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02:56:53
为何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小的时候老是会听到比自己年长的人说怎么现在时间过得越来越快,眨眼一年就过去了这类的话。 然而当时的我们似乎并没有这种感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和明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求各位大神解答
Youtube上的Vsause有一期视频很详细的讨论了这个问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b5lSPLy9c&index=5&list=PLZRRxQcaEjA7kcmXICcmzIT5rAjVHPhuU
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几乎都是对数的(Logarithmic)而非线性累加的(additive)
比如人类的听觉:
开一个扬声器,的耳朵感受到一个音量;如果你打开另外一个扬声器,音量调到一样,声波的振幅达到了原来的两倍,但是你耳朵感受到的“音量”却远远不到两倍。而如果要达到“两倍音量”感知,你需要大概10个扬声器,“四倍”则需要100个扬声器
这种感知是被“硬集成”(hardwired)到我们脑海中的。因为对于自然选择,“比例”比“绝对值”重要得多。比如我们评估危险:那个草丛里面藏了1只狮子可怕还是2只狮子可怕?当然是两只啦;但是如果是198只与199只相比呢?好像没什么区别。两种情形下,狮子差别的绝对值都是1只,但是造成我们对“危险性”的评估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比例感知”不总是有益的,很多情况下,逻辑上,“比例”并不比“绝对值”重要,但是我们还是会潜意识的倾向于”比例“感知:
”被宰困境“:假设你买菜,一斤小白菜市场价5块钱,黑心菜农坑了你,卖你10块。知道真相的你眼泪流下来,愤恨不已;但是如果你买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市场价500万,但是黑心商家收了你505万,知道真相的你,也许就没那么气愤,或者有,但是也没有买小白菜被坑一倍价钱那么羞耻。虽然理性上讲后一种你损失了多得多。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同样是这样:2~3岁经历了一年,和我已有生命的总长度一样;到了80岁,再经历一年,只是我经历岁月的1/80。“比例感知”让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对数级增加。
显然这种感知是”非理性“的。对我们”好好过着一辈子“也是不利的。但是像”被宰困境“中一样,我们可以依靠”理性“来”纠正“这种”感知偏差“。但是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对时间的敏感。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同时和我们的经历有关---如果一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新奇的,未知的。这样的记忆在我们脑海中”感觉“时间更长,这样的经历几分钟,和一个下午捏泡泡的记忆相比,前者会占据更多的空间。这并不是你的大脑为这些记忆创造了更多的信息,而是制造了更多”拷贝“。对于年轻的你:几乎每一刻都是新奇的,令人激动的: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看到动画片,第一次学习数学,第一次去商场,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交到交心小伙伴。这些里程碑式的记忆在随后你的岁月中,会”感觉起来“占据了”更长的时间“ (Because your brain is putting in all these new details, when you think back on it later, there's so much more to remember, it just seems slower)。
有共性的回忆趋向于粘合在一起,标志性的回忆倾向于鹤立鸡群(Common experiences bland together; iconic memories stand out)
所以,大家想到对策了吗?没错,如果要抵消我们的”对数感知“,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生命精彩程度“指数级增长---我们要不停的创造”激动人心“的回忆----精彩的、奇怪的、酷的。在人生中树立无数的里程碑:小到读一本新的小说,尝试新的音乐,养一种难以成活的植物;大到下决心去读一个博士学位,在陌生的城市工作3年,写一本书。
真是艰巨的任务呐,不过不是不可完成的。如果你不想让你珍贵的生命咻~得一下,就飞走了。
另外要说一点:“再不疯狂就老啦!”是一派胡言,隐藏着“老了就该弃疗”的有毒思想。按照上文说的,老了才应该更加“疯狂”好么?“退学去旅行,再不疯狂就老了。”你老了就不能旅行了么?相反的,你老了你能做到:学什么一学就会,练身体一练就强么?
