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18:52:09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引导?
对于这样的宝宝,我到底该怎么教??
88年宝妈一枚,从生完孩子出月子后,就自己一个人带娃,宝宝现在三岁快一个月!
宝宝活泼可爱,身体健康!唯独一点,让我忧心!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去检查,说是语言发育迟缓,直接给我们推荐定点的早教中心!(朋友在早教中心工作,给我说完全不需要,只要大人多陪伴,创造需要环境就好)
孩子爸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在家,所以家里就我和孩子两个人!
刚开始给他买了绘本给他读时,他会把书抢走,不让我动!我给他面对面教说话,他会撕我的嘴,或者用手捂着嘴,不让我出声!
现在绘本也让读,自己还会用手指着让我告诉他!但他就是不开口说!
目前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谢谢之类的!三个字的都说不来!啥都知道,就是不说!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了!有没有妈妈可以分享一下经验的?
一开始看叙述,以为宝宝一句话也不会说,后边看宝妈说宝宝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谢谢,说明宝宝会说话。而且能够听懂就是不爱说或者不经常说。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来试着解释一下宝宝的情况。
我的朋友亲戚家宝宝上幼儿园了,一切正常,在语音发育方面照比同龄孩子慢一点。宝宝是什么话都会说,就是不经常说。朋友举了个例子,某一天在家里,宝宝喊:“妈妈!”然后妈妈看着宝宝说“要吃橘子?”宝宝笑着“嗯!”,然后宝妈动身去拿橘子。我朋友在边上看见这些,就问孩子妈妈,家里有苹果,梨,橘子,香蕉,葡萄。你是怎么在宝宝只喊一声妈妈,就知道宝宝要橘子的?我们在来看整个交流过程。宝宝只说了“妈妈,嗯!”她不需要说任何,她的需求就满足了。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当我不需要说太多,只需要说几个字,日常生活就能满足。是不是我也不用说太多了?
朋友当时找我讨论的时候,就提到,这也让我思考了一下。确实,先不说其他外在刺激,只是日常交流,如果宝宝的需求都被妈妈说出来,随时满足,宝宝就不需要说话,就过的很舒服。
给宝妈的几点建议,因为宝宝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谢谢,说明宝宝语言发音吐字方面没有问题,宝妈先平复一下情绪,别着急。语言发育是听说读写,一定是听的多,积累够了,才会说。平时只有宝妈一个人对着宝宝,家里没有很多人说话的环境,宝宝听的会少一点。需要宝妈多跟宝宝说,多创造条件,平时有跟孩子一起听儿歌吗?跟宝宝一起唱歌,旋律简单的儿歌,当背景音乐,可以放一天。这些都是语言刺激。包括放英文歌。
还有就是宝妈需要鼓励,不要着急,宝宝不说话,很多原因不在宝宝,在外在环境。宝妈要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我在宝宝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引导宝宝说句子。比如“妈妈,奶”我会反复跟宝宝说,“妈妈,我要吃奶”,饭桌上也是,他需要吃苹果,或者吃梨或者吃其他菜,鼓励他说妈妈我要苹果”。慢慢来,可以用询问方式,他伸手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宝妈这时候千万别勤快直接拿给他,他一伸手,就需要提问,宝宝要什么啊?你要什么,这个是什么?先把东西说出来。鼓励宝宝说“苹果”,好的,你要苹果。宝宝说“我要苹果”。这样一点点鼓励他,说出来就拿给他。如果实在说不出,可以等等,别拿苹果做惩罚,第一次说出苹果,我们就奖励。千万别着急,语言不是一蹴而就,有很多男宝宝也会一开始不说话,然后一说话就说句子。没有中间阶段。宝宝和宝宝不一样,宝妈先别忧心。然后思考一下日常是不是对宝宝语言环境刺激不够?(包括自己太勤快,环境没有儿歌背景音,读书看绘本次数少),这些都可以补充起来。别着急别忧心,你着急宝宝会认为他有问题,他一紧张,更不利于发展。慢慢来。没问题的。
我妈跟我说,她小时候四岁都不会说话。我姥姥还带他去看了医生,问是不是哑巴…
结果现在比谁话都多…
所以我觉得可能没关系。多看看书读读绘本,教教他。没准能加加速!
加油!
