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07:47:01
宝宝正常情况多久会开口说话?
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在一岁左右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
可以参考以下正常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
3个月
孩子就可以咿咿呀呀发音了
4~7个月
孩子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可以被逗笑
7~12个月
孩子可以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会表示再见
1岁左右
孩子可以有意识地说“爸爸、妈妈”等
1岁半
孩子可以说5-10个以上的词语
2岁以上
孩子可以说十个以上的词语
2岁半
孩子能背简单的儿歌
3岁以上
孩子可以懂得因果关系,说一些连词
5岁以上
孩子能够综合信息,推断及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够用想象力创作情节丰富的故事。
虽然因受多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的影响,孩子说话早晚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是如果说一个孩子在12至18个月大,还没有有意识的发音出来的话,家长就要警惕了,建议及时带到医院,进行相关的发育评估,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楼主您好,以下是宝宝的发展里程碑对照,建议您若是发现宝宝的发展若是有落后的话,要立即找专家协助干预,以避免错过黄金干预期:
如果是1岁以前的宝宝都会发出喃喃声,或是说一些无意义的叠字。 过了1岁,就逐渐开始会说一些简单的语汇。 大概在1岁半的时候就可以讲出10-50个左右的单字。 2岁之后,进入所谓的「语言爆炸期」这个时候宝宝的字汇增加的速度变得很快,甚至听得懂复杂的语句,将一些会说的辞汇加以组合。
宝宝学话慢的原因很多,如果到某个年龄发现有沟通力发展有些问题,建议您要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介入,并且学习如何做居家干预。
举例来说,您可能会需要分析孩子的听力,因为
在训练方面,可以针对理解、表达、构音这三个面向检视孩子是否有发展问题(比方说使用水果丶动物丶生活用图卡品片和图画书等,测试孩子是否能正确辨识) 关于孩子不说话该怎么治,您可以参考这篇干货: https://mp.weixin.qq.com/s/DfliBk9wGYAz5qUk6XI2ZQ
若楼主有兴趣了解在家时能有效锻炼孩子的互动技巧,鼓励您去看我的帖子,或是私讯我聊更多,一起为孩子的康复加油!
孩子说话表面上是开口表达的问题,但是其实还有很多的隐形的问题存在在里面轻重包括:
1.听声的能力:能不能通过声音辨别方向。
2.对声音的理解能力:也就是给他说水他知道水是什么,叫名字知道在叫他。
3.行为能力:根据你说的话来进行行为,比如叫他吃,他知道往嘴里送
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来做相应的对照判断,可以
参照这个表来对照孩子发育的问题
您好,宝宝正常情况下一岁左右就能开口说话了。
因为新生儿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语言的变化和相应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五个阶段,您可以做下参考:
这期间孩子会不定时哭闹,大概一个月左右会做抬头的动作,并且抬头的角度会越来越大,孩子从一出生就可以进行最初的早教了,大家不要把早教想的过于复杂或和我们平时的训练联想到一起,3岁前的早教简单来说,就是陪着孩子玩耍,只是,我们要了解早教的目的及方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来提升能力!
在这期间孩子的声音会变得丰富,也是我们常说的牙牙学语时期,在听到有人叫自己会随着声音望过去;从最初的仰卧,翻身,到俯卧,在此期间,家长要和孩子多互动,虽然孩子并不会语言上的表达,但此刻的咿呀,就是彼此互动的语言。宝宝每发出一个嗯~啊的声音,家长都可以通过重复的形式,与孩子面对面进行互动。
另外通常在8个月左右的时候,孩子开始会爬行,这是孩子最初的身体四肢协调发展阶段,爬行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加强大脑对手、脚、眼等神经运动的调控,可以说是宝宝发育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宝宝未来身体机能、生理及心理方面都有很多好处。家长一定要重视爬行,多多鼓励孩子爬行!
