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13:45:45
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检查
1 设计背景
S-S检查评估方法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音声学会语言发育迟缓专委会的研究设计,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即是前文所述的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该检查方法自1980年开始试用,并进行了临床研究,1991年正式由日本音声学会发布,1992年进行修订,1993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开始使用,并由李胜利等人进行了适用于中国国内的修订,1997年该专委会进行了正常人群数据的采集并发行了韩语版本,此后多次进行修订,目前是修订后的第4版。
2 检查结构
S-S检查表共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结果摘要表、阶段检查结果记录、调查问卷以及检查评价结果记录表。该检查主要对儿童的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发育阶段检查,同时也对儿童基础操作功能即语言的基础功能进行检查,而沟通交流态度检查则主要来自于对儿
3 对语言发育迟缓表现的分类
根据儿童对于符号指示内容获得的不同表现将语言发育分为5类,A群为言语理解尚未习得群,此群儿童对于言语声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未形成;T群为言语表达尚未习得群,此群儿童已经能理解事物的名称,主要集中在对事物单词形态的理解阶段,而言语表达尚未形成;B群为言语表达困难群,此群儿童对于言语声的理解可以达到2词句以上,但言语的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理解水平;C群为言语年龄落后于生活年龄群, 此群儿童可能具有对于言语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最后是正常发育儿童群。根据儿童的交流态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沟通交流态度良好,第二类为沟通交流态度不良的儿童。根据以上分类,可以作出对儿童语言干预的方向和主要干预内容选择。
4 正常人群的调查
1998年小寺富子等对学龄前1岁6个月~6岁11个月的正常儿童进行了S-S法符号和指示关系发展阶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理解方面,使用绘画卡片作为语言符号,儿童可以在18~24个月时理解熟悉的物品和动作名称,在24~30个月理解2~3个词组成的句子,4岁时能够理解词序功能,
总结: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的是基于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关系的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该检查方法很好地将语言形成的3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形成的基础过程、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联以及和语言相关的交流行为进行了全面评估。该评估方法可以检查在语言发展过程影响语言发展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而解释儿童为什么不说话或说话迟的现象,并能为临床干预包括对家长的指导和开展语言康复治疗提供依据,该表格在研究正常值方面已经得到了日本正常儿童数据的支持,但由于汉语和日语的语言差异,以及生长环境的差异,S-S法的中国版本仍缺乏国内儿童的正常数据以及统一的检查用具制作标准,需要在今后继续深入研究。