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23:57:30
5岁中班的孩子,注意力高度不集中,超级没有耐心,玩性很重,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RT,一遇到不感兴趣的,枯燥的东西,就极其没有耐心,然后就没有专注力了,比如给他买了那种益智类的书,他其实很喜欢学,但是如果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一下子没解决的就没有耐心了,包括我教他解决他表现出来的都是没耐心,叫他练习描写一些数字和拼音字母,还没写几个就不想写,一下动动这个一下动动那个,非得在他边上督促他,甚至打骂他都写不进去,就拿那种最基本的涂颜色的练习,他们班很多小朋友涂的都很工整,但是他涂的乱七八糟,就跟一个2岁完全不懂的小宝宝瞎涂的一样。然后玩性超重,吃饭的时候如果边上有什么东西,他都要摆弄着玩,玩着玩着正事就搞忘记了,不管干啥事都是这样。
我知道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些也算正常,但是我也对比了其他的小孩,发现真的没有比他还严重的了,我现在就是比较担心他以后学习,因为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他肯定会没有耐心和专注力。
所以想请教一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培养他的耐心和专注力。
家长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我的解析如下;
1、如果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就不做了或没有耐心了,那么在这里可以说是孩子的畏难情绪,是指孩子碰到一些自己认为做不到的那么就会放弃,即使这件事很简单也不一定要做。
2、孩子对于写字一类不感兴趣,一方面在于孩子的肌张力,另一方面也是他的注意力问题,因为周围有很好玩的东西或事情,他当然只会注意哪些好玩的事情,而不去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3、画画的问题一方面在于他的注意力稳定性,假如他的或注意力稳定,那么他肯定能够在画画的时候静下心来,另一方面也许跟他的视觉空间有关系。
4、规则意识,有些问题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做规则,就比如:吃饭的时候如果边上有什么东西,他都要摆弄着玩,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日常还没有建立原则或规则,要我做:要么吃饭,要么玩玩具,二选一。
5、通过一定的感知觉训练,注意力训练、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家庭管教的提升会有一定的改善的,祝好
去医院。
听你的描述,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也不像其他答主认为的要去医院检查的地步。
一遇到不感兴趣的,枯燥的东西,就极其没有耐心,然后就没有专注力了,比如给他买了那种益智类的书,他其实很喜欢学,但是如果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一下子没解决的就没有耐心了,包括我教他解决他表现出来的都是没耐心,叫他练习描写一些数字和拼音字母,还没写几个就不想写,一下动动这个一下动动那个,非得在他边上督促他,甚至打骂他都写不进去,
其实你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能专注了,是兴趣。我非常赞同这一点,我家孩子以前2-3岁时也是这样。如果你不能想办法让他感兴趣,而是通过你亲自在旁边监督、甚至打骂来让他稍微专心一点的话,只能事倍功半,最后事与愿违。
对于你家孩子的情况,我可能有几点观点和你不一样,作为探讨。
1、玩性重
我们先来看一看3-6岁幼儿期的心理特点
3-4岁4-5岁5-6岁行为特征受情绪支配爱玩、会玩好学、好问性格特征爱模仿活泼好动(顽皮、淘气、不听话)个性初步形成思维特征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根据动作和感知觉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思维具体形象(呈现物体)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爱玩、会玩本来就是4-5岁中班孩子的行为特征,这是他们受神经等生理条件限制而形成的。教育孩子就是在他们的行为特征之上给予一定的框架,去引导他们适应社会。
所以你所说的玩性重并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他的特点,主要看老师和家长如何去引导。
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实际是在动脑筋的过程。如果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大人有意识的介入,会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小孩子经常玩的角色扮演游戏,家长在角色中就可以不自觉地加入一些社会规则、礼义廉耻,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然后玩性超重,吃饭的时候如果边上有什么东西,他都要摆弄着玩,玩着玩着正事就搞忘记了,
