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10:59:49
孩子发育迟缓,智力落后,不说话怎么办?
有问题请及时去三甲儿童医院或者省会医院寻求专家帮助!不要相信各种“贵人语迟”或者“大点就好了”!讳疾忌医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1.发育迟缓(growth retardation)又称生长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等异常现象。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利因素均有可能不同程度的影响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临床常见有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体格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育落后等。该病与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较为常见。对儿童进行早期发育筛查能评估是否有发育迟缓的现象,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2.主要病因
遗传、内分泌异常、早产、营养不良、社会与环境、慢性疾病
3.检查项目
血清生长激素测定、性激素、微量元素、X线检查、B超、颅脑垂体磁共振、染色体检查
4.重要提醒
发育迟缓轻则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重则致残,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儿童发育情况并进行早期发育筛查。
5.发病率
有研究资料显示,发育迟缓在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为6%~8%。
6.好发人群
1)家族中有聚集性病例。
2)早产、营养不良的小儿。
7.正常情况下,儿童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当出现各种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因素时,会干扰其发育,从而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发育迟缓主要与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青春期发育迟滞、家族性矮小、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多种疾病,其中生长激素缺乏是比较常见的病因。
8.基本病因
1)非遗传因素
(1)产前常见因素:包括先天性感染、接触致畸物或环境毒物(如药物、酒精、铅、汞、辐射、化学畸形物),母亲在产前接触这些因素会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会出现发育迟缓。
(2)产时因素:包括早产、低体重出生、产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低体重出生儿及早产儿出生后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合并症较多,窒息、缺氧发生率较高,生后容易出现体格生长缓慢、智力低下等疾病。
(3)产后因素: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糖、脑外伤、惊厥后脑损伤、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碘缺乏、营养不良、脑血管疾病、核黄疸、听力障碍、肿瘤及社会文化经济心理因素等。生后患严重疾病会导致儿童生长受限,造成生长发育缓慢,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母亲因缺乏相应的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也容易导致儿童发育迟缓。
2)遗传性因素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单基因病、线粒体病、多基因和(或)表观遗传异常等均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
3)生长激素缺乏
垂体生长激素(GH)缺乏或生长激素生物效应不足会导致儿童生长障碍,出现生长迟缓等表现。
4)危险因素
父母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出生患严重疾病史、早产儿、多胎儿、先天畸形、宫内发育迟缓、母体妊娠期相关并发症、围生期窒息等均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9.生长发育是个连续的过程,在小儿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提示会有发育迟缓:
1)两个月
俯卧状态不能抬头、不能注视成年人脸部、目光不能追随至中线、四肢柔软无力;
2)三个月
抱起时头部不能稳定竖直,四肢僵硬,对声音没有反应,无法反应性微笑,不能发出咕咕声;
3)四个月
不能抓握物体,没有看手或玩手动作;
4)五~六个月
不能发出笑声,不会主动抓握玩具,不会发出“呱呱、咯咯”声;
5)六个月
有支撑也不会坐、不会伸手拿玩具、不能向声响处转头,支撑宝宝腋下也无法直立。不会将玩具从一只手递至另一只手;
6)八个月
无法独自坐立,不能坐着玩玩具;
7)十个月
不能主动抱住瓶子,不能与父母简单互动,拇指和食指不能抓握。爬行时身体双侧不对称,牵拉时不能站立,不会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
8)一岁
有支撑时也站不起来,家长辅助也不能迈步,不能精确地用拇指及食指抓握,不能找到掉落或隐藏的东西,不能用手指指向目标方向;
