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12:52:42
孩子不愿开口说话,还说不清楚,家长该怎么去引导?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与外界沟通联系的工具之一。
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在学着收集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从中获得语言信息,并试着去模仿学习发声说话。
但有时候有一些孩子却在这方面的能力开启得过晚,两三岁了也迟迟不愿开口说话,要么就是只发单音或是说不清楚。
最近小麦也还是源源不断的收到咨询
“我家宝宝3岁多了还是只会说几个词语,算是语言发育落后吗?”
“我家孩子说话总是发音不清楚,怎么改善啊?”
“孩子能听懂我们说话,但他自己就是不说话,该怎么办啊?”
......
▼▼▼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语言发育是否正常?孩子说话晚怎么办?如何训练宝宝说话?别着急,小麦就这几个问题,慢慢给您解答:
首先,孩子正常的语言发育是突飞猛进的,尤其是0-3岁的阶段,只要没有疾病因素,没有环境或人为干扰,孩子一般的语言发育进程都是这样的:
而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或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如果能听懂,说不出来,称为“表达性语言障碍”;若听不懂,也不会说,称为“感受性语言障碍”。常见的判断标准如图:
孩子会语言发育迟缓,除了先天的生理条件和疾病因素以外,还跟宝宝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有关。以前很多人认为,6个月前的孩子根本听不懂大人说话,觉得是否和他们说话不重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孩子从出生开始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刺激越少,他开口说话自然也就越晚。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几率也就越大了,
宝宝指着他要的东西,一句“啊”家长就能立刻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让TA觉得沟通根本就不需要说话。
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在跟宝宝沟通的时候也没有意识放慢速度,让他 “听到→理解→回答”,这样宝宝会很难接收到有效信息。
宝宝刚开始学说话时,总有吐字不清,有口音等问题,但家长这时候没有耐心的引导,而是急切纠正甚至指责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慢慢不敢说话了。
尽早和孩子说话
从新生儿期起,家长要及时响应宝宝的啼哭,有表情地对宝宝说话,这样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锻炼口腔
辅食期给宝宝提供种类丰富及不同质地的食材,加强对口腔的刺激,促进口腔肌肉和舌肌的发展;适龄使用勺、杯或吸管喝水,采用吹泡泡、喇叭或模仿动物叫声可以促进口腔的协调运动。
促进认知
平时和孩子相处时,尽可能的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如“妈妈正在给宝宝洗澡,小肚皮上是不是觉得温温的?”“这个滑滑的是沐浴露,洗完宝宝就变得香香的了。”
给予肯定
当孩子表述不当时,家长不要马上打断,而是等待孩子说完后,再告诉其错误之处,鼓励孩子说话,增强孩子说话信心。
正确的表述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愿意和孩子说“儿语”,但当孩子大一些时,家长就
引导表达
有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可能心里明白可嘴上就是不说,这时家长要耐心引导,让孩子主动表达,从而促进语言发育。
麦田青苗儿童能力训练中心,为2-15岁儿童青少年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言语训练、注意力提升、感觉统合训练等能力提升项目,同时还有心理咨询及家庭教养。点击下方链接测测孩子语言发育出于哪个阶段?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