您好,就像您那位早教老师朋友说的,由家长在居家环境中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锻炼语言,已经是科研证实相当有成效的干预方法,也是康复医学界目前所提倡的方式之一。
好,这位宝妈您先不要着急,我跟您说一些可以在家里和孩子锻炼的方式,您慢慢在日常生活中调整互动模式之后,就可以逐渐看到孩子的成长了。
下面是一些居家语言干预的基本方法,但不论我们如何应用,都脱离不了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要制造孩子的说话的需求和动机、并且在孩子做出反应时给予回应” 。而在一开始帮孩子锻炼语言的时候,我们常会使用所谓“看得到、但拿不到”这样的诱发技巧。我们可以将孩子们喜欢、或是他当下非常急迫想要得到的东西,放置在他拿不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引导他使用语言来表达这个需求。比如说到了点心时间,他肚子很饿想要吃饼干,我们这时就可以将饼干放在紧闭、他打不开的玻璃罐子里,让他有机会看到但拿不到,如此就可以诱发他想要索取饼干的反应。
在这里宝妈您一定要注意的是,在孩子还不曾开口说话的时候,孩子一般不会因为这个技巧而马上开口说话,他的反应通常会从发出单音、或是做出手势、表情开始,来表达他想要的心情。这时候我们
您可以先尝试上面的方法,这边也有一些关于其他家长执行语言锻炼的实操推荐,您可以再多了解一下 https://mp.weixin.qq.com/s/wfwhZNfzSN0cOXSwc1s9YQ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果爸爸妈妈肯抽出一些时间
陪伴宝宝成长
对于宝宝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1~3个月宝宝发育练习
大动作
● 俯卧抬头
妈妈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带响声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宝宝练习自己抬头。
● 头竖直
妈妈每天竖抱宝宝几次,让宝宝练习将头竖起来。
● 翻身
大约在3个月的时候宝宝就要开始练习翻身,当宝宝俯卧的时候,妈妈可以用玩具在宝贝的两侧逗引宝贝,训练宝贝翻身。
认知能力
● 视觉
当宝宝平躺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头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度挂一些彩色的球、铃、环,或一些能发声的玩具。2个多月的宝宝,眼球会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因此,妈妈可以用两个玩具来训练宝宝视觉转移,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玩具,然后再拿出另一个玩具,让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也可以拿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睛上方慢慢转动,让宝宝的视线追随玩具移动。
注:很多家长都习惯在宝宝的婴儿床或者小婴儿车内挂上一个小玩意儿去吸引宝宝注意力。但是长此以往,宝宝一直对着一个地方看,容易造成对眼。所以,只要在训练时把小玩意挂上即可,或者过一段时间给东西变换一下位置。避免宝宝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看。
● 听觉
宝宝躺着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左右两侧说话,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让宝宝来寻找声源,训练宝宝的听觉。
● 触觉
妈妈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掰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用大拇指轻柔为宝宝的小手做抚触,以掌心为中央向四周轻推,并且要经常性地把宝宝的大拇指从紧握的小拳头中抽出来。宝宝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妈妈要把毛线球、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质的玩具放到宝宝的手中,让宝宝接触不同的物体,训练宝宝的触觉。
语言能力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宝宝讲话,为宝宝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
当宝宝发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时候,妈妈要及时鼓励宝宝,抱抱宝宝,或者亲亲宝宝。
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会逗笑,妈妈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多逗宝宝发笑,使宝宝感受多种声音、语调,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而且,一些观点认为:笑的越多的宝宝越聪明。所以,妈妈们,要常逗宝宝笑啊。
社会行为能力
妈妈要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宝宝按时吃喝拉睡的习惯。此外,妈妈还要和宝宝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喂奶的时候要和宝宝柔和地对视,要充满爱意地和宝宝交流。
3个月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对妈妈的声音和面孔格外感兴趣,因此妈妈要经常亲亲宝宝,抱抱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宝宝会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
4~6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 俯卧支撑
训练宝宝用两只手撑起身体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头和胸部),妈妈可以先让宝贝趴着,然后用彩色的玩具或者会发生的玩具,在宝宝的头顶晃动,这样宝宝就可以用胳膊撑着身体,把头抬起来。随着宝贝月龄的增大,宝宝会逐渐用一只手撑着身体,另一只手腾出来够玩具。
● 坐
