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12:09:51
孩子说话不流利,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可不知)
原标题:孩子说话不流利,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可不知)
前两天,有一位家长咨询老岳——
孩子说话结结巴巴的怎么办?
是口吃吗?
需要打针吃药吗?
对之后的生活会不会有影响?
家长的焦急溢于言表,然而,相信任何一个家长发现孩子说话不流利,总是“我……我……我……”个没完,必定也和她的心情一样吧!那么,孩子说话不流利,到底是不是口吃?是不是只有通过打针吃药才可以改善呢?
当然不是的!我们不
1
年纪小,词汇量不足
两岁左右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高峰期,有时会出现语音的重复和句子的中断,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因为孩子接受到很多信息,大脑转的飞快,但是受限于年龄,他的词汇量却并不够用,结果“嘴巴跟不上大脑”,就容易说话磕磕巴巴,不太流利。也就是说,两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说话不流利,家长其实不必太过担心。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词汇量上来了,这种现象也就消失了。
2
语言学习环境匮乏
也有些三四岁的孩子,依然会因为词汇量不足,出现说话不流利的现象。这主要与他们的日常语言学习环境不足有关。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反思了,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陪伴不足?是不是较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耍?是不是没有经常性地和孩子交流互动?如果这些事情确实没做好,那就没什么可推脱的了,尽快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陪孩子多看看书,读读故事,听听儿歌,或者多和孩子沟通等。总之就是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孩子的词汇量够了,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说话不流利的情况同样也就不会再有了。
3
感统失调,语言发展迟缓
感统失调中,前庭觉失调,非常容易造成孩子语言功能发展迟缓。因为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负责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的讯息,并作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如果孩子前庭觉失调,对于外界输入的信息,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有用的,不经筛选和过滤,统统传达给大脑,结果就会造成孩子大脑中信息杂乱无章。信息一混乱,在语言上就会出现说话不流利,开口说话晚,吐字不清晰,说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等现象。
所以,如果同龄的孩子可以流利的
总而言之,家长不要一听孩子说话不流利,就觉得孩子是口吃,一定要找到孩子说话不流利的根本原因,才能帮助他快速有效的改善现状。尤其要牢记,2-4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是孩子参加感统训练的黄金时期,只有家长把握好黄金时期,孩子才能快速提升语言能力,健康自信的成长!
—THE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