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12:00:30
2岁孩子不会说话,算语言发育迟缓吗?
2岁宝宝不会说话,不排除是语言发育迟缓。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孩子应该从5-6个月的时候,就是咿咿呀呀开始学语的阶段;8-9个月就能简单地说几个语气的声音,如g、k、h、m;15个月宝宝应该会说一些话,比如说爸爸、妈妈、要喝、要吃、冷、热、尿,这些都应该是会说的,而且还会叫爷爷、奶奶,还有认识的一些苹果、杯子、奶瓶,可以成功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两岁的孩子不会说话,要考虑语言发育迟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孩子不说话,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及时帮孩子做原因的确认和调整。有些孩子不说话,可能只是因为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合适,比如有些孩子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太单调,没人跟他说话,所以也无从模仿。
知了康复专注于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孤独症、运动障碍、心理健康等服务,提供专业的儿童健康发育以及早期筛选、干预服务、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一般孩子会在1岁或者1.5岁时开始说话,如果2岁依然不会说话,说明语言发育延迟,临床上主要见于以下几个原因: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在小时候说话比较晚,有可能其孩子语言发育也比较晚;
2、家庭环境因素:家长与孩子说话或者陪伴比较少,也可能是由于家里有多种语言,2-3种语言同时使用会影响到语言发育;
3、听力异常:语言发育顺序是先听到,再理解,最后才会讲;
4、发音器官异常:孩子咽喉部的声带、舌系带存在问题,可能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5、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孩子存在着智力发育迟缓、自闭症,会影响到语言发育。
这里描述的“不会说话”是指完全没有语言,还是指无法正常与人交流(只会咿咿呀呀或其它简单发音),或者是其它情况呢?
如果是完全没有语言,那么可能性就非常多了,自闭症、听力障碍、发音器官不正常、语言中枢损伤、智力发育落后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不会说话。
如果是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造成。
这就需要针对性的医学检查、评估,比如言语语言评估,多维度判断等。
而以上的6个维度中,一个维度如果出现“红色预警”,还需要判断这个维度中的“红色预警”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专业的康复干预。
所以在此,家长可以为自己孩子做个评估,先自主判断孩子语言发育是否正常,该量表由语言发育专业评估小组,针对2-7周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编制,表中列出14项语言发育迟缓的行为特征,能较为准确反映孩子当前的语言水平。
点击下方链接?
儿童语言发育能力评估表
?免费获取儿童语言发育评估量表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排除疾病因素,且与同龄孩子之间差距较小,那么只要通过正确的家庭引导,一般能够追赶上来;但如果差距大,就需要评估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若没有及时就医进行干预,对孩子的未来将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当孩子语言发育出现了异常,首先要注意排查疾病方面的因素。
那如果排除了听力、大脑、构音等疾病方面的问题,还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呢?
01. 辅食过于精细
一些孩子到1岁半还在吃粥、面片汤这种过于细软的食物,不愿意嚼一些有韧性的食物,吃硬一点的饭也有困难。
这会影响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口吃等。
记住,辅食不是做得越精细越好!
在添加辅食2~3个月以后,就应该由细腻的米糊、菜泥逐步过渡到颗粒的食物。
10个月左右就可以给宝宝一些略硬的食物,不仅可以用来磨牙,还能促进宝宝口腔肌肉发育。
02. 父母是超强“翻译官”
宝宝指着桌子一“嗯”,妈妈马上就知道他要喝水。
宝宝指着冰箱一“啊”,家长就知道他要吃苹果~
宝宝一句“嗯啊”家长就能立刻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让他根本就不需要说话。
吴亚平主任用玩具引导孩子说话
其实,你不用那么善解人意,建议多多“为难为难”宝宝。
当他指着某处大叫时,你要假装听不懂,多多创造孩子说话的机会,锻炼说话能力。
03. 对宝宝说幼稚语和网络用语
吃肉肉、睡觉觉、喝水水……小盆友、酱紫、小了白了兔、skr……
这些幼稚语和网络用语,都在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认知理解。
你可以在和宝宝对话时,对事物描述清晰准确。
例如你教宝宝说汽车时,应该是明确的说出来,如汽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而不是宽泛的“车车”!
04. 笑有时是一种错误的鼓励
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宝宝是最可爱的,当宝宝发出“错误的怪音”时,总会忍俊不禁,笑他、甚至模仿他。
宝宝觉得这是一种鼓励和喜爱,家长无形中强化了这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导致宝宝无法学习用正确方式说话。
你可以用略夸张的口型配合标准的发音,继续和宝宝交流,让他慢慢调整,而不是笑他和强制纠正!