当宝宝十个月左右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抢勺子”的小动作,并且欲望十分强烈,这是宝宝学习吃饭的“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期,尽量让宝宝自由发挥,而不要因为担心弄的脏乱,不让孩子自己吃饭,因为动手能力更能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并促进大脑发育,而且也是在锻炼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利于将来孩子的发声、发音准确。
在这期间孩子会模仿大人,发出一些声音,这时候坐的会比较稳了,走路也在这一期间学会。通常在一岁左右,就能学会一些重叠词的发音,比如:妈妈、爸爸、大大---等等,模仿发音能力大大提高。这时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保持面对面的多多互动,让孩子通过家长嘴型的变化进行仿说。
这时家长要将身边的物体,随时指认给孩子,让孩子认知、识记,同时,也可配合一些图片,让孩子来指认。在我的专栏赠送资料里,给大家提供了大量的认知卡,大家通过下面的卡片会发现,这些卡片针对同一个物品会有不同形式的展示,以菠萝为例,有完整的,有切开的,还有画出来的,这是专业的认知卡,有别于市面上的普通认知卡,它从多角度展示一个物品,更利于孩子的认知。
这时候孩子会意识到物品有名,对经常接触的物品会说出名字,比如牛奶、奶瓶等等。会坐在凳子上有一定的平衡感、会奔跑、可以拿小勺吃饭。这时家长可对孩子的认知增加一些难度,如,让孩子认知形状,颜色、以及根据图片轮廓,说出物品的名称等等,也就是不但要识记,还要理解。
这时孩子的身体进一步发展,可以并足跳跃、能做出金鸡独立的动作,可以做积木的搭建。这时期语言也快速得到发展,甚至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家长发现有很多字词并没有刻意教,孩子就能说出来了,可以区分你我他,上下大小、并且会提出问题,进入好问期。那这时,家长就要和孩子多互动,并且帮助孩子完善和拓展语句,如:吃~ 吃饭~ 我要吃饭~ 我饿了,我要吃饭。同时,可借助一些图片,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四季、规律、安全、事物来源、或通过找错误等方式,来启发孩子发现问题,通常孩子通过图片,更易于理解,同时,看到这些图片也会很有兴趣,如下图:
以上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简单介绍,当然个体的差异是也是存在的。通常一岁孩子就能开口,三岁前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如果孩子长期的不说话,对其心理行为都有影响,需要抓紧时间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
谢邀题主,关于多久开口说话,每个孩子都有早有晚,不能因为开口晚就说明孩子有问题,也不能说开口早就无大碍。
一般情况下,孩子开口说话时间不超过6个月,且能够掌握本年龄段所有应得的语言发展技能,那就不用担心。
但对于幼儿的语言发育来说,仅考虑发音的问题,有些不妥,我们还要观察宝宝的整体语言能力,
第一、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属于语音语言的范畴。它先于读写而发展;读、写属于文字语言的范畴;听与写属于理解语言的范畴;说与写属于表达语言的范畴。
第二、分析语言的能力,它不是单纯地把语言作为使用的工具,而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或者称为“元”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和各个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特征的知觉敏感性。
口语能力
0-3个月是最初的发声阶段。这个阶段宝宝的发音和反馈,证明他们的听觉正常,构音器官健康,4-8个月是牙牙学语阶段,这证明宝宝有了最初的语言动机。
9-12个月是有意义语言阶段,开始学会单音节,叠词等,12-18个月时,会进入短语萌芽阶段;
从语音发展角度看,1一1.5岁是学话阶段的发音。2.5--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可持续到4.5岁,4--5岁儿童的语音进步最明显,基本上能够达到所有发音正确。
词汇量
幼儿词汇的快速发展是指从幼儿开始出现语音起直至5岁期间,每天平均学习和记忆9个词汇的过程,逐渐到这一时期结束时,幼儿已经获得了大约1.4万的词汇量;
幼儿在18--20个月左右,通常具备40--50个左右的词汇量。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形成最初的,主要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语句,通常被称作“电报语”;
幼儿在2--3岁期间,简单句开始取代电报语,逐渐地,到了1.5岁--3.5岁,幼儿开始习得语法词素,拓展了“句子”的长度。
整体看词汇量的发展趋势:
1.5岁儿童的词汇量为70个;
2岁为270个;
3岁为950个、
3—4岁为1730个;
4-5岁为2583个;
5-6岁为3562个。
语法能力
婴儿出生后,经过一年左右的语言准备,他们的语法能力应该什么样?
1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听懂成人最简单的语言,并说出了第一批具有真正意义的字词。
1--2岁时,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发展,开始能够主动说出一些单词句和双词句。
2岁以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够用比较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岁左右的儿童变初步掌握了本民族的基本口语,并能够按照一些连续的指令去做自己熟悉的日常事务,如洗手、擦桌子、搬凳子。
可以说,儿童语言真正形成的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不完整句阶段(2)完整句阶段(3)复合句阶段(4岁以上)。
阳光语言矫正
https://mp.weixin.qq.com/s/7BbFwmyonQI_JJadXamY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