4个月的宝宝可以训练拉坐,具体做法是让宝宝平躺,妈妈伸出手指,让宝宝握住自己的手指,轻轻一拉,将宝宝的头和肩膀拉起来,然后再让宝宝平躺,反复几次。如果发现宝宝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头竖直,妈妈就要过一段时间再来练习这个姿势。
等到宝宝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练习靠坐,让宝宝靠坐在沙发上,一天2——3次,以后可逐渐减少靠垫的支持,让宝宝学着独坐。
注:因为宝宝的骨骼仍在生长发育中,故不可长时间让宝宝坐着。一定要记得让宝宝劳逸结合呦~
精细动作
4个月左右的宝宝,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精细动作也在发展,特别是手部的,因此,妈妈在这个时候也要注意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妈妈在宝贝4个月的时候,可以抱着宝贝跳舞,培养宝贝的节奏感,一天2—3次。建议最好放一些音乐。
同时可以在宝贝的周围放一些玩具,让宝贝尝试自己去拿。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让宝贝来抓握,训练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推荐玩具:
拨浪鼓、摇摇铃。这些玩具可以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不同的动作,比如摇、抓、拿等。
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身体已经很灵活了,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或者力气大的爸爸要常常将宝宝举起来,让宝宝练习蹬腿,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
语言能力
妈妈要随时随地教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宝宝多听,这样宝宝的语言发展会非常迅速。
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应该面对着宝宝,这样宝宝就能看清楚妈妈的口型,表情,从而锻炼宝宝适应妈妈的表情变化。
认知能力
妈妈要抱着宝宝多照镜子,让宝宝认识镜子里的自己,促进宝宝主客体意识的发展。可以和宝宝玩捉迷藏游戏,培养宝宝的反应灵活性。
7~10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 独坐
训练宝宝的独坐能力,妈妈可以把宝贝放在凳子上,让宝贝的双腿着地,用手扶着宝贝的大腿,不要扶宝贝的背,然后慢慢地撒开手,让宝宝自己掌握平衡。另外也可以放一些玩具在宝宝的周围,让宝宝转头寻找周围的玩具,训练宝宝的灵活性。
● 爬
爬是宝宝动作发育的一个标志阶段,宝宝可以通过爬来移动自己的身体,扩大探索的视野。妈妈可以用玩具来吸引宝宝,让宝宝向前爬。有部分宝宝刚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向后缩,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用手抵着宝宝的脚,使宝宝向前移动。
● 站
妈妈可以扶着宝宝学习站立,练习的时候要让宝宝的两腿分开,但不可站立太久,一次一到两分钟即可。每天练习三到五次。
精细动作
训练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比如让宝宝捏豆子或者珠子,但妈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宝宝塞到嘴里。
妈妈可以教宝宝玩鼓掌的游戏,让宝宝双手互拍,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另外,妈妈可以多准备几个玩具,同时递给宝宝,让宝宝学会把一只手里的玩具递到另一只手里。
妈妈还要特意锻炼宝宝拿起、放下等动作。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扶着瓶子喝水,配合妈妈穿脱衣服等。
推荐玩具:
可以敲的鼓。宝宝用双手拍打的时候锻炼了宝宝的协调性。
认知能力
● 视觉
利用图片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多给宝宝看一些彩色的图片,并且告诉宝宝图片的内容。妈妈还要带宝宝去不同的环境,扩大宝宝的视野。
还可以购买适合小宝宝的绘本,让宝宝一边看,一边讲给宝宝听。
● 听觉
每天给宝宝听一段音乐,让宝宝感受不同的旋律、节奏等。妈妈还要鼓励宝宝用手拍各种不同的玩具,让他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语言能力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叠字词,因此妈妈要有意识地强化训练,一旦宝宝发这些音,妈妈就要表扬宝宝,亲亲宝宝,这样宝宝就更愿意张口发音,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妈妈要叫宝宝唱儿歌,儿歌的选择最好有带拍手、扭腰等动作,妈妈可以一边唱一边教宝宝做动作。
社会行为能力
这个阶段宝贝已经可以分清楚自己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因此,妈妈要多带宝宝去接触陌生的人,避免宝宝怕生。另外,妈妈也要教会宝宝一些礼貌用语的动作,比如再见、谢谢等。
继续教宝宝指认东西,如“爸爸在哪里”、“桌子在哪里?”等,让宝宝学会寻找和辨别不同的物体。
11~14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宝贝扶着东西站稳
宝贝会走路
宝贝会跑
精细动作
宝贝借助木棍够东西
宝贝拧开瓶盖
宝贝盖上瓶盖
宝贝搭积木,稳稳地能搭三块积木
宝贝用勺子吃饭
宝贝会翻书
语言认知
宝贝会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叠词的音,同时,当宝贝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时有反应。
社会认知
宝贝对熟悉的人会微笑
妈妈离开时宝贝会依依不舍
宝宝对陌生的小朋友和人不害怕
宝贝会做再见的动作
思维认知
宝贝能指认至少三个以上的身体部位
宝贝听到音乐会随着旋律扭动身体
宝贝会脱帽子和袜子
15~18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妈妈还是要坚持让宝宝加强练习,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加强宝宝的走、跑能力的训练。
妈妈可以带宝宝玩滑梯,上下楼梯,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发展。另外也可以玩投掷皮球等游戏,锻炼宝宝的手臂大肌肉。
精细动作
鼓励宝宝多玩动手的游戏,锻炼宝宝的手部小肌肉。如给宝宝提供笔和纸,让宝宝练习涂鸦, 搭积木等等。
