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15:56:25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看这篇!
大家好,我是大G。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很晚,是大器晚成。宝宝说话晚更聪明,其实这是没道理的。
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语言能力的表现也是有早有晚,说话时发音有清晰,也有不清晰的差异,宝宝说话晚是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之一。妈妈们也不清楚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的妈妈急于给孩子贴上智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1. 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2. 说话晚或很晚
3. 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 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5. 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6. 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7. 交流技能低
8. 回答问题反应差
9. 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有些婴儿在两岁时仍然咿咿呀呀,妈妈非常焦虑。这是否意味着宝宝的智力不行?
宝宝的说话和智力没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很多宝宝说话很早,智力水平更高。但也有例外,许多具有正常智力或智力较高的孩子,语言发育也很晚。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4岁时还不会说话,父母甚至认为他是愚蠢的,直到九岁他才能流利说话。因此,不能仅仅根据说话早晚来判断智力水平。
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说话早晚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八个月就可以开始说单词,不到一岁就可以说简单的句子。也有一些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三四岁才说话,有些甚至更晚一些。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说话要早。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通常还有生理因素。
1.听力受损:由于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宝宝没有学习发音的生理条件,不可能了解特定语音的含义,因此不能使用语言交流。如果太晚发现婴儿听力异常,将对宝宝的智力、情绪,产生严重影响。
2.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的宝宝语言发展比同龄人差。
3.器官发育不良:在确认宝宝的听力是否完全正常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宝宝的言语器官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门的发音和口语训练。
除生理原因外,宝宝说话晚可能与心理或环境有关。
1.父母沉默,宝宝缺乏学习和模仿语言的环境。
2.父母对他们的宝宝有很高的要求。一旦他们的宝宝犯错,父母总是渴望纠正宝宝的发音或催促宝宝及时纠正。父母的这种行为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并且实际上抑制了宝宝对表达的渴望。
3.父母讲话速度快、时间更长、很复杂,让宝宝模仿困难。
4.父母喜欢一切帮宝贝安排,照顾宝宝非常详细,经常在宝宝发出需求信号之前,已经满足宝宝的需求,因此,宝宝不必通过语言表达他自己,学会说动机被压制。
其实,只要宝宝说话不是特别晚就没有危害,一般宝宝在一岁半之后都会说话。
然而语言发展有个体差异,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只要宝宝全部健康,早晚说话只是时间问题。这与宝宝聪明与否不一定联系在一起,尽快说话可能成为科学家,说话晚也可能大器晚成。父母不要太急躁,只要正确指导就可以了。
一旦宝宝语言发展缓慢,家长应尽快带宝宝去就医,及时确定宝宝说话晚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并积极调整宝宝的心理和语言环境,针对性加强训练。我们做家长的也可以做以下努力来帮助宝宝说话:
1.为宝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宝宝会用自己的感觉学习语言、父母的表情、行为和声音,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口头交流越多,宝宝的语言能力就越强。婴儿学习语言有一个累积的过程,所以即使父母说了很多,他也可能没有及时回应。但是父母不要放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2.激发宝宝的发言意愿
在玩游戏时,一边玩一边让宝宝说儿歌,或者向宝宝描述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当宝宝有任何要求时,母亲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延迟满足,迫使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达到他的要求。
3.鼓励宝宝和大一点的孩子一起玩
跟大孩子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宝宝学习语言的热情将在游戏中得到有效激化,对促进宝宝语言表达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儿童语言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学,即学习正确的发音和代词;知道、感觉或理解,能够将其他人的话语与实际发生或表现的事物联系起来;表达,也就是说,用一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从发音到理解,然后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一般而言,0岁至1岁之间的儿童以简单的发音和称呼为主。我们总能听到我们的孩子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却听不清在说什么。事实上,孩子是在积累语言信息。
1岁到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语言理解的阶段,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增加。成人说什么,宝宝可以很好地理解,但往往还不会表达,最多会用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例如:“大米”是指吃饭,“牛奶”意味着喝牛奶。一般来说,宝宝首先要了解名词,并慢慢理解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从1岁半到3岁,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飞跃期。宝宝学会用文字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可以使用其他语言与他人交流。
2岁至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段时间发展最迅速。父母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着重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具体来说,要注意几点:
1、要注意发音和用词的准确性
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不要用儿语及方言和孩子说话。与孩子说话时要速度缓慢,发音清晰。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意愿
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愿时,父母不要马上替孩子说出来,应该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分勤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也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从而为孩子使用语言提供正面的体验。
3、营造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凡事多与孩子沟通。外出的时候,也可以鼓励孩子把看到的东西告诉父母。与孩子说话时,尽量不要使用命令、要求、否定等语气
4、语言环境不要过于复杂
有些家庭,祖辈、父辈及保姆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年幼的孩子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各不相同的语言,表达自然也会滞后。当然,在沉默后,孩子语言爆发时也容易掌握更多的语言。但是,多语言环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孩子说话晚。所以,建议想让孩子掌握多种语言的家庭,最好先让孩子掌握母语,然后再学习其他语言。
5、测试孩子的语言发展系统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语言发展比较迟缓,可以在家里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测试。比如,在听觉方面,检查孩子的听力是否有问题;在发音方面,检查孩子的舌系带或者声带等发音器官有没有问题;在语言理解方面,检查孩子对父母、对周围其他人的简单语言能否理解;在表达意愿方面,检查孩子是否会用非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会不会拉着父母去做一件事情,会不会用肢体动作表示反抗等。
如果上述都是正常的,那么孩子说话晚或者语言发展较缓慢,与孩子的智力无关。
一般来说,女孩的语言发展早于男孩,亲子沟通较多的孩子语言发展要早于缺乏沟通的孩子。如果孩子3岁后仍然发音不清晰,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者孩子平时都是沉默寡言的,父母就需要带孩子去儿科看看了。
1、按部就班地添加辅食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很重要。
为宝宝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咀嚼使宝宝的口腔得到锻炼,使表达语言的硬件设备趋于成熟。有些宝宝因为没有咀嚼锻炼,在学习语言时,咽喉和口腔肌肉不知道如何配合,出现不知如何发声现象,所以改到添加哪一类辅食的时候,都不要忽视。
2、不要操之过急。
每个孩子的先天发育不同,他们的语言智力也不同,也许今天还不会说,明天就能说会道。因此在帮助宝宝学习语言的时候要结合孩子的情况,和他们的兴趣。
3、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
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禁忌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忌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忌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关注大G,孕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