这个锅不应该由这个孩子来背,吃饭的规矩,家长要给孩子建立起来。比如吃饭只能坐在饭桌旁吃,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能边玩玩具边吃饭。吃饭的时候,家长坚决关掉电视,坚决把玩具从饭桌拿开(如果他确实很喜欢,但能保证不玩,就放在旁边,也行)。如果他不听,还是坐在饭桌旁玩玩具,就告诉他,“你坐在这里就好好吃饭,如果你要玩玩具,就不要坐在这里,到旁边去玩。但是如果我们吃完饭,你还不来吃的话,就没有饭了,也不能吃了,在下一顿饭之前,没有任何零食和水果,你饿了只能喝水。”大人一定要按照说的去执行,孩子懂得你不会让步,也会乖乖吃饭。
2、没耐心
你也说了,对于不感兴趣的和枯燥的东西没耐心。我请问一下你,
说说你提到的益智类的书,你说他很喜欢学,说明你家孩子喜欢动脑筋,和前面的爱玩体现的一致。但是为什么他一遇到不会做的就没有耐心,你教他解决也没有耐心呢,是因为他没有体会到学这个的乐趣。一开始是自己会做的,会有成就感,遇到不会做的了,就不会有这份愉悦。再加上你去教他,更让他感觉到自己做的不好,不够聪明。为什么要把学这个东西看的那么重呢?轻松一点,告诉他,嗯,这个确实很难,然后简单提示一下,如果他能在你的提示下完成,就一定要多多鼓励和表扬。或者你也参与其中,和他比赛,假装一些题不会做,让他感觉自己很厉害,给他信心。
记得冉冉2岁多的时候,我们也有买过那种益智类的书,就是找不同,每个题都是有5个不同,他一开始也是找一会儿就不找了,说找不到了。我会去告诉他,应该怎么会看去找,可是他还是学不会,也不喜欢去找了。后来我就不管他能不能完成找到5个不同,等他这一次比上一次多找一个,或者这道题比上一道题多找一个的时候,就会表扬他,说,“冉冉长大了,真的是不一样诶,比上一次有进步了”。到后来,他基本能找出4个不同。很多时候孩子的智力发育还没有到那个阶层,我们不必强求一定要一个正确答案,只要他接触了,然后感兴趣了,动脑筋思考了,以后在这方面一定不会差的。所以家长要放松。
3、我想你能明白我前面说的那两点,那你就不会这么焦虑了。最后也讲讲专注力的事儿吧。专注力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中班的孩子有意注意得到发展,一般在10分钟左右,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受到大脑发育水平的限制,额叶是有意注意的控制中枢,7岁达到成熟。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完成。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
我的公号:冉妈亲子心理,有关于培养3-6岁孩子专注力和记忆力的小技巧,欢迎关注!
题主,你好!
你提问中描述的这些内容其实反映了现在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儿子曾经在幼儿园时期,到后来的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他的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骂、指责、好言相劝、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什么招式都试过了,全都不奏效。直至后来我通过专业的学习,了解到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大脑发育和生理的特点,以及了解到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于是,我开始在养育策略上做了很多调整。那接下来我分享一些我的养育经验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0-6岁儿童期,孩子处于物质满足期,他们的生理需求主要来自于对具象物质的满足。因此,家长需要在安全的边界范围内,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摸、多闻、多尝。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丰富的体验,不断刺激大脑神经系统,促进大脑良好的发育,并且逐步发展自己多种感官系统与肌肉的协调和配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生活的家庭教养环境中,很多孩子总是在被成人不断打扰、干扰或者破坏。
比如我自己,对待儿子小时候的教养方式就经常出现类似的这些情况。我记得他从2岁多开始,就特别喜欢各种拼插乐高玩具,搭建积木等。每一次他正在全身心投入搭建时,我和家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干扰到他。很多时候,当他正在拼乐高模型,这是刚好到了吃饭的时间。刚开始,我通常会轻言细语地叫一声,告诉他吃饭了!可是,如果喊了2遍、3遍之后,他仍然没有起身的迹象。我就会立马走过去大吼大骂起来:“立刻!马上过来吃饭,如果你再不动,我就不准你吃饭了。”或者有时候他正在看书或者玩玩具,外婆突然叫他下楼去运动或逛一下,不管当时他多么想先完成手上的事情,(比如收拾玩具、书本,继续看书等)。但是最终,他都会委屈得含着泪被我们强行要求他立刻终止所以事情,然后把他带走。
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在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一会给孩子喂水、送水果、一会儿又问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你在做什么呢?妈妈告诉你,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正因为我们这样频繁、不定时、不定性地干扰,孩子总是被不停地打断。孩子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的神经链接就是无法在同一时间内,聚焦完成同一项任务,从而导致孩子以后形成注意力分散、无法专注的行为模式。