认知能力
教会宝宝认识五种以上的图形,与宝宝一起看图片,并让宝宝说出图片的颜色,形状等。教会宝宝区分衣服和裤子。
比如:让宝宝知道上下、大小、多少、长短等关系,可以通过画画来教宝宝,画一条长的线,和一条短的线,让宝宝自己比较两条线的关系。
让宝宝认识五种以上的颜色,生活中随时教宝宝分辨不同的颜色。
语言能力
当宝宝被问到几岁了,叫什么名字,男孩女孩的时候,可以回答出来。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妈妈交流;会背三首以上儿歌或童谣;会数到5以上;会模仿几个动物的叫声。
19~24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这个月龄的宝宝可以自如地行走,下蹲,能有目的地投掷、用脚踢皮球,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会自己上滑梯并滑下来。妈妈可以利用玩具来训练宝宝走、弯腰、蹲下来等一连串大动作。
比如:可以让宝宝去捡地上的玩具,并放到原来的位置,也可以和宝宝玩踢皮球的游戏。
精细动作
这个月龄的宝宝手部动作更加灵活了,会自己握笔自如地画画,甚至能画出直线,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会穿珠子,能搭4—8块积木,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会自己穿脱衣服。
语言能力
宝宝的语言能力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掌握的词汇也丰富了,从名词、动词扩展到形容词、副词,并开始说词组和一些简单的句子。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对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看到一个东西,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等等。
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尽量用短句,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语调,吸引宝宝的注意,而且一个故事要重复讲几次。
认知能力
● 注意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集中注意力看电视、看图片、念儿歌、听故事等,但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分钟左右。
● 观察力
妈妈要注意训练宝宝对形状、颜色、大小、多少等分辨能力,比如拿两个苹果,让宝宝来判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 记忆力
这个阶段宝宝的记忆处于无意识记忆,有意识记忆非常短暂。妈妈可以通过玩捉迷藏的游戏来训练宝宝的记忆力,比如拿一个玩具,先给宝宝看,然后藏起来让宝宝寻找。
社交能力
家里来客人时,妈妈要教宝宝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等等。
妈妈还要鼓励宝宝与小伙伴玩耍,把自己的玩具主动给其他的小朋友玩,让宝宝学会分享。
25~30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宝宝行走已经非常稳健了,斜着走,倒着走,一高一低走都可以,另外,宝宝也能自如地蹲下,站起来,不再需要借助手的力量。
这个月龄的宝宝还可以自如地奔跑,但常常因为速度太多,又掌握不住身体的惯性,会突然向前趴倒,不过妈妈最好不要制止宝宝,摔跟头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宝宝已经可以把球扔出100厘米远了,这个时候宝宝的臂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平衡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还可以站在高的凳子上,向前走几步。
精细动作
宝宝会穿脱简单的衣服,也会拉拉链。妈妈要教宝宝学会简单的添画,会画直线、横线。这时要给宝宝准备一套橡皮泥玩具,让宝宝揉、搓、团等,来训练宝宝的手指灵活性。还要教宝宝简单的手工折纸。
语言能力
妈妈要教宝宝掌握量词的用法,宝宝常常会说“给我一张花”,妈妈既不要嘲笑宝宝也不能为了逗宝宝而故意将错就错,而是要耐心地教宝宝正确的数量搭配。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描述自已的感受。能听懂故事,掌握故事中一些词汇,并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英语,比如看一些英文动画片,听一些英文儿歌,或者直接教孩子英文词句。
社会认知能力
宝宝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读一本书,因此妈妈要一个故事讲很多次。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会认一些简单的汉字和英文单词。
宝宝有了联想能力,会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如看到一条曲线,会说这是水。妈妈不要干涉宝宝的想象力,要尽可能创作条件来培养宝宝的想象力。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来发展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妈妈要带宝宝常和小朋友玩耍,在宝宝与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妈妈不要干涉宝宝,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
妈妈要经常和宝宝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来开创宝宝的创造性思维,比如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等等。通过游戏角色的扮演,可以丰富宝宝的情感,也可以促进宝宝语言、想象力的发展。
宝宝能理解“一样多”、“相同”、“相等”等概念,能认识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且能点数1—6。
31~36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宝宝的走、跑、跳等动作基本协调,妈妈要多带宝宝参加骑车、攀登、平衡木、投掷、游泳等活动,增加活动的难度,使宝宝的活动更加协调,更有控制性。
精细动作
宝宝在摆弄各种物品的时候,能运用各种技巧。
语言能力