9)一岁半
不会独自行走,或学会走路后还一直踮着脚尖走路,不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难以表达出两种以上的要求,难以坐在椅子上,不能指认身体部位,不会用杯子喝水;
10)两周岁以上的小儿
不会在原地跳跃,不会跑、不会上楼梯,对自己的名字无意识,不会画圆圈、直线,不会重复别人说的话;
11)3周岁以上的小儿
不会踢球、不会开门、不会搭积木、不会模仿画圆圈(将圆圈封口),不能理解冷、饿等词,难以指认一种颜色,数数数不到三,对自己的年龄性别无意识,不会扔球。
10.病情发展
不同病因导致的发育迟缓,其病情的进展和转归会有所差异:
1)正常的生长变异导致的发育迟缓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迟缓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性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
2)由生长激素缺乏症引起的发育迟缓,患儿出生时身长正常,1岁后生长速度开始减慢,每年生长速度小于5厘米,身材比例匀称。
3)特发性矮小的患儿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但年生长速度略慢。
4)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患儿,青春期发育比正常儿童迟3~5年。身高在青春期前生长缓慢,但发育后最终身高正常。
5)宫内发育迟缓的患儿体型匀称性矮小,不伴有畸形。头6个月生长速度较快,但落后于足月正常儿。由于宫内慢性缺氧不易被发现,故易对患儿产生脑损害,增加今后脑瘫的风险,且会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和智力障碍,在今后发生近视与斜视的可能性高。
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发育迟缓的患儿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肢体长、四肢短,易发生心血管功能低下、消化系统紊乱等疾病。
11.并发症
1)以认知发育障碍为主的患儿可发展为学习障碍。
2)以运动障碍为主的可发展为脑性瘫痪。
12.门诊指征
1)发现儿童身材明显比同龄人矮小。
2)日常生活中监测发现儿童的生长速度缓慢。
3)发现患儿的智力有异常。
4)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以上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13.就诊科室
1)儿童保健科/儿科:进行常规检查可就诊于儿童保健科。采取相应的治疗可在儿科进行。
2)内分泌科:如怀疑为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所致的疾病,可在内分泌科就诊。
14.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相关证件。
2)医生可能会进行头围、身高、体重测量,患者尽量避免佩戴饰品,着轻薄宽松衣服利于称重,但不要着凉。
3)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生长激素、微量元素等实验室检查,就诊前不要进食与饮水。
4)若考虑进行磁共振检查,注意不要携带金属材质的物品、穿有金属制品的服装。
5)若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6)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15.心理护理
1)患儿的心理特点
(1)害怕、多虑:身材矮小、体重较轻、对患儿是一种不良刺激,其易产生害怕、多虑、束手无策、羞愧、绝望等负面情绪,患儿往往难以接受治疗,影响治疗进程。
(2)依赖自卑:有些发育迟缓儿童自尊心较强,较为敏感,担心害怕别人对其嘲笑。
(3)抑郁悲观:发育迟缓患儿对周围环境常常过于敏感,比较注意自己,情绪波动大,听到别人谈论自己,会断定对方是在同情自己,加重抑郁悲观、固执偏激行为。
(4)社交恐惧:由于对发育迟缓了解甚少,患儿会产生害怕心理,不愿与外界多接触,拒绝交朋友,害怕别人的嘲笑,也怕给家人增加负担,往往较为孤独,害怕与外界更多的交流,对治疗充满恐惧,担心被鄙视、冷落、嘲笑,多疑敏感,负性情绪较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2)护理措施
(1)家属尽可能提高患儿的生活品质,如快乐玩耍、快乐成长等。
(2)家属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儿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
(3)针对因疾病所导致的发育迟缓,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
(4)针对因精神因素所导致的发育迟缓,给予患儿心理上的安慰,优化患儿生活环境,如播放轻松舒缓的轻音乐,让患儿得到良好的照顾,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5)针对特发性矮小、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垂体性侏儒、甲状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发育迟缓,家长要保持耐心,与患儿
16.生活管理
1)充足睡眠。孩子养成在21:00点前睡觉的习惯,白天睡眠时间不小于2小时。
2)适当运动。运动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可鼓励孩子多跳绳、跳高、游泳、爬楼梯等。每天两次,每次至少大于10分钟,以10-15分钟为宜。
3)充足营养。可通过多摄入奶类和奶制品补充营养。
