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 10:19:31
一岁半宝宝分不清楚“你”“我”人称代词,有什么办法帮助宝宝记忆吗?
不需要刻意记忆,正常现象,在他讲话的时候可以提示他正确的打开方式。
继续正常说话,宝宝错了就自然纠正一下,不用强调,时间长了,宝宝自己就明白了。
这个很正常的一个阶段 你多给重复正确的就好了。
过了这个阶段,他自己就会了。
稳住,别慌~
根据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发布的《0-6岁儿童发展里程碑》[1],
孩子要到2-3岁的时候,才能够比较准确地使用“你”“我”等人称代词哦~
请注意大写加粗的:
比较准确
意思就是,即使孩子到了3岁,在用人称代词的时候,还可能会出错呢。
另外
其中提到:
18-23个月,孩子开始使用代词,这个时候主要是第一人称。
2-3岁,孩子会知道更多的代词,包括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同时,会开始更多的使用“我”、“你”等代词。
但是,请注意,
无论是中国的里程碑,还是国外的里程碑,都没有提出在哪一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准确的使用人称代词哦。
这是因为,人称代词的掌握,个体化差异非常大。
有些孩子,2、3岁就能够使用得比较好了,有些孩子,可能要到4、5岁才能慢慢掌握。
所以,1岁半,也就是刚开始了解代词的宝宝,分不清“你”“我”,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家长不要太过担心,也不必给自己和孩子太大压力哦~
人称代词的掌握,绝对
它靠的是对代词背后机制的理解。
对于成人来讲,人称代词很容易。
但是对于刚开始接触人称代词的宝宝来说,没有比这更迷惑的了好吗?!
“我”是“我”,可“我”从你嘴里出来怎么有的时候就成“你”了?
为什么“你”,有的时候也是“我”?
孩子需要时间,慢慢的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所以,
家长要做的,不是让孩子记住(更别说他们也记不住……),
而是要帮助孩子慢慢理解人称代词的使用机制呀~
怎么做呢?
我们来说说。
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Oshima-Takane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3]
她发现,耳聋或者有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使用人称代词。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很少参与日常对话。
而经常参加日常对话的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人称代词。他们可能在某一刻会顿悟如何使用人称代词。
也就是说,倾听成人的对话,或者参与到日常对话中来,是帮助孩子搞清楚人称代词使用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家长在平常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多试着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妈妈”、“宝宝”或者其他名词。
比如:
“把勺子给妈妈。”替换为“把勺子给我。”
“宝宝饿了吗?”替换为“你饿了吗?”
“宝宝想让妈妈抱吗?”替换为“你想让我抱吗?”
……
这样多多的使用人称代词,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可以帮助孩子慢慢的去理解和学习~
手势其实在广义上也算是一种言语方式。
在帮助刚开始接触人称代词的宝宝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用手势来进行辅助。
比如:
在说“把勺子给我。”的时候,指着自己。
在说“你饿了吗?”的时候,指着宝宝。
另外,还可以帮助宝宝在说出“我”和“你”的时候做出手势。
比如:
宝宝说出“我要”的时候,妈妈引导宝宝指着宝宝自己。
宝宝说出“给你”的时候,妈妈引导宝宝指着妈妈。
游戏是孩子们了解世界、get新技能的主要方式。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多的机会使用人称代词,
那么可以通过小游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练习人称代词。
这里的小游戏,其实不需要专门去创编,
家长们可以在日常游戏中,加入人称代词的元素,
比如:
在玩扔球游戏的时候,大家轮流,
妈妈先扔,可以说“我扔”。轮到宝宝了,妈妈可以说“你扔”。
也可以试着让宝宝来说。
家长可能会觉得,解释人称代词的意思,会帮助孩子理解。
比如:
我说“我”的时候,指的是妈妈。你说“我”的时候,指的是你。
但其实呢,解释说明人称代词并不适用于这么小的孩子。
孩子本来就不明白人称代词了,听到这么多“我”“你”的,
他们的小脑袋瓜会爆炸的【o(╥﹏╥)o】
总的来说,
家长需要在生活中、游戏中有意识的给孩子示范、和孩子互动,以此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使用人称代词。
孩子掌握人称代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家长朋友们不要心急,多给孩子些时间,慢慢来哦~
代词要在人物关系的情景中教,并且需要动作和语言的配合。最好先教会一个代词,巩固了以后再教下一个代词。教代词的时候,句子要简练,代词要在句子中强调出来,放慢速度,提高声音。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练习代词的情景训练: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爸爸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然后启发孩子一边指自己的眼睛,一边说出“我”这个代词。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成人要用提示的方法启发引导孩子使用“我”,例如说:“我要喝水。”“我要气球。”父母和孩子三人,一人发问:“谁吃苹果?”爸爸示范说:“我吃苹果。”妈妈问孩子:“你吃什么?”启发孩子说出:“我吃苹果。”父母和孩子三人一起练习“他”这个代词的使用。妈妈和孩子目光对视,进行互动,妈妈对孩子说:“给你一个苹果。”让孩子看着自己指向爸爸的手势:“给他一个鸭梨。”让孩子把梨递给爸爸。妈妈和爸爸互换角色,让妈妈作为“他”。妈妈领着孩子在街上散步,随机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手势看某一个人,同时告诉孩子:“他在骑车。“他的衣服是红色的。”
用不同的指代对象,反复让孩子理解“他”这个代词的指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