-----------------------------------
相关回答:
你们有没有遇见过概率很小很小的事? - 爱小臭的回答畏惧死亡的起因? - 爱小臭的回答
小时候一年是过了365天,长大了一年是把一天过了365次。
很多人会觉得,随着年龄增长,时间好像过得越来越快。伴随年龄增长产生的光阴易逝感的原因,随着心理学家的研究渐渐浮出水面。
对时间的体验:展望视角和回顾视角
在2005年,慕尼黑大学的心理学家Marc Wittmann和Sandra Lenhoff对499人做了调查,这些人年龄从14岁到94岁不等。调查的问题是:你觉得时间过得多快?评价的时间范围从一周、一个月、一年甚至到20年。研究结果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当想到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时,不同年龄的人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20岁的人和60岁的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然而当评价更长的时间跨度,比如20年时,我们亲身体验的神奇差异出现了:年纪大的人觉得时间过得更快。40岁以上的人觉得童年时间流逝的很慢,而从青春期到成年,时间的流逝就变得越来越快。
当我们感受时间时,会从两个不同视角来评估一件事的长度,一是正在经历的展望视角,另一个是事情结束后的回顾视角。此外,我们对于时间的体验还取决于我们做什么事以及做这件事的感觉。事实上,当我们享受一件事的当下,确实会有时光飞逝的感觉,尤其当这件事是对世界的全新探索体验时,高度集中的精神更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然而当我们之后以回顾的视角再来看这件事的时候,这次经历却比一般俗事感觉长的多。原因是什么?
大脑机理
我们对于时间的回顾性记忆,是基于这段时间中有多少新的记忆被编码进了大脑的记忆中心。换句话说,一个充满了新鲜经历的周末短途旅行在回忆中的时间长度,一定比一个吃吃睡睡啥也没干的周末感觉长得多。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Claudia Hammond 称作假日悖论(holiday paradox)。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年纪越大,回想起的时间过得越快。从童年到成年早期,我们会有非常多的新鲜经历,需要学习数不清的新技能。而成年之后,生活渐渐变得一成不变,也越来越少有机会体验不熟悉的事。于是,充满新鲜的童年在我们的自传体记忆中总是过得很长很慢,而乏善可陈的成年期则是飞驰而过的暗淡。
怎样让成年期慢下来
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采取行动“延长“生命。只要你愿意,可以让中年过得像青春般绚丽多彩,要做的只是打破常规,建立新体验。工作中,可以尝试学习新技能,大量阅读,从新视角解决问题,提出想法,甚至可以尝试开发新的工作就餐地点。节假日,尝试结交新的朋友,体验新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重要的人去新的地方旅行。让大脑变得活跃的新鲜经历,可以让成年的时间,再度变回又长又慢的,少年之旅。
想看更多文章,还可以在公众号:“酷炫脑” 搜索关键词:
记忆,抑郁,强迫症,上瘾,睡眠,衰老,意识,专注力,发育,冥想,精神病,迷幻药,智商,情商
这几年,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无知无觉中,一个月过去了,一整年过去了。你看,2019年又快结束了。
01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年龄增长后的我们,在当下的每一天,有时间飞逝的感觉;以前的、小时候的我们,在当时,并不觉得时间过得快。
另一种是,我们从同一个时间节点去衡量,年龄增长后的我们,看「现在」,觉得时间过得快;看
哪一种情形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是后一种:我们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是当下的自己,拿现在与过去比。
02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经常生出「时间过得好快」的感觉。
比如,新的一周刚刚开始,一眨眼就周三了,然后大家喊着「过了星期三,不愁星期天」,再一眨眼,就周末了;暑假到来的时候,想着作业先缓一缓,好好玩几天再说,然后就到了最后几天,不得不熬夜赶工了。
没错吧?
在我们身处于「小时候」的当时,也常常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尤其是那些我们很专注的时刻,比如兴高采烈地玩耍,再比如全神贯注地应对考试。
但小时候,我们也有觉得时间漫长的时候,比如一节课索然无味,我们坐在下面看着表,叹息着太慢,在10、9、8……3、2、1的倒计时中,庆贺即将到来的下课铃声。(是我,我总是这么干)
为什么咧?
