孩子说话越好
越早对孩子说话,当其大脑捕捉到这些声音时,布罗卡区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这时,即使孩子听不懂,家长也可以跟孩子说话,刺激大脑发育。
2、不停重复地说话
不停重复的和孩子说同样的话,当大脑接收到重复的语言时,布罗卡区域的反应会比首次听到时反应更强烈,得到的刺激更大。
3、猜测孩子的意图并说出来
当孩子想表达某种感受或需求时,可能无法清晰的表述,这时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猜测大概的意思再说出来,问孩子是不是这个意思,并教孩子模仿自己说话,这个是xx,我们想要xx,不断的重复和引导,慢慢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了。
4、眼神的交流
和孩子说话时,还要注意眼神和表情的配合,说话时盯着孩子的眼睛,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交流起来会更顺畅一些。
5、给予肯定
当孩子说话时表述错误,家长不要马上打断,而是当孩子说完后,再告诉孩子错误之处,并告知原因,强化记忆。
6、正确的表述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和孩子说儿音,但当孩子大一些时,家长就应该和孩子说正常的词汇,正确的词语表达,会帮助孩子语言发育奠定基础。
7、习惯叫名称
日常和孩子说话时,最好是称呼孩子的名字,频繁、重复的听到这个词汇时,慢慢的在孩子意识中就知道这个是在叫自己,并会有被关注的喜悦感。
聊天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身体的器官、家用电器的名称,邻居小朋友的名字等,统统告诉孩子,重复的刺激,让孩子大脑对事物形成清晰的认识。
8、增加说话机会
有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可能心里明白可嘴上就是不说。这时家长一定不要马上会意孩子并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问孩子想要什么,让孩子说出来或实在说不出来时,引导孩子讲出单个词汇,增加说话的机会。
1、越早说话的孩子越聪明吗?
孩子聪明与否,主要和先天的智力和后天培养有关系,和说话早晚无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说话早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可能更有优势。
2、孩子说话总停顿是口吃吗?
通常情况,2~3岁的孩子会偶尔出现重复某些音节的情况,但基本无需干涉就会过度过去。如果这种现象维持2~3个月以上且影响正常交流的话,家长则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
3、遇到天生不爱说话的孩子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也各不相同,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也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学会区分孩子是不爱说还是不会说,不要误以为不爱说话就是发育迟缓。另外,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人格特征,不要强求。
4、多语言环境会让孩子混乱吗?
前面我们说过,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主要和布罗卡区有关,所以双语或多语环境并
想要帮助孩子语言发展,无论什么语言,都尽可能的早说、重复说、引导说,强化孩子的语言,让其越说越熟练。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说话不清楚的孩子甚至成人。医学专业上称为“发音不清”或者“构音障碍”。根据地域不同,老百姓称之为“大舌头”、 “咬舌子”等。
发音不清有轻有重,轻者听不清词语,有的会把“凤梨”说成“蹦梨”、“狗狗”说成“抖抖”、“可乐”说成“特乐”、“草莓”说成“倒霉”、“照相”说成“造相”、“老鼠”说成“熬鼠”“苹果”说成“冰果”等等。
重者整句发音不准,难懂其意,造成日常生活中交流困难,孩子稍微懂事以后出现自备、社交退缩等行为问题,甚至影响成年后的工作及社会交往。
孩子吐词不清,爸妈大多会困惑是不是孩子舌系带短。其实,发音不清原因众多,舌系带短造成的发音不清占比非常小,其他原因
由于跟孩子长期共同生活,爸妈大多能通过猜测或语境理解孩子想表达的内容,这也造成吐词不清的问题容易被忽视。孩子如果4岁左右仍发音不清,应该尽快就医。
发音错误可以具体追溯到音素(声母或韵母)的发音错误。以音素/g/为例,g可替换为d,进而造成相关音节(字)的错误。如:
ga(嘎)— da(大) ge(哥)— de(得)gui(贵)— dui(对) gao(高)— dao(刀)gan(干)— dan(蛋)gou(狗)— dou(斗)
可以看出音素的错误是起始,进而就是音节的错误、词语的错误、句子的错误,最终表现为发音不清。
了解了发音不清的规律和原因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聊发音的矫正了。首先,一个好消息是发音不清是可以矫正的。
举例说明矫正步骤:
1.口舌操:由于口腔各部分肌肉无力或者不协调,首先要做各种针对性的口舌操,练习相关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就像中国功夫要扎马步,这是基础。例如/g/是由于舌根力量不足,重点练习舌根的力量:
(1)压舌板压舌根、舌根抬起
(2)仰头漱口。
2.音素的矫正:/g/音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舌根抬起,/g/发音成/d/是由于舌跟没有抬起。操作:压舌板压住舌前1/3向后下推压,形成舌根抬起的状态,就可以发/g/音,直到养成习惯不用压舌板。
3. 循序渐进:/g/音练习成熟后,依次是音节(字)、词语、句子,然后发音清楚了。
我经常把矫正的过程比喻为练习舞蹈,有天资的人看一遍就会了。而有的人需要把舞蹈动作拆解,然后整合到一起。发音不清的孩子就需要把发音动作拆解,然后整合。发音不清程度、错误音数量、智力等不同,矫正方法就不同,矫正的效率就会有差异。
孩子发音明显好转,需要您跟医生交流学习10次左右,同时练习需数周到数月时间。发音矫正没有捷径,需要正确的方法和坚持练习,缺一不可。
本文作者:祐苗【Useedling】马良 医生
部分参考文献:
[1]张磊,周林灿,黄昭鸣.语言康复训练实用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卢红云,黄昭鸣. 口部运动治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顾之川. 《汉语拼音方案》与中小学语文教学[J]. 语文建设,2018(19):12-15.