05. 父母语速过快
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孩子会很难跟上父母的速度,接收到有效信息。
当宝宝下意识地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这时候他的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就有可能会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
你可以保持耐心在宝宝面前始终保持微笑,有意识的放慢语速,和宝宝面对面、眼对眼的进行交流,适时给予点头、击掌鼓励。
而有的家长会问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是不是就与语言发育迟缓无关?
孩子什么都懂,但他就是不开口说,比如叫他拿鞋子就去了,说灯在那里,也会用手去指,这是不是代表它的语言发育正常呢?
孩子听得懂,代表有听力,但并不一定会用语言表达。
在面对孩子不说话的情况下,要搞清楚孩子是“不太会”、“不需要”,还是真的“不愿意”。
01关于“不太会”
可能是其语言发展可能落后于同龄人甚至可能存在语言障碍或其他发育障碍。
02关于“不需要”
孩子不需要说话,因为家长在其说话前就理解并满足了孩子的需求,环境过度满足而造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03关于“不愿意”
如果得不到好处,甚至常常因为“说话”这件事得到坏处,那么几次之后孩子就失去了想要说话的兴趣和动机了。
所以需要具体了解孩子属于哪种情况,结合小朋友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详细分析。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最后希望家长可以带小朋友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了解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注意力、智力、语言发育、感统情况,这样更客观全面。
家长有任何关于儿童发育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点下方链接给我留言,或者关注我的 微信公众号:儿科专家徐磊 给我留言,我会抽空帮大家进行一一解答。向我留言
2岁不说话,已经是语言发育迟缓了,但是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请家长区分辨别,下面附上我写的两篇短文,供家长参考。
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病因及简单区分
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技巧
两岁大的宝宝不会说话需要排除发育迟缓、听力障碍、自闭症等问题,也要排除智力偏低的可能。
尽管每个宝宝说话的早晚不一样,但超过18个月后,就已经达到语迟的临界点了,值得警惕。最好带孩子去做个全面的检查,即使没有发现语迟的具体原因,但至少能够排除一些病理因素,如果能排除自闭症、先天愚等问题,就是万幸。接下来的康复预期就比较乐观了。
家长应该重视2岁这个黄金康复年龄,很多因为发育迟缓表现出的智力低下,认知不足等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会得到最好的康复预期。
一旦错过了早期的黄金康复周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得不到及时干预和训练,智力和行为发展都会落后,不仅无法使用语言交流,还会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
语言发育迟缓的因素复杂,包括遗传和环境,还有部分原因不明。从整个康复过程看,认知康复训练是最重要的康复手段。无论从语言习得,还是社交能力表现来看,认知和智力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在2岁时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刺激宝宝的反应能力,促使其发展主动交流,发展智慧语言潜能,对解决语言发育迟缓是非常有效的。
以2岁语言发育迟缓宝宝为例
如何开展康复训练?
1、记忆力训练怎么做?
根据宝宝依赖感特性,选择感兴趣、熟悉的物品为训练道具,如生活用品和玩具等。让家长反复更换这些物品,引导宝宝识别,辨认。逐渐拓展认识更多事物。通过不断增加认知的时长和间隔,锻炼宝宝的记忆力。
2、语言训练如何切入?
对语言发育迟缓宝宝来说,受认知能力的影响,使得语言学习难度较大,应该先建立交流模式。初期训练的训练目标是促进人眼对视交流,然后进行兴趣交换,选择宝宝感兴趣的玩具和食物,引导宝宝做出交换行为。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加宝宝肢体语言和视觉沟通能力。
有了良好的沟通模式后,开始进行言语表达和理解训练,教宝宝指认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物,引导宝宝发音,通过声音对应物品,达到对名词的理解。
很多语言发育迟缓宝宝存在构音难的问题,所以需要辅助语音训练,比如纠正嗓音、口腔、声调、响度等。老师和家长通过示范,帮助宝宝掌握呼吸,控制声音响度等。在进行语音训练的同时,逐渐进行声母、韵母的学习。当发音模仿标准无误后,再进入单词和短语练习。
3、认知训练如何开展?
视觉是发展认知的重要通道,对语言发育迟缓宝宝来说,优先开发视觉认知比较符合康复规律。家长可以利用颜色新鲜、体积较大的玩具刺激宝宝,将玩具缓慢移动,待宝宝注视稳定后,换成黑、白色体积较小的玩具重复游戏。同时还可以辅助声音刺激,利用丰富多变的声音,加深宝宝认知的体验和经验。
4、语言感知是重点
多数语言发育迟缓宝宝都会遇到训练瓶颈,主要是模仿训练过多,缺少对语言感知的发展,对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帮助不大。使得宝宝只会被动语言,缺少自主表达的能力。语言发育迟缓宝宝的语言感知如何发展?需要进行大量语言游戏引导,让宝宝多参与互相对话。在对话中灵活使用语言去解决问题。重点开发宝宝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矫正项目 / 语言发育迟缓_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