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16:14:37
宝宝2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啊?
小孩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可能为生理性因素或者病理性因素所致。家长需明确具体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改善,进行及早干预,以促进小孩的语言发育,尽早开口说话。
一、生理性因素:
每个小孩发育情况不同,小孩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可能是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导致,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为小孩提供合适的语言环境,家庭成员多与小孩交流,鼓励小孩发言,如果小孩发言时要耐心倾听,并适当予以反馈。
二、病理性因素:
1、听力问题:小孩说话要听到外面的声音,只有学习后才能进行模仿,所以小孩两岁还不会说话,需测试听力是否存在问题。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测,对听力进行测试后,如果确诊听力有问题,轻度听力障碍者可以安装助听器,重症听力障碍者可能需要植入人工耳蜗。通过这些措施使小孩听力得到改善,从而慢慢学会说话;
2、发音器官问题:如果小孩存在先天性腭裂或者舌系带等发音器官异常,则无法发出声音,可以到耳鼻喉科或口腔科进行检查,通过手术矫正的方式,使发音器官尽量恢复正常,不会说话的现象也会有所改善;
3、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孩的理解力,对两岁小孩说话时明确是否能够理解,如果大多都不能理解,可能说明小孩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的问题,如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炎后遗症、唐氏综合征等。这种情况一般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进行康复训练,如给小孩做口部按摩或咽喉部辅助发音等,从而促进语言功能的发挥。
0-2岁宝宝为啥出现语言障碍几率大?
怀胎十月如万里长征,每个宝宝都是持久战的胜利果实。可是宝宝出生后0-2岁期间,更值得宝妈关注。
根据大数据显示,0-2岁是宝宝语言障碍的高发时期,尤其是一些器质性或病理性的原因较多,而且都是语言康复训练的“困难户”。
2岁前如何咨询宝宝语言问题
许多经历过语言评估和测评的妈妈,可能都有疑问,为啥他们对宝宝2岁前的发育史、生产史问得非常详细?
比如:
1、现病史:宝宝有没有原发的疾病,程度以及是否对语言产生过影响,有没有影响早期的语言启蒙发展。
2、既往史:主要了解宝宝出生时的细节,出生前的孕产年龄、孕检结果。出生时的产程是否异常,宝宝是否足月出生,分娩方式,胎次、头围、体重等,还有出生时有没有缺氧、难产等。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是如何应对,结果如何。
3、发育史:2岁前有无语前大病,听力筛查结果,有没有高烧惊厥,重度肺炎,语音准备期(0-6月)时的表现是否正常,还有萌话时间、独立行走年龄、有无常用药史等。
看到以上这些,宝妈们是不是已经头大了?别急,还没完,这只是例行的信息采集流程,如果宝宝有不明原因的语言发育迟缓,或者自闭症倾向,可能接下来需要提供宝宝日常的生活史,从日常的生活起居,行为表现、运动能力、心理特征、情绪变化、注意力、社会适应性等等。
宝宝的语言发育除了一些先天性的原因,我们可能束手无策,但宝宝出生后,一些常见的,看似无大碍的疾病,真的需要小心。
2岁前,这些都是语言
2岁前的人类幼崽,免疫力还很脆弱,自我保护的机能远不如成人那般强大。一些看似常见的问题,都需要父母时刻保持警惕,只要安全度过2岁这个阶段,宝宝的成长一定会一帆风顺。
不会说话?能发声吗?会说叠字吗?