这需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解释。错了。这需要用心理学上的时间知觉来解释。
03
时间本身的长度,在我们所定义的客观的层面上,是确定的。但人类在主观上,存在「时间知觉」,我们可以感知到时距,会估量事情持续的时间。
如果我们在一段时间内,经历了数量繁多、性质复杂的事件,我们会觉得这段时间过得很快;同样的一段时间,事情的数量少且性质简单,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打颗栗子,某个暑假,你每天都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快乐得不得了,那么你会觉得这个暑假过得很快;但如果你每天无所事事,从早到晚无聊地躺在床上沙发上,不知道做什么,那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再打颗栗子,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故事有趣,情节紧张,很快你就发现电影结束了;但如果很平淡乏味,推进得太慢,你可能会不停地看时间,坐立不安。
04
这指的是「当时」,我们身处于其中,会觉得有丰富内容的时间,过得快;贫乏无聊的时间,过得慢。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年龄增长后,这个规律都适用。
但小时候,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没几年,没见过世面,看啥书都新鲜,看啥电影都觉得有意思,玩啥游戏都专心致志。
我们还没意识到电影有很多固定的、可以被我们预知的套路,我们还不知道走在外面,下一个街区会出现什么。
这时,我们接触的任何事情,几乎都是「内容丰富」的,在当时,都是觉得时间过得快的。
那为什么,当我们长大,却觉得小时候的时间好像过得慢呢?
05
与「当下」视角相反,在「回顾」视角里,「内容丰富」的时间,我们会觉得过得慢,因为我们可以回忆起很多很多事情;「贫乏无聊」的时间,我们会觉得过得快,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重复的,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
我们之所以觉得小时候的时间慢一些,是因为,那时的每一天,大都留下了丰富有趣的回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新鲜感。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做过数十次甚至数百次。
这个时候,我们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周、一个月、一年,跟小时候的同样时间段相比,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06
所以,现在很清楚了,我们总结一下。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做丰富有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做无聊重复的事情,时间过得慢。但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是反过来的,某段时间做的事情越丰富越新鲜,我们越觉得这段时间过得慢。
也就是说,虽然在客观上,我们的生命长度是确定的。但在主观上,它是可以被拉长的。
让人生更丰厚的关键,是不要停止探索,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走新的路、去新的地方、认识新的人。
在你做这些事的当下,你由于新鲜感而沉浸于其中,觉得时间过得快,这是愉悦的体验;在你回忆过去的时候,觉得度过了很久很久的时间,拥有足够丰富的人生,这依然是愉悦的体验。
07
这两天是周末,别躺着玩手机,或宅着刷剧刷综艺了。不然你回顾这一年,都想不起来有哪个假期,有给你留下任何印象。
然后你说着,时间过得太快了,什么都没做,就没了。
其实,是因为你的时间,都是重复的,然后,它们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排成一行后,就自动消失了。
感谢阅读。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对你有帮助或启发,还请花1秒钟点个赞。谢谢你。:)
不谦虚地说,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答主:高冷冷(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感谢50万知友关注我,我有20个万赞干货答案,我的学习类和心理学类干货,获得了120万赞同+288万收藏,在知乎总排名第四,学习型答主排名第一。
我们对时间的知觉的确有了改变,这并不是一种错觉。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理时间”也在越走越快。
那么,什么是心理时间,是什么让它越来越快,有没有办法能让时间过得慢一点呢?