现在,回应你的提问,孩子0-6岁这个年龄阶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改善孩子专注力行为模式,我们可以有哪些培养策略呢?这里我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养育小女儿(4岁)的经验。
1、在家庭里,给孩子创造在单一的环境下玩耍、游戏和阅读等。因为专注力的培养和视觉,听觉,触觉皆有关系,在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前,减少人为的干扰,比如刺激性的声音,杂乱无章的环境,干扰性的娱乐器具,不要随意打扰孩子(比如孩子在家玩的时候,我们减少高亢的说活声、刺耳的唠叨声、催促声,甚至不定时地问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
2、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和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建议每次在15分钟以内,同时增加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
3、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孩子在同一时间内和环境下完整地,由始至终地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比如,我女儿在家自己剪纸、画画、拼插玩具、过家家、玩黏土、看书的时候,我通常会把玩游戏开始的时间提前规划,比如吃饭前2个小时或1个半小时,这样孩子就可以在没有任何时间限制、没有任何催促和打扰的情况下,尽性地玩个够。即使有时候稍微超了一点点时候,也是在可控的时间范围内。
4、当孩子专注地完成一个任务,我会及时地肯定她这一行为,并给孩子贴上一个正向的标签。
- “哇,宝贝,你专注力好强啊!刚才你1个多小时都在专注做...,你真是一个专注力特别强的的孩子!
- “哇!你今天好厉害,一口气读了3本书,中间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位置喔!妈妈发现你专注的时候,特别认真,故事情节也记得特别快!”
当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发生了破坏专注力的行为,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你怎么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今天又......你真是太让我生气了!你太让妈妈失望了!你如果再这样上课不认真,我就......”少说最好不说类似这样的话。
5、营造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到放松。因为焦虑和恐惧会让人难以注意力集中,安全、放松的环境才可以让孩子高度的集中注意力,提升专注力。
6、在家里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阶段性成果,并鼓励持续保持行动。
比如:孩子在家吃饭,以前是走来走去,手里拿着玩具,边玩边吃。但是,今天没有离开过椅子,并且独立吃完了。我们就要及时用语言赞赏,肯定他的行为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孩子又有了新的进步,没有带玩具上桌,同时也没有离开过座位,这时我们就需要把这样每一阶段的成果,让孩子看到:“哇,宝贝,你看。你今天好棒啊!今天你吃饭又进步了,特别认真,不仅一次都没有离开桌子,就连喜爱的玩具都没有带上桌子喔!明天,我们再继续加油,挑战自己可不可以在30分钟吃完,好不好,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以上这些是我的个人建议和经验分享,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当然,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就而成,孩子的专注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是如此,它一定是需要每一位父母可以长时间的、持之以恒地耐心陪伴孩子,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逐步发展和完善。
汇爱家认证感育讲师 李卉
汇爱家感育,用“感”读懂孩子,用“育”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他在专心玩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断他,那是他建立注意力的过程。
5岁就开始学拼音,已经超过了这个年龄的承受力。上学之前半年学拼音就可以了。如果强制把超越他承受能力的知识灌输给他,相当于让你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你看看自己能坚持多久?别看其他的孩子能学,但不一定记得住,半年不复习,都忘差不多了。孩子学不会,不一定是笨,到了合适的年龄,自然就学得快了。
推荐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
或者通过训练提高注意力,请参考下面回答。
笔迹赏心:总是习惯性走神,学习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