找儿科医生看看,排除生理问题。
没有生理问题,仅仅是不会说话,家长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时和宝宝说话不多,和宝宝的交流不够?要多和宝宝说话,带宝宝时,基本上嘴停不下来,做的动作,拿的东西,看到的东西,都可以和宝宝说,即使当时看起来没效果,某一天,他就表达出来了。
宝宝说话有个语言爆发期,我家大宝2岁整时进入爆发期,之前一直说叠音字,直到六一儿童节前,去接跳舞放学的表姐,大宝看到河水,说了一句:我喜欢钓鱼,从此开启了长句子的时代,之前阅读的绘本、听的儿歌、三字经等等,一发不可收拾。
我同事女儿,2岁半还不
和孩子交流时,用正规的语言词语,例如:面条。面条就告诉宝宝:这是面条。不要面面,条条。我亲眼看到一个妈妈和宝宝说面面,奶奶和宝宝说条条,估计宝宝都会晕吧。
宝宝两岁了,不会说话。这是有原因的。有的是和健康有关,有的是和孩子生活的环境有关,先找原因,再想办法。你可以先陪孩子去看看医生,确认不是因为健康导致孩子暂时不会说话。那就好办了。孩子不会说话,除了健康影响造成。还有就是带孩子的人,本就话语不多。就是孩子生活的环境中,语言就不多。大人也不教孩子。这种原因是有改善的方法的。
解决方案一:换人带娃。
可以换人带孩子。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谁带谁好。能言会道的人带。孩子就会像大人学习。正常两岁的宝宝,正是模仿的开始。大人说啥做啥他就会模仿。要是大人不善言辞,那孩子也很难开口说话。要是你家带娃的人是这类人。那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最好换个善于表达,也能教孩子的家长带。这样的人群带娃,娃才能慢慢学习表达。
解决方案二:没人教,那就让孩子自己学
有时候孩子是家里老人带,老人会负责给你带,但不能替你教孩子。这种情况,作为父母在家陪孩子的时候,多和孩子聊聊。无论他听的懂,还是听不懂,多说,时间长了就能表达。孩子学说话,有的孩子很简单,很快就学会了,但有的孩子吸收能力差,需要反复听和学。可是有的家长是当地方言,更可能是不准的普通话,有的孩子是听不懂。听不懂就学不会。
建议买一些有用的书籍和玩具,带代替你去教他,让他在玩中学习,可以自主学习的实用产品。丰富的知识,让孩子尽情学习。不需要家长学习后再去教,给父母解忧。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成长。让他没有家长的陪伴下,一样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很适合没时间教育陪伴孩子的家庭。更适合生在没有语言环境的家庭中。那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语言环境。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语言。
丰富的知识,让孩子尽情学习。不需要家长学习后再去教,给父母解忧。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成长。让他没有家长的陪伴下,一样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很适合没时间教育陪伴孩子的家庭。当孩子触及点读书籍,有各种知识和语言,宝宝就会去模仿,长时间在有语境的环境中,宝宝就会慢慢学会说话,也能学到知识。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要想让孩子开口说话,那一定要找原因,然后再想办法解决。个人观点,谢谢!
题主的问题比较模糊,“不会说话”具体是指怎么样呢?是完全不说,还是只会简单叠词如“爸爸”“妈妈”“车车”这些呢?
排除生理原因,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是不同的。
我儿子说话也是比较晚的,两岁多也只会简单的“爸爸”“妈妈”“车车”这些,然后就是“嗯嗯啊啊”。
我当时也是有点担心的,因为到快三岁时他的语言表达还是几个词,很少能说一句长句。
不过儿童保健检查身体发育是没什么问题的,他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都还不错,而且他也有表达的欲望,只是不会说。
看了一些书,觉得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语言环境比较复杂。
孩子爷爷那边是说汕头话的,我们在家主要讲普通话和粤语(平时也做英语磨耳朵),外婆家是广东乡下土话,中间请了差不多一年的阿姨,阿姨讲的也是浓重口音的普通话。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太“聪明”了,他很多时候不用说出来我就知道他要什么,他也就不需要说出来了。
待知道原因后,我就不怎么焦虑了。
一方面在平时和他说话尽量用单一语言(粤语),读绘本时才用普通话。
另一方面“装傻”,鼓励他平时要把要的东西说出来。
果然,三岁后说话慢慢多了起来,甚至常常“语出惊人”,像个小大人一样。
现在五岁多,偶尔,我还会觉得他“有点吵”,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