以下的回答为你揭秘。
当我们说“时间越走越快”,其实说的是主观的“心理时间”,即内心感受对于客观时间的重塑(Lazarus, 1978)。而心理时间的快慢,往往与这些因素有关:
1)时间的相对长度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一年占整个生命的20%;但是对于50岁的人来说,一年还不到可回忆生命的2% 。换句话说,时间的相对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短了,每一年对我们而言就显得过得更快了(Lazarus, 2020)。
2)回忆的丰富程度
一般来说,回忆丰富的时间段,往往比回忆较少的时间段要让人感觉过得更慢 (Lewis, 2013)。对于我们的孩童时期而言,各种体验经历都是新鲜的,第一次翻开书本、第一次躺在草坪上、第一次看见下雪……每一个体验都值得那时的我们细细品味,可以说,相比成年时期,童年的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长度里能塞进更充实和丰满的回忆。这样一来,我们自然会感觉到童年的时光显得比成年时期要更慢。
3)大脑神经的运行速度
研究者们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小孩子们闭眼坐着默数一分钟的时长,大多数孩子在不超过40秒的时候就感觉一分钟到了;而成年人则大多在60到70秒内才报告一分钟过去了(Bejan, 2019)。神经科学家们解释,成年人的大脑更复杂,比儿童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更慢,因此,处理同样信息,成年人的大脑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我们很难意识到变慢的是我们自己的大脑,而会认为是时间在“加速”。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发育,一个信号到达皮层上某一点所需的流动路径的复杂性增加,树状流动路径的复杂性也增加,处理视觉信息速度变慢。截图自Bejan, A. (2019). Why the days seem shorter as we get ol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此外,成年后对时间的关注越来越少也会影响我们对心理时间的感受 (Jordan, 2013)。研究表明,年龄在20-59岁之间的人最有可能处于事业和家庭责任的中(Wittmann & Lehnhoff, 2005),会容易产生一种拥有的时间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感觉。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更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而往往不会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于是会认为“Time flies”。
40岁以上的受试者对不同生命周期主观时间速度(锚值为-2表示非常慢,锚值为+2表示非常快)的均值和标准误差。截图自Wittmann, M., S. Lehnhoff. (2005). Age effects in perception of time.Psychological Reports 97: 921-935.
正如前文所说,感觉时间越来越快可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不过,既然时间的体验本身是主观的,我们也可以选择减慢它的流速——
1)学会关注时间
我们无法停止客观的时间飞逝,但我们能够允许自己更多地参与时间。心理学家Ronald E. Riggio (2012) 指出,“活在当下”是让飞逝的时间慢下来的关键,因为当我们关注此刻时,才真正掌握了属于我们的时间,而不是任由时间牵着我们跑。
同时,更多地关注此刻,也是在有意识地让此刻的体验进入到我们的记忆当中,充实我们生活拥有的记忆浓度,而不是让每一天过去了就被遗忘。如此一来,更丰满的时间记忆,也会让我们感到时间过得不那么快。
2)在常规化的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
规律的日常让我们感到舒适,却很难留下深刻的回忆,这容易让我们感觉时间过不知不觉就过了。因此,不妨有创造性地打破常规。比如,换一条不熟悉的路回家,尝试没去过的餐厅,认识新的朋友。尽可能经常得尝试不同的事情,创造一些独特的记忆,也许就可以找到专属于你的“时间变慢”开关哦(Haden, 2017)。
很多人都以为时间是客观的存在,我们无法抓住溜走的时间。不过,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时间并不是宇宙里固定的常数,也并非绝对客观。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主观心理时间,也是对我们而言独一无二的客观存在。
那么从此刻开始,掌握你自己的时间流速吧~
References:
Bejan, A. (2019). Why the days seem shorter as we get ol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den, J. (2017, October). Science Says Time Really Does Seem to Fly as We Get Older. This Is the Best Way to Slow It Back Down. INC.
Lazarus, A. A. (1978). In the minds eye. New York: Rawson.
Lazarus, C. N. (2020, November 29). Why Time Goes By Faster As We Age. Psychology Today.
Lewis, J. G. (2013, December). Why Does Time Fly as We Get Older? Scientific American.
Riggio, R. E. (2012, December). Why Time Flies As You Age. Psychology Today.
Wittmann, M., S. Lehnhoff. (2005). Age effects in perception of time. Psychological Reports 97: 921-935.
点击查看往期高赞回答: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所谓的性知识是错误的?
真正的释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人生中太晚明白的道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