4)定期复查,监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科学补充钙、维生素A、维生素D和锌等。
17.饮食建议
1)均衡的饮食搭配指导。在婴幼儿6个月后即可予以相关的辅助食物,以便其饮食的均衡。但是有些家长在婴儿1岁以后仍然为母乳喂养,进而导致营养的实际摄入无法满足机体需求,从而导致营养缺乏。
2)给患儿良好的喂养环境。固定的喂养环境能提升孩子的进食,缩短进食时间。因此可单独制定用餐餐具给孩子。与此同时,在其用餐过程中,不让其玩玩具或者看视频来分散注意力,导致用餐量过少。
3)科学的喂养方式促进婴幼儿的成长。科学的喂养方式有利于孩子身体发育。因此在实际的喂养中,可通过微笑、语言鼓励认可以及肢体鼓励认可等方法喂养幼儿。当其出现拒绝饮食时,切勿以恐吓的方式来让孩子吃饭,需通过温柔的语言劝解。
18.饮食禁忌
1)避免大量进食高脂肪食品。
2)避免食用受到污染的水和食物。
3)避免长期进食含有铅、铝等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它们有造成痴呆的风险。
去找个靠谱的中医,有很多法子
对一个发育迟缓+认知落后,整体发育商DQ平均分值70左右的孩子来说,干预训练是非常不易的,
来自山东的康康(化名)今年4岁,是一个语言发育迟缓+认知落后的宝宝,妈妈带着检查报告找到我们,
(最近一次康康的检查结果)
1、交流态度不良,呼名偶有反应,目光对视少,听从指令差。
2、对语言的理解处于较低的水平,都说理解和认知不分家,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和短语,但对于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义关系的理解还很困难。
3、能完成常见事物的机能性操作如:刷牙、戴帽子等;不能指认常见实物;不能指认自己五官;不能理解“再见”手势;现理解能力相当于11个月水平。
4、无手势语,偶尔发“爸爸、妈妈、奶奶、爷爷”音,主动语言很少;与家人互动少;词汇量在8个左右。
除了语言发育迟缓,康康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解和认知能力落后,只能认识家人和熟人,不能分辨上午下午,今天明天等抽象概念。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但不会进行计算,不会按物数数,连幼儿园都上不了,难怪妈妈担心他无法上小学。
我们为康康制定的干预目标
我们为康康制定的干预计划
康复治疗计划实施
Part.1
认知训练
注意力稳定性训练和注意力分配能力训练。利用小孩子的探索欲与好胜心开展训练。走迷宫和找不同是康康很喜欢玩的游戏,以此展开注意力训练。
分类能力训练。以感知特点分类的训练(如大小、形状、颜色),给康康实物让他动手操作训练效果更好。
数的概念。从康康已掌握的计数能力(1-10)过渡到对数的认识。如:数字小卡片,数字画一画,数字连一连,数的临幕等。
时间名词训练(如今天/昨天/明天/上午/下午/晚上/中午)。根据每个时间点和时段特有的事物或应做的事来让康康联系理解认识。
时间副词训练(如正在/已经/将要)。描述一件事情的发生过程(如苹果落下来,康康吃香蕉)
Part.2
语言训练
词汇的积累(如日常常见名词与动词的理解和表达)。以实物实操演示或让儿童从各个角度去切实感受所学名词或动词。
语句训练。从现在的双词期过渡到简单句。包括主谓句、主谓宾、主谓双宾。比如:老师拿一张康康最喜欢、最熟悉的“小兔子拔萝卜”的图片,老师故意说错“狗狗拔萝卜”,问康康对不对,康康很快就回应“不对”。老师继续引导“康康真棒,一眼就看出来了。那老师错在哪里啊?”,接下来,老师会不断地追问,引导康康说出更长的句子,更丰富的词汇。
经过8个月的干预,我们再次评估,康康的表现非常优异。
1.交流态度:已经达到I群水平,有共同关注能力,注意力时间延长,交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会安静等待,出现较好的对话轮替,对互动交流反馈积极,能快速回应他人的招呼,能以两词句和三词句表达。
2.理解能力:从 2-1阶段提升到4-1 阶段了,语言理解能力为“动作主+动作+对象”,如“妈妈吃香蕉、爸爸洗苹果”。能够熟练指出日常常见的物品,词汇量增长明显,可满足日常简单用语。
3.表达能力:从阶段4-1 提升到阶段 4-2 水平,此阶段属三词句水平,多为简单句水平。暂时还不会在语句中加入形容词或副词,如“妈妈吃苹果”而不是“妈妈吃红红的苹果”、存在少量的构音不准问题。
康康的短期康复训练成果显著,在最新的发育商测评中显示,其发育商平均分数达到95分,比之前70分,整整提升了25分,已经超过了平均线,达到中等水平。康康的干预训练还没有结束,为了让他上小学跟得上同龄人的脚步。在接下来的远期康复目标中,我们需要练什么?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
孩子已经发育迟缓、智力落后,家长们这时候不要在犹豫了,一定要尽快带孩子去专业的儿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加上药物干预治疗,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帮助孩子追赶之后同龄孩子的发育差距。
千万不能抱有等一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只会拉大孩子与同龄孩子之间的差距,并不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自己缩小差距。
语言发育迟缓的小孩早期只能发出音节,不能组词,掌握的词汇量很少。后期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多数不会说话的孩子是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引起的。需要给予小孩大量的刺激,多互动、交流,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相处。如果家庭里面没有这样的环境,可以去早教班和幼儿园,让小孩有大量接触其它小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