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03:20:03
5岁孩子如何教育?5岁有哪些敏感期?父母在与之沟通的时候言语和行为上要注意哪些才能有效沟通?
首先,我修改了您的问题。因为“5岁孩子如何教育?”这个问题太笼统。
先说一说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哪些特征吧~
情感:
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自我表达,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关注他,对亲近人的情绪反应很敏感。
身份确认,社会属性:
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是斗龙战士什么的),开始热衷于建立规则,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审美:
开始对环境和自我有审美需求(尤其是女孩子)
数学概念,书写及好奇:
对数列,数字,数量开始感兴趣,对符号文字感兴趣,对大自然中的现象感兴趣。
人际交往: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食物等开始过渡到寻求三到四个同兴趣的玩伴。
总结自《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
从事此业,也见过不少家庭,因此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以身作则。
见过太多一边批评孩子不要乱扔垃圾自己又一边吐瓜子壳的家长了。他们的孩子往往还是养不成良好习惯,有时候甚至会对父母的说教产生反感或麻木的情绪。想要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请家长们自己先做到吧!一来,不会让孩子产生”为什么你们就可以?”的困惑,二来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能观察到你行动的过程用于模仿。
2、认真倾听。
很多妈妈向我抱怨,我的孩子老是不听讲,跟他说话他要么左顾右盼,要么一句话要讲好几遍才听进去。
那么,回顾一下你是怎么倾听的吧?是不是拿着菜刀一边切菜一边敷衍着恩恩,还是一边写着word一边啊~哦~呢?如果我们想养成孩子倾听的良好习惯,请您在倾听孩子的时候,停下手中的事物,双眼温和注视,及时反馈(表情或语句)。
3、理性对话
此阶段孩子规则意识已经初现。正是好奇的时候,难免调皮好动,上蹿下跳或者捏捏打打。妈妈们追在身后叫喊着孩子小心~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实在是头疼。
因此,在一个相对安静平和的环境下,和孩子交谈,说出你明确的底线(例如妈妈担心你会从高处摔下来,你可以只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玩吗?和孩子划底线的时候,最好说“你能,你可以”一定情况下再说,“不能,不可以”),提出要求后,倾听和观察孩子的反馈(语言和表情)。如果他触犯规则,第一次就要表达你的立场并采取一定措施(妈妈说过能不能?请你下来等等,可询问原因,可严肃批评,可适时惩罚,视事件和环境等因素而定)
4、无条件接纳,相信你的孩子
言语是一把无形的刀,它只伤害最亲近的人。“再这样就不爱你了!”“妈妈为了你好辛苦啊~“”你不是个好孩子哪有你这样的!“。。。。。。可怜的孩子们,无法辩驳又无力反抗这些来自最初依靠的伤害吗?
既然你爱孩子,想把最好的给他,那么,请无条件的接纳他的错误吧!孩子犯错后,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鼓励正确的积极的观念,指出、纠正消极的不利于成长的观念,耐心的教导他怎么样一步一步实现你的期待。适时放手,相信你的孩子。
自己没孩子,朋友家的小女生正好5岁,很喜欢和我玩。我也经常带礼物给她,带她去上兴趣班,陪她画画,陪她玩。有一次,她偷偷对我说,想让我当她爸爸。。。不知道她爹听到了会怎么郁闷了。
我觉得首先不能把孩子当小孩,要和她平等,心疼是肯定的,可是有些事情要放手让她自己做。要给孩子时间,要多多陪她,多多聊天。要做好榜样,我们在她面前连个CAO都不敢说,抽烟也躲的老远去。
要让她有见识。我是个不羁的人,大男人有耳钉,有纹身,但是我们都是正经人。有人说你们这么怪异不怕把她带坏?我说怎么会?让闺女多见识一下我们这种怪人,长大了才不会被小男生诱惑。
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男生多让他吃些苦,女孩多给她呵护。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是孩子亲爹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吧,但等我有了孩子我也会这样对她。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大,只能泛泛的来说,我们提倡平等尊重的沟通方式,把孩子当作成人,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相信孩子。多用启发式提问和鼓励。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5岁:诅咒敏感期
这时候的宝宝实在太讨厌了~像是被小恶魔附体一般,动不动就说:我要打死你!把你踢成两半!你就是个臭粑粑…之类粗俗的语言甚至是脏话。对父母说,最多被说几句,可要是在外骂了别人,不少家长又尴尬气愤了…
解析:面对这样的小恶魔,我们一定要忽略、淡化,千万别怒上心头就训他甚至是“对骂”。那样他只会骂的更起劲,甚至还从你这里学到不少新词儿。
他说要杀死你,你就说那样就见不到妈妈了哦;他说要把你砍成两半,你笑咪咪的说妈妈有特异功能,可以瞬间恢复。总之,你平淡视之或转移他的注意力,才会让他把这些吓人的念头忘掉。
4-5岁:打听出生敏感期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以前的家长会说垃圾桶里捡的,新派父母很可能说是充话费送的~哈哈。千万别因为不好意思就乱答。放心,就算说是捡来的~他也会很认真让你告诉他是哪个垃圾桶…
解析:孩子会对自己从哪来如此好奇,因为这是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我从哪儿来?原本就是个最古老的哲学问题。
想解决很简单,上绘本!合理的早期性启蒙,会让宝宝从小就对“性”建立正确观念,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会让他受益一生哦。