[4]Forrest K, Iuzzini J. A comparison of oral motor and production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speech sound disorders[J]. Semin Speech Lang,2008,29(4):304-311.
[5]De Barbieri Z, Fernández M A, Newbury D F, et al. Family aggregation of language impairment in an isolated Chilean population from Robinson Crusoe Isl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2018,53(3):643-655.
[6]钱慧霞,陈卫红,汪晓玲,等.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55.
[7]Grudziaz-Sekowska J, Olczak-Kowalczyk D, Zadurska M. Cor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masticatory system and speech sound disorders in children aged 7-10 years[J]. Dent Med Probl,2018,55(2):161-165.
宝宝说话不清楚的案例
天津的一位宝妈很苦恼,4岁的宝宝从小说话不清楚,换了2个幼儿园,3个口才班,也剪过舌系带,现在还是老样子,开口讲话时谁都听不懂。全家人好着急。
通过预约,我们给宝宝做了详细的语言评估和相关检查,我们发现宝宝的说话不清楚属于严重的构音障碍,需要及早开展语言康复训练。尤其是针对构音功能方面的训练,具有很大的挑战难度。宝宝在说话不清楚时,经常会出现声母缺失、替换、歪曲等错误。比如“大舌头”说成“大嗯头”,“泡泡糖”说成“抱抱昂”,“小老鼠”说成“咬袄五”。
广义上讲,构音障碍是最常见的语音障碍类型,排除智力和听力等原因,它是说话不清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不了解说话不清楚的原因和发生机制,简单的归结为“大舌头”问题。实际上,除了舌头,所有参与发音的器官都可能是罪魁祸首,如果构音器官出现结构性损伤,出现运动协调能力不足,出现运动方式的错误等等。都会让宝宝出现说话不清楚,发音不准,节奏异常、调门错误等表现。
3种常见的“说话不清楚”原因
第一种“说话不清楚”的原因,叫功能性构音障碍。80%的宝宝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宝宝通常智力正常、听力健康,运动能力也达标。但口腔内部的发音器官存在功能不全等问题,导致宝宝在说话时,出现某些发音错误。功能性构音障碍属于比较容易解决的类型,通常在1-2个月完成相关功能方面的训练,即可完全达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第二种“说话不清楚”的原因,叫运动性构音障碍。宝宝出现这个类型的几率比较小,通常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大脑语言中枢运动神经发育出现问题,造成对发音动作失控,发音器官运动方式失调。比如一些早产或缺氧的宝宝,一些脑瘫儿等,他们说话不清楚就属于这种原因。
第三种“说话不清楚”的原因,叫器质性构音障碍。这种类型的宝宝也不多见,通常都是一些先天性的发育缺陷造成的。比如唇腭裂、舌系带过短、舌畸形等。这些结构上的损伤对宝宝说话的影响极大,甚至连一个字都说不清楚。解决器质性构音障碍,通常需要介入更多医学康复手段,尤其需要语言矫正师的参与。
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首先,我们找到了宝宝说话不清楚的核心问题和原因。看看宝宝有哪些发音是准的,还有哪些发音比较困难的。发不准的音是否出现发音动作延迟,还是存在多余的构音动作等。另外,还要检查一下,宝宝在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方面是否达标。
如何开展语言康复训练?
1、利用宝宝能够发准的音,进行词组、短语、长句联系,利用宝宝现有的发音能力,去拓展学习一些容易做到的发音,巩固残留的发运运动能力。
2、对于宝宝不能发准的音,进行相关功能的训练,比如舌部的灵活性,唇部的力量,呼吸的力度等等,这部分训练与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康复方法类似,但需要加入更多大运动、精细运动方面的锻炼。因为这些肢体运动的练习可以刺激大脑运动中枢神经,让神经传导逐渐恢复活力,提高传导的敏感性。
3、当宝宝的构音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后,需要进行高密度的口语练习,通过大量的朗诵和阅读,让口腔肌肉养成正确发音的习惯。
通过上面的科普,相信很多家长对“说话不清楚”这个问题,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了吧,如果您家宝宝在6岁前出现发音不准,说话不清楚等问题,一定要先去做的评估和检查,找到原因后,宝宝的语言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矫正项目 / 大舌头吐字不清_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