宝宝喜欢听故事,儿歌,喜欢问问题,妈妈要常与宝宝交流,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妈妈要创设语言环境,让宝宝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和一部分汉字及英语单词,引导宝宝阅读简单的幼儿读物、绘本等。
社会认知能力
妈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上厕所,为宝宝入园做好准备。
妈妈要给宝宝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宝宝体会成功的喜悦,多鼓励宝宝,让宝宝形成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性格;要让宝宝多接触社会,扩大视野,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宝宝能感知四季变化,景色的不同,妈妈应该利用大自然对宝宝进行观察力的训练,让宝宝了解季节更替、气候变化、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
宝宝能认识餐具、玩具及家具,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宝宝能认识几种动物,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会指认前后上下方位,能点数5以内的数,认识几何图形。
对于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必须要近距离且长时间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社会属性、沟通能力、运动能力等等,相当于做一个初期的全面发育测评。寻找原因后,才能知道“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
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先天性的,也有不明原因。除此以外,更多的孩子还同时存在其他问题,比如认知能力、自闭倾向等,这些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同时进行训练和干预。所以,“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这个问题,一定要从语言障碍的原因入手。 首先要通过科学的语言开发和语言反馈刺激,让语言尽快发育起来,一定要激活语言中枢使其活跃,能否接近同龄水平,科学的语音训练,和功能康复少不了。对幼龄儿童来说,早期的语言发育是认知、理解、学习的重要基础,语言发育迟缓必然会影响认知、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语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认知问题。
0-3岁是宝宝语言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家庭教育引导和周围语言环境非常重要。以下就是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的几点建议: 1、寻找对儿童语言发育和儿童语言障碍有经验的儿保科医生、发育行为科医生、或神经发育科医生,判断造成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根源。 2、发现后要早干预,无论诊断出的根源是什么都一定要及早治疗。不少家长会因为分辨不出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还是其他类别语言障碍,而没有及时的干预治疗,等到孩子4-5岁以后确诊语言障碍后才接受语言治疗,会增加康复难度,而且还会影响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另外,如果不做早期家庭干预的话,孩子在在幼儿园的社交人际关系也会因为语言能力差而受到影响。 3、现代康复学,推崇循证干预,根据不同诊断结果,有相对应的语言矫正方案,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的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比如,对于两岁前的孩子可能只是存在语言发育问题,早期可以通过以家庭辅助为主的干预模式,帮助孩子提高说话能力。但如果是病理性问题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则需要先进行基础康复,才能解决语言发音问题。比如:听障类儿童在进行语言发音矫正前,需要佩戴好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能正常接收到声源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语言发音矫正治疗。
4. 认知训练系统作用:结合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五大产品特色,提升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除了语言问题,其实后继的发展和泛化学习能力也很重要。
5、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家庭康复不可缺少。除了语言老师的训练以外,父母也需要积极配合参与进来,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不仅是医生以及语言矫正师应该做的,也是父母重要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最贴近生活的人物,对孩子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6、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综合发展是王道。其实对于不同类型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训练只是一方面。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不仅要让孩子“说”,还要激发他们的理解力、认知功能,行为能力等综合能力发展。
不管怎样,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怎么干预治疗,父母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孩子的康复周期可能很久,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乐观的心态,让宝宝得到全面的平衡发展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