4.5-6岁:人际关系敏感期
这时宝宝很喜欢一对一的交换玩具或食物,开始有意识的寻找喜好相同的小伙伴,也开始有了“团体”的意识。回到家很喜欢对父母说,我喜欢跟谁谁一起玩,而我讨厌谁谁之类的。
解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一生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对待朋友要大方真诚,对待不喜欢的人可以敬而远之,不要总是搞小团体,要学会融入大集体…
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做好言传身教,因为你如何对待他人,孩子天天耳濡目染,会学得非常快,想让他学会正确待人,首先你得做到。
4-5岁:婚姻敏感期
这时期女儿会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嫁给你,儿子常常像个小男子汉一样要娶妈妈。之后,他们可能还会“爱上”幼儿园老师,或漂亮阿姨和帅气叔叔。到了5岁左右,会特别喜欢某些同龄小伙伴,只
解析:宝宝的情感第一次投射于父母之外的人,他长大了,像个小大人一样想要自由,有了自己“喜欢”的对象。家长完全不必要紧张,这根本不是早恋,而孩子情感成长中的一个过程。
无论孩子想结多少次婚,喜欢多少朋友,身为家长都别干涉,给他自由的空间,好好呵护孩子的情感。
5-7岁:审美敏感期
咦~小屁孩变得臭美了,尤其是小姑娘,总喜欢照镜子,偷偷穿妈妈的裙子、高跟鞋,还会偷抹妈妈的口红,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经常“盛装”出席在大人面前,非常喜欢你夸她漂亮。
解析:宝贝进入审美敏感期,对“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很在意自我形象,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支持他的想法,帮助孩子一起扮漂亮,这样会让他更加自信。乱开玩笑“打击”,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4-5岁:身份确认敏感期
到了这个阶段,男孩子会崇拜各种偶像,经常幻想自己是超人、蜘蛛侠,甚至是怪兽哥斯拉。女孩子呢开始有了公主梦,喜欢别人喊她白雪公主或艾尔莎,喜欢穿公主裙,希望能住在城堡里。
解析:在身份敏感期,孩子会很想成为“某人”,可他还小,尚未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孩子选择能对他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偶像,尤其是男孩子。
在家里,我们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充分满足他的幻想,并通过游戏对他产生正面引导,这是非常有益的。等身份敏感期过去,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从侠客梦或公主梦中醒过来。
4-5岁:性别敏感期
4岁左右,孩子开始特别重视男孩,女孩的问题,会对自己和异性的身体差异产生强烈的好奇,会一直追问父母:为什么男生站着嘘嘘,女生要蹲着之类的问题。不少男孩儿还喜欢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官,家长会产生忧虑情绪。
解析:性别敏感期,孩子对身体构造,对性产生好奇是很正常的,家长完全没必要忧虑。玩弄生殖器,也是对身体进行探索,并不是性早熟。
想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又不知道咋说?上绘本吧!例如《乳房的故事》等,市面上有很多适合给孩子做性启蒙的书籍,和孩子一起看,带他感受身体的奥秘。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4.5-7岁:数学概念敏感期
到了4岁半左右,孩子对数字产生超乎寻常的兴趣,很喜欢问这是几个?那有几个人?屋里有几张桌子等。虽然尚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但孩子已产生数量概念,能将数名和数字及数量配上对。
解析:在这个时期,家长可以着重发展孩子的数学能力,多买一些数字卡片和数字积木,和孩子一起玩。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开发孩子的数学潜能,还能让他理解最基本经济概念。
5-7岁:认字敏感期
孩子对“字”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经常问大人这个怎么念,那个怎么读,很喜欢父母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喜欢抱着他看不懂的书或报纸,假装读的津津有味。
解析:在认字敏感期,家长可以多买一些识字卡片,让孩子将文字与各种动作、行为配合起来学习。例如什么是“吃饭”,什么是“苹果”,这种联系学习效果很好。
4-7岁:绘画/音乐敏感期
绘画与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语言”和渴望,只不过天赋有高低之分。1岁多的宝宝听着音乐就会跟着扭动身体,呀呀的“唱”,3,4岁更是喜欢到处涂鸦。
解析: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根据经济条件,尽量给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充分挖掘他在这两方面的潜能。不一定要培养绘画天才或歌唱家,让孩子学会享受绘画和音乐,会对性格陶冶和人格成长大有益处。
5-6岁:延续婚姻敏感期
这是前一个婚姻敏感期的延续,孩子会更明显的选择伙伴的倾向性,虽然不懂什么是爱情,却知道相爱的人才能结婚。可爱的孩子会问爸妈,你们为什么会结婚?爸爸为什么要娶妈妈?之类的问题。
解析: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绘本,他的问题也要认真回答,尽早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爱,建立良好的感情观,对他将来的恋爱与婚姻都有好处。
3-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发键期,要重视敏感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